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多样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2-02宋竹清全舒萍
宋竹清,全舒萍,王 玲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518000
乳腺癌作为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疾病。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乳腺癌占女性新诊断恶性肿瘤的30%,其中约15%的病人死于癌症[1]。由于缺乏早期筛查方法和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持续上升,现阶段的乳腺癌已演变为全球病人最严重的疾病负担之一[2]。大部分乳腺癌病人在初次就诊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此时病人的机体相关功能不仅受到严重损伤,病人面对疾病时所产生的恐惧、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也极易爆发,并可能影响后续治疗乃至生存结局[3]。以往研究已表明,不同手段的心理干预可以通过改善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4-6]。同时,运动心理干预[7]和情绪管控[8]等常见干预方式已被证实在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改善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目前针对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干预研究仍较少,且大部分研究均采用单一的心理干预,积极多样性的心理干预手段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态出发对其开展多维度管理,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0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病人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诊断标准[9];②病人具备基本的言语沟通能力;③病人的视力与听力水平正常,能独自完成问卷与量表的测评工作;④病人的心脏、肾脏与颅脑等实质性器官功能正常;⑤病人至少有1名家属陪护;⑥病人预估存活时间不少于6个月;⑦病人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人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②病人存在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③病人对治疗方案存在禁忌证;④依从性差的病人。研究组中,年龄(50.91±3.8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例,高中45例,专科60例,本科及以上50例;病理类型:非浸润性癌75例,早期浸润癌45例,浸润性特殊癌100例;TNM分期:Ⅰ期50例,Ⅱ期65例,Ⅲ期55例,Ⅳ期50例。对照组中,年龄(51.12±3.9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0例,高中50例,专科55例,本科及以上55例;病理类型:非浸润性癌70例,早期浸润癌55例,浸润性特殊癌95例;TNM分期:Ⅰ期55例,Ⅱ期75例,Ⅲ期45例,Ⅳ期45例。两组年龄、学历、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及其亲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如下:①护理人员告知病人有关乳腺癌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②护士对病人入住的病房环境开展多元化管理,根据病人对病房温湿度的舒适化感知调整温湿度;③每次床旁操作时,告知护理操作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提高病人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程度;④对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动态监测,病人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多样性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1 积极认知行为干预
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导向,从全新的架构性视角对病人予以多维度审视。护士应为病人的沟通营造出一个相对私密的对话空间,采取诱导发问的形式来引导病人宣泄内心的消极情绪感知,进而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引导病人正确处理负面情绪,疏导病人现存的焦虑和恐惧等情绪,使其从心理认知视角上扭转对负面情绪的认知思维。给病人发放记事本,每日让病人记录其在早、中、晚3个时间段内发生的病人自认为较为正面积极的事件,事件内容可以为:病情有所缓解、家属的支持和医生与护士的问候等,以此转换病人的消极情绪,积极面对困难。每次干预时间限定在半小时以内,待完成健康指导后,为病人分发一张白纸和一根黑笔,让其将自己在对话中所感知到的正面积极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予以呈现。若病人在文字书写上存在困难,可将手机录音功能打开,让病人通过口述的方式阐述内心感悟。
1.2.2.2 积极心理行为干预
按病人的文化水平,从高到低通过手绘动画和视频回放等形式向其介绍积极心理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要点,告知积极情感支持、社会支撑、应对策略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所产生的正面激励效应,由此提升病人应对病情时的技巧,同时引导及鼓励病人家属共同介入到病人病情管理中。护士花费5 min的时间以实际案例导入的形式予以展现上述积极心理行为,待讲授完毕后,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维度展现,加深病人对积极心理行为的践行度。最后,护士再通过积极心理支持方面的情境题目设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病人对积极心理学心境感受予以深化,具体内容为:在你的身边有很多家人陪伴吗?他们都是如何向你提供积极且正面的情感支持呢?在你获得支持后,你自身的精神及情感水平是否有所改变?你能说说当你面对疾病时会进行怎样的行为方式吗。该项情境题目是布置给病人思考的任务,要求病人在当晚入睡前将思考的心得体会通过手机视频录制的形式上传至公共的微信平台。次日,护士会引导病人落实各项检查,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消极的思想,及时予以精神及情感支持,加强病人面对疾病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1.2.2.3 正念干预
每天14:00~15:00进行干预,引导病人取平卧位,闭上眼睛,使生理与心理均处于相对舒适的水平。护士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引导病人专注于积极情感并进行冥想练习。在病人聆听音乐的同时,护士告知病人有关积极心理反馈至个人生活形态中所产生的有利成效。该项干预时间限定在半小时以内。
1.2.2.4 家属积极介入性行为干预
