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故事,让观点更容易被吸收

2023-02-02文_陆

传媒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勇者文华大奖

文_陆 遥

陆 遥

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

进入信息时代,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平铺直叙的描述,一味赞美的表扬,而是更愿意带着思考去吸收信息和触摸真相。对于一线记者来说,“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写好“三点新闻”,才能抓住更多的读者,赢得更“爆”的流量。这个风向标,从之前的一篇文章也可以预见。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揭晓时,浙江新闻界名师沈爱国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获奖好作品的“三点”标准》。文章的导语说——每年一度的浙江新闻奖评选,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这既是浙江省新闻界报道水平的整体反映,也是未来新闻业务发展的方向。究竟什么样的报道能获得浙江新闻奖?从刚揭晓的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来看,“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可以说是好作品的“三点”标准。新时代,要怎么做新闻?写好“三点新闻”,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是每个一线记者的努力方向。

保持敏感,重大事件不缺位

我们来说说“三点新闻”目前的“业界标杆”——“浙江宣传”。2022年5月30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打造的公众号“浙江宣传”正式上线,坚持日更,以高频、简短、犀利、果敢的姿态带来一股清流,引得网友频频点赞。不仅受到了业界关注,更强势出圈,成功入选“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浙江宣传”始终坚持“9个字”: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说人话,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不搞长篇大论、不做官样文章、尽量不说“正确的废话”;切热点,就是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不回避问题、不避重就轻,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聚拢眼球;有态度,就是立场鲜明、亮出观点,第一时间发出理性声音、产生共情共鸣。截至2022年底,我们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共有10篇作品在“浙江宣传”上刊发,我参与了其中5篇稿件的写作。其中,有聚焦文化领域重磅奖项、重点项目和事件的《填补浙江“文华大奖”15年空白,这部戏凭啥?》《“90”后曾宓 漫索一生只为艺术》;有直面新闻热点、关注文化现象的《〈孤勇者〉凭啥站上世界杯》《文艺“高峰”成于永不止步》《“宋韵”一年间》等。

结合自身实践,我是怎么样写出符合要求的新闻的?2022年9月15日晚,第十七届文华奖公布结果,浙江选送的大型红色越剧现代戏《枫叶如花》获“文华大奖”,帮助浙江时隔15年后再次夺得“文华大奖”。第二天一早,浙江宣传推送了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准备的稿件《填补浙江“文华大奖”15年空白,这部戏凭啥?》,文章从文华大奖是什么,这部作品好在哪里,浙江戏剧路在何方等维度进行阐述。

为什么会写这个题目?进入文化部5年多来,我一直跑的是文化线,对戏剧领域也比较熟悉。文华大奖是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最近几届都是每两年评选一次,但是浙江已经15年没有得过了,对于相关领域的文化从业者来说,几乎成为一块心病。当时,我提前一个多月得知,今年全省经过内部比拼后选送的作品是越剧《枫叶如花》。这是一部经过多年打磨的作品,题材有浙江元素,充满正能量,也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当时,作品为参评文华大奖又做了新一轮的提升。我将这个选题报告给部门主任吴蒂后,她鼓励说,可以试试看投稿“浙江宣传”。

基于对领域和作品的了解,我们事先做好了两套预案——如果获奖,就做一篇这部戏凭啥获得文华大奖的稿子,是正面表扬为主的;如果没有获奖,就做一篇浙江戏剧还有哪些险峰要攀越,是问题导向。当然,我们内心都是希望它能获奖的。在写法上,我们选择了非典型三段论——第一段,写文华奖和文华大奖是什么,因为普通读者对于这个奖的分量和难度可能没有那么直观的感受;第二段,《枫叶如花》能获奖,做对了什么,这部分主要通过提出关键词亮观点,比如男女合演、题材开拓、精益求精;第三段,从浙江的文艺土壤出发,讲浙江戏剧的历史底蕴、曾经的辉煌,也直面问题,为下一步的精品创作指明方向。

整个稿子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一是浙江获奖了,暌违十五年,业界人士都很高兴;二是这个奖不容易,之前都有哪些厉害的作品得过,来晒一晒;三是这次为什么能得?题材如何特别,导演如何把主旋律故事讲好,主创团队怎么去理解故事;四是再捋一捋未来发展上还有哪些问题,下一步发展要向什么方向努力。以常规的新闻稿写作来说,这里的第二段,就是全文的内容了。但是“浙江宣传”从来不满足于一个简单的表扬稿,即使是讲成绩,也要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来分析一下这个稿子里的“三点”,直面热点——《枫叶如花》时隔15年后为浙江获得“文华大奖”;解剖难点——获奖做对了什么?单个作品和行业领域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亮出观点——男女合演、题材开拓、精益求精。这个例子也正说明,很多时候,选题往往在身边。每个记者都应该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入手。

