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例分析

2023-02-04刘晓婷李克鑫王振峰李克钦李开凯杨桂花王金纪赵仁玉刘建柱

猪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死胎出血点病猪

刘晓婷 ,李克鑫 ,王振峰 ,李克钦 ,李开凯 ,李 倩 ,赵 斌 ,杨桂花 ,王金纪 ,赵仁玉 ,刘建柱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德信生物科技集团,山东 惠民 251700;3.山东中农普宁药业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27;4.山东省临沂是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3300)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量和猪类产品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猪肉产量占世界的43.35%,养猪业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67 128万头,比上年增加14 424万头,增长27.4%;猪肉产量5 296万吨,增加1 183万吨,增长28.8%。202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4 922万头,同比增长10.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 329万头,同比增长4.0%,分别达到2017年末的101.7%和96.8%。在出栏量增长的过程中,养殖业较之过去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虽然规模养殖为企业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猪场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方面的难度。

近些年猪疫病的广泛发生和传播,成为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健、快速发展的巨大阻碍,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现有疫病中最亟待解决的一类疾病。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可以导致猪繁殖能力降低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种猪不孕不育的比例升高,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娩出木乃伊胎、畸形胎和缺乏活力的弱仔等。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根据能否传染进行区分。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非传染性因素包括环境条件、饲料状况等。可引发这类疾病的细菌种类有布鲁氏菌、李氏杆菌、衣原体等;可引发这类疾病的病毒种类有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某些寄生虫也可引发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如弓形虫、毛滴虫、附红细胞体等。饲养管理不良也会导致猪的繁殖障碍,舍内的温度、湿度不宜,卫生条件不佳等会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能力和免疫能力;母猪在妊娠阶段营养搭配不良,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也会造成繁殖障碍;种母猪过肥会造成卵巢机能下降,种公猪过肥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影响繁殖性能。在众多因素中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最常发生也最为严重。

1 猪瘟

1.1 案例

2021年11月底,某猪场内相继有母猪分娩,均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等现象,顺利产出的仔猪身体瘦弱,精神不振,排黄色稀薄粪便,皮肤发绀,有些体表有出血性斑点,死亡率很高。剖检病死猪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坏死,脾脏边缘梗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肠道黏膜出血,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1.2 分析

对于以上病例的诊断,将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1.2.1 发病时间

猪瘟病毒对各个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只均具有感染性,对刚出生的仔猪、优良品种猪以及改良猪的感染性更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春秋两季发病较为严重。

案例中发病动物为妊娠母猪和刚出生仔猪,与猪瘟的易感动物相符,但还需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对该病进行进一步诊断。

1.2.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猪瘟的传染源主要为带毒猪和患病猪,包括隐性感染的猪只和潜伏期的带毒猪。带毒猪的粪便、血液等不经消毒处理极易散播病毒,健康猪接触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和饲养人员等极易感染。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也能通过眼结膜进行传播。

案例中母猪发病后新生仔猪也出现异常,刚出生的仔猪跟外界环境接触不多,因此传染源很可能为带毒的母猪,通过被其污染的环境感染。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猪瘟相一致。

1.2.3 临床表现

猪瘟的类型可细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易感猪群第一次接触该病毒或感染的早期阶段,一般为个别猪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四肢抽搐,全身出现广泛性出血点或出血斑,四肢末端、耳朵尖部和黏膜发绀,一般很快死亡,死亡率极高。

急性型病猪起初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怕冷扎堆抱团,嗜睡。发病初期便秘,排带有黏液的干粪块,随着病程发展出现腹泻症状。病猪发病后数天内体重减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障碍、后肢瘫痪和肌肉痉挛等。紫色或红色的点状或斑块状出血出现于感染猪只的腹部、股部、四肢和耳部。种猪发生繁殖障碍,公猪包皮发生炎症,尿液存于阴鞘中不易排出,用手挤压有腥臭味的浆液性或脓性尿液流出,有时伴随絮状或小块状物排出(见图1)。怀孕母猪会引起流产、死胎等。

图1 尿液中有絮状物

亚急性型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型大体相同,但发病程度不及急性型,病死率低,死亡的多为仔猪。病猪常发低烧,眼部分泌物增多,轻微腹泻,采食量降低,仍能站立和饮水进食,但不会出现抽搐症状。

慢性型的病猪体温时高时低,被毛粗乱,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很难完全康复,耐过的猪可能会成为僵猪。

