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2-04卢潇

发展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兰州市兰州装备

卢潇

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工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富民兴陇最为关键的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作为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发展壮大兰州装备制造产业,是落实“强省会”行动,推动制造业实现“二次飞跃”,重振“兰州制造”的重要支撑。

一、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市作为全省装备制造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四强”行动,发挥全省核心带动作用,以“强科技”支撑引领“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以科技创新支撑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显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明显,石化通用装备、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为兰州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截至2022年末,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2户,其中装备制造企业11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5.4%,占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的36.5%。2022年兰州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58.3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2亿元,占全市15.9%。

按工业行业分析,2022年兰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8.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营业收入38.3%,较2021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按年度分析,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突破300亿元。

(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兰州市以创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推动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不断研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依托兰石集团、天华院等企业技术优势,逐步提高装备产业“工业四基”创新水平,蓝科石化、兰石集团等企业的4台(套)装备获得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入选数量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二,全省第一,涉及保费占到全省总量的96%。

石化装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兰石集团攻克国内最大9000米超深井自动化钻机并交付使用,15000米半潜式海洋石油平台钻井包项目完成技术和图纸设计,完全掌握世界第七代钻机技术。蓝科石化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天华院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高端医疗器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联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亿元、分3期建设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动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全年新增产值5.8亿元,二期、三期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彻底打破了国外多年垄断,使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制造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平台推动新能源装备核心技术走向前沿。兰石集团充分发挥16个创新平台作用,组建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聚焦“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首台国产化N08810、NO8120(镍基合金)冷氢化反应器、70MN快锻压机,半潜式超深井海洋、陆地钻机、低阶煤气化装置、航天钛合金和超合金材料铸造工艺技术等行业前沿核心技术。兰泵700℃超高温熔盐长轴液下泵专用测试台架搭建成功,攻克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三)“三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端化方面,培育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行业云应用服务平台,入驻托管企业150家,公有云平台用户约2万家。兰石集团“兰石能源装备制造综合服务平台”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甘肃建投重工荣获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填补了兰州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空白。智能化方面,兰州电机建成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各类介质的精确计量、自动数据采集、远程上传等功能,有效实现能源管理和成本降幅。博睿交通基于5G的钢结构桥梁全流程智能制造项目即将整机调试。绿色化方面,天华院、蓝科石化、长飞光纤光缆等装备制造企业推广普及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工厂,成功入围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

自2018年起蘭州市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14户、市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62户。在省级认定的三批10户智能工厂中,兰州市装备制造企业共有3户入选,占总数的30%。(见表1)

认定的三批64户数字化车间中,有12户兰州装备制造企业入选,占比18.8%。(见表2)

(四)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近年来,兰州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以石化装备、轨道交通、电工电气、新能源装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逐步显现。

产业链条不断巩固。现有装备制造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1户(兰石集团),市级产业链链主企业4户(蓝科石化、中车兰州、兰州电机、兰州广通)。利用兰西城市群建设机遇,兰州市政府促成兰州广通与青海时代、正威铜业与青海铜业的上下游合作,实现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兰州电机、长风电子等14户“链主”企业获批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建投装备、天华院被认定为省级“一带一路”拓展平台企业,全方位保障支持产业链企业发展。

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围绕国家、省上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制定《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年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作要点》等政策,明确将石油化工装备、先进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及应急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作为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提升兰州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抓手,重点布局了兰石集团、正威、中车、广通新能源、路桥集团智慧制造产业园等39个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成柳工西北智能再制造组装基地、智能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等20个重点项目,装备制造产业在工业企业中占比逐年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兰州装备制造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作为省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对全省产业的中心带动作用显得乏力,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短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够,没有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受人才、资金等因素限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规模还是不够,自主研发能力等软实力和核心技术水平的提升较为缓慢,部分关键新材料和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企业对技术进步、产品迭代的掌控能力较弱。

(二)产业间协同不紧密。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本地配套率和支撑度较低,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配套缺位较为显著。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健全,存在市场和供应链等配套产业体系“两头在外”的情况,造成“有产业缺关联”“有企业无协作”的现象,导致生产、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三化”改造难度大。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虽有很强的意愿推动“三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但是因生产规模小,改造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等因素,降低了中小规模企业实施“三化”改造的积极性。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因制造过程复杂,随机可变因素较多,其设计、工艺、生产进度很难得到保障,信息数据也很难做到适时精准传输,进一步增加了“三化”改造的难度和成本。

三、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等重大机遇叠加,为兰州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

二是获批国家级平台带来的发展机遇。兰州新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重大平台先行先试,为兰州装备制造产业汇聚要素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兰州装备制造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比较优势逐步下降。随着大(巨)型化、成套化的趋势,部分装备制造业不得不向港口和沿海地区集聚,装备制造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逐步显现。兰州市相对偏僻的区位、有限的需求市场、较差的配套条件、较高的运输成本等不利条件,导致装备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

二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新形势下,国内外市场需求带来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竞争,与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升级来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三是资金成本压力较大。由于装备制造产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较快,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四、对策建议

面对新发展趋势,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紧紧围绕石化、新能源、轨道交通、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速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强弱项、补短板、聚集群。

(一)强创新,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完善科技研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全面提升装备制造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和区域重大专项研究支持,力争突破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围绕精密铸造、锻造工艺高速切削及复合加工等高端基础工艺,推进技术攻关。加强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合理选择和开展共性技術研发活动,建立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二)促升级,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鼓励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重点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引进各类符合生产需求的智能装备,提升企业精准制造、敏捷制造的能力。引导企业上云用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服务资源,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促进制造业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优化,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水平。发挥兰石集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三)聚集群,推进装备产业协作配套。发挥省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整合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人才等资源,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三链融合”,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加速产业集群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全链条项目谋划、全过程统筹推动、全方位要素支持为保障,吸引上游配套产业链、配套企业等抱团发展,形成大、中、小龙头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激励政策,“链主”企业新引进无资产关联关系的配套企业,或将本地配套企业纳入供应链体系,由市(区)对“链主”及配套企业给予减免税费、协助融资等综合支持。

(四)抓机遇,善用优势壮大兰州装备。紧抓“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协作等战略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瞄准兰州市装备制造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引导企业和园区对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借助“一带一路”黄金大通道优势,努力将兰州培育成为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国家开放战略通道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深入推进兰州装备制造产业品牌创建行动,组织企业争创产业品牌培育示范点、甘肃名牌产品等,提升兰州装备制造的知名度、美誉度。

猜你喜欢

兰州市兰州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防晒装备折起来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