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2023-02-07张建国
张建国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自党的二十大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乡村振兴,而美丽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持续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乡村振兴的路径应该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1]
重视“生于斯,长于斯”的传统文化,并且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研究热点。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国,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传统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宁夏地处我国西北,乡村辐射范围广,境内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其中宁夏山花儿、宁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贺兰砚制作技艺、宁夏小曲、宁夏手抓羊肉技艺等28 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因此,思考如何将非遗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应该成为当下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笔者认为,要重视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首先得认识到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只有认识到非遗的价值,才能在研究具体策略时有的放矢。
一、审美教育价值
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上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这是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文化建设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应该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因此,发挥非遗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应该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
发挥非遗的审美教育功能,就是指在社会美育工作中发挥非遗的作用。美育概念产生之初,对象可能是学生,1925 年,蔡元培在《美育的实施办法》中认为:“学生不是一直在学校里的,同时也有很多离开了学校的人,必须要给予他们一个美育的机关。”[2]因此,蔡元培前瞻性地指出,美育应该是一个终身培养的过程,社会也应该承担起对走出校园的学生的审美教育功能。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美育已经涵盖了社会的全体成员,应该是“以提高民族审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全民审美教育活动”[3]。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非遗的社会审美价值辐射更广,它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不同的环境,将非遗文化知识清楚明了、生动形象地呈献给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在美育中感受非遗文化给予的强烈认同感,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概括来说,非遗的审美教育功能可以指向以下三点。
(一)通过展示非遗项目,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
非遗蕴含着乡村的历史记忆、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等,凝聚着乡村的“根”与“魂”,是乡村文化的典型。利用乡村的宣传栏、部分公众号等途径将乡村非遗做一个展览或者公众可参与创作的活动,参与者对非遗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就对非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优秀历史经验有了认识。
以人为核心载体的活态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凝聚民族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 年设立的《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运用了大量审美范畴的术语来定义非遗的概念特征,可见其具有很重要的美学特征。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将非遗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形成了高校美育课程,例如山东高校开设了非遗茂腔美育课程,泉州也在本地区的高校、中小学校园内开设校园美育课程。由此可见,非遗具有学校的审美教育价值。
参观博物馆内展示的各类展品,是提升自身审美鉴赏的路径之一。非遗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其形式包罗万象,有可以听的宁夏山花儿,可以欣赏的宁夏剪纸,可以一起动手制作的宁夏手抓羊肉等。在利用各类平台去展示这些非遗项目的过程,就是提升公众审美鉴赏的过程,利用一些平台,吸引公众一起来参与非遗技艺体验时,也是提升公众审美的路径之一。
作为非遗策划人,传媒出身的李媛媛曾经打造了“仿佛若有光”和“无界之境”,“宫廷新造办”和“流淌在生活”系列展以及“故宫以东·城市盲盒”的非遗活动。公众号“宁夏文化和旅游”推出的合集文章“非遗陪你过大年”“宁夏非遗传承”等内容,以文字形式宣传非遗的相关知识,公众在浏览这些内容时既是在接受非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熏陶,也是在提升文化修养。2023 年1 月14 日,国家大剧院与浙江省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正式启幕,该展览将南北非遗之美和非遗精品之韵呈献给了观众,同时也把大国的工匠精神汇聚一堂,让观众在美的体验中增加了对非遗的认识,提升了审美文化素养。
