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的思考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2023-02-06刘惠慧丁明军
刘惠慧,丁明军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 330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中小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全社会要一同协力以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以此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生态安全作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和国土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在各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学生进行生态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剖析生态安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系,为地理教育中如何培养生态安全意识提供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安全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破坏、生态压迫、生态灾难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产生影响的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3]。它包括水、土地、大气、资源、环境、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是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具有长期性、不可逆性、整体性、全球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4]。一个地区某一因素的异常变化往往会给国家乃至全球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变得越发不堪重负,生态安全已逐渐成为支撑国家安全最为坚实和根本的基础。
当前,全球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烟雾和灰烬就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旱涝急转在全球各地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无疑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的演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抵御风险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手段之一。生态环境同空气、水、物质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的基础。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培养其生态安全意识,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延伸,也是德育教育的新途径[2],更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在育人中的新体现,只有使学生深刻领悟到生态安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其形成生态安全观,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掌握生态演变的规律,使其发自内心地爱护生态环境,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也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蝴蝶效应”的发生。
地理课程作为与人类现实生活关联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不仅注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强调学生人地和谐发展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养成,致力于让学生形成关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性问题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生态安全观的最好载体。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生态安全教育内容梳理
高中地理课程(人教版)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三类。通过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整合、梳理,不难发现,每一部分知识内容在地理课本中都紧密衔接、逻辑清晰,尤其注重对学生人地和谐发展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生态安全观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为例,对教材生态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梳理。
1.必修1生态安全教育内容
必修1以自然地理为基础,适当融入地球科学等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必修1有关生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必修1生态安全教育内容
2.必修2生态安全教育内容
必修2以人文地理为基础,适当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在人类社会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人地关系也呈现出严峻态势。必修2有关生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必修2生态安全教育内容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的路径
根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以及教学实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可采取如图1所示的实施路径。
图1 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的实施路径框架
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浸润生态安全意识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生态安全观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自身要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并身体力行,以此影响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内化生态安全意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在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到不践踏草地、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感化、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人环境行为,从而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和行为模范。
2.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培养生态安全意识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一手资源,其中包含丰富的生态安全教育知识,教师应对其充分挖掘,如城市雾霾、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用对应的生态危机事件作为课堂导入,或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知识拓展,也可用于总结深化教学。重要的是要将生态安全知识融入实际教学情境中,通过剖析现实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态安全危机的根源、形成条件、演变规律、影响及其解决途径。以洪涝灾害为例,可用2021年7月的河南特大暴雨事件作为情境导入,将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对河南特大暴雨事件进行分析,明确其特点,展示相关遥感影像图及地形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暴雨的形成条件,最后总结暴雨带来的次生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应对这种自然灾害,提出解决措施。将知识点融入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关于生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
3.引入鲜活典型案例,深化生态安全意识
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生态安全观的重要阵地,若要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慧心巧思增添课堂内容的鲜活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培养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全球性生态危机事件频发,严重的生态危机事件在我国也多有发生,如我国长期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因气候变暖带来的旱涝急转等。对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并记录周边地区发生的异常变化以及经典的事实案例,以此作为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借助角色扮演或其他参与方式,组织学生收集学者、民众、企业、政府等对同一生态环境危机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分析各方认知矛盾及利益冲突,在头脑风暴中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参与感,深化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巩固生态安全意识
“学以致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判断学生是否形成生态安全意识的方法便是观察其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采取了切实行动。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的深化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围绕乡土地理开展与生态安全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观察家乡一草一木的发展演变过程,或者让其调查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充分认识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此外,在教学成果成熟时,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尺度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关行动作为研学课程内容[5],以此来巩固并深化学生的生态安全观,使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行动实践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