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想样态、现实困境与实践指向

2023-02-07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周 鑫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这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昭示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大意义。植根当代中国实际,深入把握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以多维举措破解当前现实困境,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一、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达到何种样态,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现实的、具体的,既体现在个体生活之中,也体现在社会和国家层面上,因此其理想样态要从个体、社会和国家三重维度来把握。

(一)个体精神富有:精神状态、精神感受、精神境界积极向好

人们在期待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求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能在文化生活、信仰生活等层面有所提升,表现出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度的价值自觉。在精神共同体之中,人们可以实现精神领域的多方面更新。从精神状态上来说,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心理素质都处于积极健康且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从精神感受上来说,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愈发充沛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而转化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从精神境界上来看,人们在精神共富的推进过程中,最终找到一个自身与世界相处的平衡点,以达到自在、自洽和自由的状态。

(二)社会崇德向善:社会风气、社会心态、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个体崭新的精神生活,必然会融合成新的社会样态。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群体在崇德向善的氛围之中也能够形成更加健康的社会心态。因此,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进而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形成良性的社会秩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等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广泛地践行,人民的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差距不断地缩小,特殊群体的精神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关注与发展,形成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社会精神文化环境处于和谐友善的状态。

(三)国家文化繁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精彩展现

个体、社会和国家是统一体,国家作为个体和社会的生存保障,也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最终旨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质性成效也会直接地在国家层面呈现出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更高追求和境界,形成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国家和民族呈现出文明昌盛、大气自信的精神文明水平。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对当前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为此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加富有凝聚力和引领力,从而能够向世界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魅力。

二、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追求精神生活富裕的进程中,仍然面临多重现实困境。

(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同发展性有待提高

立足新发展方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当前精神生活仍然存在着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物质层面的问题。

1.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建设和资源分布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客观差异,这些问题必然映照在精神层面。与落后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文化消费占比也相对较高,这就导致物质上相对贫困地区的人们精神上愈发贫困。文化消费水平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直接表征,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是影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其直接作用于经济收入等物质层面,进而造成精神生活质量上的良莠不齐。

2.法规制度体系的缺失,也是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同发展性较弱的原因之一。目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缺乏具有广泛性、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专门性政策和文件相对较少,各级政府难以用统一标准来评定精神生活的发展成效。因此,界定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程度是需要下大气力去钻研的时代课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文化创作缺乏法规机制的规范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文化创作者的热情。同时,人人共建共享精神文化成果和资源,也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保障。

(二)价值观面临国内外双重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但就目前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状况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面临着严峻挑战。

1.内部因素。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但其弊端也同时存在,精神生活因此更加容易陷入物化困境之中。部分个体受逐利观念的影响,沉迷于追求物质财富。这体现在人们对奢侈品牌的攀比消费,进而导致大众消费文化的流行。物质财富是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必要基础,但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仅为了表面荣光和物欲满足,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是精神世界荒漠化的表现。照这样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在部分个体乃至群体之中处于严重缺失的态势。在文化产品上,部分个体把制造低俗的精神垃圾作为职业,以传播明星艺人的私生活信息来博取大众眼球,以此在各平台中获取经济利益。

2.外部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涌入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选择,进而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多元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一部分来源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客观变化,另一部分来自部分西方国家有目标、有计划的文化渗透。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试图支配和干预他国经济、政治,还企图通过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交流活动传播西方信仰、理念。当前新兴智能时代的变革,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和色彩,也加速了虚拟空间中不同价值观念的传播。网络空间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智能化、便捷化的宣传手段,也为西方价值观在我国蔓延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精神文化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高

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看重品质。人的需要并非一成不变,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们逐渐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加多样化、高标准的要求。就目前来看,当前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与社会层面精神文化供给的匹配度仍有待提高。

1.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新特征。由于地区、群体、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差异性,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同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物质根基日益稳固,人民对政治建设、社会生态、文化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多样高质量的诉求。

2.社会层面的精神文化供给仍然有较大的完善空间。新时代背景下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指向愈发突出,但当前仍然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单一、重复的传统文化供给难以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一直以来,政府在传统文化供给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但也增加了资源浪费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新兴智能技术尚未与我国文化底蕴相结合,其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助力极为有限。一方面,人民利用新技术来发展文化产业、事业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时代发展需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优质创新的精神文化产品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把人们束缚于泛化的信息壁垒中,看似充实的精神生活实则是极为浅层且重复出现的碎片信息,让人们在荒废时间的同时陷入虚假的精神富裕之中。

