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街道理念下城市道路改造策略研究
——以黄兴大道改造项目为例
2023-01-31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曹豪荣李桂峰
文/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曹豪荣 程 朋 刘 杰 刘 进 龚 毅 姚 群 李桂峰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聚集导致道路拥堵,行人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约城市道路服务能力。2003年,美国精明增长联盟负责人David Goldberg提出“完整街道”(Complete Streets)概念,摒弃“车本位”思路,强调以人为本,着重关注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国内对完整街道的研究起步稍晚,2006年发布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填补了国内街道设计的空白,重点探讨街道的内涵,提出“安全、绿色、活力、智慧”四大设计导向及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议,随后不同城市相继颁布了街道设计导则。以上导则的发布是对完整街道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完整街道在本土化过程中是符合我国目前城市道路设计的策略。
1 完整街道理念
完整街道可理解为对街道全要素进行设计的方法,其规划、设计、运营和维护旨在保障使用者安全,包括车行系统、慢行系统及界面空间等,完整街道设计旨在回归传统街道,提高宜居性,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缓解交通拥堵,建立和完善街区功能,是以全要素思路构建安全、畅通、绿色、活力的街区,全要素包括城市道路和临街建筑元素。我国城市一般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在城市道路修建后再进行两厢用地的开发,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时,无法考虑后续建筑设计相关的预留,建筑设计难以与城市道路设计相适应,导致整个街道界面杂乱无章,给后续运营和管理造成诸多不便。完整街道理念首先应用于规划层面,对街道进行整体定义和规划,并以此规划为依据进行后续的开发建设。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需运用完整街道理念,定位城市街道风貌,识别街道组成要素,进行街道全要素改造。
2 改造设计策略
2.1 定位城市街道风貌
街道风貌由有形实体与立体空间组成,是城市内涵的体现,表征为历史演化、自然特征及市民生活。快速城镇化正逐步吞噬城市原有的街道风貌。因此,彰显城市个性,唯有还原和重新定位街道风貌,从本质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被传承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文脉所在,体现着城市精神和街道文明;街道的发展也从未脱离对自然生态的依赖,不同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路网骨架,影响着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和市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建设倡导以人为本,而城市街道风貌是市民生产活动和生活氛围的集中体现,既包含物质层面,又包含非物质层面,同时体现着市民审美程度和城市认知度,因此市民活动是街道风貌的主体,更是街道风貌的最终指向。
2.2 识别街道构成要素
识别街道构成要素是改造设计的重要环节,如街区景观、人文文化特点、市政设施现状等。街道构成要素包括市政设施、建筑界面、街道空间。市政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管综、电气、绿化及城市公共设施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使街道风貌更加立体、有序。建筑界面是构成街道垂直界面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直观感受。建筑界面的内容包括沿街建筑形态、建筑轮廓线和建筑色彩等。相较于市政设施和建筑界面,街道空间是相对抽象的概念。
2.3 全要素设计
结合街道风貌定位,通过识别街道组成要素,逐一对各要素开展设计工作,理念指引加总体规划,各要素整合联动,可实现全要素设计工作。例如各类市政设施结合街道风貌统一风格,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激发街道活力。对于道路交通状况,改造可根据不同的街区功能,调整人车关系,改善停车设施、人行空间、道路铺装,创造节点空间,增加无障碍设施等。对建筑界面改造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针对性改造,以充分体现人文特色和街道景观。
3 项目实践
3.1 项目概况
黄兴大道是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较早的道路,目前是长沙市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并且是长沙远期快速交通干道,其提质改造对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提质改造具有示范作用。本次改造范围北起开元路,南至机场高速,全长约7.8km,城市主干路红线宽60m,绿线宽80m,采用“主八辅四”断面,主路设计速度60km/h,辅路30km/h,提质改造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管综、交通、电气、景观、街区综合整治等,概算批复总投资约6.5亿元,建安费约5.3亿元。
3.2 改造方案
3.2.1 用地分析
本项目设计充分结合两厢用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取改造要素进行整体提质改造,两厢用地情况如图1所示,两厢开发已基本完成,是较为典型的园区道路街区。
1黄兴大道两厢用地情况分析
3.2.2 横断面设计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包括慢行系统的设计,而本项目两厢用地情况复杂,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提出最优路权分配策略,推动城市道路设计向“人本位”回归,对道路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街道“U”形空间利用率,激发街道活力,体现街道的公共空间价值。项目设计首先保证绿道的连续性,绿道全长约14km,有辅路的路段绿道与辅路共板,宽2.5m,采用沥青基面上增加3mm厚环氧树脂的彩色防滑路面,无辅路的路段设置人非共板的彩色透水混凝土非机动车道,并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有条件的路段加宽人行道,打通人行道与建筑前坪的部分空间,将部分行人引导至商业前坪,增加商业前坪的空间活力,标准段断面设计如图2所示。
2黄兴大道标准段断面设计
3.2.3 其他改造措施
1)人群集中过街处设置立体过街设施,包括当代广场天桥、县一中天桥、红树坡路天桥。
2)提升改造道路附属设施品质,体现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主要包括树池、无障碍设施(安全岛、导流岛等)、公交站台、路缘石、城市家具、标志标牌、路灯杆等。
3)打开原有绿化封闭空间,精简植物层次,丰富场地功能,营造疏朗通透、舒适有序、彩花色叶的景观效果,增设景观亮化,提升夜景景观效果。
4)整乱象,塑空间,增体验,强特色,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街区各类问题,使街区更具特色、趣味,设施更安全,功能更合理,形成开放共享的活力街道空间,例如,结合德普·企业公元前区景观,打造街角公园、口袋公园。
5)采用智慧交通设计,信号灯采用绿波协调控制,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交通参数检测器、摄像机等监控设施,交通控制采用高清交通监控系统、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及行人过街系统。
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采用再生沥青,减少建筑垃圾,节能环保。
4 结语
本文结合完整街道理念及本土化研究成果,提出完整街道改造策略,包括定位城市街道风貌、识别街道组成要素与全要素设计,并结合黄兴大道改造项目实践,对完整街道理念进行探索和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完整街道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用于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