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与追寻:英雄背影的浮雕
——评李秋沅《看见满天星》
2023-02-01练韬
练 韬
李秋沅的新作《看见满天星》虽然是一部儿童文学,却并不止于童真浪漫的抒情或奇瑰澎湃的想象,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极为严肃深刻的历史议题,在儿童文学的书写场域内,是一种富有意义的“不和谐”。因此,我并不愿意将之作为仅讲述一个“好故事”的儿童文学范本来审视,而是要在李秋沅所搭建的儿童文学的框架下,探讨其中超越儿童世界、直面时代命理的叙事“核仁”。
1
在小说中,木棉岛上的苏道心突然昏迷,在半梦半醒间忆起了童年时经历的温暖和伤痛。苏道心出生于上海,随着抗战形势的日趋严峻,一家三口由上海搬迁至广州再至广西。在这个过程中,父亲苏挺决定投笔从戎,母亲陈明月反对无果之后毅然离开。苏道心只得寄居在父亲好友木申家中。随着木家在一次轰炸中死伤惨重,她被迫跟随保姆阿芬一路流离,最终回到了木棉岛(也就是鼓浪屿)上的苏锦绣姑姑家。流离经历给苏道心带来的不仅是挨饿受冻的肉体伤害,还在于心灵上的啃啮,让她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担苦难的冲击,不安定的环境也让她的精神陷入“无根”的焦虑和悲苦。
颠沛流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年幼的苏道心成长“加速”的过程,“苏道心的心,已经被接二连三的揪心事儿揉得慢慢麻木了”——过早地领略生存的艰难和事态的炎凉,让苏道心过早地学会了成人该有的坚忍,吞咽了孩童的脆弱和敏感,以至于“她小小的一颗心,塞进了太多的悲伤和忧虑,锁住了眼泪”,收获了“超乎她年龄的悲悯心”。
事实上,对于苏道心来说,真正残忍的流离并不在于从广西到木棉岛的艰辛漂泊,而是她与父母之间的离散。在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小说标题——《看见满天星》。星星是明亮,是希冀,是理想,是一切美好的表征。李秋沅给星星赋予了更为温润的质地,“夜幕笼罩海天,她趴在母亲背上,在轮船的甲板上看苍穹之上的满天繁星……母亲的背是那么暖和,她嗅着母亲的发和颈散发出的让她欢喜的味儿,听着母亲肩背起伏的呼吸声……这一切,都让苏道心心安。”这是苏道心第一次认真地仰望星空。同样,令苏道心回味的还有父亲苏挺背着她去“摘星星”的场景:“父亲跑累了,停下,回头看了眼苏道心。苏道心开心地啃了父亲的脖子一下,满口的汗咸味。”对苏道心来说,满天星终归是遥远的明亮,而来自父母的温度、气味、声音和味道却拥有切近的真实,陶铸了她的温暖记忆。李秋沅将来自身体的感性记忆嵌入遥望星空的场景中,让“看见满天星”成为苏道心关于父母的强烈情感体验,而不再是抽象的美好符号,真正具有温润可感的美学质地。
不过,温柔的表象下却藏着冰冷的残忍,无论来自星星的记忆如何真实感人,星空和人间的距离恰似一场残酷的流离,隐喻着它和人间温暖的关山迢递,正如后来苏道心在梦里所体验到的那样,“她趴在父亲背上。父亲的体温暖着她。她伸手抓星星,抓住了一颗,可它又从她的指缝间滑走了”。“看见满天星”正构成了这样的复合隐喻,年幼的苏道心体验过来自父母的温暖,却最终与温暖的体验相去万里。相较于从未体验过来自父母的温暖,得而复失往往更为残忍。所以,年迈的苏道心躺在病床上,“在半梦半醒之间,她会陷入一个混沌的境地,在那儿,往昔的时光重现”,最先复活的记忆一直都是自己的童年。
从某种意义上看,苏道心所受到的伤害是作为英雄后代而承受的伤害。在全民族共同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中,英雄的亲属们失去了亲人,本该享有的亲情体验由是缺失,甚至像苏道心一样备尝人间的辛酸。苏道心的故事是形象的诉说,以独特的视角提醒了我们,尊崇英雄,并不能仅仅尊崇英雄本身。在小说的结局,李秋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疗愈”,晚年的苏道心一直在整理中国远征军的有关史料,“他们用自己炽热的心和鲜红的血,守护自己的国,即使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他们以青春的身躯为祭,为守护自己所爱,纵身跃入逝川之中。苏道心从他们的目光中,读出了生命之轻与重,渐渐放下了追问父亲为何舍得抛下自己的执念”。中国远征军用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民族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牺牲具有深厚的国族价值。应该说,这种价值提升的处理方式,符合儿童文学的基准要求,对树立小读者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取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从文学性的角度看,这样的“疗愈”是有限度的,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即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既充分肯定国族价值,又能以更贴近“人”的方式,更积极地关注英雄的亲属们因与亲人分离而受到的肉体伤害和精神创伤呢?
