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
2023-01-30成黎明
成黎明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多维的表征、复杂的结构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具有内隐性,无法直接观察,因而评价难度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关键环节就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其最大的难题也是如何建构一套能够全面、有效、动态地观察和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包括评价对象分析、模块结构设计、指标分解与筛选、验证修正等步骤。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1],遵循思想道德素质的逻辑结构和现实情况,科学确定评价内容,深入解析框架结构,在理论升华与实践深化的良性互动中进一步提炼具化指标要素[2],构建起结构合理、内容完备、准确有效的多层次表述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依据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主观性活动,但是它并不是凭设计者主观臆断随意为之的,而是有其客观现实依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须建立在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大学生发展需要和群体特征等客观现实依据之上,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是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内容依据
思想道德素质不同于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意识、价值取向、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大学生是否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关键要看其是否养成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一般来说,品德发展只有符合社会价值观要求,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从而得到肯定评价;反之,则会遭到否定评价。”[4]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社会价值观为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来把握社会价值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党和国家颁布的政策、法令、文件当中。例如,我国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条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5]在这些法律和重要文件中,蕴含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一般性标准。二是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数十所高校调研,与师生座谈,给青年群体回信,在多次重要会议和多个重要场所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要求。习近平关于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评价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指标。三是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文件之中。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教育主管部门印发的文件。这些文件有的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的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等方面强调了高校立德树人目标,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提供了具体指标依据。
(二)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是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逻辑依据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不断调节和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使之更加完善、健全并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也可以看作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成熟、完善、稳定、和谐状况和程度的评价。因此,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应弄清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逻辑关联、内在机理,从结构化、体系化的角度全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的内容结构。
国外对素质结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冰山模型,另一种是洋葱模型[6]。素质冰山模型将个体素质分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和“隐藏在水下的”两部分。其中,水面以上的部分指人的行为、知识和技能,系素质的表层部分,是易测、易量化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包括动机、情感、价值观、信仰、态度等,这些系素质的深层部分,是不易测量和准确表达的部分。洋葱模型是在冰山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该模型提出,个体素质就像洋葱一样,按照可被观察和衡量的难易程度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其中最核心的是动机,越外层的素质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内层的素质越难以习得和评价。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具体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7]。上述两种视角告诉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要重点评价驱动行为表现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评价。
国内学者主要从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两个维度对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展开了深入探讨。在内容结构分析中,主要有“两要素说”(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三要素说”(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四要素说”(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及“五要素说”(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在形式结构分析中,不同学者分别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形式、内容、能力(功能)”等多个维度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解构分析(详见表1)。
表1 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代表性观点
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结构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多维立体结构:一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维,主要体现为大学生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思想道德意识、观念和规范体系,在内容形态上主要体现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二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心理维。思想道德素质是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心理维度包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态度、意志、信念、信仰等。三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能力维,体现为大学生从事有关思想道德行为的能力。能力维度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判断力、意志力、移情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总体架构,是具体指标得以分解细化的依据。
(三)大学生发展需要和实际是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围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实际进行指标体系设计,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其一,指标体系要反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在内容结构上,要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分解;在形式结构上,思想道德素质是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的统一体,指标体系设计对这五个方面都应加以关注。由于情感、意志和信仰等非智力因素难以直接评价,因而目前许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考虑知和行的维度,这显然是不够的。这些方面难以直接进行评价并不代表不要评价,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通过迂回间接的方式,将情感、意志、信仰等要素转化可以评价的指标。
其二,指标体系要体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发展需要。需要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成长的标志,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核性因素;需要可以表现为兴趣、意象、意图、信念等形式[8]。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社会化程度越高、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水平越高,需求层次也就越高。需求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精神发展层次,体现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精神需求塑造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本质面貌,体现为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身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水平状况的匮乏感而期待得到满足的特殊需求状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需求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解决思想困惑的需求、发展自由个性的需求、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需求、提高价值判断能力的需求、精神自我完善的需求、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需求等”[9],在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分众化、圈层化的特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满足情况,关注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其三,指标体系要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高阶性。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识和经历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水平是不同的。随着年龄、学识和经历的增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会不断走向成熟、定型,朝着更高水平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体现大学生的阶段特点,符合大学生发展实际。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标准、评价侧重点应不同于中小学生的:中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思想道德观念的认知、认同和理解,直观或形象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日常道德品行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大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更加注重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要素和评价目标进行拆分和细化的结果。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多个构成模块,而且包含多个层级的指标,由此共同构成一个多维度、多层级、多内容的指标体系。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设计
