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教育新基建项目的融资路径选择

2023-02-08洪慧

今日财富 2023年2期
关键词:融资信息化教育

洪慧

2020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我国新基建的范围,同时明确了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之间的区别,新基建是运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搭建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导向的视角研究教育新基建,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在2022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新基建”。一时之间,这个名词成为一个热词。通过梳理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河南省、江西省、山西省、重庆市、安徽省等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它们集中瞄准5G基站的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区块链、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布局,为的是推动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基建不仅仅是一个热词,而是要通过相关的方针政策实地落实工程项目。

而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新基建又意味着什么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验证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基建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校园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传统的基础设施,更加需要在这个突发情况下,学生无法来到课堂上课,也能顺利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的基础设施,这就是我们教育行业所需要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7月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指出,教育新基建是以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该意见还指出要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教育新基建,这无疑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教育新基建将是我国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建设现代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也是教育新基建的重点及难点,乡村教育质量提高了,村民才能放心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上学,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一、“新基建”与“教育新基建”的相关研究

胡晓峰(2021)分析了在“十四五”时期的背景下研究新基建的投融资模式,新基建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分为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在文中指出了目前新基建投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加强政府顶层设计的引导、完善收益机制、加强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刘凤芹、苏丛丛(2021)运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基建是如何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梳理新基建的内涵及特征以及对于新基建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侧面反映新基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实证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运用投入与产出模型对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同投入下,所取得的产出效应,从而发现新基建的优势。鉴于新基建的优势,提出推进新基建的建设所需要的相关的支持政策。许于欣、宗宽广(2020)重点介绍reis,从业务情景广阔、在基础设施中运用reis的难点及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reis助力我国新基建的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何曼(2021)通过整理教育新基建体系构建与区块链新应用的高峰论坛中相关专家学者的讲话,指出目前教育新基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普及不够全面、开放大学中的全体信息化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出现同质化课程资源太多等问题。技术创新虽然是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但是如何利用技术开发适用教育的信息数据及信息系统是当前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创新技术。李仟目(2021)在文章中通过问答的方式讲述了教育新基建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并指出新基建在教育中使用的优势,某种程度上教育新基建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及提高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新基建的研究更为广泛及深入,而对于教育新基建的研究大部分是聚焦在2021年教育部六部门出台的《意见》,指出教育新基建的重要性,并没有相关文章研究实施教育新基建所需要的资金应该如何解决,而对于新基建的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方面所需资金的融资模式却有很多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中的空白,并为推进我国教育新基建在发展中需要资金时提供融资路径。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教育新基建融资面临的困境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教育新基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让学生在不返校的情况下,轻松完成在线学习及考试,这是教育新基建要求中的教育信息化。要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行业的学校要搭建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发教育信息化平台,而这些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受到政府及教育行业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大量的社会资本无法涌入教育行业,从而导致出现融资难的问题。

(一)配套政策不完善,投资资金分配不均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提出的《意见》中,虽有提及完善教育新基建的经费保障政策,要求地方各级教育、发改委、财政、通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支出结构,通过相关经费渠道大力支持教育新基建,特别提出资金分配向教育信息化薄弱或者贫困的地区倾斜。教育新基建的本质要求是提高教育信息化,2011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十年规划,该规划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从2014年的2114亿元上涨到2020年的3687亿元,并且这6年内都是处在递增的趋势,侧面说明政府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从市场投资情况来看,2021年1-11月期间,北京教育信息化市场投资额达到14.50亿元;上海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的市场投资额只有0.8亿元,占北京教育信息化的比例只有5.51%;深圳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额超过北京教育信息化的投资额,拥有1.3亿元;武汉和西安在教育信息化市场投资方面的金额是一样的,都是0.03亿元,所列举的城市基本都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它们之间的市场投资额都相差甚远,何况对于排不上名的滇黔桂等地区,这侧面说明对于这些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还无法受到市场的青睐,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而在疫情发生之初,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口号,也引发了西藏、广西等部分边远山区频频出现学生上课需要到山顶寻找信号好的地方,才能顺利完成在线课堂学习,甚至还出现网络延迟等现象,造成在线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全国各地开展的在线教育教学,也使得像腾讯、钉钉、超星等大型教育平台也因自身容量不足,出现系统崩溃、宕机等情况的发生。

