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艺术事件
2023-02-04编辑崔崔崔马璐瑶
编辑:崔崔崔 文:马璐瑶
2022年,国内外艺术界成功举办了一些展览、展会,拍卖市场也不断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有些争议事件令人感到“迷惑”。
Part 1 艺术展览
今年国内的展览有三大亮点。一是对时间的思考,如“未名河”对线性时间的质疑与挑战,以及“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中传统、当代与未来在当代艺术空间中的“融合”;二是对媒介的反思以及“再媒介”的思考,如“港口与影像III:口岸的回响”对影像文本及历史复杂性的挖掘;三是反省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后人类主义”研究,如“勇敢者的阳台”展现了中国所打造的未来生态。此三点不仅体现了国内当代艺术对艺术与伦理、社会、哲学等关系的探讨,也是对当下艺术理论研究的实践与回应。此外,国内今年也举办了诸如奈良美智同名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等多场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中国首展/ 个展,以及“巴黎建筑(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等历史回顾展,展览内容愈加丰富。
对时间的思考
1
未名河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2.3.19—2022.4.30
“未名河”是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得主蒋斐然的获奖展览。“未名河”是一条“无岸之河”。在这条“无岸之河”中,影像不再是线性的时间的切片,而可以是弥散的、多向的时间的片段。展览选取 12位摄影师的作品,以探讨摄影、录像的时间本体为出发点,重新思考以“决定性瞬间”为基础的影像时间观及其背后的历史观,并对作为事件与时刻之命名的“有标题”的解释性影像提出质疑。展览重现了影像史上的三个著名场景——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圣拉扎尔火车站后景”、爱森斯坦(Sergei M.Eisenstein)的“奥德赛阶梯”以及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马”,通过对影像文本的再媒介、再“打捞”,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审视历史影像叙述在时间观和历史观上的局限性,挖掘影像在历史叙述之外的潜能。
2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
主办: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
展期:2022.8.30—2023.2.28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再现了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并展现了敦煌学的博大宏阔。展览共展出文物、临本、现当代艺术家创作计 280 余件(组),采用 1:1、数字化、高保真的复制方式,高度还原了敦煌莫高窟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内景,最大程度展示了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实现了“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沉浸式体验。此外,民生美术馆还特别规划了“当代艺术”与“元宇宙”相关的模块,为观众呈现了20 世纪 40年代受敦煌艺术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囊括了常书鸿、孙宗慰、董希文、袁运生等 30 多位艺术家的 70 多件作品。同时,“元宇宙序曲”敦煌艺术数字展则融入 AR、VR 等数字技术,使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打造了可感、可听、可互动的数字化敦煌艺术体验,营造了既“真实”又梦幻的“敦煌梦境”。
对媒介的反思
3
港口与影像 III:口岸的回响
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
展期:2022.7.29—2022.10.9
“港口与影像 III:口岸的回响”聚焦于“口岸”作为地理和文化生产的空间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意义变迁。与前两期相比,“口岸的回响”所关注的“港口”不再局限于海港城市,而是扩展到了内陆的“口岸”。展览一方面再现 20 世纪初口岸城市(区域)与殖民政策、经济扩张以及社会经济演变之间错综复杂、荣辱交织的关系,重新挖掘影像文本在时空间隙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另一方面结合口岸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自贸港”协议等政策影响下对地区、国家和全球贸易所起到的全新的连接作用,从而对历史做出“回响”。“口岸的回响”从艺术家个人视角出发,在再现了历史的同时,向观众提供了解读和破译历史复杂性的多种可能性,并对媒介自身进行反思。(图:©程新皓,《来自铁路的二十四封邮件》(部分),选自《致海洋》系列,混合媒介,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后人类主义”研究
4
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
主办: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期:2022.4.27—2022.8.28
展览“勇敢者的阳台”以未来生态的视角,在阳台这一空间,通过“未来技术”构建起一个“后人类”的生活景观。展览分为“营养转换者”“花园种植者”“仰望星空者”和“材料制造者”四个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探讨科技与生态的关系以及未来科技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介入。“勇敢者的阳台”融合了未来科技与自然共建的生存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混合交流的场域。该展览不仅关注人类自身,而且观照人类周围的环境、生物乃至机器。作为某种隐喻,“勇敢者的阳台”所营造的自然界和机器构成的混生系统,正是人与机器共生的未来生活的缩影。
大师在中国
5
奈良美智
