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体美劳育 提升历史解题能力
2023-01-31王东升
□王东升
为引导考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相关核心价值指标,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和各省区的历史试题,都突出体现了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考查。因此,备考复习时应掌握历史试题考查体美劳育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准备,提升解题能力。
一、考查要求和特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考生:具有健康意识,注重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近两年考查体育的典型历史试题,如下表所示:
试卷试题试题情境试题类型2021年江苏卷第7题_____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中观点___________选择题2021年湖南卷第6题乾隆时期的绘画《冰嬉图》选择题2021年湖北卷第10题____1981年中国女排夺冠在全国的影响___________选择题2021年海南卷_________________第4题《隋书·地理志》载端午节赛龙舟___________选择题2022年湖北卷_________________第10题1992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主题口号___________选择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考生:应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近两年考查美育的典型历史试题,如下表所示:
试卷试题试题情境试题类型2021年海南卷第12题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择题2021年海南卷第20题_____1 9 6 6年的“新德国电影”的风格___________选择题
2021年北京卷第19题15-17世纪中、西方的自画像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2022年全国乙卷第25题____颜真卿楷书选择题2022年湖南卷第4题南宋画家李唐的画论选择题2022年山东卷第18题____宣传画《工人新村》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2022年广东卷第12题_____17世纪荷兰画家作品中的场景_______________选择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考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坚持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意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辛勤工作。近两年考查劳动教育的典型历史试题,如下表所示:
试卷试题试题情境试题类型2021年全国乙卷第31题____新中国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_____________选择题2021年江苏卷第10题_____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技术革新运动_______选择题2021年广东卷第18题工业革命对工人影响的不同观点_________非选择题2021年北京卷第11题_____苏格拉底的劳动观选择题2022年湖北卷第17题古代农书与农业非选择题2022年山东卷第18题_____宣传画《工人新村》赏析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2022年广东卷_________________第13题18世纪后期英国工厂中的工人工作_______选择题
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相关历史真题,可知新高考对体美劳育的考查呈现出如下特点:
1.考查内容广泛,体现专业知识
体育方面,考查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如角抵、拔河、赛龙舟等)、历史上重大体育赛事、某项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受众群体等。如2020年全国Ⅱ卷第24题,考查秦汉角抵的大众化特点。
美育方面,涉及古今中外各历史时期的诗歌、小说、戏曲、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影视等文学艺术成就,考查各项文艺作品的内容、风格、美学价值,检验考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25题,以颜真卿楷书为例,考查考生对汉字字体和书法的准确鉴别能力。
劳动教育方面,考查历史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技术变革、劳动者社会地位和精神面貌的变化、一些思想家的劳动观等。
2.紧密结合时代环境,突出考查时代特征
考查文艺作品、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劳动生活等与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关系,考查考生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如2019年全国Ⅲ卷第31题,以1953年创作的年画《数他劳动强》为情境,展现了建国初期崇尚劳动、学习劳模的时代新风。
3.综合考查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以文艺、体育、劳动为内容情境创设的历史试题,融入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及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探究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如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5题,以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为情境,综合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要素;2022年山东卷第18题,要求考生以“《工人新村》(1952年的宣传画)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综合考查了美学鉴赏、史料探究、写作表达等关键能力。
4.弘扬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育观和劳动观;以传统艺术、体育、生产成就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以近现代艺术作品、体育赛事、劳动者地位和观念的变化为载体,关注民族命运,弘扬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等。如2021年湖北卷第10题,以1981年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为情境,引导学生发扬以爱国、奋斗为主题的女排精神。
二、备考方向和对策
1.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必备历史知识
体育方面,查阅权威资料(如学苑出版社《中国大通史》的各时期分卷中有关体育专题的讲述),了解中国古代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体育活动,近代新式体育的引进和推广,新中国重要的体育成就;古希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时期的西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现代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发展历程。
美育方面,系统梳理古今中外各重要时段文学艺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美学风格、发展特征、时代环境、历史价值等知识内容,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下列历史知识:
①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建安文学、唐诗等文学风格的特点、背景、代表人物和作品。
②宋词、元曲、话本、明清小说、戏曲等市民或世俗文艺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和时代背景。
③汉字字体的历史演变,晋、唐、宋等时期的书法艺术风格、代表人物和作品。
④中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在各重要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代表成就。
⑤西方文化的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对中国近代文艺的影响。
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推动下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创新和成就。
⑦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影响下的文艺作品等。
劳动教育方面,了解和掌握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发明和生活,近代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业政策和农民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劳动模范的贡献及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墨子、苏格拉底、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等中外思想家的劳动观念等。
此外,考生还应系统掌握古今中外各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时段特征,构建完整清晰的全历史时空体系。以此为基础准确判断与试题情境相关的时空环境和时代特征。
2.深入领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各要素,准确运用
例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新高考试题考查考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美育相关的文艺创作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范畴,考生应能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互动关系原理,结合文艺创作的时代环境、文艺发展的历史传承及作者自身因素等,全面、客观、准确地解读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主题和历史影响。如2022年湖南卷第4题:
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联系所学知识——宋朝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满足市民阶层需要的世俗文化涌现,题干诗句反映了牡丹画受当时大众的欢迎,D项正确。
再如,正确认识美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美学作品一方面可作为史料甚至原始史料,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当时某些历史内容;另一方面,其艺术性的虚构、夸张或升华,也有或脱离或超越或弯曲现实的一面,运用其探究历史真相时应谨慎。
3.研习历年真题,通过实战发现并总结解题规律,提升作答能力
最好的习题是历年的考试真题。在备考复习阶段,应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并认真研习历年考查体、美、劳育的高考和学业考试真题,对于非选择题更要限时动笔认真作答一次,再对比参考答案、作答示例和解析寻找自己作答的差距,积累解题经验,提升作答水平。
如2019年全国文综Ⅱ卷第47题,美育方面提供了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等文学成就,其第二问要求考生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下面是某位学生的作答与参考答案的比较:
通过对比可知,这位学生在司马相如个人努力等方面解答得比较充分,但缺少司马相如对汉赋创新方向的作答,对作品适应的时代特征作答也不够深入透彻,且语言表述的概括性、分析角度的完整性、时代特征掌握的准确性方面亟需提升。
4.拓展知识视野,关注时政方针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同学,可进一步广泛深入地查阅与体美劳育相关的史学名篇、名著,拓展知识视野。关注当前党和政府及领导人关于体美劳育的重要方针及讲话,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汲取最新观点和权威而精妙的表达术语,运用到试题作答中,深化认知,提升高度。
总之,备考阶段师生应高度关注考查体美劳育的历史真题,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掌握,融合学科素养,及时提升作答能力,以期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