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西泰山史迹新探索

2023-01-30李玉洁

关键词:蚩尤鲁国泰山

李玉洁,李 暖

(1.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0; 2.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韩非子·十过》记载,黄帝与蚩尤会盟西泰山。西泰山今在何处?尽管这个问题在民间影响很大,但学界对此关注和研究很少,因此迷雾重重,令人猜测。关于西泰山问题,还要从伯禽始封鲁国说起。1930年傅斯年先生就提出:“今河南有鲁山县,其地当为鲁域之原。”[1]55此说甚有见地。西周初年,鲁国被周王室初封在尧山脚下的鲁地(今河南省鲁山县)。伯禽又将尧山对面的大山作为望祭的太山(今河南省汝阳县境内)。周公东征后,将伯禽改封在奄(今山东省曲阜市)。我国古文献《诗经》《帝王世纪》皆可以找到这些信息。鲁国改封到奄,如果是初封,按照当时惯例,所建国名应称为“奄”,但伯禽所建的诸侯国,却是仍称鲁国。当是伯禽把初封的鲁国之名、太山之名皆带到新受封地,把奄国的“岱宗”改称为“泰山”。先鲁所封泰山,因在山东泰山之西,被称为“西泰山”,即《韩非子·十过》记载的黄帝蚩尤会盟之西泰山。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西泰山逐渐废祀,东泰山崇拜兴起。本文不揣浅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以正于学术界同仁。

一、伯禽始封之鲁国再考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之后,把鲁国境内尧山对面的大山作为望祭之山,将其称为太山,也称为泰山;即战国文献《韩非子·十过》记载的蚩尤黄帝会盟之西泰山[2]44。目前学术界提出是西泰山的山脉有2座:一座是20世纪河南省博物馆原馆长许顺湛先生首先提出的,在今河南省新郑市的小山坡;另一座即今河南省汝阳县位于尧山对面的大山,自古以来当地百姓就称为西太山,当地县志也有此类记载。

本文认为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公长子伯禽始受封之鲁,当是今河南省鲁山县之鲁。伯禽在封国境内封祀的泰山,当是今河南省汝阳县之西泰山。

(一)历史上关于周公封鲁的传统观点

关于周公封鲁,我国权威史书早有记载。西周初年,周王室为了巩固对东夷地区的统治,分封亲属子弟镇抚其地。周公被改封东夷地区的奄(今山东省曲阜市),即鲁国。其长子伯禽就封。《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正义》引《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3]1515《礼记·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4]卷31:1488《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一亦云:“曲阜县东三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春秋之鲁国伯禽所都之地。”[5]卷21之后,唐李贤《后汉书注》、唐孔颖达《春秋左传疏》《毛诗疏》,宋陈祥道《礼书》、宋邢丙《论语疏》、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元、明、清学者从其说,皆认为周公始封最早在曲阜。

(二)伯禽始受封之“鲁”当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夏商时期已经有“鲁”地了,并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的“奄”国之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史官蔡墨曰:“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6]卷54:2123杜预注:“不能致龙,故惧迁鲁县,自贬退也;鲁县,今鲁阳也。”[6]卷54:2123

《竹书纪年》上卷记载:夏后厪七年“刘累迁于鲁阳”。这里的鲁,就是一个地名,鲁山,原属郑,后属楚,称为“鲁阳”。这个“鲁阳”,就是今鲁山之南的鲁山县。

甲骨卜辞有:“鲁受黍。”[7]9978这条卜辞说明,殷商时也有“鲁”的地名。

这些记载说明,夏商时期我国已经有“鲁”的地名。这个“鲁”,在今河南省鲁山县的尧山脚下。

1930年傅斯年先生发表《大东小东说》,最早提出周公始封不在今山东曲阜,而在今河南鲁山之域。

《诗经·鲁颂·閟宫》是春秋鲁国国君歌颂祖先的颂歌。《閟宫》云:“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8]615这说明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被称为鲁公。但《閟宫》后来又曰:“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8]615《閟宫》记载在“俾侯于东”之前,就已经被称为“鲁公”,说明伯禽始受封鲁国是在其到东方之前。

