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设计探索

2023-02-02姜拥军冯永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政疫情课程

王 朔,姜拥军,冯永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传统意义上医学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在课堂上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使学生既要掌握“治病救人”的本领,也要将红医精神贯穿到医学生涯的始终[1]。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学习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基础理论教学及临床病例实习等各种教学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培养出能真正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2]。“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这一章节属于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重要一章,包括细菌、病毒、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免疫学检测,能够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最佳教学案例。我们结合目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状况,从思政目标、教学过程及思政教育实施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探索,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下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授课对象和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目标

授课对象是医学检验专业大三学生,学生通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已掌握常用的临床免疫学基本原理,目前处于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身份的过渡时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医学专业知识目标,也包括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包括:①掌握细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方法和临床意义。②分辨适合不同疾病检测的免疫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2)思政目标主要包括医德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培养。①尊重患者隐私,对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保密,不得将患者信息向外界透露。②唤起学生对患者的共情和人文关怀。③从本章内容“冠状病毒检测”中,导入抗疫背景,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采取的果断措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④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2 疫情期间教学过程及思政教育实施要点

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理念,我校全面开展线上雨课堂和线下混合式教学。

2.1 线上教学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2.1.1 共情能力和医者仁心的培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发送课前预习,导入本章内容——感染及感染性疾病的概念。通过雨课堂的投票题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知道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引出本章主要概念——如何从免疫学方法鉴别各类疾病?通过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唤起学生对患者的共情和人文关怀。共情和人文关怀是连接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情感纽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的思想最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3],著名的医学家吴阶平也说“身为医生,首先要学会如何说话”。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用心去体会患者的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患者的疾病和痛苦感同身受,并用行动和语言让患者感觉到医者仁心[4]。联系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咳嗽等一系列不适,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医生的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2.1.2 启发式教学 病毒感染人体后,吞噬细胞防卫识别,T细胞传递信息,B细胞制造抗体,体内细胞分工独立又相互依存,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课上抛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结果如下。启示1:假如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我们就是组成国家的每个细胞,要做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团结别人,为国家的健康运行做出自己的努力。启示2: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免疫细胞就是边防部队,祖国的强大离不开边防部队的坚守与奉献。这里加入常年在祖国西部喀喇昆仑高原卫国戍边的年轻官兵的先进事迹,用他们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2 线下教学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2.2.1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联系实际工作讲解检测方法 本章重点内容之一是乙肝病毒感染及HIV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乙肝感染在我国比较常见,随着乙肝疫苗的接种及人群卫生意识的提高,乙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努力,勉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讲解HIV感染的时候,要教导学生信守医生道德规范,保护患者隐私。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免疫室检测肝炎、梅毒、艾滋病病毒,接触传染病患者血清情况较多,所以在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防护[5]。课上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分组辩论,论题是患者的隐私保护。内容如下:我是一名检验师,正好碰到表妹的男友来验HIV,发现他HIV阳性,要不要告诉表妹?教师针对此论题提出问题,包括医生的职业道德有哪些,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对患者、医院的影响有哪些,从认知层面、行为和情感层面分别讨论。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工作中,有临床医务工作者缺乏法律知识,出现无意或者有意将感染者相关信息泄露给其他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的情况[6],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宣教尤为重要。

2.2.2 运用翻转课堂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讲解,分组讨论乙肝标志物的常见组合模式及临床意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科学家精神。效果测试提问:患者的乙肝六项报告单的e抗原能不能单独呈阳性?如果临床实际工作中出现乙肝e抗原单独阳性,应如何处理?通过不同肝炎标志物组合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2.3 深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及使命感 讲到冠状病毒检测时,插入疫情相关的思政知识点。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火神山、雷神山等方舱医院的建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全国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奇迹。通过疫情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同时向学生展示检验科支援疫情前线的图片,分享本科室人员抗疫的故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3年,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出越来越大的魅力,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共同挑战的“人间正道”。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突发疫情后,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齐心战“疫”,风雨同舟,以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下,我们不但要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还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共同体”,整合社会资源,满足人民的需要,以实现持续发展[7]。在课中,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2.2.4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荐阅读相关书籍,书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9]。在课上,紧扣本章内容“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引出中国历史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对策略。我们祖先在疫情的防治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直至今日,中医中药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瘟疫的防治思想,到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通过给学生讲解古代的防治瘟疫的方式,树立其民族自豪感。中国历史上应对疫病的人和事迹很多,悬壶济世的名医也很多,我们从古书、古方中可以得到很多经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就是借鉴公元340年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方法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11]。最后,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名人传记,也可以观看电视剧《功勋》,讲述的是有着卓越功绩的8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通过读书、观看电视剧,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课后我们也布置了思政题目,内容如下:(1)疫情期间,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2)作为检验专业学生,大家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并布置了写短文的作业,进一步巩固思政的成果。

3 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知识、对思政的掌握及感受,具体见表1。调查问卷为匿名,通过雨课堂发送。共有28名学生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课程中穿插思政内容很欢迎,认为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这说明思政教育落到了实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高度。同时,学生对于思辨能力程度的培养评分最低,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改进之处。

表1 感染性免疫检验穿插思政内容的课程体验[n(%)]Table 1 Course experience of infectious immune test with Ideological&Political content[n(%)]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值得广泛倡导和积极推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将思政内容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医学的热爱。通过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讲解,适时、适当地插入思政教育,教导学生关怀患者,尊重患者隐私。通过小型辩论、名人事迹、读书报告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使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思政疫情课程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