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2023-02-07刘仓岳骁
刘 仓 岳 骁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2488;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248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和中华文明融合创造的中国图景。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升华,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和深厚底蕴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既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条件下。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创新。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很难把握当代中国的梦想和道路。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
(一)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基础。先秦时期,中国就逐渐形成以炎黄华夏为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中华民族经历几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发展的政治优势。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一部中国史,就是中华民族缔造、建设和保卫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源自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1]。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根深叶茂。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华民族共有家园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疆域空间。疆域和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的疆域版图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锦绣河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美丽家园。中华民族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海疆,耕种粮田沃土,治理江河湖海,克服天灾人祸,建设城市乡村,从事生产生活。这是创造中华文明的物质条件。黄河、长江等流域孕育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P200“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P442-443要传承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脉和灵魂。中华民族涌现出像孔子、老子等享誉世界的思想巨匠,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创作了四书五经、文史哲经典和唐诗宋词等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英雄史诗,修建了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4]P470-471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也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结晶
根据唯物史观,一定的文明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标识。中华民族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独特贡献。近代以来,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实现民族振兴和文明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山河破碎拷问着中华文明的生存和价值,世界大战也动摇了西方文明的权威。如何开创人类文明的美好未来,如何实现中华文明的凤凰涅槃,是中国先进分子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东西方文明的比较,选择了社会主义文明的方向。瞿秋白指出,社会主义的文明“不但是自由的世界,而且还是正义的世界;不但是正义的世界,而且还是真美的世界!”[5]P109通过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是党的职责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文化复兴指明了道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中华文明漫长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6]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使中华民族“成为有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新国家的光荣的主人”[7],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中国社会主义是“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社会,也是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丰富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锚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文明焕发青春新命,也必将推动中华文明血脉赓续。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是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文明,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内容和量的积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范畴和质的升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创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升级,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图景,反映了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两个结合”的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历史成就,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开辟出可行性的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决定了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魂脉,也不能割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历史根脉。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立党立国、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社会观、国家观、历史观、价值观等,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8]P4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践时空。“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中华文明的升级升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吸纳了中华文明精华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文明形态;二者结合而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两个结合”推动了社会主义文明和中华文明的交流融汇,使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落地生根,使中华文明复活更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两个结合”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简单延续古代中华文明的母版,不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文明的再版,也不是复制西方现代文明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实践、中国文化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支撑。当代中国社会的方向道路、阶段目标、结构内容、实践指向等方面,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基因。
(一)中国梦承载着“大同”“小康”的愿景
“大同”“小康”的社会愿景贯穿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诗经·大雅·民劳》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礼记·礼运》中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描述了“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把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8]P109实现中国梦,要求物质产品丰富、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都可以从中华文化中找到来源。
(二)中国道路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创造中国理论,构建中国制度,发展中国文化,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重振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灵魂和基因,是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和智慧结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开辟中国道路的思想指引。所谓基因,意味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遗传因素。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决定了走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9]P156中国道路有广阔的时代舞台、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道路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它超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局限,并赋予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朱熹园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P315中国道路是中华文明的实践载体,中华文明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只有立足中华文明史,才能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理论创新的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精神品格,是选择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二者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创造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可能导致文化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能导致文化虚无主义和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就无法同中华文明融合共生。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创造,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11]用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和时代的要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两个结合”的创造成果。
(四)中国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根基
中国历史文化是治国理政的历史根基。制度文明具有变革性和延续性。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重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2]P60。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完善的。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方案的过程,也是选择政治制度的过程。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都没能找到答案。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与中国历史传统中的民贵君轻、共和商量、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等政治智慧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1]
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蕴含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发展演化的结果,解决中国问题需要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旧邦新命的改革精神,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等。[2]P300-3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
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领导力量。“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13]P50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发展目标、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设计者、创造者、引领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信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两个“老祖宗”,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三、中华优秀思想精华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文明,是涵盖“五位一体”结构布局的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P13-1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主体内容,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物质文明建设承继古代城乡文明并实现其升级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都与古代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工农业生产、商品交换、共同富裕等,都体现了经济运行的传承和换代。农耕文明、城市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依然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所包含的生产方式、天文历法、耕作技术、土地布局、村落建筑、社会风俗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8]P151。把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建筑是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15]P87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