持续感染型的病猪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母猪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感染所对应的临床表现不同。怀孕早期被感染会出现流产、死胎等症状。怀孕后期被感染的母猪可顺利生产,但胎儿出生即携带病毒,大部分会发病死亡,但发病时间个体差异大。即使不发生死亡,仔猪也会终生带毒和排毒。

案例中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所产仔猪精神不振,腹泻,身体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与猪感染猪瘟的临床症状一致,因此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联想到仔猪感染猪瘟病毒。

1.2.4 剖检变化

急性型的病猪剖检可发现病理变化具有广泛的组织趋向性,主要呈败血症变化。剖检病猪可见皮下出血(见图2);脾边缘梗死;胃底黏膜出血(见图3);心外膜出血,心包内有淡黄色积液;胆囊壁增厚(见图4);膀胱黏膜出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见图5);扁桃体肿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表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脾梗死是猪瘟最具特征性的病变。

图2 皮下出血

图3 胃底黏膜出血

图4 胆囊壁增厚

图5 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

亚急性的病猪剖检病理变化轻微,上皮和淋巴组织是最常出现病变的位置。剖检可见以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为主的淋巴结出血或坏死,肝、胃等器官表面有出血点。患肠炎的病例中可见盲肠和结肠伪膜性坏死(见图6),盲肠扁桃体或结肠处可见纽扣样溃疡。

图6 肠道伪膜性坏死

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的病猪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肾脏表面出现陈旧性针尖状出血点,淋巴结和扁桃体有少量出血点是持续感染型猪瘟的典型特征。

案例中剖检病死猪可见脾脏边缘梗死,属于典型的猪瘟病变。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与猪瘟的病理变化相一致。具体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

2.1 案例一

2020年8月,山东某猪场3头25月龄左右的经产母猪突然发生流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皮肤发红,腹部、四肢及耳尖发绀,呼吸急促,打喷嚏,尿黄而少,便秘。

2.2 案例二

2021年初,山东某猪场1窝哺乳仔猪突然发病,随之其他窝仔猪也出现相似症状,并陆续有母猪流产、产死胎。发病猪体温升高达41℃,厌食,体表有紫色斑块,站立困难。哺乳仔猪高热稽留,厌食,腹泻,后肢麻痹,打喷嚏,呼吸困难,严重者呈腹式呼吸,耳尖发紫。剖检病死仔猪可见胸腹腔有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肺脏呈间质肺炎,淋巴结肿胀出血,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2.3 分析

对于以上病例的诊断,将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2.3.1 发病时间

各个日龄、品种的猪均可发病,其中1月龄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最易感。

病例一中病猪为25月龄左右的经产母猪,病例二中病猪为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都是猪蓝耳病的最易感猪群,可结合临床表现、剖检变化等对该病进行进一步鉴别诊断。

2.3.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患病猪和带毒猪,传染源能够通过排泄物和体液向环境中散播病毒,感染猪康复后仍可向外排毒,健康猪接触病猪或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即可感染。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透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仔猪。

病例二中1窝仔猪发病后其他窝的仔猪也随之出现感染症状,很可能是病猪通过打喷嚏等方式向环境中散播病毒,仔猪通过呼吸道水平感染,案例的流行病学符合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3.3 临床表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

急性型患病猪多表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耳部发紫等症状。妊娠期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出的胎儿多为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见图7),弱仔的死亡率高。患病母猪产出胎儿后常出现产奶量下降和不孕症状。1月龄以内的仔猪被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死亡率极高。早产仔猪一般出生后不久死亡,仔猪常见呼吸困难,耳部和躯干发绀(见图8),打喷嚏,嗜睡,腹泻,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等症状。

图7 死胎

图8 体表发绀

慢性型病猪出现发热,厌食,生长缓慢等症状,该病毒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使其繁殖力下降。同时会使病猪的抵抗力下降,更易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

隐性型病猪感染后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少数会出现轻微咳嗽。种公猪感染后会出现性欲减退、射精量减少、精子质量降低的情况。

案例中患病猪均出现高热,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身体发绀等现象,妊娠母猪出现繁殖障碍,都与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3.4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明显的呼吸系统病理变化,气管内有黏性分泌物,肺脏多呈间质性肺炎,表面有弥漫性出血区和肋骨印痕;肝脏肿大出血,胆汁变浓稠;肾脏质地比健康猪肾脏脆弱,肾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见图9);膀胱黏膜有出血点(见图10);淋巴结有明显的水肿现象;扁桃体充血肿大。流产胎儿或死胎的脐带发生出血性扩张和坏死性动脉炎(见图11)。有些病例会出现胃肠道的出血、溃疡和坏死等病变。

