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生物化学”说课之实践与思考

2023-02-03徐文平崔小进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蛋白质思政

徐文平,崔小进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 226007)

“生物化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开设的一门专业群课程,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理论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提倡信息化教学和坚持“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1],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进行说课设计,从课程设置、学情分析、教学资源、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提升措施9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置

对接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跟进之后专业课“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辨析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变化及调控,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培养检验技术技能操作。聚力“互联网”数字化资源,推动线上线下学习的转变,提升学习成效。挖掘课程思政建设,学生三观价值正确、思想品格优秀、职业道德高尚、医学技能精湛。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已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他们的求知欲望强,能动性高,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专业知识匮乏,深入探究能力薄弱。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病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资源

整合教材、精品微课、虚拟仿真、项目案例、优质平台、精选题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搭建线上精品课程,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本”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方法,提高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质量。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辨析物质代谢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熟悉基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主要过程,了解生物化学与检验学科的内在联系。

(二)技能目标

熟练规范进行糖、脂及蛋白质相关指标技能操作,正确分析其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三)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培养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组织

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模块一,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模块二,物质代谢与调节;模块三,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模块四,组织器官生物化学。理论58课时,实训14课时,总计72课时。

教学重点:人体化学物质组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酶,糖类、脂类、氨基酸的代谢过程,规范基本技能操作,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学难点:物质代谢主要过程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具备热爱生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健康服务、奉献精神[2]。

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学习通、微信、微课、网络课堂等发布任务,进行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提升,实现导预习、做学习、拓能力[3]。按照教学进程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主要以测试竞答、小组讨论、个人展示、活动讨论、实践探索、能力拓展等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教师主要以知识梳理、学习反馈、教学引导、实时指导、归纳总结、考核评价等组织教学。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时间与空间。

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元素,章节知识点融入科学轶事、生活常识、热点探索、爱护环境、职业道德、健康生命等“润无声”的内容,提升学生辩证、拓展、思考、创新思维,如表1所示。

表1 章节课程思政元素

六、教学案例

选用的“生物化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创新教材,该教材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一)信息化教学案例

1.选用内容

第五章糖代谢第六节血糖,课时为3课时,分理论和实践。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高血糖与低血糖的概念及常见原因;辨析激素对血糖的调节;指导合理膳食,促进健康。

技能目标: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熟练规范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素质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树立健康饮食与积极生命观。

3.教学设计

课前导学: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APP上“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微课助学、知识达标、素质提升等进行课前相关内容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的调节、血糖的测定(微课)。学生已学习生物氧化、糖代谢相关内容,为后续的物质代谢学习提供帮助。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血糖浓度的调节、分析血糖变化的意义,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教学难点:实验技能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生物安全意识。

课中做学:教师通过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梳理出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组织理实一体化的信息化教学,对不同知识点进行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教学。主要以观看“血糖的测定”微课为载体,4人一组进行开放性实验,1人操作,1人按照操作评分标准进行打分,2人进行现场拍摄,上传视频。大家集中观看各组操作上传视频,进行组内和组间互评。教师点评操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激励,指出常见的问题环节并指导正确规范操作以强化训练加深印象。课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及视频拍摄,较好体现团结合作、科学探索、积极思考。分析血糖的调节,提出低血糖和高血糖常见原因,小组讨论,提交结果,总结归纳。

课后拓学:利用学习通进行课后练习查漏补缺,学习思维导图APP并归纳总结上传学习通。利用空闲时间去学校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学会血糖仪的使用,正确监测血糖,制定合理饮食食谱,以促进健康,树立正确生命观。

(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选用内容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

2.案例主题与意义

2020年2月19日,媒体报道:75%乙醇消毒剂成为居家外出必备之品。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75%乙醇消毒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通过这一素材,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思考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原则;我国对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控制,是国家从上到下万众一心积极应对的结果,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成效,鼓励医学生为祖国医疗事业奋斗;感受党和国家真正为人民着想,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投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结合章节

75%酒精为什么能有效灭活病毒?它的消毒机制是什么?

