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研究

2023-02-01王友富

青藏高原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青年团斗争

王友富 郭 锐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解放战争是一场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这一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密不可分。 也正是如此,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青年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青年工作的了解,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进程,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全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也为理解现今中国青年发展,把握当代青年问题,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特殊的历史背景, 以下旨在论证这一时期中国青年为何运动、有何运动,归纳其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 只有充分把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形成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青年运动在这一时期因何发展、有何发展。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1]。 经过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渴望和平和安定,迫切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 建立一个独立统一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针对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社会要求,中国共产党于1945 年8 月25 日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指出日本投降后,“我国全民族面前的重大责任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主,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且提出了“和平建国” 的方针,要求国民党政府“承认解放区的民族政府和抗日军队”,“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以避免内战,奠定今后和平建设的基础[2]。

但是抗日战争一结束,国民党就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积极准备内战。 重庆谈判的协议都被蒋介石一一撕毁。 因此战后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尖锐起来,中国人民同美帝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3]。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 年8 月至1949 年10 月),青年运动走向大规模发展的阶段。 “一二·一”惨案的爆发,激起了所有年轻学生的愤慨,他们的大规模抗议和请愿活动就是为了揭露国民党的暴行,众多的青年学生被唤醒,为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 自此以后,从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到南京和上海的“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等,无不显示出一批年轻人争取民族自主、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精神。一次又一次的青年活动紧密相连,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热潮迅速向前,一地铺开,举国反响。 解放战争期间,青年运动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声势浩大的革命力量,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的政治目的造成了严重冲击。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内容,学界已有相关论述,成果颇丰。刘耕就将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4],表1 分别为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阶段、时间、事件和任务。

表1 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运动在不同阶段的基本内容

(三)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是指导后续学生运动合理性开展的根本,不仅发扬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精神,也实现了学生运动规模和斗争水平的全面优化。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青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的投身和奉献为中国革命事业赢得了胜利,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性的要求和历史性的夙愿。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在高举爱国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旗帜的基础上,分清了国共两党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判定了两党的优势和劣势,从思想层面上靠近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自觉组织,而不是零散的小团体,更不是自发的散乱行为,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青年团、全国学联和全国青联,为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三,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和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有其更深刻的内容。青年是革命的生力军和火力点,是社会转型的推动者。他们积极参与了“一二·一”运动、反甄审斗争、抵制反苏反共逆流的斗争、抗议美军暴行的游行和运动、“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斗争,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具体表现为领导青年建团、创办干部学校、提升干部质量等,并且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所综合性的干部学校——华北大学, 为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干部培养体系。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解放区与国统区青年运动遥相呼应,共同推进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凝聚了革命力量,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于坚定了政治立场、推动了组织建设、促进参与了斗争事业、完善了干部培养等方面。

(一)坚定青年的政治立场

1.国统区青年学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

(1)国统区青年意识到了国民党的虚伪

在收复区,国民党接收大员疯抢洋房、汽车、抓黄金、美钞。 人们称这些接收大员为“三阳(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位子、金子、车子、房子、女子),接收改为“劫收”。国民党官僚资本趁势囤积财物,由“国难财”转为“胜利财”。 甚至徐永昌(国民党政府的军令部长)也写道:“平津近有谣谚曰:‘天天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之语。 ”[5]军政部部长兼后勤部总司令陈诚后来回忆说:“可怜八年浴血奋战的结果,最后却带来了一场‘胜利灾难’。 ”[6]

在经历了情绪的大起大落之后,国统区敏感的年轻人迅速从困惑转向失望和愤懑。 他们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活条件的恶化使广大学生对国民党统治的信任开始瓦解;二是青年学生对和平民主、民族复兴的认识不断增强;三是爱国学生表现出对新理论、新知识甚至“禁书”的好奇和接受。 部分学生对毛泽东的著作很感兴趣,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四是进步学生在国共两党的比较中做出了果断的选择。 如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等大批青年学生加入共产主义阵营[7]。

(2)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947 年5 月30 日,毛泽东在新华社评论中指出:“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8]

