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1-31郭以杭徐婵娟胡元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奥司乙型流感

郭以杭 徐婵娟 胡元辉

小儿乙型流感在临床儿科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属于流行性感冒中4 类流感的一种。小儿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潜伏期通常为1~7 d,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时间,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畏寒、发热,体温在24 h 内升至39~40℃甚至更高[1]。该病常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小儿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抵抗力都较低,容易被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若患儿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与控制,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患儿身心健康。目前门诊常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该药能抑制神经氨酸酶,在较短的时间内阻断病毒的复制与扩散[2]。但单纯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仍有不足,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的作用[3]。基于此,下文就本院门诊的106 例乙型流感患儿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2021 年2 月~2022 年3 月收治的106 例乙型流感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1~8 岁,平均年龄(4.59±1.71)岁;病程5~23 h,平均病程(17.96±4.52)h。观察组:男28 例、女25 例;年龄1~9 岁,平均年龄(4.78±1.69)岁;病程6~25 h,平均病程(18.72±4.98)h。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有关乙型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且无用药禁忌;③家属对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患儿有较高配合度。排除标准:①患儿肺部存在阴影;②患儿对药物过敏;③患儿有先天性疾病;④患儿有基础疾病;⑤患儿有严重细菌感染;⑥患儿在入组前使用过抗病毒、免疫药物;⑦患儿有下呼吸道感染。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规格:15 mg/袋)治疗,按患儿体重差异用药:体重≤15 kg 的患儿30 mg/次,16~23 kg 的患儿45 mg/次,24~40 kg 的患儿60 mg/次,>40 kg 的患儿75 mg/次,均为2 次/d[4]。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济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3090,规格:2 g/袋)进行治疗,按患儿年龄差异用药:6 个月~1 岁的患儿1~2 g/次,2~3 岁的患儿2~3 g/次,4~6 岁的患儿3~4 g/ 次,7~9 岁的患儿4~5 g/ 次,≥10 岁的患儿6 g/次,均为3 次/d[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热复发率。

1.3.1 症状缓解时间 包括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

1.3.2 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血清IL-6、TNF-α、CRP,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检测,均于清晨空腹采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TNF-α,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1.3.3 治疗效果 分为显效、好转、无效,其中显效:体温复常,咳嗽、鼻塞、咽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患儿恢复健康;有效:前述症状有所好转,患儿也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前述症状未得到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口干、嗜睡,计算总发生率。

1.3.5 发热复发率 发热复发指用药后发热症状短暂缓解之后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5 两组患儿发热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发热复发率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发热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在呼吸道疾病中流感属于最为常见的类型,不分性别年龄都容易被其感染,而小儿属于高发人群[6]。秋冬季是流感最为频发的时间段,而乙型流感在流感中属于常见类型,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引起气管与支气管炎、肺炎等的发生,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研究认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抑制作用,且能阻止流感病毒的复制与扩散,有助于缓解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使其病情得到控制[7]。但有报道指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虽然能有效的阻止流感病毒的复制,但是没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部分不良症状无法得到治疗,患儿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提高[8]。

流行性感冒在中医中归属在“时行感冒”“时行病”中,认为机体卫外不固,抵抗疾病的能力、免疫力下降,肺卫皮毛受侵与此病发生有关[9]。中医认为治疗该病需要由辛散解表着手[10]。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成分包含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炒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岑、半夏、柴胡、甘草,大黄和黄岑都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可以用于治疗腹痛,黄岑可以用于治疗肺热的咳嗽、咳吐黄痰以及高热;青蒿具有清虚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烦热口干;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行气消积的功效,可以缓解肺气不降、喘咳胸闷;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降逆止呕、抗溃疡的功效,可用来治疗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柴胡具有疏肝解郁、退热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导致的发热;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可用来缓解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将以上诸药通过合理的比例进行配制,制成中成药,能显著提升抗炎和抗菌作用,使儿童的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症状得到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得到降低,如使IL-6、CRP水平得到降低[11]。相关研究也表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乙型流感有标本兼治的功效,还能解痉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消炎、促进消化、调节免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复发率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治疗小儿乙型流感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临床效果好,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性与安全性兼备,可推广。

猜你喜欢

奥司乙型流感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感大作战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小心,流感来了
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无效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