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域下广西革命文化故事传播策略研究
2023-02-07徐祥伍
徐祥伍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创意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涵丰富、价值重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挖掘和发扬其思想和精神内核,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凝聚民族团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革命文化资源在时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协调统筹革命文化资源在时代语境下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增强观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提高革命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促进革命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强劲支撑和核心引领功能[2]。讲述革命故事作为重要的文脉传承方式,通过革命时代红色记忆标志和印记的创造性转化和时代性演绎,将其融入新时代的革命文化故事讲述中,可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化资源。
国内学者对革命文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刘浩林和刘付春认为新时代世情、党情与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借助革命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必须遵循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3];田海舰和李慧娟从革命文化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五个角度阐述了河北红色革命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4];崔利萍和阎树群从价值维度、动力维度和实践维度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5],等等。这些研究拓展了革命文化的传播体系及现实意义,但未能紧跟革命文化遗产的时代发展,并且在革命文化的故事性讲述上还存在理论视角不充分、个案研究较少等问题,需进一步结合地域革命文化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记忆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综合革命文化现有研究成果探索广西革命文化价值,梳理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记忆资源,探索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传播策略,切实为各区域革命文化故事的讲述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
一、文化记忆理论概念与应用
(一)文化记忆理论概念及与讲好广西革命故事的关联性
扬·阿斯曼在总结并归纳哈布瓦赫和瓦尔堡的记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6],指出文化记忆是借助文字、图像等媒介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在物,且随着地理学场域空间承载文化记忆的作用而格外凸显。场所记忆是文化记忆理论发展的补充及延伸,专家、学者从设计学、传播学、文化哲学等视角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将记忆理论研究领域从集体记忆向场域记忆进行拓展,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空间文化载体、符号特征、场景人文叙事表达上,以其物质承载重塑场域精神与文化认同。革命文化的空间文化载体在现实中多表现为文化记忆在纪念日、徽章、手记、武器、图纸等现存物的外化物象。广西革命文物是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广西地区留存的符号载体、革命遗址等文化内容和红色资源。场景人文叙事是在革命旧址或战斗发生地等某个饱含革命记忆的空间场景中所形成的场域记忆。
广西革命文化是在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奋斗过程而孕育产生的,是广西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象征[7]。其涵盖了红色文化物质载体与精神形态,从物质载体来看,有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及其馆藏抗战留存物件、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西山烈士墓、新圩红军战地救护所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湘江战役红军烈士墓及遗址等;精神形态包括英雄烈士人物事迹、党史著作、抗战报刊、革命故事衍生的戏剧作品等。广西革命文化故事作为时空观念下对文学艺术、民风民俗、历史档案、建筑景观等内容进行凝练的重要精神文化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记忆,对于时代语境下保护传承革命文化极具意义。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重要性
自从阿斯曼夫妇提出文化记忆理论后,相关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品牌设计推广、文化空间构建、纪录片叙事上进行了多学科视角的沿用。典型的如刘杨认为,可以从社会交往维度、客观外化物维度和承载者维度以文化记忆理论建构满族非遗传承路径[8];张顺军、廖声武从文化记忆理论的时间、空间与情感三个维度论述了城市品牌传播的架构机制[9];王秀伟、白栎影认为,可以借助文化记忆实现空间内容的生产,通过主体性参与建设实现文化空间生产的民主化,并推动场域文化记忆的升华[10];王鹏从文化记忆视角出发,研究了媒体传播视域中节目视听符号构建的文化记忆如何塑造国家文化认同[11]。革命文化所体现的文化特质与文化记忆理论上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间地域性密切契合,在文化认同感上与底蕴悠久的革命文化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将文化记忆理论介入到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中是中华优秀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同时也为革命文化的传播拓展了理论视角。广西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作为革命文化的地域承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时代语境下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建构历史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的现实关联,更在于将承载红色记忆和民族认同的革命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此,应持续推出符合当代精神和价值观的革命文化故事与红色文创产品,为革命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凸显文化软实力。