亮明观点,三观要正立场要准

任何时候,文字都应该是带着思考的。我们也发现,观点导向,是“浙江宣传”的一大特色。我与严粒粒合作的《〈孤勇者〉凭啥站上世界杯》,就是一篇观点导向的稿子。当时,《孤勇者》这首歌已经在“浙江宣传”发过稿,如何借助世界杯的新闻由头再说一遍,成为我们写稿时讨论的重点。第一段,说它的“出圈”和“出国”,给出《孤勇者》进入国际视野的世界杯舞台的理由;第二段,说是它神曲,也是金曲,更是战曲,讲它对当下社会的影响;第三段,讲它引发的时代共鸣,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雄风》的成功案例,引入当下人们期待的亚运歌曲,打通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延伸到浙江人共同的期待。

在语言表述上,我们也选择了多用平实的语态——少说正确的废话,多说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比如开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学生进行曲’唱响世界杯……”节奏很快,直奔新闻主题。同时,细节核对也很重要。虽然《孤勇者》登上世界杯半决赛的消息提前在FIFA官方和各大新闻平台推送,部门主任还是特别提醒我们,要盯好现场。热场歌曲,并不会出现在电视台的直播之中。当天晚上,我们通过联系现场记者、搜索微博等方式,确定了歌曲照常播出时,已过凌晨2时。

其他几篇作品也都有明显的“主线”。《“宋韵”一年间》聚焦宋韵文化的一些“出圈”典型,讲述浙江过去、现在、未来如何书写宋韵这篇大文章;《文艺“高峰”成于永不止步》以浙江7部作品入选中宣部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为例,思考文艺创作如何保持这种向上的“沸腾”态势,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90”后曾宓 漫索一生只为艺术》全文围绕“漫索”一词,总结了曾宓先生的绘画艺术成就,以描绘出友人心目中他从艺、做人的丰满形象。

讲好故事,离得越近内容越精彩

讲完案例,我们来讲讲方法论。

第一,如何发现“三点新闻”?

首先,我想说一句话——不要怕。我们写“浙江宣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有一些经过了艰难打磨,但是最终并没有发出来的文章。导致当时准备写稿的我们都有些畏难,好像一听说要写这样的稿子,就自己给自己加了紧箍咒,突然间都不知道要写什么。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善于发现选题,那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浙江日报日常会做很多宣传报道,但是大部分时候,一个好的选题往往不是由上面指令派下来,而是要靠记者自己发现的。选题从哪里来?其实,生活里处处是选题。职业敏感也好,大量的业务积累也好,找业内人士聊聊天也好。

第二,改文风,具体是改什么?

不久前,冰点的一篇文章被疯狂转发,《她不过是指了个路》,讲述一个年轻人因为一次善举和山东大爷一家产生的连接。用许许多多的快递来回串起情谊,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温暖。这种稿子,篇幅很长,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辞藻,也不加入什么非常酷炫的视频或者H5,仍然常年被人们所关注。当然,这是靠大量的采访和钻研才能达到的。这也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只要你懂得用说人话的叙述方式,讲出最本真的故事,无论大环境怎么变,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岁末年初,我们几个工作了十来年的记者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一篇很早以前的报道,《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那是2011年底一篇来自基层联系点的报道。

“桐庐凤川镇翙岗村李家,是我的基层联系点。对我而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基层联系点。我幼年时曾经在李家妈妈、农妇徐佩凤家中寄养过几个月,此后30多年仍时常走动,我和那一家人产生了亲缘一般的情感依恋。因为认识了他们,因为了解他们的经历与生活,一生都在城市长大的我,从不缺乏对‘三农’的感情。

这几年来,每逢岁末年初,我都会和李家兄弟联系,聊聊一年来的情况。今年也是。自从我告诉李家老大李申炎我要去村里,此后三天,我接到了来自李家的数个电话。有的是告诉我申炎媳妇已经开始准备米米团子了,有的是问我先去老大家还是老二家,有的是说嫁出去的老三芝娟可以提前回来。”

文章围绕着李家人结婚、跳槽、买房的三桩大事展开,文风非常清新自然,把“我”的角色摆了进去,将与李家人的聊天信息都融了进去。所以我们认为,与其现在说是要改文风,倒不如说,我们的新闻一直崇尚的是“说人话”的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媒体融合如何改变,内容为王的道路不会变。

第三,到现场去,解剖麻雀。

一线有富矿,基层有活鱼,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每年,中宣部都会启动“新春走基层”等一系列部署,报社也有大量的蹲点调研采访,都在强调同一个方向——到现场去。

2017年,我刚从社会生态部转入文化新闻部时,做过一组蹲点报道——《剧团跟班记》,写下了《为过台,她们直接睡在车里》,《后台,才是人间百味》等5篇跟团日记,不仅快速地熟悉了越剧圈的传统作品,还了解了民间剧团的生态。那次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和采访对象离得越近,信息越多。第一天初来乍到,人们话都不多,带着防备,只能靠默默观察;到第三天,会有人主动来聊天;经历了五天同吃同住的信息量,你只需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如实记录下来,就足够精彩。

猜你喜欢

勇者文华大奖
他们都是“孤勇者”
2022 中外玩具大奖
神秘的年终大奖
拔枪吧!勇者
抽大奖啦!
填 数
陈文华
倪文华 作品
勇者
这些照片没有一张得大奖,却感动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