根据上文的分析,首先我们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分解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模块,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同时,根据高校立德树人目标,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要求和方法,参考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级分解。
1.大学生思想素质评价指标分解
思想素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至今,有关思想素质的概念内涵及结构在学界仍未形成高度共识。例如,熊建生认为,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新的时代观念),科学的思想方法(辩证、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民主平等、开拓进取等)三个方面[10](P94)。戴钢书认为,思想素质的核心是个人看待社会、人生和个人问题所采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1]。刘书林指出,思想素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的方法论[12]。闵永新提出,思想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思维方式、民主的思想作风[13]。唐励认为,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想心理、思想认识和思想行为等要素,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作风、思想境界和思想水平[14]。上述观点均对思想素质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其中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想作风三项要素认同度较高。笔者认为,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思想觉悟也应成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指标;此外,思想方法作为大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外在的客观性存在,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才能视为思想素质。因此,笔者将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二级指标初步确定为思想认知、思想觉悟、思想作风、思维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想认知体现了思想素质的内容维度,思想觉悟和思想作风体现了思想素质的心理维度,思维能力体现了思想素质的能力维度,它们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内容、心理和能力三维结构。
思想认知是大学生对自然、历史、人类社会等的看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学习掌握情况,对历史发展规律、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华文化等的认知认同情况等。从思想认知维度进行评价,实现了将抽象的世界观转化为可评价内容的目标。思想觉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想态度和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现,体现了大学生的思想高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大局意识、集体观念、责任担当、为民情怀、人生态度、奋斗精神等方面。思想作风是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思想行为方面体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风格,具体体现为大学生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视角与眼光。思维能力是在世界观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评价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看其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严谨度、创造性等。
2.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价指标分解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起着方向性作用。与思想素质一样,学界对于政治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尚未形成共识。例如,陈秉公指出,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等方面[15](P317)。熊建生认为,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信念(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政治品格(政治责任感、政治道德品质、政治纪律性等)、政治能力(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参与政治生活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10](P94)。高地提出,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仰、政治行为等[16]。还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政治素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政治心理系统(政治认知、情感、动机和态度等)、政治思想系统(政治观点、见解、理论或学说等)、政治品德系统(政治节操、立场、作风、纪律等)、政治实践系统(政治行为能力)为外展的多层球体结构[17];大学生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等的综合表现[18]。笔者综上分析认为,政治素质是个体从事政治工作、参与政治活动、完成政治任务的整体素质,评价大学生政治素质,主要应围绕政治认知、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四个方面展开,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强调的政治品德、政治作风、政治纪律、政治节操等不应是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价的重点。其中,政治认知体现了政治素质的内容维度,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体现了政治素质的心理维度,政治能力体现了政治素质的能力维度。
政治认知是大学生对政策理论、党情国情、民主法治等的掌握情况,反映了大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掌握情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熟悉情况,对形势政策的认知情况等。政治立场是大学生观察、认识、处理政治问题的立足点,其实质上是阶级立场,反映的是“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19]。除此之外,政治立场可以通过大学生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指导思想的认同情况等来进行评价。政治信仰是大学生对政治理想、政治思想、政治价值的终极诉求和最终向往,可以通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契合度等进行评价。政治能力是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解决政治问题的意识和修养,主要体现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公共事务参与力等。
3.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价指标分解
道德素质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关于道德素质的结构,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见解。罗国杰认为,“道德素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相处中,一个人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程度和献身精神,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高低”,道德素质“主要包括坚决履行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要求”[20]。鲁洁提出,个体的品德是由多种维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其中包括品德的形式维(道德认识与道德态度)、品德的内容维(道德规范体系)以及品德的功能维(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意应能力①鲁洁将道德意应能力定义为“个体能对外界事物产生一定的道德态度,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向,并推动个体据此行动的一种能力”。朱小蔓将道德情感能力分为道德情感觉知感受能力、道德情感体验能力、道德移情共鸣能力、道德情感反应调控能力等几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鲁洁所指的道德意应能力即是朱小蔓所说的道德情感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21]。陈秉公指出,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两个部分[15](P183)。笔者认为,大学生道德素质既应包含个体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知,也应包含个体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我的道德情感,还应包括个体的道德能力以及在道德习惯中体现出的良好道德品质。为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价指标分解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和道德习惯等四个部分。其中,道德认知体现了道德素质的内容维度,道德情感体现了道德素质的心理维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习惯体现了道德素质的能力维度。