《帝王世纪》曰:“八年春,正月朔,王始躬亲政事,以周公为太师,封伯禽于鲁,父子并命。周公拜于前、鲁公拜于后。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故加鲁以四等之上,兼二十四附庸,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王既营都雒邑,复居丰镐。淮夷、徐戎及商奄又叛,王乃大搜于岐阳,东伐淮夷。”[9]43,[10]91《帝王世纪》这条史料说得更为明白,鲁国封于鲁,是在“淮夷、徐戎及商奄又叛”之前。

伯禽被封于鲁之后,才有三监管、蔡、霍以及武庚与东夷“淮夷、徐戎及商奄”的叛乱。周公团结召公奭,率大军东征,并取得了胜利。周公东征的胜利,使东夷地区的广大疆土皆入周王朝版图。

鲁国封于奄国旧地,当是改封。如果“奄”为初封之地,周公与伯禽之国当称为奄国;但伯禽把后封的奄亦称为鲁,说明他把原来的国名带到新的封国。有人把伯禽新受封之鲁,称为鲁国;而始封之鲁因在山东曲阜之西,故称西鲁,或者称之为先鲁。

傅斯年先生“今河南有鲁山县,其地当为鲁域之原”的观点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1978年《鲁国史》编写组发表文章说:“武王在世时,武庚尚未叛乱,周公尚未东征,曲阜仍是奄国所占据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曲阜是绝不可能成为鲁国的国都的。”“伯禽代周公就封,时是今河南鲁山。”[11]《鲁国史》编写组撰写鲁国史的观点也是如此。

1989年杨朝明发表《从<诗经·閟宫>看鲁国前期历史》,认为《诗经·閟宫》所说的“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中的“许,即许田,在今河南许昌一带。可见,初封时的鲁国应在许地不远处。而河南鲁山距许不远,而且也吻合了鲁国其名。”[12]

傅斯年先生最早提出河南省鲁山县是鲁国始封地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三)从《诗经·閟宫》“鲁居常与许”再考证鲁国的始封地

《诗经·鲁颂·閟宫》曰:“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郑玄《笺》曰:“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閟宫》中之“常与许”皆当在“周公之宇”。

《閟宫》中“常与许”之“许”,与《左传》所说首先谈“许田”之“许”,是同一个地方。《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许田,许州许昌县南有鲁城,周公庙在城中。”[3]150即许田在许州许昌县南,唐代这里还有鲁城、周公庙等遗存。《括地志》是唐代著作,唐代许昌县,基本地域就是今之许昌市,距离西周时期尧山脚下的鲁国不是太远。

《诗经·閟宫》记载的“鲁居常与许”之许,在先鲁疆域之中。

《閟宫》中所说的“常”,历史上很多人无法解释清楚。《毛诗注疏·鲁颂·閟宫》郑玄《笺》曰:“常,或作尝,在薛之旁;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是与周公有尝邑,许田,未闻也。”[8]617郑玄《笺》认为:常,可能与孟尝君有关;而许田未听说过。郑玄是东汉人,距离西周初年已经1000多年,对于西周初年伯禽首封于西鲁、之后又封于东鲁的事情已经不太清楚;认为“常”,是战国孟尝君之“尝”。

《閟宫》所记“常与许”之“常”,是西周时期的“周公之宇”,与孟尝君无关。(案:常、唐二字,韵声相同,可以同声假借。在音韵学上,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同韵声者必同部[13]51。常、唐,先秦时期的上古音韵皆属于阳部,舌头音。常(cháng)、唐(táng),声符相近,韵母相同,可通假。)

如前所述,刘累因惧怕夏王孔甲,迁于先祖所居之地鲁县。《水经注》卷三十一《滍水》曰:“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14]卷31:983刘累在这里立尧祠,并把这座山称为尧山。尧,又称为唐尧,因此这山亦可称为唐祠,或者唐山。“常与许”之“常”,与唐尧之“唐”同声假借,当指唐山,即尧山地域。“许”如上所述,亦是先鲁旧地。《诗经·鲁颂·閟宫》出现了“常与许”的地名,是今天学者研究先鲁历史的重要资料。

(四)“许田”近泰山及郑、鲁易田

《史记·周本纪》云:“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许田,当是鲁国改封之后,这里又分封了许国之后的称呼。这块许田原在先鲁境内是周公祭祀太山所用之田。周公于周武王死后摄政,也曾为天子;当也曾以许田为汤沐浴祭祀泰山。这块许田当然距离泰山不远。《史记·周本纪》记载的:天子祭祀太山,以许田为汤沐邑。这座太山距离西周王朝的东都亦不远,绝不是山东之太(泰)山,当是先鲁所封的西太山。