“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内容之一,蛋白质的变性概念是,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特定的空间构象破坏,从而引起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活性丧失。蛋白质分子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高压、紫外线、X线和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有机溶剂及生物碱试剂等。

课堂讨论,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用发展的思维联系理论与实际。

4.教学设计

(1)知识导入

知识目标:引出蛋白质变性的概念、蛋白质变性的实质、蛋白质变性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培养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互助答疑、语言表达等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新闻报道学习,培养大家对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科学理念,牢固树立健康中国观念。

思政教育:展现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4]的精神激励着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奋斗。

(2)内容讲解

知识讲解: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实质、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启发举例(病毒、细菌),互动提问(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这些消毒方法的机制是什么?病毒、细菌的繁殖与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联系吗?)举例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作出的贡献(最早提出蛋白质变性)。翻转课堂(我做小老师,病毒、细菌的蛋白质生物学失活会导致功能异常,消毒会引起病毒灭活)。

能力目标:培养知识拓展、独立学习、语言表达、分析思考等综合能力。

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社会责任的信念,感受民族自信、创新精神、家国情怀,树立为提高中国医疗水平而奋斗终身的牢固理念。

(3)归纳总结

知识讲解: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保持生物制剂的生物学活性?②哪些方法可以使生物体中的蛋白质生物学活性丧失或降低?);举例(①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应用有哪些?②日常生活哪些实例应用了有关蛋白质变性作用?);翻转课堂(小老师讲解)。教师总结(本章节知识点汇总)。

能力目标:培养独立学习、语言表达、分析思考等综合能力。

思政教育: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刻苦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用理论知识的思维思考生活实例;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要求学生关注时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七、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不断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团队教师取得全国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能力大赛的技能竞赛和课程思政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医学检验技术技能大赛获奖6人次,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血糖的测定”“长寿的秘密:高密度脂蛋白”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课中分别获得二等奖。申报2项相关职教课题,发表数篇教学类文章,真正做到教、学、研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考核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我做小老师、小组讨论、课堂笔记、课后讨论、章节习题、阶段测试、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包括:学生在线打分、教师评分、在线答题、线上任务参与度、线下教学活动完成质量等多重评价标准,这些是过程性评价;与学生及时交流反馈,保障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了解自身不足,积极改进促进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

(一)创新点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视频导入、我做小老师、小组讨论、互动答疑、教师讲解、在线讨论、生活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2.立德树人,教学思政紧密结合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将科学轶事、时事热点、身边小事、新闻播报与生化知识融合,巧妙提取知识点引入课堂,不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将思政元素渗入教学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真正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二)改进措施

“生物化学”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桥梁课、专业基础课。从学生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可见其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为学好医学专业知识,成为高素质技能型检验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参与不积极;思想松懈,不愿学习。

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针对性进行引导,做好教学设计:用微课、测试、问题、讨论等形式不断深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好跟进及时反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融合的知识点,注重医者仁心教育,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九、教学提升措施

(一)重视师德师风

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能手,也是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行家。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思想品德的教育一样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品行,可以身作则作出榜样,循循善诱纠正不良习惯,蔼然可亲真诚待人,胸怀家国无私奉献。师德师风直面学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教师社会活动也能带动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教师言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至关重要,教育时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二)扎实教学理论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学理论,以教学理论为支撑做好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整合资源,重组教材,不拘于教材的顺序而进行教学。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进行设计。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微课、微任务等发布,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剖析重难点,课后任务进行创新、提升。

(三)创建优质课程资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优质的网络资源,其中微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微课的设计,注重学生掌握、理解的知识与技能,选择的主题与教学相关但不单一死板,标题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兴趣。搜索前沿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源,以网页、视频、整合编排文档等分享再建于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课程资源还包括课件PPT、案例讨论、测试题等,精心设计,可视化的资源应明晰重点结构,探究知识原型,提取关键信息,设计画面元素等。

(四)融入思政引领价值

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应将育人和育才的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立德树人成为教育者的研究及行动指标。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轶事、社会热点、专业前沿、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案例,学生关心身边事、国家事,关注知识的融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医学专业知识教学与育人同向发展,凝练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融合的知识点,注重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奉献力量。

(五)做好多元化教学评价

目前,基于学习通在线课程教学可以实现部分过程性评价,其主要包括单元(章节)任务点:课前(观看视频、测试)、课中(课堂互动:随堂练习、抢答、案例讨论、问卷调查)、课后(线上作业)等。这些数据通过权重,可以较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完成情况,也能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给他们,督促学生有计划地完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5]。

但是,线上学习及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题目搜索,而不是真正就问题进行思考。虽然正确率或通过率数据较好,但是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改变教学过程及进行合理的过程性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个体自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蛋白质思政
蛋白质自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