(四)精神生活的思想文化内核弱化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这一范畴的解读更加多元化,丰富精神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等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更是予以积极的回应。但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的原因便是精神生活的思想文化内核弱化。

1.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严重挤压了精神生活的发展空间。人们的闲暇时间被浅层化的精神生活占据,直接体现为精神生活的庸俗化、低质化,在网络空间尤为明显。信息冗杂难辨且快速变化,让人们无暇深入思考,进而失去辨别能力。无论是高雅信息,还是低俗信息,都能够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同质化的微博、短视频占据了大多数人的闲暇时间。久而久之,人们便对感官刺激、视觉享受这样充满低级快乐的精神生活习以为常,进而沉浸于虚拟世界中,丧失了现实世界的社交能力,被束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茧房之中。

2.部分群体文化素养较低。就目前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居民收入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理论认知、文化修养和受教育水平上。农村居民的学历提升空间普遍较大,思想观念较为落后。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封建迷信现象,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难以推进。因此,依靠本地力量来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等工作,在短时间内较难实现。

3.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由于文化产品供给单一和新智媒时代的发展,快餐文化抢占各大主流社媒,文化产品注重便利性和消遣性,忽略了文化品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跟不上人们对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需求,不利于高质量精神生活在社会范围内的共同发展。

(五)部分特殊群体的精神生活呈缺失态势

我国十分注重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然而,仍然有部分群体因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其精神生活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

1.农民的精神生活仍有诸多困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教育水平相对滞后,这使农民的精神生活陷入尴尬境地。农民多以务农为生,往往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维持生计上,留给精神文化活动的时间极少。就精神文化的载体来说,大多数农村缺乏展览、演出等文化项目,这在根本上造成了精神文化服务的阵地缺失,也反映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不同地区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发展较好,产品供给充足,而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则相反。就精神生活的基础来说,投入资金匮乏是农民精神生活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来看,基础设施的匮乏、文化工作者的缺少使得农村地区精神文化活动成效较低。农村的精神文化活动多由村民自发开展,资金匮乏制约了文化发展的实际效果。

2.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老年人成为庞大的弱势群体。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最重。老年人的养老事宜是要下大气力去应对的问题,但目前养老多以提升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主。近年来,我国老年精神生活有逐渐丰富的趋势,但由于老年群体不能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一方面,由于生活背景和身体机能等客观因素,部分老年人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其外出参与较多精神文化活动。大多数老年人也不能够娴熟地使用智能手机、利用互联网来享受线上的精神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老年丧偶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子女也多忙于工作,或定居在其他城市,部分老年人缺乏家人的陪伴,精神孤独问题尤为严重。

三、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指向

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向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多路并进以夯实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共同奋进的精神力量,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探索更为有效的实践思路。

(一)以均衡协调发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591物质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进一步导致精神文明建设不均衡。

1.推动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由强调效率到注重均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意在使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实现发展,从而使发展逐渐均衡。但我国区域差异在时间流逝中逐渐固化,不仅存在东西差距,也产生了南北差距。因此,要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打破区域壁垒。我国各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独特资源和显著优势,因此,提升区域之间分工配合的协调性,能够使“国内大循环”更好地发展起来。国内区域的分工取代部分国际范围的分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赋予我国部分区域以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

2.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长期以来都属于相对贫困的地区,城乡差距并没有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因此,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一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催生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了契机。二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城乡之间的制度机制壁垒是融合发展的重要阻碍,而新型城镇化战略旨在寻求与当前环境相适应的破局之道。三是出台相关有力政策,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在激活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同时,运用政策手段予以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3.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个体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扩大,但就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部分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原因在于其收入的不稳定性。工作的不稳定性往往使人们陷入焦虑、惶恐和不安之中,同时伴随着“消费降级”,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植根当前中国实际,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是缩小个体之间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

(二)以共建共享成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开创进路

目前来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部分群体对精神生活空有期待却毫无改善。立足现实状况,共建共享成果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1.坚持“共情、共建、共享、共创”的建设理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庞大复杂、极具挑战的建设工程,为确保这项工程的方向不偏航,需要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建构理念。一是在精神共富的语境下,“共情”旨在激发人们的包容度和内在动力。如若人们不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对精神生活的期望,就难以凝聚“共建”的集体力量。二是“共建”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构筑精神家园付出努力、贡献力量。“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绝不是等来的、要来的,而是共同奋斗出来的。三是“共享”精神文化成果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时空条件存在差异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的。但在现实中,要尽可能公平合理分配,构建具有普惠性的精神家园。四是“共创”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更多的是对于精神共富方向的准确把握。“共建”精神共富的现实基础,才能“共享”精神成果,进而“共创”精神世界共同进步的美好未来。