春秋时期,许国又为郑国所逼,向南迁徙。这块“许田”就成为郑国境内之田,但是许田的辖权仍归鲁国所有。

《左传·隐公八年》云:“郑伯请……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6]卷4:1732杜预注:“郑桓公,周宣王之母弟,封郑有助祭泰山汤沐之邑在祊……故欲以祊易许田,各从本国所近之宜。”又说:孔颖达《疏》引《正义》曰:“许田近于王城,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国朝宿之邑。”[6]卷4:1732《公羊传》曰:“许田近郑,祊田近鲁,各从本国所近之宜也。”[6]卷4:1732《史记·周本纪》《索隐》曰:“许是鲁朝京师之汤沭邑;有周公庙。郑以其近,故易取之。”“许田”,原是先鲁之辖地;许田之中还有鲁国故城。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九《河南道四》“许昌县”条下:“故许昌城县南四十里,即许国故城。……鲁城县南四十里,《左氏》郑伯请以太山之祊易许田而祀周公;即此城。”[15]卷9:91

郑国的“祊田”在山东泰山附近、鲁国境内,鲁国的“许田近于王城”、在郑国境内。郑、鲁“各从本国所近之宜”,郑国以境内之许田,与鲁国交换郑在山东泰山附近的祊田。也就是说,辖权属于鲁国、但在郑国境内的许田,与辖权属于郑国、但在鲁国境内的祊田,进行交换。

《春秋经·桓公元年》云:“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杜预注:“公以簒立而修好于郑,郑因而迎之成礼于垂,终易二田,然后结盟垂。”[16]82公,指鲁桓公。郑国与鲁国终于在垂(垂,卫地)会盟,互换祊田与许田。

《左传·隐公八年》、杜预《注》、孔颖达《疏》记载的史料,说明两个问题:

(1)郑国境内的“许田”,是先鲁在改封之前的辖地。鲁国改封于曲阜之后,“许田”在春秋郑国境内 管辖权仍属于鲁国。祊田在鲁国境内,管辖权属于郑国。郑、鲁二国“欲以祊易许田”。

(2)《史记·周本纪》记载:“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说明许田是当年祭祀太山之田。以“许田”为汤沐浴所祭祀的太山,当在“许田”附近。这就是笔者所要研究的西泰山(下面将详述)。

二、《韩非子·十过》记载的西泰山考证

《韩非子·十过》云:

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17]44

黄帝、蚩尤曾在西泰山进行友好的盟会。是时,蚩尤已经“篡号”炎帝(将另文详述),这次会盟也可称为“炎黄会盟”[7]。

西太山,亦可称为西泰山;当在山东泰山之西。今被学界提出称为西泰山(或西太山)者的山脉,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许顺湛先生认为“今河南新郑确有西太山”[18]

(二)如果追溯今汝阳县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伯禽初封的鲁国

夏代的鲁地在尧山脚下。西周之后,将鲁地分封给周公长子伯禽。伯禽改封到奄国之后,鲁国故地属于周王畿之地。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这里成为许国之地。春秋之后,许国之地被郑国所占,战国属韩,秦属颕川郡,汉始置鲁阳县,三国属魏,晋属南阳,后魏置樊州,隋初复为鲁县,唐属汝州,五代、宋、金,并因其旧至元。明朝置河南汝州鲁县。清朝从鲁山县析出,设立伊阳县,直至民国皆为伊阳县。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10月伊阳县改名为汝阳县。从此地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汝阳县与鲁山县,皆为西周初年伯禽所建是鲁国之地。鲁山县境内地尧山就是刘累所拜谒的尧山,尧山对面的大山,即今河南省汝阳县境西南、在尧山对面的大山。从很多朝代之前,这座山就叫太山。山下有两座太山庙,有一村庄叫太山村。汝阳境内的西泰山当是伯禽所封的泰山,即《韩非子·十过》所说的“西泰山”,距离伯禽初封的鲁地20多华里,坐落在尧山对面;正在伯禽始受封先鲁的境内。

我国古代先民往往根据某一个部族活动地域的地名或江河之名,命名为这个部族、或所建的国家之名。如商部族因发祥于商丘,之后定都殷272年,建立国家称为殷。《史记·殷本纪》《索隐》云:“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3]91《史记·周本纪》《正义》云:“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3]111周王朝发祥在周原,建立的国家称为周或周部族。