1946 年6 月26 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开始。 此后,在两年都不到的时间里,国统区接连爆发了抗暴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等的三场学生运动。 三个高潮相互交织,急剧推进[9]。 青年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逐渐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提升了自身思想觉悟,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边。

2.青年团成员系统地学习马列思想

1949 年元旦,中国共产党号召在全国范围之内成立青年团,在中央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文件里可以体现。 决议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基本任务在于有系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0]建团后,青年团成员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此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重塑自己的世界观。

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在一次次积攒着对国民党的失望,一点点学习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逐渐认清了“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思想是行动的先行者,行动是思想的体现。 认清敌友之后,青年更加坚定了政治立场,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争取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 这为今后的青年运动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推动青年团的组织建设

1.解放区试建青年团,青年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1946 年8 月26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延安枣园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举行会议,不仅讨论了要不要成立青年团,而且还讨论了要建立什么样的青年团以及如何建立青年团等问题[11]。

1946 年10 月,党中央提出成立民主青年团,要求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先进青年积极分子在内的统一的全国性组织,并希望为民主事业积极奋斗的15 至23 岁男女青年参加,希望各中央局、各分局择址试办青年团[12]。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948 年9 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了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问题。 十月毛泽东同志为党中央起草的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指出,1949 年上半年将召开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并将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9 年4 月11 日至18 日在北平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364 人,代表全国青年团员19 万人。冯文彬任团中央书记,任弼时任团中央名誉主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青年团体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的体现。

3.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相继建立,青年运动空前团结

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青年,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胜利,在团代会前后,在党的领导下,分别召开了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和全国青年代表大会。

(1)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1949 年3 月1 日至6 日,全国学生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 经过207 名代表的民主选举,产生了全国学生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学联。 朱德同志题词:“请你们努力学习一切科学, 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富强的繁荣的新中国。 ”[14]

(2)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1949 年5 月4 日至11 日,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青代会代表553 名,这是全国青年的一次民主大团结大会。 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后改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毛泽东同志为其题词,号召“团结各界青年,参加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工作。 ”[15]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和中央青年委员会的直接推动下,1949 年3 月至5 月,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新民主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相继成立了。 通过这三大青年组织,把全国青年的力量集中起来,使中国的青年运动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预示着中国青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16]。 表2 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的区别:

表2 全国学联、全国青联和青年团的区别

青年团的成立是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青年运动空前团结的组织保证。 青年团虽然只是历史的产物,但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工作提供了成功典范与历史借鉴。

(三)促进斗争和革命事业

1.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

1945 年12 月1 日,国民党特务、军人数百人冲入西南联大新校舍,用手榴弹将南菁中学教师于再(共产党员)炸成重伤而死。 数十名便衣武装冲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投掷三枚手榴弹,杀害西南联大学生潘琰(女,共产党员)、李鲁连和昆华工学校学生张华昌三人,另有重伤25 人,轻伤30 多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7]。

“一二·一”运动是中国青年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民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周恩来同志在纪念延安青年“一二·九”十周年大会上对“一二·一”运动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我们处在新的‘一二·九’时期,昆明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 ”[18]

2.收复区学生的反甄审斗争

1945 年9 月20 日至26 日,国民党政府修正并通过了《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甄审办法》。国民党对汉奸采取姑息宽容的政策,却把收复区学生视为“伪学生”,这引起了收复区广大学生的不满和反对[19]。

当时,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北平、天津、上海等地的学生首先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当局,为争取学习权利而斗争[20]。 表3 分别为北平、天津、上海反甄审斗争的时间、地点、阶段和方式:

表3 北平、天津、上海的学生反甄审斗争

3.党领导青年抵制反苏反共逆流的斗争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两次要求苏联延期撤军,并且散布“苏联要占领东北”“中共阻挠接收自己的国家主权”等谣言,煽动学生情绪,引导不明真相的学生进行反苏反共大游行。这场全国性的反苏反共逆流是国民党反动派利用学生狭隘的爱国心理和排外心理对我党和民主势力发动的一次进攻。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对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领导青年不同程度地制止了这次反苏游行[22]。表4 分别为昆明、上海、天津、重庆各地国民党反苏反共大游行的举动和共产党领导青年抵制反苏反共斗争的反击:

