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多学科诊疗管理SWOT分析及改进探讨
2023-02-06陶长俊
王 静 徐 琼 陶长俊
2018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713号),提出2018-202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肿瘤多学科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国内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医学界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可的诊疗模式[1]。在美国,53.8%的医生每周参加MDT[2]。MDT是由来自两个以上学科并相对固定的专家为诊疗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组成的团队,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的临床诊疗新模式[3]。MDT的推行,可以为大多数的肿瘤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方案,获得最佳预后。
SWOT分析法(SWOT Analysis)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优势、劣势,外部竞争的机会和威胁,运用这种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建议及对策[4-5]。我们通过SWOT分析法,剖析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展多学科诊疗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开展多学科诊疗工作建议,为其他中等规模公立肿瘤专科医院多学科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1 我院多学科诊疗管理的SWOT分析
我院是在某省康复医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级公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也是某集团化大型综合医院的一个分院区。现有在职职工 1167 人,卫生技术人员 1054 人,其中医生 397 人,护士 598人。医院设有临床学科32个(含亚专科24个),行政职能科室16个,床位942张,年门诊量 23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近7万人次,有开展MDT的基础。
1.1 优势
1.1.1 健全的MDT工作制度 我院MDT团队建设始于2013年。历时10年发展,医院有完善的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制度、MDT会诊制度、实行MDT首席专家负责制以及MDT绩效考评等激励制度和标准化MDT流程。日常运行由医务科协调MDT工作的开展。
1.1.2 MDT团队 MDT团队初建时,我院有6个MDT团队和50名MDT专家库成员。专家库成员为各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经过10年发展,MDT团队已有10个,MDT专家库专家成员85名,专业也不断扩充。
1.1.3 MDT信息化建设 医院为推进MDT建设,建立MDT会诊中心,有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线上MDT兼有远程会诊中心功能,配备安装医生工作站的电脑、投影设备、远程设备(5G技术和蓝卫通视频)等,全方位满足线上、线下会诊需求,为开展MDT提供全方位保障。部分MDT频次较高的科室也安装远程视频设备。临床医师既可以在病区视频会议进行研讨,也可以至会诊中心集中会诊,还可以接入部分医联体内医院,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会诊。
1.1.4 MDT的核心价值 MDT的开展,可为病患定制更专业的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5年生存率。团队扩展,护理、营养等专业专家的加入,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2 劣势
1.2.1 人力资源和学科设置局限 我院做为“一院多区”发展的某省级医院的分院区,集团化发展为医院核心竞争力增添了力量。但是,本院区10年间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仅增加了35名,医务人员职称结构相对不合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历情况参差不齐[6],其中有高端人才的流失因素,也有政策面的因素。三级医院高级职称要求占比10%,我院比例偏低,专科医院学科不齐全等致病种延伸服务如合并基础病患者的MDT组织有困难。医院科室设置基本上是按诊断、治疗方式进行的分科,各科室间日常工作繁忙,跨院区的工作安排,也缺乏有效的联系和协作渠道。
1.2.2 MDT团队积极性有待提高 部分团队首席专家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足,会诊开展难度大,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不高。临床医生本身临床工作繁忙,存在准备不充分、会诊意见执行不到位、团队质控不到位,会诊不及时及会诊质量不高的因素。MDT开展时间多利用医生下班时间或接近下班时间开始,政策和激励机制不足的情况下,MDT团队也很难持续保持持久的积极性[7]。
1.2.3 患者MDT知晓率需要改善 近年,社会层面和医院的多方宣传,MDT知晓率虽然有提升,但是患者参与MDT会诊后,患者及家属客观上只能从治疗去感受MDT的效果,对MDT感受不明显。肿瘤患者本身预后不良,肿瘤的非治愈性疾病的特性,致患者及家属层面对MDT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患者进行MDT的积极性不高。
1.3 机会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发办〔2021〕18号文)行动方案提出要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探索多学科融合,引领医疗技术发展;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多学科诊疗等医疗服务领域十项制度。推进多学科诊疗,提升医疗服务内涵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8]。我院层面,2018年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肿瘤方向)。
1.4 威胁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很多疑难复杂的肿瘤患者流向长三角地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利于基层医院MDT建设和基层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内MDT和远程MDT推进,帮助患者打开异地就诊的桥梁,异地医保结算渠道的畅通,助推疑难复杂肿瘤患者异地就诊。区域内医疗服务价格未统一,很多医院MDT团队自发组织,基于科研临床能力提升需要,为患者提供无偿服务,或者医院政策扶持。同时,医院和工作人员积极性双重提升面临困难。因医疗环境及诊疗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并不能全程参与讨论,患者的参与程度有限,制约MDT施行、发展。区域经济水平、医保支付政策等诸多因素也制约发展。