道德认知主要评价大学生对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掌握情况,例如大学生的善恶观、荣辱观、义利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的认同,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情况等。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内驱力量[22]。道德情感反映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真实心理状况和道德情操,可以从大学生对自然、他人、社会和自我等的态度来进行评价。道德能力是大学生从事道德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直觉、道德实践等方面。道德习惯体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即大学生将内化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外化为经常性行为,评价大学生的道德习惯可以从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情况进行考察。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文本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得到初步确定后,接下来就要通过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部门印发的相关政策文件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要素。本研究的文本分析素材主要来自于笔者长期以来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所自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献数据库,以及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和教育部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官方网络平台。
首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筛选、提炼出以下指标:(1)思想素质方面:坚持“四个正确认识”,①“四个正确认识”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富有奋斗精神、创新思维,能够笃实力行等;(2)政治素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认真学习“四史”,②“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志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等;(3)道德素质方面:锤炼品德修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大爱大德大情怀,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担当时代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遵纪守法等。
其次,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筛选、提炼出以下指标:(1)思想素质方面: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政治素质方面: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③“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了解国史国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3)道德素质方面: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成完善
上述两步完成之后,我们还需要将文本分析提炼的内容要素与结构分析搭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匹配,通过对相近、重复、冗余指标内容的比对、分析、归并、去重和修正,而初步形成一个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此,我们组织召开了小型座谈会,邀请10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讨。之后,又分别征询了5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研究和多次修改完善,一套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77项三级指标组成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构建起来(详见表2)。
表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续表)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优良性检验
评价指标体系的生命力在于运用,而评价指标体系的生命线在于其有效性。因此,我们在运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评价工作前,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体优良性检验,考察其是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否符合综合评价的目标要求、是否达到一定的优良标准。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体优良性检验,主要方法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即可靠性,指相同条件下结果的稳定性;效度即有效性,指能够得到准确测度结果的可能性。
为了检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优良性,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性调查问卷》,问卷针对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77项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量表进行测度,评分选项为“完全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分值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5分。我们先在大学生群体中对问卷进行了小范围试测,结果证明问卷是有效的。2022年1月至2月,我们通过“问卷网”,采用便利抽样法,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三个高校师生群体开展了问卷调查:一是“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团队”负责人①2019年,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每年评选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团队建设项目”,要求受支持的团队负责人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带领本学科或工作领域赶超或保持省内先进水平的能力;专职从事高校思政工作或思政课教学满5年。笔者认为,该项目的团队负责人既具有较为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历,又有较扎实的理论研究水平,能较好地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要素。,共32人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专职辅导员3人,党务和思政干部14人,思政课教师15人);二是湖南省高校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共有来自70所不同高校的70名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参与了问卷调查;三是某高校本科生共275人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55人;人文社科专业99人,理工科专业176人)。总样本量为377人。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77项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值全部大于4.2(如表3所示),说明所有评价指标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均具有强相关性,对于评价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都比较合适,指标体系符合综合评价的目标要求。
表3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级指标描述统计
本文对指标体系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进行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衡量;分半信度是指将指标项目分成相等的两组(本文采用奇偶分组方法,即将指标按照序号的奇数和偶数分成两半),然后测度两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测算结果显示,整套指标体系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995,3个维度的克朗巴哈α系数均在0.98以上(思想素质0.986,政治素质0.982,道德素质0.991);整套指标体系的分半信度为0.988,3个维度的分半信度均在0.9以上(思想素质0.906,政治素质0.929,道德素质0.954)。测算结果充分表明,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较好,整体信度及3个维度的信度均较高。
本文对指标体系的效度采用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评价指标实际测量的内容与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反映了评价指标相对于评价内容的适当性。内容效度常用内容效度指数来检验,具体分为指标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和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对每一个评价指标,我们以指标评分大于等于3的被调查者数除以被调查者总数作为该指标的I-CVI。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指数有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和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两种计算方法。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测算结果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S-CVI/Ave为0.982,S-CVI/UA为0.874,I-CVI在0.948~0.989之间,说明该套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各项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四、结论与讨论
