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效果分析

2023-01-31刘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梅毒青霉素阿奇

刘丹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诱发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传播方式以性接触、母婴及血液传播为主,本病有高危害性的特点,病变基本可以遍布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女性在妊娠期患上该病会增加胎儿早产、流产及死产等风险。最新调查显示[1],梅毒的发病率为10 万人内有35.7 个患病,和前几年相比显著提高,可能和性观念的转变、区域之间人口流动性增加等相关。在临床上,早期梅毒即TP 感染病程≤2 年者,包括了一期、二期梅毒,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等是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如果没有接受对症治疗或者干预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骨关节、眼部、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病变等诸多表现[2]。部分早期梅毒患者能够实现治愈,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要遵循尽早、足量、规范化的治疗原则。青霉素类是各期梅毒患者的首选药物,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的改善早期梅毒患者病症表现,更好的控制其病情,改善预后,本研究纳入48 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阿奇霉素、苄星青霉素的治疗效果,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4 月~2021 年8 月来本院治疗的48 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8 例;年龄19~66 岁,平均年龄(30.54±4.50)岁;体质量指数(BMI)19~24 kg/m2,平均BMI(21.54±0.34)kg/m2;病程4~20 个月,平均病程(12.31±2.50)个月;梅毒分期:一期13 例,二期11 例。试验组男14 例,女10 例;年龄18~69 岁,平均年龄(31.28±4.74)岁;BMI 20~23 kg/m2,平均BMI(21.60±0.40)kg/m2;病程4~22 个月,平均病程(13.17±2.47)个月;梅毒分期:一期12 例,二期1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是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后开展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3]内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经检查后确诊;②年龄18~75 岁;③肝肾功能正常;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免疫系统性疾病者;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③青霉素皮试阳性者;④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安全性行为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自动终止治疗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奇霉素治疗,0.5 g/次,1 次/d,连续用药15 d。试验组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240 万U/次,1 次/周,连续用药4 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1.4.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转阴或滴度降至1∶4 以下为显效;RPR 滴度降低幅度≥1/4 为好转;RPR 滴度降低幅度<1/4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2 T 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运用酶联免疫检测仪 (奥地利 anthosht) 检测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CD3+、CD4+、CD4+/CD8+。

1.4.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失眠、纳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3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8+、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停药2~3 d 自行减退至消除。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一些患者可能表现出的是无症状潜伏状态,早期可能会侵犯皮肤局部黏膜,进而出现斑疹、斑丘疹等皮疹、与感冒病症很相似的症状及周身淋巴结肿大等。性交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少部分还可能通过接吻、哺乳等直接接触方式传播等[4]。因为梅毒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其他很多疾病存在着相似之处,故而临床医生应综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体格及生化检查等作出科学诊断,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追踪随访诊断。

从1905 年Schaudinn 等发现TP 以来,梅毒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的研究成为临床领域内的一大热点。Wheater 等[5]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指出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在梅毒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一方面会增加感染TP 的风险,另一方面对疾病的预后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现已证实,在早期梅毒皮损的浸润细胞内T 淋巴细胞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并且伴随梅毒病情的发展,T 淋巴细胞亚群也会随之出现一定改变。由报道称,CD4+淋巴细胞在一期梅毒患者皮损内占优势,而经检测发现二期梅毒患者皮肤内CD4+与CD8+淋巴细胞大体持平,甚至是后者稍微占据优势,这间接表明早期梅毒皮肤组织的自我愈合可能和CD4+淋巴细胞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后期还有研究指出,CD8+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可能通过释放部分活性介质的方式诱导梅毒皮损中的免疫反应,并且处于活化状态下的CD8+CTL 不仅仅具备溶解细胞内螺旋体的功能,还能够基于生成γ 干扰素 (IFN-γ),使巨噬细胞发挥自身的吞噬功能进而清除部分TP。Pope 等[6]运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验了早期梅毒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CD8+、CD4+、CD4+/CD8+水平,统计发现患者组外周血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国内外临床针对梅毒疾病,提倡早期发现,及时予以规范化治疗,青霉素类药物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作为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至今未见耐药的相关报道,早期梅毒患者可能会被治愈,晚期梅毒患者虽然可以采用抗梅毒疗法,但是不能逆转前期已经造成的部分身体损害。因为个体差异相对较大,故而用药治疗并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速、最有效,除了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外,应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患者自身状况选用最合适的药物。