主办:余德耀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2.3.5—2022.9.4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是日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凭借极具代表性的斜眼、歪嘴、大脑袋,以及既孤独又叛逆的儿童形象而令观众印象深刻。奈良美智的作品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元素,富有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是艺术家与其自我内心进行对话的外在体现。近些年,随着对世界政治、历史的不断关注,以及日本地震、新冠疫情等世界性危机的爆发,奈良美智的作品逐渐走向安静、沉思、内敛。此次展览是奈良美智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回顾巡展。展览呈现了奈良美智的 70 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作品,以及包含大量未曾展出的手稿在内的 700 多幅纸上作品,对艺术家跨越 37年的艺术生涯进行了全面回顾。(图:奈良美智,《日惹迷你星屋》,2008,综合材料,约340 cm × 390 cm × 420 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 NARA)
6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
主办:和美术馆(佛山)
展期:2022.6.18—2022.8.15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Fox Lichtenstein)是美国波普艺术的核心人物之一。其作品多使用均匀重复的点(本戴点入画)、对角线和平坦的色块,画面鲜艳、浓烈,同时对美国消费文化进行了复制、拼贴、挪用,表现出当时美国社会大众化、商业化的时代特征,随后利希滕斯坦又将视野延伸到对图像与艺术史本身的反思中。此次展览以“不止点点点”为主题,正是突出了利希滕斯坦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展览分“世界的切面”“图像与现实”“波普时代”三个单元,呈现了利希滕斯坦逾 70 件珍贵画作,同时也涵盖了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等在当代艺术史中举足轻重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当代重新探索波普艺术浪潮对社会史及图像史的重要意义。
7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
主办:UCCA Edge(上海)
展期:2022.7.8—2022.9.4
这是德国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Thomas Demand)在中国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呈现了包含摄影、电影、墙纸等多种媒介的共 70 余件作品,系统梳理了迪曼德在历史、图像与建筑形态交界的艺术实践。展览分为四个板块:“神秘的历史”用大尺幅摄影呈现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无名场景;“日常的奥秘”则用手机摄影聚焦小尺幅的“日常”系列;“建筑的冲动”囊括迪曼德的“模型研究”系列作品及其设计的墙纸;“移动的图像”则展现了艺术家对定格动画电影制作的探索。(图:©托马斯·迪曼德,《作坊》,2017,彩色合剂冲印、迪亚赛克工艺装裱,180 cm × 310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 画廊、Sprüth Magers 画廊、施博尔画廊(柏林)和 Taka Ishii 画廊提供。)
8
马丁·马吉拉在木木美术馆
主办: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北京)
展期:2022.7.8—2022.9.4
木木美术馆为“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师打造了独特的解构空间。展览聚焦于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自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变废为贵”的设计历程及对特殊材质的利用,打破界限,将艺术与物质、身体、时间、性别等概念并置。通过调换美术馆的出入口,同时利用大型的装置作品改变展厅结构,转变观众的视角、改变整个展览动线,进而带领观众体验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图:马丁·马吉拉,《瓦尼塔斯/ 虚空》,2019,硅胶和天然染色的头发,90 cm x 245 cm x 50 cm,© Pierre Antoine,作品由艺术家和 Zeno X 画廊(安特卫普)惠允提供 )
9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
主办:今日美术馆(北京)
展期:2022.8.6—2022.10.23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是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在中国内地的首个大规模个展。曾以观念艺术作品《大黄鸭》(Rubber Duck)而闻名艺术界的霍夫曼,此次带领包含各类大型装置、互动礼花、氛围小屋、架上绘画、空间探秘和影像手稿等在内的 20 余件全新作品进驻今日美术馆,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派对体验。展览主题“欢聚”一方面传递出艺术家在后疫情时代对健康、自由等的期待,另一方面也隐含欢聚背后对于当下世界发展与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图:大黄鸭,2022,玻璃钢,235 cm × 292 cm × 220 cm,©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10
巴黎建筑(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
主办:西岸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1.11.11—2022.2.20
展览甄选了巴黎在 1948 至 2020年间落成的 75 座建筑,通过图纸、建筑模型、文献以及影像等媒介形式,再现了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演变历史,并引发观众对当下城市建设的思考。展览按时间顺序划分了十个章节,呈现了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安藤忠雄(Tadao Ando)、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等代表性建筑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并见证他们以各自于建筑学方面的所长在巴黎城区留下城市之光。(图:保罗·安德鲁,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2 号航站楼,1969—200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11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主办: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2.10.1—2023.1.29
