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08蔺建英段凌燕
蔺建英, 段凌燕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2.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18)
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以来,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之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革创新,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目标,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部分高校已经探索出不少成功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经验,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困扰广大任课教师的现实问题。其中,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如何精准发力,自然而然且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目的就是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模拟导游》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客使图》的讲解为例,就如何“巧”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1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概述
1.1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科学内涵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秉承“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学理念,是指任课教师与学生围绕某一教学问题而开展的课堂互动,具有开放性、思考性、综合性、容易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是:教师以课前充分准备为基础,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有意设问,无需学生事先准备,稍作思考就可自由发言讨论;或者由教师指定个别学生发言,继而引起更多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课堂讨论呈现“七嘴八舌”“异彩纷呈”景象和师生“合唱”的现象,是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的有效方法[2]。
1.2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具有开放性、思考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它是把具体的问题置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由教师有预设的提出,让学生在随堂教学的过程中即时的回答、讨论。问题既有具体性的一面,又有开放性的一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具体的,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则是开放性的,与此同时,他又给学生以思考,而问题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性。因此,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教师既能够驾驭课堂教学活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是师生课堂互动较为理想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比较适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方法。
1.3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的意义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它的即时性,关键在于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巧”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可以随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向学生渗透思政元素,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也是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课教师同样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3],要在科学梳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契合点的基础上,通过“巧”用教学方法,精准施策,有效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三方面有机统一。
2.1 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巧”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
围绕课程教学重要知识点,任课教师“顺其自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参与课堂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然流畅融入思政元素。这种看似“不知不觉”的讨论,能够为师生营造一种轻松、发散、甚至愉悦的学习氛围[4],有利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既是达成知识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顺势而为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路径。例如: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土于唐乾陵章怀太子墓的国宝壁画《客使图》展示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缩影,见证了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在唐代的延续发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鉴于此,教师通过讲授壁画《客使图》创作背景这一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长安不仅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之都,更是丝路文化最集中的交汇点和传播中心。出于商业贸易、宗教传播、遣使纳贡等原因,对于域外来使,唐朝设置鸿胪寺、礼宾苑和典客署,专门负责来唐使节的各项事务。此时,教师可以“顺其自然”适时提出“长安为什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问题让学生“不知不觉”参与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正是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融合和碰撞,造就了唐代文明,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丰富多彩的时期,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还可以简要介绍丝绸之路历史并以考古发现相互佐证,引导学生得出政府在畅通丝绸之路上起关键性、主导性作用的结论,引申出在当今时代,我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丝路精神,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对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通过讨论,在达成课程知识目标的同时,自然流畅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当代大学生眼界开阔,思维灵活发散,知识涉及面广,想象力丰富,容易提出丰富多维的观点。为破解教学难点,任课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在理论讲解基础上,“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针锋相对”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的同时,潜移默化渗透思政元素。例如,壁画《客使图》高185厘米,长247厘米,画中人物有真人大小,首先有大唐王朝的外交机构——鸿胪寺的三位官员,服饰上“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神态上“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另外三位外邦使者,服饰上“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专家学者从三位外邦使者的容貌、服饰与文献记载对照中推断其分别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和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神态上“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整个画面有一种庄重的神秘感。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客使图》的画面内容这一教学重点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画中人物的服饰特点、神态特点。从服饰上看,正是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的中外融合等社会特点,使唐朝服饰成为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被称为“唐装”。教师可以结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多次身着中式礼服出访欧洲各国,“精心”设计“为什么会让世人眼前一亮、让国人为之振奋?”等讨论话题。在讨论中让学生理解外交场合中“中国风”与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的碰撞,实则是在全球面前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独特传承,彰显了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历史传承的责任。从神态上看,可以结合史实对画面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讨论,再次验证盛唐时期,物产丰盈、国泰民安、四夷臣服,唐朝在当时的世界大国地位,人民非常自信,使得长安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是所有人心目中共同的“长安梦”。教师可以联系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这种结合教学重点或难点“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的讨论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促进学生共同探究,进而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加深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潜移默化渗透思政元素。
2.2 结合时政热点、焦点,“巧”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
结合时政热点、焦点,任课教师“挑起”讨论话题,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因势利导渗透思政元素。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关注,但学生对一些时政热点问题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层面,难以上升到理论层面。因此,在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分析,同时用理论加以阐释,进而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5]。壁画《客使图》描绘的是唐王朝官吏正在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表现的是唐代的外交活动。关于图中使者的来意,虽然学术界说法不一,但能反映出的是唐朝的开放,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是国家强盛、四夷来朝的象征。通过分析壁画《客使图》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归纳出唐朝国力强盛、安居乐业、包容开放、文化繁荣、人民自信的“世界大国”形象,描绘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国外交”场面。结合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的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由教师“挑起”讨论话题。例如“列举十九大以来我国外交方面的主场活动”“为什么说主场外交已经成为全新的‘中国名片’”? 在讨论中帮助学生了解主场外交是元首外交的重要形式,感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留下的中国印记以及在全球治理中作出的中国贡献。尤其2020年以来中国的抗疫外交在凝聚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共识和推动全球团结抗疫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讨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3 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在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关键在高水准融入思政元素于课程教育教学之中,而思政元素的高水准融入取决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好的课程思政像“盐”一样溶入专业课程之“汤”,而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糖”提汤之“鲜”。当然,教师在实际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应该在“用”与“创”之间做到“巧”,即找到最佳平衡点。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随堂即时性讨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讨论切入点
挖掘和利用好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大思政”的内在必然要求。高校专业众多,课程不计其数,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数量上、侧重上各有不同。为实现事半功倍效果,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标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等实际情况,衔接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社会、文化、历史等角度,实事求是、各有侧重的深挖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并根据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找准讨论问题的切入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3.2 精准设置随堂讨论题目,确保讨论的针对性
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难点。为避免专业课上出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两张皮”现象,教师就要精准设置随堂讨论问题,确保讨论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教师要围绕专业课程自身的逻辑体系、知识图谱确定讨论题目。既不能流于形式、生拉硬扯,设置与课程内容无关的问题,更不能随心所欲、背离要求。其次,教师要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随相应章节的课前备课一起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6]。明确讨论题目是根据讲授内容中的哪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或难点、时政热点或学生关注点设计,对于通过学生讨论,能够达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迹可循。同时,教师要统筹控制讨论时间。不是每一节课、每个章节都要融入思政元素,也不是每次课都要开展课堂讨论,并且每次讨论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持续一二十分钟左右,不能本末倒置,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
3.3 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重学习的延伸性
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随堂即时性讨论就是要在“畅所欲言”和“思想碰撞”中达成“有效争辩”和“有效共识”。因此,教师要“穿针引线”式引导驾驭整个讨论过程,确保讨论方向正确并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在讨论开局,教师要对讨论主题和讨论秩序进行适时引导。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和反应,既认真倾听学生通过语言和表情传递的信息,也仔细观察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思维特点,在分析讨论本身所要回答问题的同时,结合讨论内容顺其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进而有效实现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