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07杨钊
杨钊
(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在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均已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观看并学习语文知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小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发展综合素质,最终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核心素养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在因材施教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满足每位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表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为学生展示集文字、图像、音视频于一体的科技教案,并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中欣赏优美的词句,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语言的意境之美。在多样化教学手段运用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只是以课本为中心,教与学开始不断向外扩展延伸,进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加精彩且富有生命力。
2.有助于将抽象化的语文知识形象化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经历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过程。在小学生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阶段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将抽象化的文字转变为图片、声音、音视频等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生动鲜明的立体表象,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例如在教学《燕子过海》一文时,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文本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配乐诵读的方式朗读课文,在读到文中“大海呀,水连天,天连水,望也望不到边……”一句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图库中具有深远意境的大海的图片为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借助图片更深层次地感悟阅读,使学生不断推敲、回味语言文字,进而读懂课文文本并领悟文本中蕴含的道理,最终促进学生有效提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3.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制约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满堂灌及填鸭式教学的情况,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造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现代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可有助于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以此促进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间的有效融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还能够搭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交流讨论的个性化教学舞台。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高效的教学过程彰显出来,真正意义上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为学生打造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根本途径。
4.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发展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与运用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语文知识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有效分析与概括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语言能力。不仅如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探究精神,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智慧,进而带动学生深度发展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学生难以在课堂听课时完全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身边其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率随之降低。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吸引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时,该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由于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课文的情境中认识有趣的汉字。例如在教学第一课《天地人》一文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动画,带领他们感受宇宙中天地人的关系。在此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参与有趣的识字游戏,使他们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巩固记忆汉字。再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统编版中《鹅》这首古诗时,大部分小学生都没有近距离观看过真实的鹅。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鹅在水中的真实情形,使学生清晰且直观地了解鹅,并带领他们观看鹅在水中游动时的动作,使学生感受作者古诗中描绘的情境,进而轻松理解古诗的诗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改变对古诗文学习的印象,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文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总之,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且有趣的教学情境,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中。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运用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口头领读和黑板书写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语文课程学习无趣,并且自己也难以集中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学生的识字学习无法取得理想化的效果。小学生低年级时学习的字大部分是象形字,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动态化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并结合象形字的特点开展识字教学。通过借助图片与汉字进行比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象形字中“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造字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汉字中的画面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使学生将自己原本静态化的生僻字词转化为动态化的记忆,在生动形象的汉字识记学习中牢固记忆字形。比如在学习“水”“火”“田”“山”等字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上展示与之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再一笔一画进行演变,这样的生字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并且还能让学生将具体的实物同抽象的汉字联系起来,达到了识字的目的。此外,低年级的学生还应养成按笔顺写字的正确习惯,如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字的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动画并正确书写。在指导学生完成生字的书写后,可以利用展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让其他学生观看,有利于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开别人的缺点。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时,这篇课文为学生呈现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蝙蝠和雷达,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边讲解边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蝙蝠是用嘴发出声音,声音遇见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耳朵接收到,因此蝙蝠可以在夜间避开障碍物飞行。学生明白了科学家是通过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雷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明白了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巴,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接收反馈回来的信息,以此避开障碍物。教师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将一篇抽象的课文简化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提升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翅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其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化感受教学内容,并以此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想象力。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语言知识,它同时也是承载文化的一种载体,是表达感情的媒介,不管是在写作时,还是在阅读时,都要摆脱文字的束缚,去想象作者描述的场景,从而形成一种与作者一致的通感状态。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发挥指导作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自由想象,把人物的对话、环境的风景以及事件的情节都融进自己的脑海中。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力和对文本的理解力,又能够使学生把文字和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日常的语言课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细致讲解,之后通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创造出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场景,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蜘蛛开店》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体会到蜘蛛开店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主人公蜘蛛的心路历程。然后根据课本上说的内容,想象一个画面,最后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表现,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主动性,这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念。因此,语文课程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文章描述的氛围及人物心理,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延伸语文学科知识
语文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核心的学科,也是最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语文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语文学科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慢慢掌握语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思维能力和自身素养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更广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语文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素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学生接受知识不再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学生不再受课堂时间限制,互联网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无限性的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检索和加工信息,将课内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课后自己选择的知识相结合,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静夜思》古诗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古诗,理解诗意,领会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并告诉学生古代有多少文人墨客喜欢以月亮为主题作诗。学生通过互联网检索知道了古人的想法,即使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也是同一个。因此,在他们心中,月亮是超越空间的存在,所以很多古人都喜欢写月亮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到还有《春江花月夜》《暮江吟》等古诗也是诗人通过写月亮表达思想感情的。这样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语文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有效满足他们长远的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了解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掌握好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尺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优化教学体系,进而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