由此可见,非遗可以是一场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甚至可以大于传统文化,在非遗的各项体验活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历史,更能体会到大国工匠精神。
(二)通过设计、展示非遗技艺,传播工匠精神
我国的非遗项目中有许多技艺是需要传承的,宁夏非遗项目中的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宁夏贺兰砚制作技艺、隆德杨氏家族泥塑、吴忠老醋酿制技艺等等,这些非遗项目需要独具匠心的传统手艺人才能传承下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质化和碎片化的产品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去看慢下来的“匠心”。2022 年4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4]因此,非遗技艺传承中的工匠精神依旧是新时代价值导向的重要内容,非遗技艺展示(以现场、视频、文字记录等方式)为公众体会到大国工匠精神提供了一种路径,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因为对手艺人的认可,也可以加深公众对非遗产品的感情,从而加强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力度。
(三)通过体验非遗技艺,提升公众创造力
非遗技艺也可以通过吸引公众参与体验来让观众、游客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文化魅力,这和美育强调通过艺术实践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是一致的。例如宁夏的剪纸、贺兰砚制作等,如果能让普通人和匠人们一起制作,此时,公众是参与者,也是传承者,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激活身体沉浸于劳动过程之后所产生的心流(flow)体验”[5],另一方面也能唤醒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6]非遗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能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这和社会审美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一致的,体验非遗技艺作为当代社会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其社会美育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和认可。
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应该是重中之重,如果将非遗融入乡村建设之中,利用宣传栏、公众号等有效途径,利用各类设计好的集体活动,让非遗发挥其社会审美教育功能,那么,不只是乡村的居民,甚至所有参与的游客都能受益,这也有利于全民素养提升,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
二、文化旅游价值
非遗具有独特的社会审美教育作用,如果能有效地与乡村振兴相融合,那么,除了对乡村的村民有社会审美教育作用之外,还能助力实现乡村的经济振兴。近年来,研究者已经越发重视乡村非遗在文化旅游方面的价值,主要是因为非遗在乡村旅游中起到了如下三点作用。
(一)乡村非遗在旅游过程中的转化,有助于发挥非遗的旅游价值,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解决乡村“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发现乡村旅游是既保护乡村环境,又创造收入的好途径,它不仅没有破坏乡村环境,还能让环境吸引游客前来,并由此产生乡村工作机会,使乡村获得收益。
但是如何吸引游客前来,这又是乡村旅游值得思考的问题,大量仿造造成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困境,最终会让乡村旅游失去它的生命力。游客需要的是欣赏当地独有的传统文化、风景,乡村旅游景点的价值、质量、文化表现水平是衡量一个乡村是否有旅游吸引力的要素之一。
因此,乡村旅游产业必须适应游客当前的高质量需求,同时面对社会现有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挑战,此时,非遗就为乡村旅游的独特性提供了自己的价值。作为一项需要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的存在就是稀有的,同时,大部分的非遗都有相关非遗传承人认定,这也能让乡村旅游项目具备自己的优势,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独有的选项。当地如果能切实地将非遗融入文旅项目中,让二者科学融合,那么,非遗对美丽乡村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
(二)乡村非遗在旅游过程中的开发,有利于激发非遗的内在活力,从而塑造乡村振兴品牌
在乡村振兴中以非遗作为乡村旅游的深度挖掘项目,其优势表现在非遗是一种可以不断被创造和更新的文化资源,它能在与乡村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活态地变化着。例如宁夏手抓羊肉技艺,传承人有其古法秘方,这能给当地旅游增加特色,同时,传承人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去制作羊肉,他会根据游客的口味进行微调,四川游客要加辣,浙江游客要微辣乃至偏甜等等,这种跨地域的不断互动,就让非遗的内在活力激发出来了,让它的活态传承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度更高,从而激发了它的自我再生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断激发非遗的活力,并不意味着无底线、无原则地让步,传承中不可改变的元素自然不能更改,可以微调的部分要发挥旅游服务性质,那么,当非遗的独特性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时,当地的乡村振兴品牌就能被树立,从而能推动乡村旅游创造文化属性价值,推动旅游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三)乡村非遗助力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建设价值共创理念下的乡村旅游活化
