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提升思考

2023-02-06刘善红郑生宏周陈清冯亚颀邵静娜

中国茶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龙泉市龙泉观音

刘善红,郑生宏,周陈清,冯亚颀,邵静娜*

1.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服务站,浙江 龙泉 323700;2.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土质肥沃,土壤pH5.0~5.5,年平均气温17.6 ℃,年降水量1 664.5 mm,无霜期平均262 d,森林覆盖率84.2%[1],是我国茶树生长的适宜区。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异的生态环境条件,孕育了龙泉金观音茶树鲜叶丰富的内含成分,加之独特的栽培措施和制茶工艺,形成了龙泉金观音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醇清活、生津回甘的独特品质[2]。龙泉种茶历史悠久,史载三国时龙泉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龙泉市于2004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引进茶树品种茗科1 号,于2006年开发乌龙茶产品,于2007 年申请注册龙泉金观音公用商标[2]。2014 年,“龙泉金观音”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曾在政府的积极推广宣传下,在区域范围内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近年随着市场变化,龙泉市主推“龙泉红”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并在浙江省内具备了一定影响力,龙泉金观音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则有所下降。为提升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本文从茶树品种、栽培、加工等方面提出思路和对策。

1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现状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龙泉金观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龙泉金观音》包括龙泉金观音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

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119°25′、北纬27°42′—28°42′,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剑池街道、西街街道、塔石街道、兰巨乡、八都镇、上垟镇、竹垟畲族乡、锦溪镇、住龙镇、宝溪乡、查田镇、小梅镇、屏南镇、安仁镇、龙南乡、道太乡、城北乡、岩樟乡共计8 镇7 乡4 个街道444 个行政村。区域边界东起龙泉市安仁镇严山村,南至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西到龙泉市上垟乡花桥村,北至城北乡东书村。

根据龙泉金观音的品质特征,适制龙泉金观音的茶树品种为茗科1号、金牡丹及种质特征类似的无性系品种。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主要有清香型和浓香型两款产品。清香型产品外形呈螺钉形、紧结重实、深绿鲜润,汤色蜜绿明亮,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软匀绿亮,其典型品质特征为“螺钉形、花香浓”。浓香型产品外形呈条索形、叶端扭曲、色泽褐润,汤色橙黄明亮,蜜果香,滋味醇厚,叶底褐绿边红,其典型品质特征“蜜果香浓、褐绿边红”。

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于2015年授权13家茶企,2016年增至27家,2023年增至38 家。2014 年以来,龙泉市利用农博会、茶博会等平台,在多个城市举办龙泉金观音推介会,开展茶王赛、茶诗会、茶艺茶道表演等系列特色茶事活动,使龙泉金观音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迅速提升。龙泉金观音相继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浙茶杯”金奖、绿茶博览会金奖、农博会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称号等荣誉。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于2016 年评价龙泉金观音品牌强度为757 分(千分制)、品牌价值为4.95亿元,2023年龙泉金观音品牌强度升至780分、品牌价值升至6.26 亿元。2022 年,龙泉金观音产量达224 t,产值达2 680万元。

2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地理标志品牌重视不足

龙泉金观音茶叶生产经营主体虽多,但知名企业数量较少,大多茶企小而散,存在规模化、标准化不高的问题。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基本停留在茶叶机械化、连续化水平,标准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导致辐射带动能力、品牌合力不足,甚至由于生产主体良莠不齐,使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受到负面影响。

虽然在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宣传下,龙泉金观音在区域范围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品牌影响力远不及浙江省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甚至丽水市景宁惠明茶、松阳银猴等传统茶叶品牌知名度都高于龙泉金观音[3]。主要是由于龙泉茶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品牌缺乏有效宣传,以及龙泉本地茶企对地理标志附加值不够重视,对品牌建设缺乏有效维护与管理。

2.2 种植品种单一,加工水平良莠不齐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规定了龙泉金观音品种主要为茗科1号、金牡丹及种质特征类似的无性系品种。目前,加工龙泉金观音的品种主要是茗科1 号和金牡丹,其中茗科1 号的种植面积1 200 hm2,金牡丹种植面积266.7 hm2,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同时,龙泉市多数茶叶加工企业设备陈旧,且加工水平良莠不齐。

