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需城乡互动

2023-02-07张漫子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关村村民

张漫子

杭州东梓关村美景

富春江畔,悠闲安然,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村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在城镇化浪潮下,随着水运与农业的衰落,东梓关村这座典型的江南小镇近几十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空心化”问题。“见到的狗比人还多,看上去有些落寞”,是设计师孟凡浩来到东梓关村后最直观的感受。

上世纪90年代后,东梓关村的年轻人选择去城市谋生,或举家搬去富阳镇。村子改造之前,常住村民已不足300人。2014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计划打造“杭派民居”示范点,东梓关村成为13个示范村之一。

借由这个契机,建筑师孟凡浩受邀成为这里的改造者、建设者之一。从设计调研到施工营造,历时两年,孟凡浩把著名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搬进现实。这里一改过去的破旧和凋敝,被网友称赞为“最美农村回迁房”,并且成为节假日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打卡地。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记录了孟凡浩的这段经历,也把更多城乡互动的故事变成生动影像,以一个个田间沃野的“小故事”,记录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随着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城与乡的藩篱不再,来自城市的技术、艺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乡村新变,也让田野山水成为青春的起跑线。

“在城市人的眼中,质朴的材料更能营造古色古香的氛围,然而村民却不这么认为。木头造价高,长时间暴露在风雨中会变形去色,隔几年就要更换,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距杭州市中心驅车不到1小时车程的东梓关村,隔着绿油油的隔离林与农田,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一片素雅建筑如画卷立于其间,有着与喧嚣都市俨然不同的静谧。

受益于这一回迁农居项目,居高不下的网络关注度让这个濒临破败的“空心村”,摇身成为吸睛且吸金、收获浙西“十佳”旅游风情乡村(镇)等美名的“明星村”“网红村”。

这样焕然一新的改变得来并不容易,况且这是孟凡浩操刀的第一个乡村建筑项目。在项目设计伊始,“既要留得住人,也要留得住乡愁”成为孟凡浩寄予这个项目的期待:“既要保持地域特色,也要兼顾古村落的保护使命、让村民过上他们想要的现代生活。”

此前一些农村改造房设计,会倾向于复刻欧陆风的别墅洋楼,较少关注乡村的文脉肌理、风土人情,造出来的房子让村落失去了珍贵的原真性。“村居不仅要满足村民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还应根植于我们的本土文化。”孟凡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孟凡浩从吴冠中的水墨江南画中汲取灵感,通过涂料和简洁的结构形式,将建筑的黑白灰总体色调与蜿曲抽象屋顶轮廓线相结合。孟凡浩将这些写意的设计形容为“从土地里面生长出来的建筑”,如画般的建筑群引得网友纷纷点赞:“现实版富春山居图”“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

除了回应地域文化,村民的需求更是乡村建筑项目重要的现实考量。孟凡浩用走访、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与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了解村民对现代化生活的期待和理解。经过多轮现场沟通会,村民对日常生活的真实需求提得越来越具体。比如,对于农用工具储藏间、电瓶车停放空间、屋面太阳能板,甚至建筑材料等,村民都有自己的想法。

“以往的传统古建筑中会使用大量木材。在城市人的眼中,质朴的材料更能营造古色古香的氛围,然而村民却不这么认为。木头造价高,长时间暴露在风雨中会变形褪色,隔几年就要更换,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孟凡浩最终决定采用仿木纹金属,“我们用工业化的方式实现了传统的质感。而且避免了频繁更换,非常便捷实用。”

建筑成为现代化生活与传统文化习俗沟通的媒介:通过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现代化转译,新的建筑更加实用,既符合当地村民日常习惯,也满足了他们对便利现代生活的期待。

不仅如此,建筑还成为连接村与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媒介。“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模式下,祭祀、红白喜事等活动都是在公共空间里举行的。现在,农村学习城市的社区模式,配套设施却没跟上。”孟凡浩说,他们因此在回迁农居以北、新老村落交界处设计了一座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可以在这里看表演、休闲娱乐,小孩下午放学可以在里面做作业。乡村共享空间能够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使民风民俗得到传承保护。”