(二)政治文明建设蕴含古代治国理政的理念
中华历史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历史根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传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制度的根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含有谏官制度、议事制度的传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借鉴古代理藩院和蒙藏自治的历史经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来源于德主刑辅、以德为主的治理方式;“君明察而百官治,下循正而得其所”的吏治传统,启发治国必先治吏的体制;“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为政以德、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对人才队伍建设有直接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就在于它是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国家制度。
(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西学东渐等时期,形成了儒释道、墨名法、农杂兵、阴阳等各家学说,造就了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大批思想家。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成果的载体,包含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道德品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经典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四)社会文明建设蕴含中华传统社会和谐的理念
中华文明注重社会和谐,崇尚团结互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基因和理念。《论语·学而》中讲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礼治制度,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提供思想来源。《尚书·精义》中所讲“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也”,说明了公正公平的社会治理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愿景,启示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会保障建设。“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爱团结互助的社会公德提供源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和而不同”“人心向善”的融合。
(五)生态文明建设蕴含“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许多典籍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和社会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统一起来,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思想。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系统思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整体观念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德境界,“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的认知路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和谐理念,设置山虞、林衡制度等,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原则,包含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体现了中华传统自然生态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P374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
“五位一体”文明结构,体现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1]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化大生产超越了农耕经济方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代替了君主专制政治,共同富裕的千年梦想扎实推进,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生产方式,建立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传统和现代的统一。
一定的社会文明形象与国家形象相统一。“五位一体”的文明结构,反映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包含着历史、民族、社会结构、国家性质等方面。古代圣贤君主也注重国家形象的建构。《战国策·赵策二》中提到:“中国者,聪明叡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这是说,中国,国民人才聪明睿智,物质财富积聚丰富,政治纲纪圣贤教化,思想品德崇尚仁义,社会组织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科学技艺获得施展,远方邦国都来学习,蛮夷之地也仿效推行,勾画出一幅富裕文明强盛开放的中国图景,为中国国家形象定位提供了历史资源。当代中国要构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整体形象,体现着传承文明、全面进步、包容世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源泉,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中关于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治理经验的思想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创业垂统,踵事增华,在于有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非凡伟业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16]贯穿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都蕴含着中华文化底蕴。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7]P23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精神,并阐释了其历史内涵。党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程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第一批46种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彰显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一个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要从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进行基因测序。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是社会主义中国巨轮驶向彼岸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P121今天的中国,是赓续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比如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理念蕴含中华文化精华
一种成熟的文明形态,都有相对稳定的思想内核,有长远的理想目标,有持久的精神追求,有接续的实践创造,有丰厚的文献典籍,有文化基因的代际传承。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核心理念,体现中华传统思想精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8]
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除了《老子》《庄子》中讲到天、地、人、万物是统一整体外,《周易·序卦传》中也讲述“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的次序。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篇》)。南宋理学家陆九渊阐释了宇宙的概念,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卷三十六)的命题。《孟子》提出“仁者爱物”的观念,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13]P106-107
再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如何处理本民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是亘古通今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理念,创造性提出崭新的世界文明观。中华民族崇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秉持“民胞物与”的平等仁爱观念,奉行“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观念,赞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警醒“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训诫。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述中国的发展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强调“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9]这种文明观与“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划清了界限。中国共产党奉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丰富的中国哲学思维
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民族精神守正创新,还在于有历久弥新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形成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精华,赋予其社会主义内涵。
中华文化包含对人和自然、社会关系的整体认知。古代圣贤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13]P98“天下为一”国家观,“大同”“小康”的社会观,“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德法合治的治理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明观,等等,贯穿于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当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思想观念。
中华传统辩证法思维也深深烙印在当代中国人的骨髓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矛盾观,“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系辞上》)的发展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质量变化观,和实生物、和羹之味、和音之美的和谐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包容思想,安危、治乱、福祸、存亡、分合等辩证思维,都体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蕴含中华文化的鉴戒。中华文化中很多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盲人摸象、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削足适履、画蛇添足等,都是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
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实践闪烁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传统智慧,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如运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说明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地位。运用“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诠释守正创新的人间正道。运用“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下》),论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运用“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左传·文公六年》),警示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心理准备。运用“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警告防止扶贫领域的苍蝇式腐败。再如,运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待可期。运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经验。运用“击鼓催征稳驭舟”,坚定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中华文化中的范畴和概念,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上中国标记。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敢于创新。只有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脉,实现中华民族千年梦想,才能开拓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中华文明的更新再造,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未来创造中国图景、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