因为非遗具有原生态、可持续和不可模仿的特性,所以当它和乡村文化旅游融合之后,游客的体验就可能会非常好,此时游客与非遗的接触、互动,就会让各个主体达成共识和认同,在这过程中不仅延续了非遗的生命,同时也让乡村旅游活化了。
以“屈原昭君故里”(全国12 条非遗旅游线路之一)为例,“哭嫁”是该线路推出的非遗项目之一,“哭嫁”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其要素就是弘扬方言文化和哭嫁的独特性文化。为了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哭嫁环节将“有幺妹给你们敬酒”设计为邀请游客喝一点酒,游客体验之后,对当地的酒文化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产生“买酒”的需求。哭嫁中设计游客选亲表演,让游客扮演新郎,此时,“哭嫁”这一特色就形成了游客与非遗传承人说唱之间的配合,而非遗传承人在坚持当地方言的基础上,也会根据游客所在的地区特色加入对应的一些方言,甚至引发游客的“哭嫁”共情,部分游客可能会即兴加入“哭嫁”的“创作”,让这一环节有了互动性的同时,也让共创的过程形成了价值理念的呼应。
宁夏非遗项目中有许多项目也可以如此深挖,比如宁夏手抓羊肉技艺。宁夏的羊肉鲜而美,本身就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有古法技艺,更能吸引游客的注意。但是传承人在融合制作时,能让游客参与进来,同时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口味做一定的微调,那么这些互动就会让参与主体(游客)了解当地的非遗,逐渐达成共识与认同,在互动中延续非遗的生命力。
在互动共创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导文化输出,乡村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游客反馈体验过程,在一轮一轮的共创过程中,非遗活态传承价值也就有了共创的价值。
三、经济产业价值
在乡村振兴中,非遗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对非遗项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经济价值不能囿于旅游产业中,如果将非遗作为独立的产业来设计,其经济价值可能会更高。美丽乡村建设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指深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济价值。乡村非遗聚集了乡村的历史与文化,要发挥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济价值。
(一)合理设计乡村产业结构,发挥非遗的最大效益
乡村的产业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合理设计乡村产业结构应该成为脱贫攻坚后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非遗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该如何创造经济价值,也需要研究者合理研究。非遗具有稀缺性,市场并没有饱和,此时通过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非遗产品,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上,非遗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项目带动乡村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二)文化内涵是乡村非遗经济价值的核心
非遗不同于一般商品,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明确其核心内涵。例如,吉兔坊除了打造传统的“兔儿爷”泥塑产品外,还开发了各种各样与泥塑相关的文创产品,如书签、冰箱贴、笔记本、尺子、保温杯等,这些产品主要通过书店、民俗礼品店等渠道销售。吉兔坊开发的这些非遗衍生产品的核心是北京兔儿爷泥塑文化,如果没有泥塑文化的支撑,衍生产品将失去主线,缺失文化价值,也难以有更好的经济价值。非遗衍生品将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更贴近现代人的消费习惯,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发扬。
宁夏隆德社火脸谱描绘的形象种类繁多,多姿多彩,从神话传说到明清小说,既有文化演义的虚构角色,也有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数量达200多种。因为人物各不相同,角色互有差别,所以,与之相应的面部刻画表现形式也就丰富多彩、色彩多变、线条流畅、构图夸张、造型独特,不仅充满了审美的张力,直观而神秘,又散发着文化的魅力,具体而抽象。
(三)重视品牌建设,带动乡村非遗的多元市场化
乡村之所以很难实现品牌化,有其自身的困境,因此,非遗产业在发展之初就应该有前瞻性,不仅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应该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结合,这就需要设计者具有极强的时代敏感性和品牌意识。
宁夏的乡村本身就有村与村距离远,村与村之间特色各不相同的特点,如果乡村非遗在发展中也采用独立经营和传统管理模式,那么,其品牌就无法有长远的价值。非遗产业要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首先就要有统一的品牌经营意识。
乡村非遗应该与市场的多元相结合,增加游客、顾客的购买意愿才能创造经济价值。当前,市场监管部门对没有格调的粗制滥造的非遗规模化产品应依法及时查处,同时,经营者也应该自觉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四、结语
非遗兴,则乡村美;乡村美,则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要重视非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审美教育价值、文化旅游价值、经济产业价值等,同时,重视非遗的品牌建设、产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