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家禽养殖现状及建议
2023-02-06刘江静游敏芳陈敏黄明捷盘祖香刘霜云
刘江静 游敏芳 陈敏 黄明捷 盘祖香 刘霜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贵州 凯里 556000)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州幅员辽阔,品种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畜牧业成为带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全州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家禽产业在规模养殖、品牌建设和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但与家禽养殖发达的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不断提高生态家禽产业发展水平,以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本文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家禽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阐述与探讨,以期为生态家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家禽养殖现状
1.1 家禽生产稳步提高
生态家禽产业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将生态家禽产业摆到突出位置,建立了“州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各级生态家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形成了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以加快推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相关统计部门2017—2021年畜牧生产年报显示,相较于2017年,全州生态家禽存栏和出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8%、14.93%,禽肉、禽蛋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47%、56.45%,见表1。虽然2021年家禽存栏较上年有小幅减少,但家禽出栏、禽肉均较上年有所上升,尤其是禽蛋产量更达到2020年的3倍多。综合说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州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效果显著,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表1 2017—2021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家禽养殖数据统计
1.2 生产体系逐步完善
1.2.1 种繁体系不断完善
据农业部门统计报道,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家禽种繁场4个,涵盖三穗鸭、黔东南小香鸡、香炉山鸡、瑶鸡、黄平金黄鸡等主要地方特色家禽品种,如天柱县与河南柳江集团合作共建种禽繁育场,现存栏种鸡1万多套,年出栏雏鸡可达700万羽,有效缓解了土鸡种苗供应问题。
1.2.2 规模生产不断提升
据相关报道,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有生态家禽产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1个,年出栏2000羽以上肉禽养殖场744个,年出栏1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13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53.23%[2]。
1.2.3 配套产业持续完善
据相关统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有年屠宰量1000万羽以上家禽屠宰场2个,年屠宰量100万羽的家禽屠宰点5个,现有禽肉加工企业6家,禽蛋加工企业8家,羽毛球产业园1个。
1.2.4 合作模式落地下沉
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最直接的作用是带动当地养殖业快速发展,扩大养殖规模,进而提供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其优势在于: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养殖理念和完善的配套技术服务等,可以解决合作社(养殖户)在养殖生产、疾病防治和产品出售方面的后顾之忧;通过合作社(养殖户)参与养殖,也可以分散企业的资金风险,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多方收益。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培育三穗县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三穗县兴绿洲农业发展公司、从江县贵州乡滋源农特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凤和祥农业有限公司、天柱县贵州联合润农畜禽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点龙头企业5家。其中,贵州省三穗县兴绿洲农业发展公司已经成功进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此外,天柱县江东旧团生态鸡养殖示范园和联山将军坡万亩林下生态养殖基地成为省级生态鸡养殖示范基地。如,天柱县以县农投公司、浙商贵州联合润农公司为主导,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了17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合作养殖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年出栏能力可达1000万羽以上。
1.2.5 产业联动初见成效
为实现生态家禽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积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校进行合作,积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资源,设立贵州省生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黔东南综合试验站,推动生态家禽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围绕家禽保种选育、优质饲料研发、疫病防控、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品牌和市场创建等方面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不断细化相应的养殖生产标准,初步形成了从种繁场、孵化场、商品场、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到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如,锦屏县一产方面通过建设标准的种鹅场、孵化基地、育雏场,以及大型商品鹅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态鹅300万羽以上,同时在县内建立鹅屠宰场、冷库及鹅肉精深加工厂,年产30万羽风鹅和20万羽盐水鹅;二产方面建有目前世界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羽毛球加工厂亚狮龙羽毛球产业园1个,年生产羽毛球360万打;三产方面发展鹅饮食餐饮产业,同时以羽毛球的国家级、省级赛事为有效载体,带动旅游、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发展。锦屏县以鹅为基础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初具成效,于2021年10月18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3]。
1.3 品牌建设显著增强
品牌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家禽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备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的基础。在全州各部门积极推动下,特色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黔东南“苗侗山珍”公共品牌。同时,全州积极推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至目前,“三穗鸭”“黔东南小香鸡”“天柱骡鸭”“黄平金黄鸡”等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注册了“千里山”“翼宇”“山农”“凤玖玖”等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如三穗鸭系列产品(贵州千里山生态股份食品有限公司)、黔农牌榕江小香鸡(贵州省榕江山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荣获2017年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禽产品称号;天柱县“凤玖玖”油茶鸡2018年被评为第11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被评为全州农业产业暨电商扶贫成果展示展销“十佳市民最喜爱的农特优产品”奖。此外,以特色品牌为有效载体,让更多生态家禽产品畅销省内外,如天柱农投公司与杭州建德三弟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兄弟商城达成供货协议,将“风玖玖油茶鸡”销往浙江省衢州市、杭州市、桐庐等地,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4]。
