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伍荣生:遨游“大气”,看风霜雨雪露雾虹

2023-02-02王奕翔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3年2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院士大气

王奕翔

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的科技英才厅里展示了许多江苏院士的风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气科学家伍荣生院士。

我的爸爸也是從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他有幸进入伍荣生院士开创的实验室工作。在爸爸工作的地方——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一直还留有伍荣生院士的办公室。

从小,我就对天气现象很感兴趣,心中一直存有一些疑问:大气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我们能知道明天和后天的天气?为什么更长时间的天气却预报不准?爸爸告诉我,理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认清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伍荣生院士就是做这样的工作的。

伍荣生院士一开始想从事的不是大气科学,而是航空科学!他的少年时代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他立志“航空救国”,希望亲自驾驶飞机打败侵略者。可是,事与愿违,他高考后并没有被航空专业选中,而是被南京大学气象系录取了。进入南京大学最初的几个月,伍荣生院士发现气象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为此还暗暗闹了一阵子情绪。但是,在导师的谆谆教导下,他意识到大气科学在国家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对气象产生了兴趣。

于是,他努力研究气象,越是不懂就越要钻研。当时的科研条件落后,他一开始用过算盘,后来渐渐有了计算尺、手摇计算器等。由于计算条件等原因,当时的天气预报做得并不准,他常常会被一群老朋友取笑说天气预报又错了。但是,伍荣生院士坚持不懈,他常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来勉励自己。在科研中一直保持着严谨、求新态度的伍荣生院士,后来提出了著名的“四力平衡”边界层动力学理论。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我知道它揭示了大气运动的某些基本规律,与我心中的那些疑问有紧密的联系。

伍荣生院士立志报国的梦想和永不懈怠的科研精神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也使我对大气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过去,科研条件如此艰苦,老一辈的科学家却能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为理想努力拼搏。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这种不怕苦的科研韧劲是一直需要传承的。我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做一位像伍荣生院士那样的大气科学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院士大气
大气的呵护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院士速递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