中国古代帝王也以自己兴起的地名为自己所建立王朝、或国家之名,如汉高祖刘邦受封为汉中王,建立汉朝;隋文帝受封为隋国公,建立隋朝;唐高祖受封为唐国公,建立唐朝;宋太祖曾为宋节度使,建立宋朝等。

我国也有以名人兴起、活动之地,以为此地之名,如中山县、志丹县等。

河南鲁山县尧山脚下有滍水。滍水,当与蚩尤的居处有关。《说文》云:“滍水,出南阳鲁阳尧山,东北入汝。从水,蚩声。”[20]226郦道元《水经注·汝水》云:汝水至“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经尧山南为滍水也,即经所言滍水出尧山矣。一水东北出为汝水……”[14]卷21:664又《水经注·滍水》云:“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14]卷31:983这里的“滍水”当是因蚩尤部族在此居住而留下的水名。我国古代,很多部族名称以地名、水名为名;但如果先有人名,那么这个地名、水名则以人名为名。

鲁山一带活动的还有是蚩尤同盟部族讙兜。讙兜,又称为讙头、讙朱等。讙兜与共工、鲧、三苗,皆为帝尧之臣,反对虞舜即位,虞舜掌权后,对这四个部族进行打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流共工于幽陵,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苖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放逐了“四凶族”,从而顺利地接替了帝位;说明讙兜与三苗氏是同盟部族。蚩尤时期,讙兜也居于尧山附近。滍水流域的汝州市阎村遗址出土1件被称为“鹳鱼石斧图”的彩陶缸,画有鹳鸟叼鱼和石斧[21]。郑杰祥先生认为,这件“鹳鱼石斧图”中的鹳鸟是鹳兜部族的图腾[22]。这个观点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笔者亦认为这种说法甚有道理。

滍水之“滍”,古今很少解释。20世纪孙作云先生说:“滍水之得名,想由蚩尤之族而来。蚩尤之族居此流域,故后人称此水曰滍水。滍字,从水,从蚩。蚩,即为蚩尤之蚩,固无论矣。”又说:“河南鲁县滍水之地,实为蚩尤之故墟,可断言也。”[23]184-185笔者认为,孙作云先生的看法是有见地的,滍水当是以蚩尤之名命名的河流之名,说明尧山脚下的滍水是以蚩尤曾居此而得名;这里的山水皆冠以蚩尤之名,是与蚩尤分不开的。只不过蚩尤是败军之王,没有人把蚩尤与当地的山水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讨论。滍水,出鲁阳之尧山;今之西泰山距离尧山二三十里地,《韩非子·十过》记载黄帝与蚩尤会盟的西泰山,是蚩尤所居之山。

如前所述,《韩非子·十过》所说的黄帝蚩尤在西泰山会盟,黄帝“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是乘车来访者。“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很明显是东道主,也说明西泰山是蚩尤所居之山。

三、西泰山废祀与东泰山信仰的兴起

先秦时期,在万物有灵的世界中,当亲人死去,人们把石头作为祖先的神主,敬奉在宗庙中,称为“宗祏”。祏,《说文解字》云:“祏,宗庙主也。”[14]8祏,是“示”和“石”组成,就是被祭祀的石头。“宗祏”,就是代表祖先神主、接受祭祀的石头。古人认为祭祀宗祏,就可以得到祖先的福佑。

中国古代盛行石头崇拜,认为高耸入云的大山更有灵气,可以与天相通。当一个诸侯国建立之时,要对境内的大山大川进行封禅望祭,以祈求山川的保佑。

《诗·大雅·韩奕》孔颖逹疏云:“礼诸侯之于山川,在其地祭以祈福,山必望而祀之,故云祈望祀焉。”[8]570他们认为这些山河是有灵性的,有山神和河神。诸侯国君望祭境内的山川河流,就能够得到山神和河神的护佑。如果境内的山很多,那么诸侯国君就会选取他们认为最美、最“灵性”,或者最高、对人民最能提供食物的山脉作为祭祀的大山。

人们对自己居处周围的高山大川都要祭祀,祈求山川的保佑。《尚书·舜典》云:“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偏于群神。”[24]126

