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三个结构释放发展新动能
2023-02-07余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余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补足差距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也是现代化新征程上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首先,看供给结构。
所谓供给结构就是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供给结构中,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3.3%,而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1.8%,美国达到80.1%,也就是说美国GDP的80%来自服务业。
我国服务业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包含的领域很广,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生产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当前,我国生产型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竞争能力不足,并且主要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所以未来的方向应当是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生活型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是因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本特点是消费的个性化、高端化和多样化。
其次,看需求结构。
所谓需求结构就是投资占GDP的比重、消费占GDP的比重和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在需求结构中,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5%左右,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6.9%。消费又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占的比重较低且相对稳定。剔除政府消费以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足40%,而高收入国家平均接近60%。
消费也可以分为实物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的92%。美国服务消费的规模比中国大,如果再加上服务消费,我国跟美国在消费市场规模上的差距就更大。美国只有3.3亿人口,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消费占比低,消费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消费能力不足,也就是居民收入水平低下。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财富分配差距的逐步缩小,我国将从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演变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将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第三,看城乡结构。
在城乡结构中,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过高。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达22.9%,而高收入国家平均只有3%,美国只有1.4%,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的日本也仅为3.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很显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三个办法:一是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转向高效率部门;二是通过竞争优胜劣汰,避免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把生产和市场向优势企业转移,由此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竞争力和创新力;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农业生产要从主要依靠投入劳动力,转变为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现代化,从而将低效率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高效率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这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总之,随着我国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将释放出现代化新征程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