二、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时代意义
(一)时间序列:连接革命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可行路径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凝聚性信念,其功能超越了时空限制,并借助于存留的文化印记延续着革命文化的时间记忆。在现实生活中将广西革命文化记忆与过去相关联,使得文化记忆在革命衍生品、战争遗址等红色媒介的作用下,与场地的外部环境形成时空关联,将文化记忆拓展更新到新型的社会框架中并融入革命文化的时代特色,进而将广西红色记忆在空间中传承与延续。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炼革命文化典型,用红色旅游串联起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深挖革命英雄在民族大义中的家国情怀,在场域空间中进行文化记忆建构,追忆革命英雄。通过革命记忆的回顾梳理进而提升民族凝聚力,借助革命文化认同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文化强国建设[12]。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是保护传承广西红色文化进而拓展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并连接革命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可行路径。肩负着广西人民红色记忆的革命文化,展示与记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成果,深入挖掘广西革命文化蕴含的红色价值,连接革命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锚点是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前提,同样也是加强革命文化时空记忆的关键。
(二)空间序列:探究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意实践
广西革命文物与空间文化记忆紧密相连,革命文物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借助于场域空间的传承与发展得以延续。在广西革命文化中,不同类型的革命文物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价值体系各不相同。且广西革命文化具有线性延展性、并发性、融合性和流动性等特征,其革命文物的精神文化内涵,既是革命文化中的精髓,又是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内原动力。为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需深入挖掘涵盖广西革命遗址、烈士陵墓、湘江战役纪念园等革命遗产,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政策,探索时代语境下广西革命文物创新及数字化保护的方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沿线蕴藏的丰厚革命文化遗产是广西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将各类革命文物与红色遗址由线串联到面整体性地挖掘与利用,借助附着于旅游形式的革命基因、文物精神、红色遗址等承载着革命初心的宝贵资产弘扬革命文化。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还需深挖建筑文物、革命旧址、人物故里以及英雄事迹背后默默无闻的红色信仰,基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背景,寻求广西革命文物创意实践的解题思路,探究性地为其他区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大运河、黄河流域等同类型线性及带状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验参考。
(三)情感序列:维系民族情感与强化红色信仰的重要方法
革命文化记忆是维系民族情感与强化红色信仰的重要方法。场域空间文化记忆的情感认同并不是随机产生的,往往需要借助文化故事与革命文物等物质载体与精神媒介讲好文化记忆场的故事与基因。从百色起义到湘江战役,再到桂林抗战文化城,广西的革命文化资源不胜枚举,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上义不容辞。革命文化以民族的集体记忆强化了党员和群众的红色信仰,借助情感序列维系着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革命文化涵盖着华夏文明特有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底蕴,其囊括的红色遗产、革命思想、英雄事迹等众多文化符号展现出其多元性。在革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各族群众凝聚共识共同建立起族群认同与集中统一的主流意识形态。革命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强化民族红色信仰及维护民族稳定的重要手段,借助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讲述,强化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为革命文化拓展当代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记忆资源
(一)红色媒介:革命文化故事媒介叙事性表达
革命英雄事迹与场馆的红色氛围营造是承载革命记忆的重要红色媒介。革命斗争的历史沉淀体现在各种类型的革命文物的叙事表达中,如党史著作、红色戏剧、革命档案等传递着人民群众不同时空语境下的共同记忆。文化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需要依靠特定的媒介形式依赖于场域氛围的营造以及一致的文本输出内容,借助于定期共同参与特定场域的文化氛围,形成记忆巩固并对红色文化精神进行传播,并拓展了革命文化在空间叙事上内容生产的更新,结合文本内容的协同性在时空上保证了群体的聚合性。广西革命文化拥有丰富的具有物质表征的红色媒介,其载体在唤起人民群众集体感知的同时借助其具身体验和直观的场域临场感受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对革命文化记忆红色媒介叙事化场域的整理,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凝固的革命文物,即革命战争空间的记录者,涵盖红色典籍、革命档案、抗战报刊、红色故里、革命文物等静态内容,主要借助于文本的记载以及史料的记录,延展开革命文化记忆的历史图景。其二是发展的物质延续,即革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涵盖红色戏剧影视、长征纪念活动以及时代传承下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沉淀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深深融入各类纪念活动与红色展演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的革命遗存为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故事素材与文旅资源,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讲述也需要基于红色媒介的物质前提进行场域化的空间表达并将符号特征创意性地转译为品牌IP,架构出广西革命文化独特的符号体系,完成革命记忆的存储与内涵的重构,增强观众对红色文化的领悟与认可。
