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3-01-31王巨
王巨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生活工作压力加大,长期处在工作状态,体育锻炼少,使得人体组织细胞在胰岛素中的敏感性降低,加上高热量饮食引起的体质量超标,都会造成2 型糖尿病的发生。与1 型糖尿病不同的是,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生成能力正常,但是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在医学中称为“胰岛素抵抗”。通常,2 型糖尿病主要症状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即三多一少,不少患者早期典型症状不明显,时间延长会出现多种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由于高血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β 细胞功能损害的严重后果,也是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临床多建议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配合有效的口服药物进行血糖控制,其中胰岛素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 型糖尿病的效果,本文特选取2020 年1~12 月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44~64 岁,平均年龄(52.57±3.25)岁。观察组男11 例,女19 例;年龄45~62 岁,平均年龄(52.52±3.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过程与目的,且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④临床资料全面。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②严重感染患者;③配合程度差或者难以沟通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予以患者二甲双胍(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国药准字H12020561)与格列美脲(四川普渡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00704)口服治疗,其中二甲双胍剂量为1~2 g/d,格列美脲为2~4 mg/d。
观察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开始时使用普通胰岛素治疗,起始剂量0.5 U/(kg·d),分别于三餐前30 min 皮下注射,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应注意患者餐后2 h 血糖水平控制在4.4~8.0 mmol/L,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然后使用诺和灵治疗,2 次/d,早晚餐前2~4 个单位,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如果发现患者胰岛素用量过大,需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如果病情严重,随机血糖>17 mmol/L的患者,需静脉滴注0.1 U/(kg·d)常规胰岛素,每间隔2 h 监测一次患者血糖,若血糖水平降低至14 mmol/L,可以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用药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见,餐后2 h 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餐后2 h 与空腹血糖水平有所改善,且改善幅度>50%;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时间及血糖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用药时间及血糖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时间及血糖恢复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用药时间及血糖恢复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实际上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终身性特征,临床无法治愈,只能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血糖控制。据统计[2]:糖尿病患病人群中,>90%患者为2 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可以帮助机体组织细胞正确使用葡萄糖,协助人体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以及肝细胞正确存储机体中多余的葡萄糖,一旦人体胰岛素产生量减少,或者机体不再敏感于胰岛素,葡萄糖便不会被人体细胞有效利用,且长时间停留在血液中,使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而高血糖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可引起机体眼睛、心血管、神经、肾脏性疾病,诱发多种并发症,加上疾病长期迁延不愈,大大增加患者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β 细胞功能缺陷,血糖升高,胰岛β 细胞不能有效适应,引起胰岛功能不全,血糖持续升高损伤胰岛β 细胞,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病情,如果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是正常人群的50%,及时加以治疗尚可缓解患者病情,对胰岛损害产生逆转,良好控制血糖水平[3-5]。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要求严控患者血糖水平14 d,从根本上清除患者高血糖毒性,改善机体胰岛β 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指数。
通常,葡萄糖诱发C 肽分泌量,增加胰岛素水平,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会逐渐恢复正常,并直接影响机体肝脏功能,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量,控制肝糖输出量,降低人体肝糖的产生量,防止患者在餐后血糖升高;与此同时,其还可以有效抑制脂肪分解,游离状态限制脂肪酸,降低肝糖原异生风险[6-9]。另外,短时间内,胰岛素敏感组织可以经内源性形成葡萄糖转换,为通过葡萄糖维持机体葡萄糖稳定。实际上,在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损害的干扰下,人体很容易出现2 型糖尿病,使其血糖水平升高至6.4 mmol/L,不见葡萄糖刺激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时,便可证实糖尿量损害,空腹血糖损害阶段,尚未出现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现象[10-12]。一般情况下,临床常常通过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来判断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下的2 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恢复情况,即可直接说明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胰岛素抵抗程度差,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小,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病情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时间及血糖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积极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确切,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用药时间,还可尽早恢复机体血糖至正常范围,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