2.3 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不长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基本停留在一产、二产,新茶饮、茶食品、茶叶提取物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还是空白。龙泉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具一定基础,现有的兰巨乡金观音庄园是以“茶养生”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型现代农家乐休闲山庄,其茶旅产品有青瓷系列茶叶产品等。然而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色与优势仍未得到充分挖掘,现有茶旅产品单一,品牌知名度较低。

2.4 高山生态优势未充分发挥

龙泉市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4.2%,山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宜茶生态环境,但龙泉金观音产业发展未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主要表现在茶园生态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不足,以及品牌宣传方面未突出高山生态优势的亮点。

3 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提升措施

3.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领龙泉金观音品牌提质增效

政府需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龙泉金观音的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及品质稳定,树立品牌标杆,引领龙泉金观音产业提质增效。龙泉市茶企管理者大多为茶叶生产者,并不具备专业系统的品牌传播知识,亟需向国内著名茶叶企业学习,加强媒体、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突出高山生态优势。这是未来几年内龙泉茶企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丰富龙泉金观音品种资源,突破品质提升关键工艺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优良茶树品种是确保茶叶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基础[4]。建议引进推广新品种若干个,在采制茗科1号和金牡丹的基础上丰富龙泉金观音的品种资源,如引进茗科2 号、瑞香、黄金桂、肉桂、水仙等较受市场欢迎的乌龙茶适制品种。龙泉市多数茶叶加工企业设备陈旧,当地政府应积极补贴引进清洁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不断推进设备的改善与更新,为龙泉金观音赋予更现代化的手段,进一步拓展龙泉金观音发展空间。

3.3 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龙泉水质清澈,水体纯净,全市16 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2022 年4月,“丽水山泉”集体商标的成功注册激发了其生态价值,商标产品作为重大外交活动保障用水多次亮相浙江省两会等重要场合。龙泉具备优质的水资源与茶资源,但茶饮料研发目前还是空白。龙泉金观音茶产业应加强与浙江万物生长水业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开发丽水山泉茶系列产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及衍生产品。此外,应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将茶文化与采摘体验、旅游观光等服务业融合,充分挖掘龙泉金观音品牌的深度价值,助推龙泉金观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加强茶园生态栽培管理,提升高山生态附加值

龙泉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应秉承茶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加强茶园生态栽培管理,提升高山生态附加值。茶叶品质的优劣与鲜叶原料有最直接的关系,而优异的鲜叶质量与茶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有着直接关联[5]。茶园栽培管理的重点是科学施肥和灌溉,结合龙泉山地特点,因地制宜地把改善生态、改良土壤、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内容,重施有机肥,合理配施豆科绿肥和羊粪,种植鼠茅草等抑草植物“以草制草”,完善茶园生态系统[6-8],同时应加大引进茶园小型作业机械,更新土壤培肥等新技术,推广使用茶树专用肥、生物有机无机肥料等新产品。绿色防控可主要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茶树病虫害,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茶叶品质的目的。生物防治可引入各种天敌捕食,以虫治虫,让鸟类吃虫,保持生态多样性,减少茶园虫害发生。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色板诱杀。此外可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如使用生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动物源)和矿物源农药进行防治[9-11]。

4 展望

当前国内茶叶消费趋向年轻化、便捷化和时尚化,而龙泉金观音产品品类较为单一,只有清香型金观音、浓香型金观音两款产品,且产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加工工艺创新,增加产品品类,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龙泉金观音相关产品。目前茶叶市场已从传统泡饮向新茶饮等方向转变,新式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现调茶饮产品的升级和迭代,必将带动传统制茶技术的变革,龙泉茶产业在浙江省具有高香乌龙茶品种种植的优势,而目前浙江省新茶饮企业选用的原料大多来自广东、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茶叶产地[12],龙泉市茶企若能够抓住机遇,不断为省内新茶饮企业提供创新的茶叶原料产品,必将促进龙泉金观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龙泉市龙泉观音
Effects of drive imbalance on the particle emission from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a one-dimensional lattice
陈成武艺术作品欣赏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自在观音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