(二)革命文物:红色文化印记传承的空间表征
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斗争的历史沉淀,在各类场域空间进行叙事表达而形成了红色印记。在展陈及创意转译的过程中不断输出地域红色故事与场域精神,并强化为IP 形象而表达红色文化叙事功能,延展其红色文化记忆的潜在价值。讲好广西革命故事还需挖掘提炼并建构革命文物的品牌形象,强化群众对革命精神的好感度。打造革命故事品牌形象本就是基于具有地域特色、高品质的革命文化故事进行筛选、归纳与再塑造的历程。革命文化记忆的传承衍生于红色事迹与现实生活的联通,并深受革命斗争所孕育的文化精髓的影响,是基于动态延续的立场对红色资源进行梳理并设计重构。因此,需认真研究打磨与挖掘广西革命历史,提炼珍贵革命文物和精神符号,并将其融入讲述革命故事的空间表征中,以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内容厚重的革命文物的转译性表达展现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广西抗战报刊、革命戏剧以及《鏖战湘江》《抗战桂林》等经典著作的流传,使得革命文物、红色研学基地等承载着红色印记的载体、空间得以延续,成为革命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展示,其文物所依托的空间表征为讲述好革命故事延续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凝练广西特色革命文化IP 对于讲述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在于将革命文物符号挖掘、提炼为地域品牌IP 提升了讲述革命故事的吸引力,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其二在于革命文物符号的凝练与设计转译拓宽了革命记忆的物质载体,有助于红色场域记忆向情感记忆迁移。革命文化记忆IP 形象的打造还需形成地域独有的品牌标识,强化地域红色文化的辨识度,实现红色文化革命印记的传承[13]。
(三)场域叙事:红色文化场域精神的架构
文化记忆建构是场域空间时空演变的持续性进程,架构革命文化记忆场域精神的关键在于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文物及红色媒介的空间叙事性表达。革命文化记忆的基因传承和场域建构不能只是局部性地将革命文物进行简单梳理,将革命遗址圈地建设,进行传承红色精神口号的宣传,更需利用好场域叙事功能多维度拓展及构建红色场域叙事进而承载革命价值理念。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为广西革命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广西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治区独特的红色资源,并加以重视和发掘建构起特色的场域叙事的记忆场所[14]。例如,桂北区域要充分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选址的重要优势位置,拓展片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并逐渐形成具有桂北长征文化特色的革命记忆场域。围绕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革命文物与红色媒介,构筑独具广西段特色的长征文化红色场域带,并充分发挥红色场域文化片区的人文特色,将民族区域的山水景观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相结合,融合为时空交织的革命文化要素,形成民族区域多层次、深内涵的革命文化谱系。代代相传的革命文化底蕴要到场域精神的建构中重塑革命文化的凝聚力,进而拓展革命文化的场域叙事,强化革命文化氛围的搭建以便于实现其高效传播与传承。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讲述是红色记忆场域建构重塑的叙事表达,作为革命历史记忆在现实中实现的具体场所,场域空间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输出角色。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为广西革命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优势与物质载体。在讲好革命文化故事的同时需将民族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讲出亮点,借助政策优势与实际建设让革命文化带动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展现民族区域独特的场域空间。
四、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传播策略
(一)革命记忆基因挖掘:提炼并利用革命资源,凝练地域红色印记
广西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挖掘、提取与利用广西革命文化基因是讲好广西革命故事的前提条件,应科学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的革命文化资源,并在广西地区形成协同效应。一是需深挖广西全域的革命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各区域红色资源的独特性,强化广西红色文化故事的串联性与生命力。二是应整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沿线及区域内的文旅资源,利用红色资源地域性符号优势,拓展地区整合性效应。由于广西革命资源横跨幅度较大,需建立完善的文旅协同机制,突出特色,共同传承广西革命文化记忆。
对于区内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采取分类管理和统筹推进的策略,建立系统的广西革命文化资源数据库,并对各区域革命文化遗产的总数和线性分布特点进行调研,借助广西文旅资源与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有效结合,合理利用并保护。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应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建议全面梳理属于革命文化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场域文物媒介空间形态与非遗场所人文精神整合优化进而架构起红色文旅协调发展,并探求构建数字化革命文化数据库资源,多元化表达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15]。通过对革命文化记忆基因提取,创造性地将文化符号转译为文创产品进行物质载体的传播,综合借助元宇宙数字技术拓展革命文物的创新性发展,结合“VR+AR”虚拟技术沉浸式体验革命故事内涵,让革命文物进行虚拟场域空间的叙事表达。基于革命资源的系统整理进而提炼打磨其地域红色文化符号,对于凝聚民族区域文化自信与强化革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认同感,拓展革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革命记忆IP 传承:设计研发革命文创产品,点亮地域革命文化名片
