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东夷文化推入民众视野的思考

2023-01-30刘旭旭

百花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刘旭旭

摘 要:东夷文化是远古东夷地区创造的古老文明,在民族的融合、华夏文化的形成中被吸收、消融。在当下,挖掘、复兴和重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热潮,让远古的东夷文化进入大众视野,需要确认其时空范围,厘清核心内容。并且,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东夷文化的时代价值,才能促进其为时代所用,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东夷文化;文化认同;价值重构;民众视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人们在追寻中华文化源头时,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在中华文化形成的源头时代,中国的文化也是多元并存的,至少有居中原为代表的夏族和居中国东部的东夷族创造的文化竞相辉映。从目前考古发掘和古文献研究成果来看,东夷族创造的文化甚至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最终,随着华夏一统,东夷族人的文化被消解融合了。

挖掘、复兴和重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潮流,很多地方政府热衷于从本地历史文化中寻找亮点,深度挖掘包装成可被文化产业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东夷文化作为重要的、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毫无例外地被发现和发掘,并且在学者重提和政府的推动下已经走向大众的视野。但不管是发展文化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唤醒国人民族内聚力,走进民众视野的东夷文化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改变以往民众对东夷概念的偏见和误解,例如认为东夷是一个带有贬义和侮辱的词语,以及东夷文化是蛮荒地区的文化;二是厘清东夷文化的特征,并赋予其时代价值,以便引起民众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一、东夷文化的时空维度

要想将古老的东夷文化重新推入民众视野,成为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文化资源,需要对东夷文化的时空维度进行确认,厘清东夷古族的生活区域和东夷文化的时间跨度。

(一)东夷古族的生活区域

东夷文化是远古时期东夷古族创造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夷,东方之人也”;《后汉书·东夷列传》也载明“东方曰夷”,东方地区的人被称作“夷”。在有些学者看来,东夷古族生活的区域包含着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辽宁等地,主要判断的来源就是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学者傅斯年认为东夷文化应该包含“山东全境,加上河北省的南端、河南省的东部、安徽省的东北角,以及江苏淮河以北地区”。张富祥则从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考证后,得出的观点基本和傅斯年相同。

在古地理书籍《尚书·禹贡》中,描述的东夷地理范围更加明确:“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该书将古中国划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指出所谓“东夷”主要是指古青州地区。直到今天,山东青州人仍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东夷古地。但古代青州并不是一个确切行政地名,而是一个古地理范围,主要是从西边的泰山向東扩展到海边,从南边淮海延伸到北部辽东地区。所以从文献看来,东夷文化是远古时代海岱地区创造的是比较准确的说法。但不管东夷族活动范围如何确定,东夷文化发祥于古中国东部无可质疑。山东是古老东夷族的居住中心,这一观点在学界是比较统一的。王献唐也在其著作《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提出了远古东夷文化的中心就在今天的山东的观点。[1]

(二)东夷文化的时空跨度

东夷文化有其特定的时间范围。学者张学海认为,东夷族群活跃于距今6500年左右北辛文化的交接期,到商代中期东夷文化退出历史舞台。[2]这样看来东夷文化的历史长度至少有三千年。而学者逄振镐在其论著《东夷文化研究》中也表达了东夷文化是一个有着长久历史的文明阶段,并指出从后李文化到岳石文化,包含着其中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在内的连续文化类型都应是同一个族源民族创造的文化,即东夷民族文化。[3]从这一方面可以证明,东夷文化是一个古老的文化类型,有三千年到五千年的历史跨度。

现在大众不了解这一文明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东夷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被“断层”了。溯源而上,尽管我们现在只能从考古和古文献中发现东夷文化的蛛丝马迹,但绝不能说其是消失了的文化。东夷文化并未消失,而是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了,准确说是被齐文化和鲁文化吸收融合了,成为后来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说来,东夷文化有着清晰的空间边界,从概念上讲其比齐鲁文化更悠久,地理范围也更广泛。东夷文化是中华民族融合前的一个文化阶段。齐鲁文化和东夷文化有着地域上的交集,两者正是一种前后继承关系。齐鲁文化在融合东夷文化之后,成为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显现着东夷文化的特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东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二、东夷文化的认知偏见