12
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
主办: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展期:2021.10.21—2022.5.8
群展“下城往事”是对 20 世纪 80年代纽约下城文化进行的一次回顾与致敬。面对加速的城市士绅化和消费主义扩张的冲击,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等众多纽约下城艺术家们在纽约的画廊、美术馆、街头、俱乐部以及新的替代空间中,积极用艺术实验和公开对话与之回应,从而推动纽约进入艺术表达与实验精神的巅峰时代。本次展览共展出了60位(组)艺术家的近 200 件作品,涵盖绘画、摄影、电影、雕塑、装置等多种媒介。(图: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波 普商店 1)》,1984,板上综合媒介,152.4 cm × 101.6 cm。©凯斯·哈林遗 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具有超前意识的科学家、工程师。他生前留下了7000 余幅手稿,其中很大一部分与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相关。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团队基于达·芬奇手稿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舞台飞行器”“巨鸟”“双轮起重机”“装甲战车”等 25 件在“飞行”与“工程机械”两个维度具有代表性的构想进行了复原,再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该领域的超前发明与思考。这些“新奇”的猜测与构思既展现了达·芬奇关于飞离地表、翱翔太空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创造力。
摄影群展
13
于风暴中心治愈我——摄影新节点,生于一九九〇
主办:仓美术馆(杭州)
出品:所见画廊·Visible Gallery
展期:2022.4.22—2022.6.22
“于风暴中心治愈我”是本年度为数不多的青年艺术家展览。展览由同样作为摄影师的高明昔、何博共同策展,截取 20 世纪 90年代这一独特的历史时间,呈现了当前国内 20位青年摄影师们的 20 多件(组)影像作品。基于更便捷的影像获取方式与丰富的创作媒材,90年代前后,国内摄影师在更新拍摄方式之余开始逐渐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与价值取向。他们以摄影机为媒,以影像聚焦身份、社会定义、自我审视等多元问题的表达。展览划分为“风暴里”“风眼”“风的边缘”三个单元,在梳理中国当代青年摄影师的作品的同时,展示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更多可能。(图:©陈海舒,《一次冒险》,选自《气泡》,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4
想像荷兰
主办: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2.8.6—2022.10.9
“想像荷兰”是中国策展人何伊宁与荷兰策展人鲁小本(Ruben)共同策划的当代摄影群展。展览选取了11位生活、工作在荷兰的当代摄影师的作品,从不同视角考察了不同艺术家对于荷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不同“想象”。展览一方面通过身处荷兰的摄影师的镜头、摄影作品向外界关于荷兰形象的刻板印象发起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荷兰本土的摄影师对媒介的反思以及在拍摄手法和形式上自我突破与创新,重建观众对荷兰、荷兰摄影的想象。该展览是中荷建交 50 周年的特展,也可看做是对2020年荷兰“想象中国”展览的跨时空回应。(图:©科琳娜·诺登博斯,《现代圣母》,1992,图片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Part2 争议事件
2022年5月30日,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Mona Lisa,1503—1517)被一位年轻男子假扮的“老太太”以保护环境为名扔了蛋糕。庆幸的是,因为有防弹玻璃的保护,画作在这次事件中没有遭到破坏。无独有偶,今年7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画廊中的《最后的晚餐》(副本,Last Supper)被一群抗议者喷上了标语,并在画框上粘上了抗议者的手臂。英国国家美术馆中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向日葵》(Les Tournesols,1988—1989)也在 10月遭到两名环保组织成员以“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为名的“抵制”,被泼洒番茄酱。此外,收藏于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Museum Barberin)中的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的画作《干草堆》(Haystack,1895)、荷兰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 Royal Museum)中的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环的少女》(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665)、挪威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中的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The Scream,1893)也都在今年遭到了“环保主义者”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些艺术品甚至不是第一次被人为损坏。《蒙娜丽莎》就曾在 1956年、1974年及 2009年遭到数次“偷袭”,并在 1956年的两次“偷袭”中被损坏。今年,这些以环保为名的艺术破坏行动再次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极高的话题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关注。然而,这些行动是否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与认可呢?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曾评论美术馆中的“抗议”活动,并将这些“环保主义者”称为“生态白痴”。不仅仅是媒体的批判,这些行动也引起部分观众的反感。从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来看,无论这些“环保主义者”声称其目的有多么重要,他们的行为似乎都难以被广泛接受。近些年,以环保为名的各类艺术破坏行动有增无减。未来几年,“保护艺术品”还是“保护生态”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辩题。