(二)市场投资政策不利于教育行业

根据赛迪及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的数据发现,我国近年来新基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而这些领域大部分是集中在央企、国企或者是民营企业之间,这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商业银行更青睐于这样的企业,尽管5G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但是教育行业需要更多的资金购买或者搭建教育平台,这些资金的需要从何而来?这是目前教育行业遇到的融资难题。

(三)顶层设计缺位、扶持政策不到位

在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占斌针对“新基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其中提及要强化顶层设计,这侧面说明目前我国对于“新基建”顶层设计的缺位。尤其在教育新基建中缺少明确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路径;尚未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乃至地方标准,导致民营企业资本无法进入教育新基建行业。对于促进教育新基建所需要的投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尚未出台,这些扶持政策的缺失,也使得教育新基建发展缓慢。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创新教育新基建融资路径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基建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并且提倡适度开展超前投资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构建数字乡村,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因此,结合前文提及的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教育新基建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以下创新的融资路径。

(一)补齐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府是教育新基建投资的引导主体,应首先明确教育新基建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其次,要制定符合该行业特色的准入规则、行业标准;最后是制定投资、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比如在投资政策制定方面,政府应提前向社会公众公布教育新基建中的投资方向及投资重点,明确建设的目标、对象及建设的方法,从而使得让社会公众在了解政府的投资意图后,可以有效地安排自身闲置的资金进入到该行业的投资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资金融资的困难,并为企业在做自身的战略规划时,明确企业的投资收益目标,从而实现双赢。在财税方面,对于那些愿意投资公益性质项目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是给予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或者是直接给予政府补助等方式。

(二)加强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服务功能

前文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在制定关于新基建方面的投资政策时,并没有倾向于教育新基建方面的投资方案及金融服务,因此导致社会资本很难进入教育新基建行业。作为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创新金融产品,做好社会资本的引路人及对接者,对于刚步入“教育新基建”的企业,应在调查与评估之后,给予直接的投资支持;对于在“教育新基建”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更多是在于加快上市进程或者是通过再融资的模式扩大企业的规模。还可以吸收民间资本的方式,扩充教育新基建的融资领域,比如利用PPP融资模式、REIT融资模式,这些融资模式可以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尤其是REIT这种新型的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为我国在乡村振兴中建设数字乡村所需要的资金,提供解决的途径,这种模式值得深入地探讨及研究。

(三)积极利用专项债助力教育新基建

教育行业是一个公益性较高的行业,因此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投入,很难吸引市场资本金的加入,对于企业而言,无高盈利的项目,并不是它们所青睐的主体。在202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今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使用额度高达4.85万亿元,主要是用于新基建项目的投资,其中重点投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从而助力数字乡村的建设。数字乡村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教育项目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专项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加入,作为专项债的使用主体,还要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增值业务,以提高服务的附加值,为后续专项债券的有序退出提供资金保障。

(四)与互联网企业形成战略性合作关系

近年来,腾讯在我国各地陆续打造腾讯教育数字基座,该基座的建立为广大学校解决招生录取过程的繁琐,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与各校之间搭建共享信息平台,解决教育领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比如:腾讯于2021年12月与苏州工业园区形成战略合作协议,打造腾讯教育数字基座,该基座的打造是基于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他们之间的战略合作,既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70所学校提供了在线监督、智慧化招生、办公以及门户空间等功能,又为园区中的4万多学生享受到智慧校园带来的线上线下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AI教学。作为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实现网络备课、网络教学研讨、在线教学等功能。目前,腾讯已陆续在深圳罗湖、云南、湖南等多个地区推进腾讯教育数字基座,目的是助力各地政府和学校推进教育新基建,因此各地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企业的资本完成数字校园的建设,以实现我国教育新基建的目标。

结语:

加大“新基建”项目的投融资是我国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其中教育新基建是自2021年7月以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注的重点项目工程,是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当前对于教育新基建项目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不重视、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分配不均、顶层设计缺位、政府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等问题,都不利于教育新基建的推进。因此,对于创新我国教育新基建的融资路径的探讨更具有必要性。作为政府部门,应起到主导主体的作用,积极联合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等多种主体,结合教育新基建项目的特点,构建新型的投融资模式。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尽快向公众公布具体项目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思路,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加入。

猜你喜欢

融资信息化教育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融资
融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