表4 国民党反苏反共大游行和共产党领导青年抵制反苏反共斗争的反击

4.抗暴运动中的青年斗争

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不惜将主权出卖。 而美帝国主义也趁机在中国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据当时报纸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从1945 年8 月到1946 年11 月,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青岛等五市,美军暴行至少3800 起,我国同胞被害和死伤者3300 人以上。 1946 年12 月24 日,北平东单广场发生了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先修班女学生的暴行。 消息传开后,学生们义愤填膺。 北平学生游行后,成立了“北平学生团体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简称“抗暴联”)。 此后,北大、清华、燕京、中法等校的进步力量乘势而上,许多学校的进步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北平学生的抗暴运动,打响了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学生大规模反美反蒋斗争的第一枪,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25]。

5.“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的青年参与

1947 年5 月20 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16 所高校的5000 多名学生聚集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了“拯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要求增加伙食费和国民教育费用。 在珠江渡口,示威者遭到警方喷水和棍棒殴打,造成19 人重伤,90 多人轻伤,20 多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五·二〇”血案。学生游行队伍向国民党参政会请愿,高呼“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26]。

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学生运动的历史作用。5 月30 日,毛泽东同志在《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中指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亦即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27]周恩来同志也在《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一文中说:“蒋介石遭到人民反对,政治上破了产。 ”[28]

继“五四运动”之后,青年又一次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和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生命力更为突出。 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收复区学生的反甄审斗争、党领导青年抵制反苏反共逆流的斗争、抗暴运动、“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青年运动,继承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英勇斗争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怀,这种精神风范将指引后辈,历久弥新。

(四)完善青年干部的培养

1.坚持党的领导

(1)团接受党的领导

其一,1948 年10 月20 日,冯文彬向毛泽东发去关于两年来建团工作的情况报告。 报告指出:“要使青年团能够正确的向前发展和坚持下去,必须有党的重视和领导。 ”[29]其二,在1949 年1 月5 日建团工作中指出,团和党的关系是:“团接受党的政治领导,在组织上党对团不能直接命令。”[30]这两份报告都能看出团与党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团要接受党的领导。

(2)常委负责党对团的领导

1949 年7 月20 日,《关于加强青年团领导的决定》 中指出: 党对团的领导必须由常委一人经常负责,各级党委按照工作的需要,就是说团委与青委合一,规定青委(即党组)对党委的报告请示制度,党委在接到报告请示后,必须及时予以指示,党委会应定期听取党组汇报,讨论团的工作,这项规定作为制度,应认真坚持执行[31]。

2.领导青年建团

(1)成立青委会

1947 年5 月10 日,《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指示》指出:要求“各级党委应把建团的组织视为目前重要工作之一,各区党委地委应抽调优秀青年干部成立青委会,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32]

(2)建团干部选择

1947 年9 月13 日,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在会议上说:“中央局、区党委要选择一批有群众工作作风的、虚心的、能接近群众而没有官僚主义毛病的青年干部去做青年团工作。 ”[33]

(3)建团联系群众

1948 年12 月4 日,任弼时与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青委书记胡克实谈话,指出:“在普遍建团以后,团不要脱离实际斗争,脱离群众。 ”[34]

3.创办干部学校

解放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尤为重视干部学校的创建,表5 分别为这一时期所创办的干部学校的名称、时间和学校的任务。

表5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4.提升干部质量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干部质量的提升,强调要注重干部思想、培养青年骨干、扩大干部人数、保持干部稳定等。 下表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不同文件中的内容证实这一时期党对干部质量提升的重视。 表6 分别为提升干部质量的方式以及证实该方式文件的时间、名称和内容。

表6 解放战争时期提升干部质量的方式

总之,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挑起了时代重担,肩负了历史使命,用热血、用生命,把火热的青春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解放战争的胜利,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党带领中国青年坚定信仰、建团固团、英勇斗争和干部改革。 其历史贡献为当代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提供了历史支撑。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