图9 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图10 膀胱黏膜出血

图11 脐带出血性扩张

案例中剖检病死仔猪可见病变主要出现于呼吸系统,呈间质性肺炎,肾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淋巴结肿胀出血。剖检病变与猪蓝耳病具有相似性,可通过剖检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

3 猪细小病毒病

3.1 案例一

2021年7月,山东某猪场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异常,剖检时发现胚胎有被溶解和吸收的情况。猪场内发生繁殖障碍的均为初产母猪,经产母猪无异常现象。剖检可见胎儿胸腹腔积水,有淡红色的渗出液,肝脏、脾脏肿大。

3.2 案例二

2021年9月,某猪场内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接连发生,顺利分娩并存活的仔猪会出现呼吸急促、消瘦和腹泻的症状,四肢和腹部有紫黑色的斑块。剖检病死猪可见肺脏、肝脏、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淤血,腹腔积液,肠黏膜有针尖状的出血点,肠管变薄,心脏变柔软,心包积液。

3.3 分析

对于以上病例的诊断,将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3.3.1 发病时间

猪细小病毒可感染各个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的易感性更高。我国多发生于4—10月份。

案例中分别发生于7月和9月,病例一中初产母猪发病而经产母猪未发病,说明病例中的病原对初产母猪的易感性更高,这与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时间和易感猪群十分相似。

3.3.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染源较多,群体中一旦出现感染者,短时间内就可感染整个猪场。母猪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仔猪出生后就携带病毒。病毒可以侵染猪的生殖系统,被感染公猪的精液和母猪的子宫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患病猪只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续向外界排毒,健康猪接触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就会被感染。

案例中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其分娩的仔猪也发病,说明该病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母猪相继发病,很可能是健康猪只接触了被带毒猪污染的饲料、饮水后患病。案例中表现出的流行病学与猪细小病毒病一致。

3.3.3 临床表现

猪在感染细小病毒1周内就会出现病毒血症,母猪患病后除繁殖功能紊乱外没有其他异常,被病毒侵染时母猪所处的怀孕阶段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妊娠30 d内母体侵染病毒会致使胚胎死亡,由于发育不完全会被母体吸收,母体表观无异常,但会出现无规律发情和屡配不孕现象。妊娠30—70 d母体被感染会造成死胎或木乃伊胎。若怀孕母猪在70 d后感染猪细小病毒,此时胎儿发育良好并具备了一定的免疫能力,病毒并不能使胎儿死亡但胎儿出生即携带病毒。

案例中母猪除表现繁殖障碍外无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与猪细小病毒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一致。存活下来的仔猪可能是由于母猪妊娠后期感染病毒,仔猪出现腹泻、消瘦、喘粗气、四肢及腹部有紫黑色的斑块等症状,可能是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引起,进一步的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

3.3.4 剖检变化

剖检妊娠母猪病理变化不明显,怀孕母猪的胚胎死后液体被吸收、组织弱化。主要病变发生在胎儿,剖检胚胎可见充血、出血、水肿、坏死、脱水、腐败等现象,体腔有浆液性渗出,肝、肾等实质器官有时会肿大或萎缩。

案例中剖检病死胎可见胸腹腔积水,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肿大出血,胎儿在子宫内也有被溶解和吸收的现象,这与猪细小病毒病的剖检变化相似,可以通过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4 猪伪狂犬病

4.1 案例一

2021年1月,山东某猪场妊娠母猪相继流产20多胎,多为早产和死胎。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均有发生,但初产母猪偏多。母猪流产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到40.3~41.5℃。育肥猪无临床发病现象。仔猪出现发热、厌食、腹泻、呼吸急促,并伴有神经症状。剖检脑膜充血水肿,扁桃体充血坏死,肾脏表面出现针尖状出血点。

4.2 案例二

2021年3月,某猪场个别怀孕母猪流产,顺利生产的仔猪很多缺乏活力,并出现神经症状,四肢震颤,沿着产床无目的顶栏。仔猪体温升高,嗜睡,轻者咳嗽,重者呈腹式呼吸。断奶前仔猪出现抽搐,转圈,四肢做划水动作,病死率很高。剖检可见脑膜呈树枝状充血,肝脏上可见白色的坏死点,膀胱黏膜有点状出血。

