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中去
——读《共产党宣言》的收获与感悟
2023-02-01申永涛
文_申永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多次研读后,我对《宣言》的认识及其蕴含的真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170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之中感悟《宣言》的无穷力量。恩格斯说过:“不了解《宣言》是怎样产生的,那无论用什么语言文字来出版都绝对不行,不指出这一点,《共产党宣言》就几乎完全不可理解。”《宣言》诞生于欧洲大陆各式各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工人阶级普遍觉醒及担当革命主力军之际,这是《宣言》之所以写成伟大斗争宣言和政治战斗檄文的客观现实基础。时代特征凸显了时代课题,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课题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度思考和精彩回答,最终才形成了《宣言》这样经典的思想篇章。
《宣言》自诞生以来,就显示出强大威力,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若仅仅用今天的认知视角直接对话《宣言》的历史文本,那就很难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当时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结构变革和政治领域变革的内在关联,也终将无法走近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逻辑和思想实质。
继承发扬《宣言》蕴含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撰写序言,不断及时修正、补充、完善《宣言》,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开放创新品质。1872年德文版序言,最鲜明的一个亮点,就是充分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态度:“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历史伟业,书写伟大历史篇章,用生动实践和铁的事实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分析事情本质、把握工作规律;要持续加强学习,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用学习和实践增强新本领、迎接新考验。
继承发扬《宣言》蕴含的敢于斗争的精神勇气。《宣言》的第四章节《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些掷地有声的经典名言,表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卓有成效地进行伟大斗争。
联系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其实也是一种斗争。要战胜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就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以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