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兴衰的反思与启示

2023-02-07姜鑫唐静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活化乡村振兴

姜鑫 唐静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MCN+模式赋能:广西边境地区数字乡村策略推广”(303170101)。

作者简介:姜鑫(2002-),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乡村经济统计。

唐静(2001-),女,汉族,广西崇左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发展尤为重要。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花梨屯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花梨屯自2009年至今十余年的兴衰史,反思其衰落的原因,并总结相关经验,以此为例,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传统村落活化的优化路径,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活化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11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2.29      文章标识码:A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2012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对传统村落全面调查,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相关信息和发展状况。2014年4月25日,住宅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以此来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强化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活化传统村落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手段,也是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为了保护传统村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备,以改善人居生活质量;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多收入。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社会动员,一方面是为了遏制村落快速消失的文化危机,另一方面是为了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1]。但是,仅仅是国家主体层面上的保护是不全面的,传统村落实际的保护与发展过程受多个主体的共同影响,其行为共同影响着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

1   广西花梨屯发展历程

花梨屯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驮卢镇的东北部,处于左江半岛上,三面环江。陆路距离镇区约16km,水路距离镇区约12km,内部与世隔绝,外围交通便捷。花梨屯依山而建,共有177户560人。由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这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当地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因此,花梨屯成为广西桃花岛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所在地。

2010年5月,非公企业A公司将花梨屯群众的土地承包用于发展经营生态观光旅游工程项目,建设桃花岛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在此过程中,A公司投入1.2亿元,在花梨屯建设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包括连接渠黎至驮卢镇的二级公路、连接安定屯与花梨屯码头的“仙岛大道”以及四级生态农业观光路,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变了花梨屯落后贫穷的光景。另外,三座货运码头和一座旅游码头、约66.67hm2农田的水利滴灌工程、土壤改良及田块平整工程、壮族布罗陀农家民俗文化活动广场舞台、日月坛民俗活动广场等工程为花梨屯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改善了花梨屯的人居环境。

在未发展旅游产业前,花梨屯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 300元。在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后,当地农民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500多户农家青壮年村民全部获得了每月1 200多元的薪酬,使花梨屯成为乡镇中村民收入最高的乡村之一。在此阶段下,规划建设的花梨屯呈现出勃勃生机。2017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江州区莲塘村花梨屯也在其中,这也成为了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花梨屯还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由于政府给予了较多资金上的支持,此阶段的桃花岛引进了较多的旅游项目,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民风民俗表演、观光产业等。特色民宿、果园采摘业等休闲体验类项目逐渐发展成熟。

然而,如今的花梨屯日渐凋敝,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的酒店民宿、餐饮店等设施已拆除或自然损坏;花梨屯的传统建筑也多被人为拆除,建起楼房;加之,青壮年人口或外出求学,或就业,整座小岛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呈现出“空心化”状态。

2   廣西花梨屯兴衰历程的反思

笔者通过与有关部门负责人、村民的深度访谈,发现政府、企业和村民在对花梨屯传统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对村民而言,其核心需求就是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改善,住的舒服,吃得好、穿的暖、赚得多,他们并不想保留四处漏风、结构不稳的传统民居,而是倾向于选择推倒重建新楼,以获得居住条件改善。在花梨屯旅游业发展的繁盛期,尽管政府及企业给予了村民一定的现金补偿,但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对企业而言,投资花梨屯的根本是想从中获取利益,在合法的范围内如何赚取最大的利益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如上文所述,一旦其投资的项目无法获利且逐年亏损,企业会毫不犹豫地撤资离开。对政府而言,政府的核心需求是为当地谋发展,但是仅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靠税收来建设民生工程、公共设施等利民项目。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学界在乡村振兴路径下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两种视角进行反思。纵观花梨屯发展的兴衰史,笔者分析了两种矛盾,但究其根本是两种视角下核心需求的不平衡。

第一,传统留存与村民日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上文所述,花梨屯的发展是依靠乡村特色旅游业,而其特色之一就是村中的古民居,在新冠疫情发生前,游客流量大,景区获利多,此时集体主义视角下的政府和企业与个体主义视角下的村民达成利益一致,政府和企业靠村民的古民居作为特色来吸引游客消费,企业获得利润,当地GDP得到提高,村民得到补偿且其古民居还作为特色民宿,从中赚取利益,三方形成闭环的利益共同体。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游客锐减,企业无法获利,撤资离开,村中自生资源不足,对外依赖严重。桃花岛地势相对比较闭塞,岛上耕地面积有限,加上旅游业的开发,对传统农业的冲击力度强,若旅游产业不景气,势必会影响村民的生活,原先可以获利的古民居便被推倒重建新楼房。而政府引领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基础建设,在没有游客消费,企业撤资的情况下,无法再继续完成。