4.3 分析

对于以上病例的诊断,将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4.3.1 发病时间

伪狂犬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可以侵染猪、牛、犬、鼠等多种动物,猪是伪狂犬病毒的储存宿主,也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各个年龄阶段、品种、性别的猪都易感。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度低的时期更易发生,如冬末春初以及产仔季节多发。

案例中发病时间分别为温度较低的1月和3月,又是产仔的时期,都是猪伪狂犬病最易发生的时期,由此可以怀疑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4.3.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伪狂犬病毒主要的传染源是患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的啮齿类动物。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患病动物的口鼻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带有病毒的飞沫传播到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即可感染。本病也可经皮肤创口或黏膜感染。公猪患病后精液中携带病毒,可通过交配传染给母猪。母猪感染后乳汁中携带病毒,可通过哺乳传递给仔猪。

病例一可能是带毒猪通过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到环境中使其他猪只相继感染。病例二中的仔猪刚出生与外界无过多接触却相继发病,可能是吮吸带毒母猪的乳汁,通过消化道感染。

4.3.3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 d,不同年龄阶段和免疫状态的病猪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妊娠期母猪和仔猪的症状最为突出。新生仔猪发病症状为发热、精神沉郁、厌食、腹泻、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仔猪发抖、痉挛,共济失调,向上抬头,背拱起,倒地做前进或后退转动、四肢呈划水姿势(见图12),最后体力衰竭死亡。2周龄内的仔猪病死率可达100%,耐过的仔猪也会出现瘫痪、发育障碍等症状。妊娠母猪被病毒感染后主要的症状为体温升高和生殖功能紊乱,发生流产、死胎等使胎儿不能顺利分娩(见图13)。公猪感染后生殖器官发生炎症,影响其正常的生殖功能。育肥猪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或表现轻微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几日后症状消失,但仍持续排毒。

图12 仔猪出现神经症状

图13 流产胎儿

案例中妊娠母猪体温升高,出现繁殖障碍,育肥猪无症状。仔猪表现发热,厌食,呼吸困难,并伴随抽搐和四肢做划水动作等神经症状,都是猪患猪伪狂犬病时的典型症状,由此可以联想到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4.3.4 剖检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常见的病理变化有仔猪皮下水肿;肾脏肿大出血(见图14);肺脏水肿,肺脏表面可见少量坏死灶;扁桃体肿大,表面有溃疡(见图15);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表现神经症状的个体剖检时可发现脑脊髓液增多,脑膜血管充血、出血现象明显(见图16)。

图14 肾脏肿大、出血

图15 扁桃体肿大,有溃疡

图16 脑膜树枝状充血

病死仔猪剖检发现脑膜呈树枝状充血,肝脏上可见白色的坏死点,膀胱黏膜有点状出血。这与猪伪狂犬病的剖检变化相似,可以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

5 鉴别诊断

5.1 猪瘟的鉴别诊断

与本病症状类似的疾病有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感冒等。

5.1.1 非洲猪瘟

相似之处:都具有传染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均为发热,呕吐、腹泻,皮肤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急性死亡。不同之处:猪瘟可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剖检时典型的病理变化为脾边缘梗死。非洲猪瘟剖检时脾脏充血,异常肿大。

5.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相似之处:都具有传染性,感染低毒力猪瘟毒株的母猪与感染猪蓝耳病病毒的母猪都会出现发热和繁殖障碍,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不同之处:患猪蓝耳病的母猪还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而被低毒猪瘟感染的母猪除轻微发热外一般不表现其他症状。

5.1.3 猪流行性感冒

相似之处:都具有传染性,都会出现高热稽留、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的症状。不同之处:猪流行性感冒具有呼吸道症状,体表不会出现针尖状的出血点,且不会使母猪产生繁殖障碍。猪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更易发生,猪瘟无明显季节性。

5.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与本病症状类似的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等。

5.2.1 猪细小病毒病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孕猪都会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临床症状。不同之处:患猪蓝耳病的母猪出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耳部发紫等症状,而被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母猪无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

5.2.2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且都会造成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不同之处: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于蚊蝇滋生的夏季,患病猪呼吸正常,公猪发生睾丸炎,剖检可见脑室有积液形成,脑膜呈树枝状充血。

5.2.3 猪伪狂犬病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都会使母猪出现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新生仔猪都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腹泻、神经症状等。不同之处:患猪蓝耳病的孕猪会表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耳部和躯干发紫等症状。