1.4 科技支撑不断提高
人才建设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真正原动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部门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州有各类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已建成县、乡、村3级技术服务体系,为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建设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显著提高了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推动了家禽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如,三穗县成立三穗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以贵州大学、省农科院13名专家为主的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实现水禽“旱养”、蛋鸭“笼养”饲养技术的突破;江苏省农科院在锦屏县设立贵州锦屏县生态鹅产业研究院,为推动锦屏县鹅产业发展乃至贵州省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此外,随着《杉(松)林下黔东南小香鸡养殖技术规程》《林下蛋鸡养殖技术规程》《黔东南小香鸡繁育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的发布,优秀的地方家禽品种得到有效保护,也使畜禽产品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效益得以提升。
2 家禽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带动能力弱
虽然已培育“三穗鸭”“黔东南小香鸡”和“天柱番鸭”等优地方特色家禽品种,也创建了“翼宇”“凤玖玖”等名牌产品,但与其他中高端的产品相比,如大午的“大午香酥鸡”、德州的“德州扒鸡”、无穷的“烤滋味”等,特色产品产量不高、品牌知名度不强,没有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带动力。
2.2 产业联动需加强
全国每年需要的家禽数量远超100亿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虽已建立4个种繁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苗供应的问题,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龙头企业少,多数养殖企业仅停留在卖活禽、白条禽和禽蛋的初级阶段上,产品深加工开发利用的力度较弱,产品附加值小,而且地方品种的饲养周期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企业的效益;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合较弱,目前第二产业仅有亚狮龙羽毛球产业园产生的效益较大,与第三产业相关的饮食、旅游等的合作弱,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有限。
2.3 市场因素影响大
最近几年,受新冠疫情、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消费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固定订单,养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易导致产品积压,进而影响农户养殖意愿,家禽产业发展困难。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院校合作,打造特色品系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其人才与资源优势,在良种繁育方面加强优良品种的开发、选育和扩繁工作,建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市场认可的高品质种繁体系[5],解决种苗供应难题;根据不同家禽品种和生长特点的差异,针对性进行饲料配方研究,提高料肉比;加强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根据不同区域消费者饮食差异,进行产品深加工研究,研发出更适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同步推进家禽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和品牌创建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实现产业的高效养殖[6]。
3.2 加快龙头培育,发展高效养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现代畜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7]。近年来,产业化企业与家禽养殖场和农户合作,促进了家禽养殖产业的创新,如天柱县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行统一建设标准化鸡舍、供应鸡苗、供应饲料、养殖技术、收购销售,实现了产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养殖企业的效益,也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因此,需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基础推行这种利益联结的发展模式,实现多方受益[8]。
3.3 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
除创新养殖模式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全州在种禽繁育场建设、养殖规模扩建、屠宰冷链建设方面已有很大发展,以鹅为基础的产业链已初具成效,但随着饲料成本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加快饲料加工厂的建设,减少企业养殖成本,并加大有机肥厂建设力度,将禽粪变废为宝,延伸产业链的附加值[9]。此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产业之间的合作较弱,可通过研究其他产品成功的案例,举办与产业相关国家级、省级赛事,吸引游客和观众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进而加强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合作,有效带动旅游业、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等的蓬勃发展,进而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全面提升产业间的辐射带动能力。
3.4 做好品牌传播,实现产品推广
特色品牌的创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可利用“海陆空”相结合的品牌营销推广模式,推动产品品牌传播推广。“空”是通过参与展览和展会,在行业层面引爆产品的知名度,让消费者知晓这个产品,“陆”是企业自身需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企业文化、产品优势和客户开发与维护方法,“海”是加强与省级代理商、市县代理商合作,形成自上而下的营销推广模式,辐射更多消费人群,多管齐下,全面开花。
3.5 借力网络营销,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实现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的营销方式,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加强产品的网络营销:与各大购物平台合作实现产品快速走量,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盒马超市、叮咚买菜、朴朴超市、淘菜菜、大润发优鲜、京东到家、天猫超市半日达等线上买菜平台;通过直播平台或与带货主播达成合作,如淘宝直播、快手、抖音,通过其庞大的用户群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利用移动端信息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不定期开展优惠活动,实现产品的营销推广。
4 结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悠久的家禽饲养历史,为地方特色家禽品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优秀家禽品种的开发、培育及品牌创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仍然需要持续进行优良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大特色品牌的创建、推广和营销力度,加强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合作协调,进而更好发挥产业间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