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M技术在电路板外壳随形冷却模具上的应用
2023-02-08汪祥张永仁张达王新坤闫建姬
汪祥 张永仁 张达 王新坤 闫建姬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30058)
1 前言
选择性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是3D 打印工艺中的一种,采用红外波段的激光源,根据零件截面的几何形状逐层扫描金属粉体材料,使粉体颗粒受热、熔融,彼此粘接形成三维实体,用它能直接成型出接近完全致密度的金属零件。随着材料种类的增加和材料性能的提升,SLM 技术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注塑成型过程中,冷却所占比例约为成型周期的60%,冷却周期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的降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利润。SLM工艺的出现,为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冷却管道为横平竖直样式,区域受到加工技术限制不能做冷却管路,这样极大影响了最终成型周期及产品质量。随形冷却采用粉末逐层烧结技术,这就赋予了设计的自由性,让管路随着产品的外形布局。
以某车型电路板外壳为例,基于SLM 技术设计了随形冷却水路,并采用MoldFlow 和Ansys 对随形冷却方案效果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冷却方案进行对比。最后采用金属3D 打印工艺制作模仁及冷却水道,在注塑模具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形冷却方案大大提高了注塑效率,减少了产品变形。
2 电路板外壳随形冷却方案设计
2.1 电路板外壳技术要求
图1 为某电路板外壳数据,量产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溶体温度252 ℃,产品冷却定型出模温度50 ℃,零件尺寸为75 mm×68 mm×24.5 mm,产品量纲为30 万件。尺寸要求:产品加热到80 ℃,口部变形度<0.3 mm。
图1 某车型电路板外壳示意
2.2 基于SLM工艺的随形冷却水路设计
随形冷却水路的设计需要同时考虑模具水路设计的准则和SLM 工艺成型性,即在满足工艺成型性基础上,设计出冷却性能最优的水路。
基于SLM 工艺的随形冷却水路设计基本准则[1]如下:
2.2.1 水路的直径
通常水路直径>1 mm 时才能起到冷却效果。
2.2.2 横截面面积
尽管3D 打印可以定制形状,但是在设计水路横截面时应保证水路截面积不变,从而保证恒定体积的冷却液通过管道。
2.2.3 与模具表面的距离
一般传统水路管壁到胶位的最小距离为水路直径的1~1.5 倍。但是3D 水路运用的案例一般局部距离较为局促,需要保证水路到胶位的距离不变(一般最小为2 mm),从而达到均匀的冷却效果。
2.2.4 冷却水路长度
尽管3D 打印水路不存在传统加工时的钻头钻偏错位,但是3D 水路也不宜过长,以便冷却水快速的进出,保证热量被快速带走。
2.2.5 冷却分支
尽管多分支水路视觉冲击感很强,但是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可察觉的问题。
电器盒Z方向(厚度方向)尺寸为11.6~24.5 mm,变化较大,同时,电器盒口部尺寸为关键尺寸,需保证充分的冷却。基于此要求及水路的设计准则,设计的水路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电器盒水路设计方案
为验证基于SLM 技术的随形冷却方案冷却效果,设计图3 所示传统水路作为对照项。
图3 传统水路及随形冷却水路
2.3 随形冷却水路方案CAE验证
为保证分支流道水流速度,避免“死水”,对2.2 节方案进行流速分析优化。同时,为确定入水口,对2 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 所示。结果显示,在不对主流道与分流道交叉处结构做优化的情况下,方案1 从右侧入水,较高的入水速度更有利于模具散热,流道交叉处阻力更小。
图4 流道流速分析
流道速度场及管壁分析结果如图5 所示,入水口与出水口温差在5 ℃以内,水流速度偏小处及水流路径较长的外侧水路温度升高较多,可适当增大外侧水路直径提高其流速增大散热量。
图5 流道速度场及管壁分析
对电器盒平均体积収缩进行分析,结果图6 所示,分布基本一致,接近4.2%。对Z向尺寸变形进行分析,结果如图7 所示,最大变形0.3 mm,且变形均匀,在考虑模具缩放的情况下可以对变形量进一步控制。
图6 收缩率分析
图7 Z向变形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该方案可以达到产品最大变形量0.3 mm 的要求。
3 基于SLM工艺的随形冷却模芯制作
3.1 材料选择
电器盒量纲为30 万件,采用SLM 工艺制作带随形冷却水路的模仁,模仁材料性能必须接近模具钢。以传统模具常用的S42020 模具钢材料为例,与SLM 材料18Ni300 对比,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3D打印材料与模具钢材料性能对比
由表1 可知,18Ni300 热处理后的性能与S42020 相当,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指标均能满足模具材料要求[2]。
3.2 模具制作及后处理
SLM 工艺采用金属分模烧结成型,成型后的样件表面粗糙,研究表明,制件不同方向上粗糙度不同,如表2 所示,从Ra3.7 μm 至11.2 μm,需要对其进行机加或抛光处理。
表2 不同烧结方向粗糙度Ra μm
由于SLM 制作的模仁,需要进行抛光后处理,在3D 打印之前,必须预留加工余量,根据经验,加工余量设计为0.5 mm。为控制模仁的尺寸变形,SLM 制作完成后,需要带基板一同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才能将模仁从基板上切割下来。SLM工艺制作的模仁及抛光后效果如图8 所示。在抛光过程中,模仁表面出现砂眼,需要进行补焊。
图8 模仁抛光前后表面效果对比
4 随形冷却模具效果
对2.2 节中2 种水路模具进行试模,结果如表3所示。采用常温冷却水,传统冷却模仁方案批量注塑成型时间为100 s,随形冷却为55 s,效率提升45%。采用恒温20 ℃冷却水,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50%。
表3 试模数据对比
试模产品如图9 所示,左侧灰色为传统方案,口部变形明显,右侧为随形冷却方案,尺寸变形小于0.3 mm,达到设计要求。
图9 试模产品变形量对比示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SLM 技术设计和制作随形冷却模仁,可以大大提高注塑成型效率,并减小产品的形变。推广开来,对于电器盒类盒状和杯子状的曲率变化的产品,采用SLM 工艺的随形冷却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注塑效率。
虽然基于SLM技术的随形冷却方案相比于传统水路设计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
a.制造成本高。18Ni300 粉末约300 元/kg,SLM 设备综合单价约300 元/h,本方案随形冷却模仁成本约6 000 元,而传统冷却水路模仁仅需2 000元。
b.SLM 制件表面效果差。SLM 成型件表面粗糙度为Ra10 μm,平均硬度为HRC 35.7,未达到工业应用要求,需要进行打磨和热处理才能满足工业要求。
c.制件质量不稳定。SLM 工艺未形成统一规范,不同成型设备和材料,需要不同的成型条件,制件易出现缩孔等质量问题。
随着材料和3D 打印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推动其在模具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