5.3 猪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

与本病症状类似的有猪伪狂犬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5.3.1 猪伪狂犬病

相似之处:都具有传染性,母猪除了出现繁殖障碍外几乎无其他临床症状。不同之处:伪狂犬病毒不仅可以感染猪还可以感染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患病母猪分娩的仔猪会出现发热、嗜睡、呕吐、腹泻,并伴随神经症状。

5.3.2 猪布鲁氏菌病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都更易感染初产母猪,妊娠母猪除出现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外无其他特殊的临床症状。不同之处:猪布鲁氏菌病会导致公猪单侧或两侧睾丸发炎肿胀,出现后肢麻痹、跛行、关节炎等症状。而感染猪细小病毒的公猪呈隐性感染。

5.3.3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且都会造成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不同之处:猪乙型脑炎多发生于7—9月份,会导致妊娠母猪晚产,公猪发生睾丸炎,仔猪发生脑炎。

5.4 猪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与本病症状类似的有猪流行性

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链球菌病等。

5.4.1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都会使母猪出现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不同之处:猪伪狂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公猪呈隐性感染。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性明显,7—9月多发,公猪发生睾丸炎,剖检可见脑组织、沟回间出血。

5.4.2 猪布鲁氏菌病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妊娠母猪都有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症状。不同之处:猪布鲁氏菌会导致公猪出现后肢麻痹、跛行、关节炎等症状,且很少导致母猪产木乃伊胎。

5.4.3 猪链球菌病

相同之处:都具有传染性,猪只发病后会引起脑炎,无法站立,四肢做划水动作,无法采食,最后衰竭而死。不同之处:猪伪狂犬病导致的神经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而链球菌导致的神经症状多发生于保育仔猪。剖检猪伪狂犬病病猪可见肾脏上有出血点,肝脏、脾脏表面有坏死灶。而剖检猪链球菌病病猪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淋巴结肿胀、变硬。

6 防治措施

6.1 日常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防控。保持猪舍内环境干净,防止病原滋生。猪舍定期进行通风,提供适度光照,保证温度舒适,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防止产生应激。根据猪的年龄和生理状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满足不同阶段猪只的营养需求。重视饲料的管理,将饲料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给猪群饲喂变质的饲料。

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尽量降低养殖场内猪群患病的风险,严禁随意引入种猪。确实需要引进种猪时,要做好隔离、健康监测以及免疫工作,防止病原传入猪场。科学选种,选择繁殖能力和生长发育能力强的种猪,对于出现繁殖障碍的种猪酌情淘汰。

做好猪场内的消毒工作。在猪场门口和每个猪舍门口设立消毒池,对于进场的人员、车辆做好严格的登记和消毒;不同圈舍的器具不能混用;养殖人员不能乱窜猪舍;猪舍内定期消毒。前一批猪出栏后应将猪舍空置一段时间再引入新猪,并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做好猪场内的驱蚊灭蝇灭鼠工作。老鼠蚊虫个体小,携带病原种类多,活动范围广,应做好防治工作,防止苍蝇蚊虫和鼠类携带大量病原进入猪场传播疾病。

6.2 科学接种疫苗

对于病毒性疾病一般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科学的免疫接种是预防这类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应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猪瘟:仔猪首次免疫3周龄时进行,约1个月后进行再次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45 d进行免疫;猪群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使用三联疫苗普免;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仔猪在3周龄时进行首次免疫,约1个月后进行再次免疫;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免疫;公猪每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

3)猪细小病毒病: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40 d进行1次免疫,在配种前20 d再次进行1次免疫;经产母猪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

4)猪伪狂犬病:仔猪在出生后3日龄内进行1次免疫,35~40日龄进行第2次免疫,70日龄进行第3次免疫;母猪在配种前进行一次免疫;猪群一年进行3次免疫。

6.3 药物治疗

这几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当猪只发病后应遵循提高免疫能力、防止继发感染的原则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当病猪高热不退时,可以肌肉注射安乃近、氨苄西林等解热镇痛药。治疗时也可使用作用平稳且副作用少的中药,发烧时可使用板蓝根、金银花、柴胡、清瘟败毒散等清热解毒,呼吸系统疾病可以使用黄芩、甘草、麻黄等进行治疗。对病猪可使用头孢菌素类、土霉素、大观霉素等控制继发感染,在饲料中也可添加黄芪多糖、葡萄糖、维生素C等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

7 总结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威胁养猪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疾病,应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建立成熟的免疫程序,做好种源净化,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猪群疾病的发生,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死胎出血点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Mutually Beneficia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