伯禽初封鲁国之后,在自己的国境之内封祭大山,作为望祭、福佑鲁国之山。但当时尧山也是鲁国境内的大山,但为什么没把尧山封为泰山?尧山在夏代已被刘累命名为尧山,这里还有祭祀帝尧的“尧祠”。明嘉靖本《鲁山县志》卷一云:“尧山在县西北十五里,滍水所出。昔尧之孙刘累以豢龙事夏后,惧罪逃于鲁,立尧祠于此,故名。”[25]卷1:34帝尧,中国古代有名的圣王。西周王朝对于前代圣王是很尊崇的。周公和伯禽绝不可能废“尧山”、尧祠,而把尧山当成祭祀、福佑鲁国的大山,因此选国境内仅次于尧山的大山,作为望祭的太山(泰山)。鲁国伯禽把尧山北麓的大山封为“太山”,进行望祭,认为这座山有通天通灵之功能。笔者认为,鲁国没有封尧山,而封了今之西泰山为“太山”的原因是出于对古代圣王的尊重。

关于泰山特别是西泰山的祭祀,历史文献留下很少的记载,但是如果仔细地梳理文献,仍能看出蛛丝马迹。如前所述,西周初年鲁国封在先鲁,周天子祭祀的是西泰山,还留下一块祭祀西泰山的汤沐邑——许田,在后来的郑国境内。当鲁国改封之后,将境内岱宗称为泰山,东泰山之祀逐渐兴起。西周晚期,周宣王当曾祭祀过东泰山;而且其弟郑桓公也曾跟随祭祀,郑国在鲁国境内留下祭祀泰山的汤沐邑——祊田。

春秋之后,周王室东迁雒邑,由于地理位置很近,可能又开始了西泰山的祭祀。周桓王五年(前715)《史记·周本纪》所记载的“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这是春秋之后的记载。

春秋初年,周王室政治上的失势,经济上的窘迫,已经无力支撑西泰山的祭祀。鲁隐公八年(前715),郑国就提出“释泰山之祀……不祀泰山也。”[6]173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西泰山逐渐废祀,同时东泰山信仰逐渐兴起。

泰山位于山东半岛的低平地带,更显得巍峨和高大。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齐鲁一带人们祭祀的重要内容和对象就是泰山。

西周之前,山东的泰山称为“岱宗”。《尚书·舜典》云:“岁二月,东廵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五月南廵守,至于南岳,如岱礼。”[24]127这是帝舜东巡守至于岱宗、进行柴祭的记载。东巡守之后,帝舜巡守至于南岳、北岳、西岳,所用的望祭之礼,皆同岱礼,即在岱宗所用之礼。《尚书·禹贡》云:“海岱惟青州。”[24]147这里的“岱”亦是指的岱宗。西周之前,山东泰山确实不称“泰山”,而是称为“岱宗”的。

鲁国把原鲁国境内所称的“泰山”(或“太山”)之名也带到新建的鲁国,把奄国的岱宗称为泰山(或“太山”)。我国古文献记载把岱宗称为泰山者,当在春秋之后。《诗经·鲁颂·閟宫》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毛亨《传》曰:“詹,至也;龟山也、蒙山也,荒,有也。”郑玄《笺》云:“奄,覆;荒,奄也。大东,极东;海邦,近海之国也。”[8]617这段话的意思是,泰山是鲁国所瞻仰的泰山;奄地原有龟山、蒙山,鲁国能够直达极东的海边。《閟宫》是歌颂鲁僖公的诗篇,产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鲁国改封到奄国之后,才把岱宗称为泰山。

鲁国把泰山、黄河、大海作为望祭、福佑的对象。《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记载:“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偏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26]卷12:2263《公羊传》把泰山、黄河和大海认定为鲁之三望,也就是鲁人所望祭的山川。泰山之祭,是鲁国三大望祭之中最重要的祭祀。所谓“望祭”,就是郊祭,在郊外举行的祭祀之礼。

鲁国举行郊祭时,齐景公与晏婴曾专程到鲁国去学习郊祭之礼。《史记·齐太公世家》“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齐景公)与晏婴俱问鲁礼。”[3]1503《礼记·礼器》云:“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27]1439齐国的祭祀泰山的郊祭之礼是在鲁国学习的,也就是说,鲁国的郊祭礼仪已经传到齐国。