阿奇霉素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进而发挥抑菌的效果。本品药物的抗菌谱相对广泛,其能有效抑制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病原体,例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正因如此,临床经常会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以上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问题,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阿奇霉素自身具备二碱价双亲的特别属性,明显强化了其在酸内的稳定性,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阿奇霉素在体内的转运特点十分独特,有学者提出了药物的吞噬细胞传递机制,用药后阿奇霉素能快速汇集至多形核白细胞(PMN)与巨噬细胞内,伴随吞噬细胞的迁移过程被转送到感染病灶,进而使感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很高的药物浓度,有研究发现其组织浓度比胞外浓度高出300 倍左右,并且消除过程十分缓慢,组织半衰期大概是68~76 h,如果每日用药1 次,连续给药3 d,能够维持有效浓度长达8~10 d[7]。苄星青霉素是一种长效青霉素,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似度很高,故而临床上又将其叫做长效青霉素、长效西林,临床多采用其注射液制品(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疾病,通过肌内注射后能够缓慢游离出青霉素,进而发挥抗菌的作用,作用机制相对较长。本品药物的特点是用药后吸收较缓慢,血药浓度偏低,但是能维持较长时间,成人肌内注射240 万U,2 周后血清浓度0.12 μg/ml,儿童肌内注射60 万U 或者120 万U,24 h 后血药浓度能达峰值,分别是0.16 μg/ml或0.15 μg/ml,仅适合用在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维生素感染治疗领域,主要经肾脏伴随尿液排出至体外,少量也会经胆汁进行排泄[8]。

颜霞等[9]在报道中指出,梅毒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患者整体表现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这也预示着在梅毒患者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 是T 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类抗原,CD3+指的是成熟的T 淋巴细胞,CD3 与T 细胞受体(TCR)结合,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 淋巴细胞内。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可以用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CD4 细胞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免疫细胞类型,其主要是辅助T(Th)细胞表达的,被公认为是Th 细胞辨识抗原的受体,CD4 也是HIV 的一个主要受体,正常成人体内CD4 数量是500~1600 个/m3,HIV 感染者的CD4 细胞数量会呈现出进展性或无规则性降低的特点,代表免疫系统遭受到了严重过敏损害,当CD4 细胞<200 个/m3时,表明患者当前可能存在着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者肿瘤[10]。在梅毒发病早期,CD4 细胞数量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故而通常会使CD4+降低。CD8+是另一种T 淋巴细胞,也被叫做细胞毒性T细胞,其在总淋巴细胞中占比为20.0%~30.0%,其功能类似一个“杀手”或者细胞毒素,能够消灭掉被感染的细胞,这也不排除HIV 病毒感染的CD4 细胞[11-13]。CD8+T 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可能存在着病毒感染的情况。伴随个体生理状态的不同,CD4 细胞的绝对计数会出现较大的变动,但是CD4+/CD8+则相对较稳定,当该比例失衡时,表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现象[14-16]。经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和阿奇霉素治疗比较,苄星青霉素药物治疗能更明显的强化早期梅毒患者的T 淋巴细胞功能,这是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基础。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示着试验组早期梅毒患者获益更为显著,可能是因为苄星青霉素G 有效激活了T 淋巴细胞亚群,弱化了病毒复制的活跃性,刺激Th1分泌出大量的I 型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IFN-γ 等,进而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始终是广大患者及家属关注的一个共同问题,故而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苄星青霉素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广大梅毒患者可以安心使用。

刘林[17]把60 例早期梅毒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 例,分别采用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皮疹消失时间(10.15±2.24)d 短于对照组的(16.92±2.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12 个月时,观察组治愈率30.00%、70.00%、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6.67%、43.33%、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能有效杀灭TP,改善病程,效果显著,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更好的控制病情,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梅毒青霉素阿奇
隐性梅毒更危险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阿奇,出发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二期梅毒误诊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一例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