指标体系建构是评价工作由随意性走向规范化、由临时性走向长效性的关键步骤,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坚持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文本分析等方法,解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主管部门颁发的政策文件中有关青年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提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专家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面向专家学者、有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开展指标体系优良性调查,经过严密论证分析,最终构建起一套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77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符合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发展需要,同时在操作性和灵活性上也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深化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一是突出新时代主题。时代标注着社会历史运动的特定状态,为主体实践设定了具有共同主题、共同特征的时间区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运动主题,身处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生存状况和际遇。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学生还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生抑或是新世纪初的大学生、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条件、历史使命相差巨大,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也大相径庭。思想道德素质本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显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准确把握大学生所处时代的主题、环境和要求。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被赋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鲜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特征。与以往类似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总标尺,在评价指标上突出强调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品质。例如,该体系重点评价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大势的把握、认同与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理解与自信,对民族复兴、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处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弘扬与践行,等等。
二是对标高等教育目标。日本教育评价专家桥本重治认为,“评价离开了教育目标就不能成立”[23]。教育目标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直接依据,如果评价指标与教育目标不一致或相脱离,无论指标体系设计得多么精细、完备,评价方案考虑得多么周全、缜密,评价方法实施得多么科学、有序,都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无法真正科学准确地衡量立德树人成效,难以有效检测到教育的真实质量和水平。在建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我们对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从中深刻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使指标体系紧紧围绕我国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从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3个方面、12个维度、77项具体指标全面反映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体现全面发展需要。评价即价值判断,以主体需求为尺度。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主体既包括作为宏观主体的社会,也包括作为微观个体的大学生,其中社会主体更加关注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情况,注重对认知水平、行为表现的评价;大学生主体则更加关注判断、推理、选择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注重对大学生识记、认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规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评价,“往往忽视情感、意志、信念、能力等道德中介因素的影响”,事实上“这些中介因素是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德育评价不应该忽视它们”[24]。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标准与个人标准统一起来,从内容、心理、能力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作出系统性描述,既主动适应社会整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宏观要求,又积极回应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从以往过分强调对规范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认同情况的评价转向素质评价,从考察学生的服从与接受转向评价学生的人格发展,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判断、选择和自觉性等方面的评价,使评价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更富人文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及思考
一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是一项具有高挑战度的工作,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更是亟需攻关的重点难题。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因此仅提出了一套方向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还只是搭建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四梁八柱”,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第一步工作。虽然我们可以采用模糊评价法根据各项指标对某个大学生群体或是个体开展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但是如果想据此直接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行为表现分析,则还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转换,将指标“转化为可操作性、可检测、可显现的行为、语言和文本,便于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得出评价结论”[25];并且,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评价任务继续细化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编制相应的评价量表或是评价操作文本。
二是指标体系设计的灵活性还存在不足,尚未具体区分横向上不同类别以及纵向上不同层级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标准的差异。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应坚持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一方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标准在总体上应当坚持一元化,明确什么是高的、好的、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什么是低的、坏的、差的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出鲜明的方向性。另一方面,应当关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群体、不同身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差异,体现出多元性、多样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等,增加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做出适当调整。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一是根据任务需要选取评价指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方面、12个维度、77项指标构成,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实践中,由于评价任务的需要、评价条件的限制,高校往往不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而仅需根据目标任务从中选取部分指标进行评价。例如,若评价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中的某一方面,只需选取相应指标即可。若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进行评价,可以选取思想素质中的“胸怀‘国之大者’”、政治认知中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四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立场中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政治信仰中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道德认知中的“认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认同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道德情感中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指标。
二是结合实际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模子去衡量所有学生。正如前文所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应坚持一元与多元相统一,既要在总体规格上体现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又要结合大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细化和完善。对于党员大学生和非党员大学生、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专科生和博士生的评价标准应有所不同,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评价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评价;对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突出对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认识等方面的评价;对教育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突出对学为人师、甘为人梯、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评价;对理学、工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突出对科学思维方法、科学伦理思想、大国工匠精神以及科技报国志向等方面的评价;对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突出医者仁爱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三是根据指标属性采用适切评价方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其内隐性、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而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因而对于评价方法的要求很高,用单一的某种评价方法很难得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例如,常用的考试法只能评价大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思想道德认知状况,无法科学有效测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作风、政治立场、政治信仰、道德情感等非智力性因素,只能通过持续的日常行为观察,从其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在重大考验、重要利益抉择中的表现等来进行评价。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应当依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属性选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