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在腹腔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23-01-31刘向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舒巴坦头孢

刘向崇

腹腔内感染属于一种因细菌感染所致的腹膜炎,其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1]。随着对腹腔内感染的研究发现,此病的病原菌性质与以往的病原菌相比,耐药性较强、毒性较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临床上多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具有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患者短期预后较差。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在腹腔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此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64 例腹腔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82 例。常规组男46 例,女36 例;平均年龄(44.18±18.10)岁;平均病程(7.00±2.00)d。研究组男43 例,女39 例;平均年龄(45.60±18.50)岁;平均病程(7.23±2.10)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事项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 版)》[2]诊断标准,存在发热、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表现,腹水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感染较为严重预计短期内发展为全身感染者;预计生存期较短者;心肝肾等重要障碍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沟通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研究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95,规格:1.5 g)治疗,剂量为3~9 g/d(头孢噻肟2~6 g、舒巴坦钠1~3 g),分2~3 次给药;严重感染者,每6~8 小时给药3.0~4.5 g,其中舒巴坦钠最大推荐剂量为4 g/d,静脉滴注。7 d 为1 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1 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的生化指标。

1.3.1 临床指标 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

1.3.2 生化指标 在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CRP、PCT、IL-6、TNF-α 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2-△△CT法测定TLR2 mRNA、TLR4 mRNA 相对表达量。

1.3.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评价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3 个等级。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腹水细菌培养阴性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WBC 等指标仍有升高,腹水细菌培养阴性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且有加重的趋势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d)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1 d,两组患者CRP、PCT、IL-6、TNF-α 水平及TLR2 mRNA、TLR4 mRNA 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结束后,两组CRP、PCT、IL-6、TNF-α、TLR2 mRNA、TLR4 mRNA 相对表达量均较本组治疗前1 d 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1 d 对比,aP<0.05;与常规组同期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n(%)]

3 讨论

腹腔内感染临床发病率较高,疾病发生后患者表现为感染症状、急性腹痛、胃肠道功能障碍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属于头孢噻肟、舒巴坦钠的复合制剂,头孢噻肟可经感染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3-5]。舒巴坦钠抗菌活性较低,因此常被用于组成复合制剂[5]。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所组成的复合制剂经抑制酶降解头孢噻肟进而增强头孢噻肟的杀菌作用,目前临床上已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中[6-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3±0.50)、(17.35±2.09)d,短于常规组的(4.49±1.12)、(20.64±2.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干预治疗的腹腔内感染患者体温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临床总有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提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可用于腹腔内感染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患有感染类疾病的患者机体均伴随着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如CRP、PCT、IL-6、TNF-α 等均属于较为常见的与感染相关的指标,上述指标含量高低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1]。另外腹腔内感染发生后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屏障为TLR 家族,TLR2、TLR4 可识别多种病原体表面结构,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亢进、感染恶化后TLR2、TLR4 mRNA 含量升高,表达越高腹腔内感染患者病情越严重[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7 d、治疗结束后,两组CRP、PCT、IL-6、TNF-α、TLR2 mRNA、TLR4 mRNA 相对表达量均较本组治疗前1 d 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患者机体因感染所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被抑制,阻碍感染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对腹腔内感染的治疗有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应用价值理想。

猜你喜欢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头孢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基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左氧氟沙星等联合用药治疗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