Part3 艺术品拍卖
2022年,艺术品市场虽受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影响而存在震荡,但艺术品拍卖尤其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品拍卖,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甚至有多件艺术品刷新拍卖纪录。5月14日,美国摄影家曼·雷(Man Ray)的著名黑白摄影作品《安格尔小提琴》[图:©曼·雷,《安格尔小提琴》(Le Violon d'Ingres),1924,图片来源于佳士得]在纽约佳士得以 124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创下拍卖史上最昂贵照片纪录。
同样在拍卖史上打破纪录的,还有“先锋创见:保罗·艾伦珍藏”。11月10日,“先锋创见:保罗·艾伦珍藏”于纽约佳士得圆满收槌,成交 150 件珍藏,创下高达 16.2 亿美元的成交总额。此次拍卖诞生 5 件超亿美元、26 件千万美元成交拍品,刷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文森特·梵高、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克莱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雅克·利普契兹(Jacques Lipchitz)等 20 余位艺术家的世界拍卖纪录。其中修拉的《模特们(小版)》(Les Poseuses,Ensemble,1888)以 1.49 亿美元的成交价拔得头筹。
今年也不乏刷新艺术家个人纪录的拍卖品。11月16日,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的作品《我的脸是你的财富》〔图:©芭芭拉·克鲁格,《无题(我的脸是你的财富)》[Untitled(My face is your fortune)],1982,图片来源于苏富比〕,在纽约苏富比以 1562500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克鲁格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此外,今年还诞生了一些艺术家的第二高价画作。5月9日,安迪·沃霍尔的版画《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Shot Sage Blue Marilyn,1964)以 1.95 亿美元在纽约佳士得夜间拍卖会中成交,打破 20 世纪艺术品拍卖纪录,仅次于 2017年同样于纽约佳士得拍场以4.5 亿美元成交的达·芬奇的《救世主》,成为拍卖史上第二高价画作。随后,5月26日,毕加索(Pablo Picasso)晚年创作的《画框中的男子半身像》(Buste d' homme dans uncadre,1969)在香港佳士得以 1.749 亿港币成交,成为亚洲卖场上第二高价的毕加索作品。
Part4 艺术展会
卡塞尔文献展是五年一度的世界当代艺术展览,影像艺术博览会则称得上是影像艺术的狂欢。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在艺术界有极高地位的这两个博览会中,中国的艺术家无论在参展人数还是作品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
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
(Kassel Documenta)
2022年6月18日,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正式开幕。此届文献展由来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艺术小组 Ruangrupa 担任艺术总监,首次由亚裔策展。展览以“米仓”(lumbung)为关键词,围绕“米仓”的“集体”“合作”“共享”“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等属性,广泛邀请以社群为基础的集体、组织与机构参与其中,创建了一个面向全球的、协作的和跨学科的艺术平台。此届文献展在作品上也契合“米仓”的价值意义,例如布里托艺术信托(Britto Arts Trust)的作品《“rasad”食物计划》(2022)、瓦朱库艺术项目组(Awjukuu Art Project)的贫民窟装置等。相较于上届仅一位中国艺术家参与,今年的卡塞尔文献展邀请了4位(组)艺术家(机构)参展,分别是曹明浩&陈建军、张恩满、广州在地空间“菠萝核”(BOLOHO)、以及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
2
伦敦影像艺术博览会
(Photo London)
第七届伦敦影像艺术博览会(Photo London)于 2022年5月11日至 15日在伦敦默塞特宫举行。来自全球 18个国家的 106 组参展商以个展或群展的形式,呈现了从 19 世纪 50年代至今的影像艺术作品。本次博览会首次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联动,并特别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上海 M 艺术空间、上海德玉堂画廊等中国本土画廊中选出了十位摄影师的作品组成群展“China Showcase”。“China Showcase”反映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所聚焦的重要议题,例如杨泳梁(德玉堂画廊,上海)的作品《太古蜃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郭国柱(德玉堂画廊,上海)的《流园》对城乡关系的思考等。此外,胡为一(北京 HdM 画廊)的作品《蓝色骨头》、王居延(see+画廊,北京&深圳)的《2086 计划》等则利用影像媒介对“生与死”这一哲学议题进行了探索。(上图:©让-弗朗索瓦·豪斯绍德(Jean-François Jaussaud),《接触印相 02》,1996,图片来源于伦敦影像艺术博览会/ 下图:©蒂娜·伊特科宁(Tiina Itkonen),《家14,西奥拉帕卢克》,选自《家》系列,2019,图片来源于伦敦影像艺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