《礼记·郊特牲》“周衰礼废,儒者见周礼尽在鲁,因推鲁礼以言周事。”郑玄又注:“谓有日月星辰之章,此鲁礼也。《周礼》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鲁侯之服,自衮冕而下也。”[27]1444其实周礼、鲁礼,皆是周公所制;鲁礼,就是周礼。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王室的各种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周礼,是以周王室为首,属下各诸侯国皆要实行并服从的礼乐制度。《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27]1530汉人郑玄《毛诗正义·诗谱序》云:“及成王、周公致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8]262

周公之子伯禽就封鲁国之时,周公将一套礼乐制度、备物典章、官司彝器赐给了伯禽。《左传·定公四年》云:“分鲁公以大路大旗……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徳,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6]卷54:2134伯禽分到的是“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是一套完整的礼乐文化典章;使鲁国成为春秋时期文化水平最高的诸侯国。

《左传·昭公二年》云:“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杜预注曰:“《易》《象》《鲁春秋》文王周公之制,当此时儒道废,诸国多阙,唯鲁备。故宣子适鲁而说之。”[6]卷42:2029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各国都开始抛弃礼制,僭越等级,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而只有在鲁国还较完整地保存着周公之法。韩宣子叹曰:“周礼尽在鲁矣。”此言不虚。鲁礼其实就是周礼。

鲁国所实行的鲁礼,不仅行周王室所颁天下之礼;而且很多王礼也行于鲁国,如祭周公用天子之礼。《礼记·明堂位》曰:“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27]1492鲁礼,兼具虞舜、夏、商、周四代之服饰、礼器、官制等礼制。

清人秦蕙田曾不赞成鲁礼即周礼的观点。他在《五礼通考》卷九十七《吉礼》九十七《禘祫》:“自春秋时,鲁礼上僭王章,下替圣人,累书用彰其失。汉儒不达,准鲁推周,各据所闻,著为传记,纷淆始矣。”[28]卷97:2254秦蕙田认为,“鲁礼上僭王章,下替圣人”“准鲁推周”。这其实就是清代学者的误解。鲁礼、周礼其实就是一回事,皆为周公所制。周公曾经“摄政”,其实就是周王。鲁人所用之礼,为王室之礼;鲁人所用之乐,为王室之乐。鲁礼,即周礼;是历史的实际。

春秋时期,泰山是鲁国望祭的大山。东汉郑玄《毛诗正义·鲁颂谱》云:“成王以周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勋命,鲁郊、祭天、三望,如天子之礼。故孔子录其诗之颂,同于王者之后。”[8]608《礼记·郊特牲》郑玄注:“周衰礼废,儒者见周礼尽在鲁,因推鲁礼以言周事。”[27]1452周礼,周公所制;鲁礼,就是周礼。周天子也举行泰山的祭祀,重要的诸侯国君跟随助祭。《公羊传·隐公八年》曰:“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29]卷3:2208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所祀的泰山,即今之泰山。

后代王朝在改朝换代时,新上台的帝王多要封禅泰山。自秦始皇开始,我国帝王开始把对泰山的封禅看作是王朝易姓,或封建国家处于盛世之时以告天的仪式,故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也愈来愈隆重。封建帝王把封禅泰山看成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泰山,被认为是五岳之首,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在泰山上能与天对话。泰山也披上神秘的色彩。

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登上了国家的神坛,成为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鲁礼、周礼皆周公所制。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周礼日渐式微,鲁礼逐渐凸现;特别是孔子及其弟子的重新整理与传播,鲁礼更加完善。西汉武帝定儒学为一尊,孔子及其弟子整理与传播的鲁礼,包括鲁国的泰山信仰皆为皇权所承认。我国的泰山信仰来自鲁国对泰山的望祭和崇拜。

四、结语

综上论述,西周初年周公之子伯禽首先封于鲁地(今河南省鲁山县),建立鲁国。伯禽把境内的大山封为鲁国望祭的泰山。周公东征之后,得到东夷地区的大片辖地;为了镇守东方,伯禽改封在奄(今山东省曲阜市)。伯禽将首封的鲁国之名及望祭的泰山之名,带到新的封地。鲁国最初所封的泰山,战国时期被称为“西泰山”,就是《韩非子·十过》所说的黄帝蚩尤会盟的西泰山。伯禽改封在奄,将泰山之名带到山东,泰山信仰也转移到今山东泰山。

猜你喜欢

蚩尤鲁国泰山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大战蚩尤
柳季与岑鼎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蚩尤之歌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