第二,乡村发展与企业盈利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发展离不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提供给村民更好的便利生活[2]。这时政府和村民的核心需求达成一致。但资金的投入仅靠财政支出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需要企业的税收来建设基础公共设施,村民也可以得到衣食住行上的便利,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加之,村民又将特色古民居推倒重建,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企业无法再以此盈利,只能撤资离开。由于后期资金投入的减少,加上桃花岛热度的降低,政府更倾向于向活力更大的其他乡镇投资。花梨屯由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上资金投入的降低,难以靠自身维系旅游业发展,乡村发展后劲不足。

花梨屯的衰落是由于上述两种矛盾所导致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应当多角度考虑利益平衡和稳定,集体应该采取计划指导、区域开发或者基础建设等方法为传统村落活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根基;而个体则应该发挥主观功能,积极地运用集体所有供给的各种资源和环境,开发适合自身的旅游项目,从而实现双赢,最终集体和个体两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3]。

3   基于花梨屯现状谈广西传统村落活化发展

3.1   广西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的概况

“活化”在传统村落的研究中经常出现。广西传统村落的活化应当是将现代生产生活需求与传统乡村乡貌融合,在尊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需求前提下,适度利用村落的传统文化来创造经济效益,使村落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村落产业和谐共处。活化传统村落,不仅要维护村庄的基本功能,还要激发村庄的自身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使其摆脱消极、衰败的状态[4]。

广西是一个多族裔聚集的地区,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包括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也在我国人口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和不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使得广西拥有独特的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自2012年以来,广西通过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加强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2年,广西已公布四批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单,涵盖792个村落,其中34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在全国名列前茅(见表1)。这些古老的村庄汇聚了十多个不同的民族,遍布在广西各地的山脉、丘陵地、平原、滨海等多种地形地貌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筑技艺。

广西积极推进我国传统乡村环境保护与活化开发利用,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机构和个别以集体所有经营性工程建设土地、宅基地建筑、闲散农房等资产使用权,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古民居与乡土文化特色融入村庄历史文化游览项目,开发出传统文化旅游新产业,促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力量。

3.2   广西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广西在传统村落“活化”中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但是花梨屯的兴衰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村落活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失败案例,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村落的活化不仅要考虑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利益平衡,还要考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村落的自身特色和可持续性。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类似于花梨屯这样的传统村落还有很多,基于花梨屯的反思与总结,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可行性优化路径。

第一,要充分调查和评估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制定符合村落实际情况的活化规划和目标,避免盲目跟风或一刀切的做法。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差异化,发挥特色化,形成互补性。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村民成为传统村落活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要加强村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村民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让村民能够在传统村落活化中享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收益,真正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

第三,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村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避免过度开发或破坏村落的生态平衡,实现村落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村落的自然资源,开展适度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活动,提高村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保持村落的生态美和生态安全。

第四,要坚持以文铸魂,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避免村落的同质化或失去特色,实现村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村落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建筑艺术、民间工艺等文化元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村落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同时保持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活力。

传统村落的活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同参与和协作,需要综合考虑村落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需要平衡村落的多重利益和目标,需要实现村落的多维度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5],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适合以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乡村旅游也并非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万能解药”[6]。在传统村落活化时应该充分重视集体视角与个体视角的平衡与互利共赢,集体奠基了基础条件,个体结合自身特色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进行传统村落活化道路的选择时,应该思考该路径是否符合当地现实情况,同时本地是否具备实施该路径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4   结束语

文章以花梨屯发展的兴衰历程为案例,反思其作为传统村落活化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花梨屯在其传统村落活化过程中选择了一条极具同质化的发展路径,虽然有所繁荣,但最终走向衰落。文章指出在传统村落活化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矛盾:传统留存与村民日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乡村发展与企业盈利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外部大环境没有剧烈变化时,这两种矛盾可能并不会爆发出来,集体主义视角和个体主义视角也达到利益的平衡,形成看似稳定可行的闭环,可一旦外部大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者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便会像花梨屯一样,由盛转衰,闭环破裂无法稳定运行。只有集体与个体互利共生的发展路径,形成真正稳定的运行模式,才能保證传统村落活化的有效长久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思雅,孙九霞.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国家话语与地方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5):124-131.

[2]冀大为.凌源市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2.

[3]卢祥波,邓燕华.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30-42.

[4]黄杰,李晓东,谢霞.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活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8(05):119-128.

[5]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经济研究,2018,53(12):4-19.

[6]孙九霞,黄凯洁,王学基.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J].旅游学刊,2020,35(03):39-49.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活化乡村振兴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有机酸对五种人工合成磷酸盐活化作用及活化途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