“中国最美乡村回迁安置房”的美誉让东梓关村焕发新生。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流失的原住民也开始搬回村里住。开民宿、开餐厅、开工作室……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村致富。很多外地的城市人口也被东梓关村诗意的慢生活吸引,成为东梓关村的新村民。

在这里,城乡的融合、互动正在加深。村里免租的优惠政策也吸引很多外地人来这里定居做生意。1989年出生的孙江云辞职后专门来到东梓关村创业,创业内容是制作古琴。“做音乐的人,都喜欢寄情山水,这里又非常静谧,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一把古琴定价在3万至5万元,一年收入能达到40万元。”

“建筑师不仅是‘赋形者’,也是乡村振兴中的‘赋能者’。”孟凡浩说,在互联网时代,杭派民居经网络的传播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人流,让被遗忘的乡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同时它的社会效应也给乡村带来了外延效益。

孟凡浩认为,理想的城乡互动是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共同推动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带动城乡整体平衡和共同富裕。在他看来,乡村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模式探索去解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系统性问题,逐步实现乡村兴、村民富。

莲花穴村位于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它所在的璧山北部片区曾是重庆的“鱼米之乡”。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有的举家外迁,莲花穴成了典型的“半空巢村”。村里的24栋房屋,近1/3因缺乏修缮而逐渐破败。

“2018年,我第一次走进莲花穴做调查的时候,发现户籍人口超过150人的莲花穴,常年居住的只有21人。”负责莲花穴活化改造与运营的重庆市雕塑学会艺术家朱雨诚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道。

经过一年多走访调研,七塘镇政府、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雕塑学会、深造工作室等机构与企业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村里长期无人居住、最破败的7座建筑租过来,就地取材进行改建、美化。

老屋换上了新瓦和结实牢固的钢架结构,变成了精致的乡村民宿,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圈养鸡鸭鹅的脏乱差庭院清理干净后,成了免费开放的图书馆,经常有小孩子来看书、老人来喝茶休闲……

“我们充分利用村里既有资源实现‘修旧如旧’,让修缮过的建筑与居民生活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通过现代化手段让莲花穴的历史得以传承,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朱雨诚说。

设计和运营团队感觉这还远远不够。要使村落活起来、村民留下来,除了人居环境的改善,还需要艺术的滋养。在充分与村民沟通交流以后,重庆市雕塑学会执行团队决定以更新建筑和环境治理作为村落活化的骨架,将艺术注入乡村,使地方特色、民俗传统与新的艺术形态在交织中重塑莲花穴的文化生态。

如今漫步稻田和院落,随处可见形态各异、充满创意的艺术作品。稻草制作的人偶、房屋外墙上的猫咪雕塑、树枝搭成的房子……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莲花穴赶集的传统被重新唤起。设计和运营团队将市集从镇上搬到村里,并取消了每周一三五的时间限制。市集的恢复,给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衍生收入。村民万有会说:“稻草搭建的艺术品做成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一来,也带动了周边消费,果子等农副产品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卖了。”

张家口德胜村产业节能房屋

物质之外,艺术的注入还带来了精神层面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莲花穴一年四期定期展出的主题艺术作品,让许多艺术家和艺术专业的学生老师慕名驻留。这里成为创作者的现场,村民也成为作品共创的参与者。

“艺术振兴乡村并不是单单由艺术家介入进去,还需要更多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碰撞思想的火花。”朱雨诚说,“艺术走进乡村本就是为了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好。”

村民伍师傅虽是残障人士,但却是莲花穴公认最擅长竹编的行家里手,大家都夸他编的东西结实耐用还美观。在村民众推下,一位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找到了伍师傅。他们一人搬一个小板凳,你来我往地通过写字的方式讨论设计图纸,反复不停地打磨、修改,再由伍师傅完成竹编部分,最终两人协作完成整个作品。