从西周开始至今,不同的时期对东夷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西周之前的东夷、汉朝的东夷以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东夷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东夷是一个被大众误读,甚至被人为地赋予贬义的词语。所以,回归大众层面需要认清民众对东夷文化误解的原因,消除偏见,才能增强文化认同。

(一)华夏集团对东夷文化的消融有重要影响

东夷文化曾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提出,中华文化是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互相斗争之后形成的。[4]傅斯年认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身居中原的夏民族和身居东方的东夷远古民族创立的。[5]远古时期,身居中原的华夏集团和身居东方的东夷集团相互制衡,发展到后期,甚至出现了东夷集团和华夏集团轮流执政的现象。随着华夏集团最后的胜利,以及西周之后大一统的需要,东夷文化在远古时期的位置逐渐淡化,开始出现中原华夏文化中心说。西周之后,以黄河流域为居住中心的人成了统治者,华夏集团也随之成了政治范围的中心,史称华夏。华夏集团的四邻则成了蛮夷狄戎,形成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地的划分状况。

(二)对东夷文化产生认知局限的原因

周王朝建立后,一些小国逐渐被吞并,至春秋时期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夷被灭,山东境内便不再提东夷。在“民族一元”和“地域一统”观念的主导下,东夷文化应有的地位被遮蔽,特别是汉儒为巩固中央集权提出了中原中心说。东夷被贬化,和狄、蛮等同等称谓,《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蛮夷率服”,东夷被歪曲贬斥,直到今天,生活在古东夷地区的人开始以齐鲁自居。由此,“夷”便成了偏远地方的称谓,同时也加之侮辱性的色彩。秦之后,更加偏远的、未开化的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称谓“夷”,东北海国称谓“东夷”。这一观念对人影响很大,直到今天,东夷还是指称“日本”“朝鲜”等国,有“夷华有别”“夷华之防”等观点。可见,在现在民众视野中“夷”变成了一个带有偏见的侮辱性词语,具有“北番蛮夷之鄙人”之意。

(三)为东夷文化正名

从民众的视野去理解东夷这个概念,往往是指那些文明缺失、未开化之地,明显带有贬义和侮辱的成分。而实际上,不管是考古发掘还是学者研究,已经形成了共识:东夷文化是东夷先民經过漫长发展形成的文明形式,是具有深沉和持久影响力的文化。[6]尤其是在十分注重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在当下,必须要为东夷文化正名。东夷文化非蛮荒文化,东夷文化应成为一种特指,而不是具有偏见、带有贬义的文化。从古文献和古遗址中走出的东夷文化要获得当代文化认同,必须承认东夷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消除对东夷文化的误解。

三、东夷文化的价值重构

将东夷文化推入民众视野,应该借助于古老东夷文化的内核,赋予其时代价值和新文化特征,为当代社会所用。东夷文化能够提炼出仁的思想,这成为后来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东夷族人还是最早的文字发明者、传统手工业的创造者、日文化和鸟文化的崇拜者。

(一)仁爱文化

东夷文化中包含着孔子所提倡的“仁”的思想,或者说居住于东夷地区的孔子,其思想核心的“仁”来源于东夷风俗。“夷”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尸”字有着密切的联系,“尸”古音也念作“夷”,并且东夷古族盛行“尸祭之礼”,“仁”本意就是祭祀之仪,用以表达“亲人逝去的悲痛与不忍”。[7]在古文献中也有很多东夷与“仁”关系的记载,如:《说文解字》“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汉书·地理志》“东夷无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后汉书·东夷列传》“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在很多当代学者看来,孔子思想的“仁”正是对东夷文化中“仁”的阐释与发扬,成为当今传统文化之核心。

在今天,“仁”也演变成一种新的内涵,便是人与人之间互惠互美。和平地与他人相处,成为一种新的“仁义”。身处古东夷文化圈之内的山东人在今天也往往被称为仁义的代表。发展到现代,“仁”逐渐被赋予了“孝”的含义,“孝德”也和东夷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仁爱文化包含着孝德文化,《孟子·离娄》记载“舜生于诸冯,东夷人也”,二十四孝之首的虞舜应成为东夷孝德文化的代言人。因此,今天所讲的大舜文化也是东夷文化中“仁”的精神与时代结合的产物。