护士将病人及其家属视为干预团体,并以病人所掌握的积极心理行为相关要点为依托,为病人及其家属设定模拟性真实情景,使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具体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在落实乳腺癌围术期阶段,病人与家属在营造积极心理方面的具体措施按该项情景设定,要求病人与家属各自思考,并将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要点通过肢体与口语的形式予以表现。护士需借助手机作为媒介,对病人及家属所呈现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录制,时间限定在半小时以内。结束后,护士通过手机视频回放功能,对病人及其家属在扮演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评论,强化病人及家属对积极心理行为的了解。
1.3 观察指标
1.3.1 希望评分
采用Herth希望量表[10]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的希望水平。该量表包含对未来的积极心态、践行正面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实施1~4分标准评分法,每个维度总分为4~16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对希望的感知水平越明显。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6,结构信度为0.802,重测效度为0.793。
1.3.2 焦虑和抑郁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1]作为评价工具,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的焦虑与抑郁情绪。SAS共包含20个条目。标准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SDS共包含20个条目,标准分<50分表示病人无抑郁;标准分≥ 50分且<60分表示病人轻微至轻度抑郁;标准分≥ 60分且<70分表示病人为中重度抑郁;标准分≥ 70分表示病人为重度抑郁。
1.3.3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12]作为评价工具,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的生活质量评分。该量表涵盖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希望水平(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焦虑和抑郁(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生活质量(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积极心理学是通过借助积极心理力量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自身所有的内在资源,不断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的学科,目前已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得到应用但仍处于初级阶段[13]。为合理、有效地对乳腺癌病人进行积极心理干预,本研究参考了相关文献中的积极心理干预方式。如Coughlin等[14]研究表明,以家庭为基础的身体活动训练在减轻乳腺癌相关并发症症状和改善身体功能方面是有效的。此外,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周期调整训练能提高国内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弹性应对疾病带来的抑郁和焦虑心理[15]。正念疗法、精神干预疗法、团体心理疗法、积极情绪表达疗法、书写表达疗法以及价值主导疗法等积极心理干预也能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6]。因此,本研究通过积极认知行为干预、积极心理行为干预、正念干预和家属积极介入性行为干预4个方面,研究积极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消极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1 积极多样性心理干预可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希望水平
希望是一种追求成功的积极动机状态。有研究表明,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状态,而增强乳腺癌病人的希望信念可以有效减轻抑郁情绪,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6]。积极心理干预能帮助乳腺癌病人获得在精神情感维度上的正面支持,提高病人对自身病情的希望水平,并最终影响病人战胜病情的自信心[17]。护理相关的积极多样心理干预已将希望水平作为一种实用有意义的指标,并将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定义为乳腺癌病人的新护理目标。因此,如何从影响希望水平的各项因素方面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者新的目标和使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积极多样心理行为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希望水平。
3.2 积极多样性心理干预可改善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探讨了积极心理干预前后病人的消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Maass等[18]研究表明,乳腺癌长期幸存者的抑郁症状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此外,Brunault等[19]证实了焦虑和抑郁状态可以作为乳腺癌长期幸存者生活质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观察性研究也发现,相比较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因素(如焦虑和抑郁)对乳腺癌长期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大[20]。而生活质量则是指病人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主观反应和认识。Firouzbakht等[21]研究已表明,心理状态与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目前,乳腺癌长期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心理因素尤其是负面情绪可能会极大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接受积极心理干预后,病人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了乳腺癌病人在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后,病人消极心理状态得以明显改善。同时,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研究组接受积极性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升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积极多样性心理行为塑造方案在应用于乳腺癌病人后,能有效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并能提高病人面对疾病时的希望水平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然而,乳腺癌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不仅局限于心理干预,日后还需从医疗-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对病人进行协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