2
晚年大病之后的苏道心,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寻找父母。中国远征军入缅十万,只有四万人撤回了祖国,牺牲的战士里就有苏挺。苏挺是中国远征军里的一名英雄,苏道心却需要大动干戈地去寻找他,这折射出一个现实——英雄的“无名”。缅甸高山丛林里稠密的死亡气息可以在瞬间吞噬鲜活的生命,携带着他们的名号一同消失,即使后人想重返战斗现场,热带雨林也已掩盖了曾经的惨烈。何况,缅甸与中国之间地理距离亦是难以忽略,山水相隔也让找寻英雄变得无比艰难。应该说,李秋沅选择中国远征军作为“寻找”所致意的对象,指出了英雄“无名”的空间因素,是有着独特考虑的。
造成英雄“无名”的另一种力量是时间的推演。线性时间的前进会生产新的东西,也会悄悄掩埋一些事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小说开头登场的意象——荒宅。苏道心的孙女苏小冉“对木棉岛上所有的荒宅都有着匪夷所思的好感”,她迫不及待地想探索所有荒宅的秘密。荒宅是时间的废墟,我们可能会将之理解成“谜团”,毕竟,荒宅自带有吸引眼球的奇幻叙事功能,苏小冉对荒宅的兴趣也容易被我们当成是探险主题的前奏。但当苏道心看着月眉巷的那幢荒宅对苏小冉说,“从前,木槿在这儿住过呢”——木槿是“记载在史书和课本上的女英雄”,荒宅的指涉一下子严肃了起来:“那些她进不去或者不让进去的荒宅,都让她觉得有故事,故事里面藏着英雄。”荒宅的颓圮也就有了这样的表意功能:随着时间的前行衍化,居住过英雄的宅邸居然也渐成荒芜。这种令人痛心的事实,让对英雄无名的焦虑在文中一再显现出来。不过即使荒宅一再被忽略,所幸还有苏小冉的出现,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到曾住过女英雄的荒宅进行“探险”——对英雄往事的探寻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力量。苏小冉对荒宅的兴趣盎然点出了小说的叙事动力:寻找寂寥的英雄记忆。
在小说里,苏小冉和苏道心是寻找英雄的主体,小说可以大致分解为“苏道心的故事”和“苏小冉的故事”,是两代人的童年叙事。它们分属历史和现在,创设了两个时空平面上的爱恨情仇,但都包裹着“寻找”的叙事内核。但两代人对于苏挺——也就是无数英雄的中国军人的象征的体认却不完全一样。于苏道心而言,苏挺是亲爱的父亲,是温暖体验的来源,苏挺的父亲身份高于他的英雄身份,找到苏挺的消息是为了宽慰自己生命中温暖记忆的缺失,弥补自己关于亲情的最大的遗憾,更偏向个体层面的生存体验。于苏小冉而言,苏挺的面容已经不再清晰,儿童视角中苏挺的英雄身份显然更吸引人,找到苏挺除了可以帮助自己亲爱的奶奶,更指向重建崇敬英雄的精神传统,具有集体性的意味。
一名英雄从来都不只属于一个家庭,不只属于一个家族,而是整个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因此,苏小冉和苏道心的寻找既是家族意义上的寻祖(寻根),又是民族意义上的寻找英雄,家族史和英雄史完成了同构。作品选择家族史和英雄史的同构作为寻找叙事的起点,其意义在于以血缘温情的感召力量来论证寻找的合理性,继而延伸到民族国家的英雄传统主题,使后者拥有一个柔软而坚实的基础,不惮沦于空洞的说教。家族史和英雄史的同构,也是对历史传统的潜在呼应,《看见满天星》的教育意义也得到了历史维度上的扩充。
在小说结尾处,苏家隔壁居住过英雄的荒宅英华楼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他们在荒楼的外边搭起脚手架,认认真真、郑重其事地对这栋楼维修起来了”,最终“重获新生的英华楼气势恢宏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它不仅吸引着苏小冉的目光,也吸引着木棉岛的文史学者的目光”。这意味着无名英雄的往事将浮出历史地表,震撼我们的心弦。原来,英华楼的主人林生,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一个光明的结尾给我们以信心和底气,形成了强有力的号召:“她(苏小冉)年幼时所认识的荒宅,已然重获新生,骨血丰满地等待她的靠近。她开始透过它们的缄默,探知它们的心跳声,并小心翼翼地向它们的心窝深处迈进。”寻找无名英雄、憧憬英雄历史,实应启于现时现刻,这关乎着我们的精神传统和未来的命运走向。
3
《看见满天星》通过细节,展现了英雄作为人的真实的另一面。和苏挺一同参军的木申从野人山中挣扎了出来,但“走出野人山的木申,再不愿提起野人山。谁也不清楚他最后是怎么走出来的,他身边的战友又是如何一个个死去的。木申缄默着,将吞噬了战友和好友的野人山,深深埋葬在心底,一并葬入的,还有他自己那段长达三个多月的丛林生活”。木申本可以选择成为一名英雄而收获优渥的待遇,但他却对自己的战斗经历缄默不语,甚至最后“把家安在偏远的山村里,做了个不引人瞩目的乡村教师”。英雄为何主动“无名”?我想,残忍的战争对木申来说是一场不愿提及的酷烈的梦,当他醒来时,一心想要远离那个可怖的历史旋涡,将野人山的往事痛苦地吞咽了下去。这样的木申,有着不愿提及的精神创伤,他的形象突破了符号化的束缚,呈现了人的真实,英雄的肉身感更加强烈。其实,这也是“核仁”所在,在主流儿童文学的英雄书写之外,触摸历史行进中的侧影,呈现复线的英雄历史。
通览全书可以发现,李秋沅并不着重于雕刻英雄正面的刚毅,而是篆刻英雄背影的浮雕。她以温柔的笔触书写英雄后人的流离,关照苏道心所受的创伤,发掘“看见满天星”背后的冰冷和残忍,呈现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所拥有的同情和悲悯。她以独特的烈属视角去书写英雄背后的故事,触摸“关怀英雄”这一宏大主题之下被忽略的角落,提醒我们思考如何给予烈属更温厚的关怀的问题。小说传递的关于英雄“无名”的焦虑也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话题。李秋沅正是以儿童文学的框架,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信念:发现无名英雄,建立我们的精神传统,因为英雄谱系是真正照耀我们前行的满天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