(二)勤德文化

东夷古族是勤劳的民族。辛勤的东夷民族创造了最古老的文字,从丁公村“龙山陶书”和诸城前寨出土的陶符,以及在桓台、昌乐等地陆续发现的骨刻文字都是比甲骨文还早的象形文字。说明东夷古族是最早开始通过勤劳实践推进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氏族。此外,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东夷古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东夷古族可以被称为百业之族,特别是在手工业方面的贡献得到了考古界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从山东龙山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来看,东夷古族善于制陶,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的蛋壳黑陶杯足以证明其在手工方面的勤劳传统。1959年,在大泽山镇岳石文化遗址出土的磨制骨针,其精细程度与现代大号绣花针相差无几。1975年,三里河龙山文化出土的铜锥,证明东夷古族最先开始使用铜器。从考古遗址中发掘的文明遗物,可以证明东夷人也是最早农业、最早家庭养殖的开创者。从考古发掘来看,东夷人具有聪明睿智兼有吃苦耐劳的品性,这种勤劳的品性应成为当今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神内核。

(三)勇武文化

东夷人具有勇敢、冒险的精神,这一点可以从东夷部族的古老传说中窥见。后羿射日是东夷人与天地斗的精神体现,远古时代“十日并出,民无所食”,力大无穷的后羿射九日,拯救黎民。虽然远古神话传说带有大量虚幻的成分,却也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关于后羿的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为东夷先祖,其赐予后羿神弓,解除族人的祸患。作为东夷部族的勇士,后羿正是远古山东人力大无穷、体格强健的代表。

至今,外省人称山东男人为“山东大汉”,一些山东学者将高大的山东人形象和善射民族进行了联系,如郭泮溪《东夷文化管窥》和何德亮《青州地区东夷文化初探》均有相关表述。从古文献记载和神话来看,东夷人善射而好射,弓箭是他们最有力的武器,东夷人发明弓箭,为抵御外敌或狩猎,向天地索取食物。不管是防御还是狩猎,都需要冒险和勇气,弓箭就是在他们不断冒险和争斗中的产物。

(四)图腾文化

东夷人将鸟和日作为图腾,这成为现代人观视东夷文化的外在标识。东夷的图腾为鸟,可以从古文献中探知:《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东方鸟夷民”;《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此外,在古东夷地区出土的鸟头陶鼎、鸟形玉器、鸟纹铜器、鸟形盖钮都是东夷人将鸟作为图腾的直接证据。除了鸟崇拜,东夷人还崇拜太阳,并将鸟和太阳合二为一。张富祥认为,大汶口早期出土的彩陶罐、背壶、双鼻壶等纹饰中的圆和圆点,就是一种太阳纹饰,这表明东夷已有“太阳文化意识”。[8]

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个背壶,其图案中心的大圆点被解释为太阳和鸟的身体,该图案被称为“太阳鸟”,表达向上飞翔的力量。从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临朐市西朱封村遗址、五莲县丹土遗址、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玉璇玑,更能对太阳和鸟组合成“太阳鸟”的形象进行指证。因此有学者提出鸟图腾崇拜也是日图腾崇拜,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将鸟和太阳结合起来,成为东夷文化外在的标识,再结合现代人对鸟和太阳的认识,重构一种向上、向善、奔向自由的文化理解。

四、结 语

费孝通曾经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意在说明保留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而具有鲜明特征的东夷文化应该走出古文献和古遗址,走向大众,成为民众日常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今,在传统价值面临消解的境地下,利用对东夷文化的弘扬,让民众重拾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掘东夷文化的特色,对增强区域间民众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传播和弘扬一种文化的目的在于影响人思维和实践方式。重构和传播东夷文化,最大的时代意义在于加强区域间文化的认同,将东夷文化中的典型、有代表性的内容与时代文化相结合,如将仁爱文化构筑成孝德文化,将勤德文化变成职业道德所提倡的重要内容,将勇武文化中团结勇敢的成分变成当今社会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都是利用东夷文化塑造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 张学海.张学海考古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

[3] 逄振镐.东夷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 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6] 王立胜.东夷文化与青州:山东青州东夷文化研讨会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9.

[7] 刘爱敏.东夷文化中“仁”的观念对孔子的影响[J].齐鲁文化研究,2003(00):76-79.

[8] 张富祥.东夷文化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