解放战争逐步走向胜利,与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进程密不可分。 时至今日,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在坚定政治立场、推动组织建设、促进参与斗争事业、完善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总结、归纳和提炼,对于研究当代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大有裨益。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的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青年运动得以发挥巨大成效的根本政治保证。 解放战争的胜利、青年运动取得的历史成效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最好的领导者。 毫无疑问,新时代无论风云如何变化,都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解放战争时期,党维护人民利益,推翻压迫、剥削人民的反动统治,有力激发了青年投身解放战争的革命情怀。 历史证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青年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青年运动的方向。 进入新时代,青年工作更要始终坚持这一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二)发挥共青团的引领作用是青年工作的组织需要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青年团体的建设,共产主义青年团就是党的青年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青年团体的建设和培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使中国青年运动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预示着中国青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 2022 年4 月,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 周年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44]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共青团更要牢牢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让青春为祖国和人民绽放绚丽之花。

(三)弘扬斗争精神是青年发展的思想源泉

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实现了规模和斗争水平的全面优化,包括“一二·一”运动、学生的反甄审斗争、党领导青年抵制反苏反共逆流斗争、抗议美军暴行的游行和运动、“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上海的“同济血案”、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运动等。 在解放战争时期正是无数青年选择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同封建剥削制度作斗争、同抑制人民当家作主的反动力量作斗争,青年运动才朝气蓬勃,彰显了青春的特色,做出了青春的贡献。 时代虽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 在新时代传承斗争精神、弘扬斗争文化、坚定理想信念与进行实践锻炼,需要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同向发力,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由斗争精神自觉转为真正的实践自觉,使斗争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必须切实弘扬斗争精神。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形成斗争认知。一是体悟“四史”斗争历程,深刻感悟到斗争理论所发挥的强大力量;二是研读马恩经典,“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45]。 第二,弘扬斗争文化,提升斗争豪情。 一是树立斗争榜样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地方,就有进步的力量;二是加强斗争宣传教育。 明确发扬斗争精神的原则、方法以及用好宣传平台,可以有的放矢,提升斗争豪情。第三,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斗争担当。一是用好红色资源,较深层此地激发斗争主体的情感,可以有效深化斗争主体的情感认同,激发弘扬斗争精神的主体责任,强化斗争担当[46];二是善用“大思政课”,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要准确把握“事、时、势”[47]。 第四,进行实践锻炼,增强斗争本领。“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淡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只有坚持加强学习实践与经历问题检验二者同时进行, 才能实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坚定斗争意志。 增强斗争本领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48]。

(四)注重干部培养是青年发展的中坚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青年干部数量、质量、结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所综合性的干部学校——华北大学。 由此看出,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干部培养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 ”[49]干部培养体系应致力于推动青年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推动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必须主动注重干部培养。第一,树立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部门要注重宽选渠道,“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青年领导干部”[50]。第二,加强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民族工作等不同场合上多次强调要引导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 坚持必要台阶、 递进式历练,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中磨砺品格、增长才干[51]。第三,强化教育管理,健全激励监督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52]这为新时代想干事、干实事的青年干部提供了重要保障[53]。

四、小 结

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 就是研究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的思想转变史、组织发展史、运动斗争史和干部改革史。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胜利,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党带领中国青年坚定信仰、建团固团、英勇斗争和干部改革。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立足于争取独立统一自由富强新中国的基本国情, 适应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需要,继承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精神,最终实现了青年运动的健康发展。通过对这一时期青年运动进程的历史梳理, 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青年斗争的必然性和斗争精神本身的一脉相承性。 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坚定政治立场、推动组织建设、促进参与斗争事业和完善干部培养。实践证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在促进建成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54]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共青团的引领作用、弘扬斗争精神、注重干部培养,才能更好地理解青年运动,更好地开展青年工作,更好地促进青年发展。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青年团斗争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1947年,攀越解放战争的“十八盘”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解放战争战略考
解放战争:得东北者得天下
解放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