革命文化传承是延续地域红色资源、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路径,将文化记忆理论介入到革命文化IP 产品中,有助于强化用户对革命文化产品的沉浸式体验,促进广西地域红色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讲好广西革命故事要在传承革命文化的同时对革命文化进行产品的研发与设计转译,凝练与打造革命文化品牌[16],其设计路径如下。
其一,基于文化基因设计转译革命文化故事,结合广西地域革命文化故事的独特性研发极具广西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中指出,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革命文化旅游带,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17]。首先要将革命故事融入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之中,依托区域内红色文旅精品项目打造,将革命文化故事进行挖掘提取、讲好讲透,关注群体的文化消费体验,借助数字技术沉浸式体验广西革命战役和“军民鱼水情”等故事,将革命文化故事资源与红色文旅品牌IP 文创产品构建关联性,拓展革命文化资源的创意性转译。
其二,为了拓展广西革命文化品牌故事的影响力与辐射面,需围绕革命历史文化品牌建设进行推进。旨在遵循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依托沿线革命特色,加快形成广西特色革命历史文化印记和“湘江战役革命遗址”等文化品牌,强化革命品牌记忆,实现场地情感融合。通过对造型色彩、材质纹饰等革命品牌产品要素的沉浸式营造,立体式激发观众对革命文化的心理共鸣,结合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名片串联起自然山水及文化遗产品牌等,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打造活动与革命文化名片的打造密切贴合,向全国观众讲述极具广西特色的革命文化故事。在革命文化品牌宣传过程中,应借助各类数字技术媒介,通过革命纪录片的定点放映、红色短视频的推广宣传、戏剧影视作品的表演传播、“红色文化非遗”展演等多种表达手段,拓展革命文化故事的传播渠道,积极参与国内红色革命老区的区域交流与合作,提升广西革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18]。
(三)革命场域记忆再塑:场域空间的创意表达,凸显革命文化厚重内涵
革命场域记忆的再塑需结合地域文化背景,并融入新的时代特征。将元宇宙数字化技术与革命资源的呈现形式相结合,实现具身体验向数字场域的虚拟化演进,深入拓展革命文化资源数字化的传承路径,使得革命历史场域涵盖的红色文化也在创意表达和场地精神的重塑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讲好革命文化故事需在借助VR 技术、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提升读者和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认同。
一要拓展革命文化故事的沉浸式观感模式,强化革命文化故事的技术性表达,借助数字技术、理念创新重点突出红色印记、革命故事、革命文化等具有时代性表达的沉浸式体验的红色文旅经典项目。结合数字化场域三维建模实时性解决了文化记忆所不能再现革命场景的时空劣势,革命故事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使得在讲述过程中直观地感受文化记忆所体现的红色底蕴与革命事迹的震撼。借助技术设备的沉浸观感链接革命与当代的时空纽带,使观众真切体验与感受革命文化的厚重内涵。例如,5G 时代下广东省博物馆推出夜间沉浸式体验革命文化故事,借助数字信息采集、数字资源处理,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提取挖掘广东革命文物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借助技术性手段强化革命主题展演的亮点与教育功能,架构起观者与革命文化互通的情感桥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更新与利用不断探索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策略与方法。随着“文旅科技”的深入融合发展,基于元宇宙技术所架构的沉浸式展演模式将为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提供更为视觉化、三维化及差异化的具身体验[19]。
二要拓展广西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与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革命精神内涵与价值理念的精准理解,从而促进革命文化精神的代际相传,全面深化观众对革命故事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加强革命文化的普及和传承,需要开展特色的红色教育主题的专栏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人生阶段进行针对性文化熏陶与传播,拓展革命文化课程教育内容的比重。借助革命专题讲座、红色研学、机构培训及党员发展等各种形式提高革命文化故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积极整合各类民间资源,强化长征沿线各地域间内容资源的创新与合作,并加强革命文化的设计转译与理论探讨[20]。在学术界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深入研究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提出具有时代特色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为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更为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提供案例参考与技术借鉴。譬如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成立长征革命文化联盟组织,集各市委党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革命文化资源利用的理论探索。
五、结语
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是加强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文化记忆视域下基于红色媒介、革命文物、场域叙事等方面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不只在于强化民族区域的红色印记,为讲好广西革命文化故事拓宽文化理论层面的指导,还在于基于时间序列、空间序列和情感序列的文化记忆理论,将革命记忆在当下时代语境下的传承发展提供传播策略。广西革命文化故事的讲述在于素材内容的提取与创意性的转化,借助革命文化故事叙事中的红色革命资源梳理、红色记忆IP 的传承与记忆革命场域的再塑,助推革命文化故事的创意性转译与时代性发展,让广西革命文化故事依托新时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在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发展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