像伍师傅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朱雨诚发现,村民的笑容变多了,开始动手创作。“之前,村民只把竹编、削木头等视作一种谋生技能,从没想过手艺也可以成为艺术。”

还有村民办起了茶馆、农家乐,还有人把空房子作为民宿装修一新,给城里来的游客住……“大家的思维思路活络起来了”,朱雨诚说,之前村民各过各的,现在因为农家乐、民俗、市集、展览、共同创作和艺术表演等丰富的文化商业活动,村民间变得更加亲近了。

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赋能乡村的同时,乡村也在赋能艺术。一位驻村艺术家用水泥、稻草和秸秆的老方法把泵房的自然裂纹糊住,塑成大树的模样,既有艺术性的造型,又保留了水塔的日常功用。村民们对此都拍手称好。

“艺术介入乡村也不能夸张。乡村振兴的初衷是把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而不是把乡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朱雨诚颇有感触地说。他希望更多久居城市的艺术家、企业家多往乡村走一走,给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思路和启迪,推动城乡之间新的互动和发展。

“艺术介入乡村也不能夸张。乡村振兴的初衷是把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而不是把乡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

2020年,“95后”青年徐亚茹结束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的实习后,做了一件自己以前从没想过的事:回农村。

徐亚茹从小在德胜村长大。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德胜村,曾经是闭塞杂乱的“坝上穷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务工务农,村里没有工作机会,务农也是“单打独斗”,收入微薄且没有保障。

2015年11月,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那时的德胜村443户1176人,超过半数家庭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徐亚茹当时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四五万元。母亲的胃病医疗费、两个大学生的学费都是沉重负担。徐亚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村两委干部们几年前就开始合计如何发展产业,希望能把适合当地生长的微型薯发展起来,但是投入大、技术要求也高、销路又不能保证,大伙儿谁都不敢尝试。

徐亚茹说:“村里的发展需要年轻人,村里的企业也给年轻人提供岗位。农光互补电站的空地当时种畜牧草,我想发挥自己中医药的特长做中医药种植的项目,也得到了当地企业的创业支持。”

“一开始我的计划是试种中草药,做成中药饮片。但是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一年草药长势并不好。”徐亚茹说,“2021年,我和合作伙伴商议,决定将生态养殖融进中草药产业。中草药可以做成猪饲料,养殖吃中草药长大的生态猪,再销售给北京、天津等城市;中药还可以做成泡脚包等衍生产品,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技术上有保障,徐亚茹和合作伙伴还联系到北京的相关机构,为农村创业注入城市智慧。资源的流动,不单单是从城市流向农村,“现在德胜村已经成为一个平台,会有机构主动联系我们投资。”徐亚茹说。

除了养殖、种植业,低碳产业也是德胜村脱贫的重要抓手。“2022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德胜村举办,这次国际大赛为德胜村打开了国际知名度。外国人、大学生来到德胜村,这让当地村民有种自豪感。这次建造的低碳环保型房屋还能够帮助当地产能增收,除了自用电,剩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一年就有2万元收入。”参与本次比赛的东南大学的带队教授张宏说。这种绿色建筑如今也成为德胜村低碳产业的一环,通过和众多高校的建筑专业合作,打开了科研、研学的新通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乡村,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集中代表,随着大规模高速的城镇化步伐而遽变。

如今,许多村庄正在重新吸引村民“回巢”,新鲜血液让村庄越变越年轻。徐亚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年轻人,成为乡村的建设者、宣传者,共同见证乡村蝶变。

鄉村振兴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实习生汪彦孜、苏娟参与采写)

猜你喜欢

关村村民
新关村来了位新“村民”
梦想在关村起航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立足实际科学统筹 党建引领精准帮扶
东梓关村体系化修复古建筑群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潮河岸边潮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