2 MDT改进措施
2.1 优化MDT制度和机制建设
2.1.1 按照MDT理念,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按病种设置门诊诊区,即按疾病部位(头、胸、腹、妇等等)设置诊区,同一诊区包含内科、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针对疑难、复杂、重症病情况,可以随时交流,方便患者得到规范诊疗方案。
2.1.2 明确MDT时间、地点及会诊要求 医院对符合团队MDT病种诊断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共同纳入会诊管理。团队首席专家所在临床科室负责组织、多个学科参与。对主持科室医生参与率做出管理要求,如外科科室每周必须进行半天综合会诊。门诊疑难病例可挂科室专家号参与科室综合会诊。院级MDT每周进行,各团队每周针对疑难病例组织全院专家进行讨论,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集团院区间MDT每月进行,鼓励各院区医生开展MDT交流。院际MDT定期进行,并根据患者诊疗需要,不定期邀请集团外专家线上或线下参与MDT,让MDT助力肿瘤诊疗规范化。
2.1.3 完善MDT机制 医院层面建立MDT管理、评价机制。区分单纯明确诊断的病例、需进一步诊断并明确治疗方案的病例、诊断和治疗方案综合需求的病例、变更治疗方案的病例、变更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病例等。完善MDT的决策执行情况评价,优秀MDT团队首席专家所在科室可以给予年度评先评优政策倾斜。
2.2 加强MDT团队建设
2.2.1 优化MDT团队组成 医院积极成立病种MDT团队,MDT团队有首席专家、相对固定的团队成员和秘书。行政部门医务科设有MDT工作协调员。明确首席专家工作职责:组织发起MDT,落实质控、保障MDT顺利运行及完成MDT年度工作总结。团队秘书工作职责:收集和完善患者病历资料,向患者反馈会诊意见、执行质控和随访患者等。针对部分团队首席专家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足及专科医院学科不齐全等问题,聘请集团其他院区专家做为团队特邀专家。集团内各院区搭建远程设备,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让MDT开展更便捷。
2.2.2 加强学术交流 医院层面支持团队成员参与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MDT学术交流活动。以研讨会、病例演讲、医师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临床医生MDT思维模式的培养,并促进年轻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缺乏对医学生MDT思维模式的培养,而学术交流可以促进MDT的推广。将MDT模式引入医学教育也是现阶段的医学生教育有效途径和全新教育理念[9],有助于构建医师全周期的MDT教学和诊疗一体化理念,提升肿瘤专科医院青年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
2.2.3 加强团队考核 医务科每月至少对各科室会诊情况抽查1次。管理上要求各牵头科室对拟进行MDT会诊的患者在会诊前尽可能准确肿瘤分期。MDT团队在给出诊疗意见前,也一定要全方位评估患者情况,判断是否耐受诊疗。严格根据肿瘤分期情况,讨论、实行不同的治疗方式。
2.3 患者知情同意 制度要求主管医师应与患者或家属积极沟通MDT讨论情况,告知讨论的最终诊疗意见。治疗中积极跟进诊疗方案的落实,确保患者的后续检查、治疗按MDT会诊决策要求完成,让患者取得良好的就医体验。
3 MDT管理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3.1 医院MDT团队助力肿瘤规范化诊疗 采取上述切实可行的措施后,我院MDT团队科级、院级MDT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既有常规病例的MDT讨论,也有疑难病例讨论,还有专题汇报等形式。MDT每周在科内常规开展,定期在院内开展。MDT既是年轻医师学习平台,也是与会专家交流场所,又是最新理论、规范诊疗方案宣传的舞台,让患者得到规范化诊疗的同时,又有利于科室长远发展。满足患者诊疗需求,提升医院区域影响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跨区远程开展MDT,既学习了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技术,又加强了医联体医院的建设,推进区域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3.2 MDT团队建设明显增强 经过近10年发展,MDT团队由最初的6个发展至10个,有食管癌MDT团队、肺癌MDT团队、鼻咽癌MDT团队、甲状腺肿瘤MDT团队、乳腺癌MDT团队、宫颈癌MDT团队、淋巴瘤MDT团队、胃癌MDT团队、结直肠癌MDT团队、肿瘤营养与代谢诊疗MDT团队。专家库不仅有临床医生,还有护理、检验、药剂、影像、病理、营养等学科专家。MDT专家库成员由最初的50名发展到现在的85名成员。以肺癌MDT为例,2022年,讨论病例数1190例,参与学习交流的医务人员110人次,参与科室20个。医院层面,延伸肺癌MDT服务,拓展肿瘤早诊早治,组建肺结节MDT联合门诊,联合门诊诊疗人次逐年攀升。肺结节MDT联合门诊,2018年刚开诊时就诊患者只有36例,2019年94例,2020年147例,2021年227例,2022年250例。开诊至今,已为754例肺结节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肺癌和肺结节MDT质量不断提升,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我院胸部肿瘤外科和呼吸肿瘤内科就诊的患者人次也逐年上升,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4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是省癌症中心挂靠单位,依托院级肿瘤MDT团队,推进我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定我省(区、市)的诊疗规范等指导文件。完成全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实施与质量控制及我省宫颈癌防控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依托MDT团队,在我院牵头的肿瘤专科医联体内推行“早诊早治”及规范化诊疗的肿瘤治疗理念。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MDT得到了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医院要继续加强MDT诊疗模式的支持,如组织、设备、环境支持等[10],全面提升肿瘤诊疗的规范化,使得MDT成为交流诊疗知识的场所及临床研究的发动机,使MDT团队成为肿瘤诊疗规范的制定者,并成为年轻医师学习和对外交流的窗口[11];成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利器。依托MDT团队,延伸医疗服务,构建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12],更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