2.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对于共建共享精神文化成果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要发挥党委部门的牵头作用,引领全社会共同推进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二是政府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出台相应政策。政策的制定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集民意,根据当前现实困境予以把握。深入了解区域、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差距,准确总结其制约因素,进而推进共建共享机制的设立。三是人民群众应当充分支持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在精神生活发展存在诸多困境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至关重要。人们应当对于共建共享机制予以思想和行动上的配合,唯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及时监督,这一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缩小精神生活差距。

3.引入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反馈体系。当前精神共富指标体系十分匮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其客观、容易衡量的一面,也有其主观、难以测度的一面。因此,设立评价和反馈体系具有一定难度,但却是监督精神共富实效的必要路径。一是建立科学合理、适用范围较为普遍的衡量指标体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共同性和富裕性两个维度,更加准确地衡量精神共富实现的范围和程度。二是搭建系统化、一体化的意见反馈平台。重视精神共富的推进,不仅要推出促进精神生活全方面发展的具体举措,还要关注政策落实的实质性成效,即人们精神世界的实际状况。因此,拓宽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建议的反馈渠道是现实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精神共富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发线上的反馈平台,来观察各项举措的实质性成效。同时,各地平台之间也要搭建定期、系统的联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交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各地精神生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制定与道德规范相关的公共政策。只有国民的精神状态总体积极向好,才能够满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层次要求。当前我国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个社会风气与人民群众的道德期待尚有差距,精神文化成果的共建共享程度难以提升。因此,出台公共政策,增加德治规范的约束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道德期待,以规避社会范围内已知的道德风险。公共政策是否合理有效,关键在于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否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因此,在制定相关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让政策目标和道德导向有机统一,将社会范围内的道德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对公共政策进行及时且完备的道德风险评估。公共政策在部分特殊情况下所引发的道德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开始逐渐显现。事实证明,开展公共政策的道德评估是防范道德风险加剧的有效方式。因此,要合理考虑评估流程,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政策内容,使其与社会道德建设建立联系。

(三)以加强文化建设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3]3-4文化场域是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场所,精神生活的发展离不开丰厚的文化滋养。因此,实现精神文化产品的优质化、精准化供给是改善当前人民精神生活现状的必由之路。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开放运作过程。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实时需求,要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性,坚守公共文化的服务性。同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实际需求、质量评价的机制,让政府、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效性。把评估结果作为政府、文化事业等单位的绩效参考,以评价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二是政府要允许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多元治理力量并存的新时代社会中,政府协调好各方主体共同推进目标实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选择。政府应当正确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位,遵循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规律,通过科学治理和适当引导,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积极引导公众、社会组织等主体,努力调动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

2.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优质多样的精神文化资源。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性意味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智能化发展,能够更为准确和及时地把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变化。一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激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动能。大力支持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新助力,以文化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来激发创作动力,进而提升现代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将新兴媒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可以借助新兴的表达形式或传播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领域融入、多层次传播、多方面发展。

3.重视农村文化发展,探寻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当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亟待弥补的短板,而农村地区的精神共富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共同奋斗。一是破除思想桎梏,培养正确观念。当前,部分地区对于农民精神生活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起来后再强调精神生活,或者把精神生活看作是物质生活的附属品,只要物质生活有所改善,精神生活就会自发地向好。然而,精神共富绝不是等来的,精神生活从无到有、再到好,需要当地政府、村民协同推进。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文化手段,如开展乡村思想教育、文明创建等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传播。同时,培养正确的精神共富观念,有助于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进而保障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态。二是增加农村地区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使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处于载体缺失的状态。部分农村地区过于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忽略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地区的内在动力难以激活。因此,应立足于农民的生长环境,深入挖掘乡风民俗、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升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要,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一是政府应当增加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资金支持。扩大文化养老硬件设施的覆盖范围,修建老年图书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引导老年人精神生活向多样化发展。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精神文化养老服务等项目,政府应当给予补贴,以此激励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此外,大力发展老年文化教育,结合老年人的实际状况,开发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教育模式和文化课程,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让文化养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提高人们对文化养老的社会认知水平,增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自觉性。另一方面,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老年人享有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多种选择,以此来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