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政淤泥处置工程项目基坑监测实例分析

2023-01-30饶江勇杨涛宇邓青军王志伟

石油化工建设 2022年9期
关键词:监测点报警基坑

饶江勇 杨涛宇 邓青军 王志伟

1.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 430223;2.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61;

3.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58;4.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50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城市市政淤泥处置工程的建设也是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市政工程建设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就是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同时在基坑开挖前必须施作围护结构,开挖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确保基坑及周边道路、管线和建筑的安全。

1 工程概况

武汉市政淤泥处置工程(一期)工程,拟建设一座通沟污泥处理站,规模为500t/ d。本工程的污泥综合处理车间及辅助用房建筑层数为3 层,建筑占地面积2982.53m2,建筑面积为4268.16m2,其中实验室建筑面积为940.63m2,污泥综合处理车间及辅助用房计容面积6602.31m2,建筑高度为16.9m,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污泥综合处理车间及辅助用房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类别为二类,因其中实验室及中控室使用频率较高,人员驻留时间较长,故对该部分房间按甲类办公建筑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地下池体抗渗等级为P6。

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三环线北侧,场地周边环境:基坑东侧距离红线围墙26.50~40.00mm,围墙外侧为市政道路;其余三侧现状为空地。本工程综合车间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坡面采用网喷锚护面,基坑普挖深度为4.00~5.00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本工程基坑如图1 所示。

图1 本工程基坑

2 地质概况

根据勘察成果、建(构)筑物特点和拟建场地具体情况等综合分析,对本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价分析,场地土层从上到下大致分布如表1 所示。

表1 场区岩土层地质情况表

3 监测内容、频率及结果

根据本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和本基坑的安全等级及房屋建筑状况,按经批准的基坑监测方案,本工程完成的基坑监测内容为: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和沉降;基坑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裂缝监测及巡视检查。

根据现场基坑施工工期,监测工作量统计如表2 所示。基坑监测平面图及监测布点图如图2 所示。根据施工进度,各工况的监测频率如表3 所示。

表3 各阶段监测频率

图2 基坑监测平面图及监测布点图

表2 监测工作量统计表

3.1 沉降监测

边坡顶部共设置16 个沉降监测点。基坑施工开挖期间,各监测点的沉降量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各测点沉降开始减缓;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沉降量趋于收敛状态,日沉降量小于规范规定,基坑趋于稳定。监测末期基坑沉降情况见表4。

表4 沉降监测成果表

3.2 水平位移监测

边坡顶部共设置15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基坑施工开挖期间,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各测点水平位移量开始减缓,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水平位移量趋于收敛状态,日位移量小于规范规定。在监测末期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情况为如表5 所示。

表5 水平位移监测成果表

3.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支护桩深层侧向水平位移测孔布设点沿基坑四周均匀布置8 个点位(编号SS1 至SS8),以测斜管底端作为位移零点进行分析,至监测结束,各测斜孔水平位移未超出基坑支护设计预警值50mm,均在设计监测项目控制值内,累计位移量最大为SS5 测斜孔,位移值为9.14mm,测斜管埋设深度8.0m (从测斜管底到顶距离为测斜管埋深,以测斜管底为零位点累计计算管口0.5m 深处偏位);在开挖过程中,随着各层土方开挖的深入,各测斜孔向基坑内侧水平位移值不断增大,随着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各测孔位移开始减缓,日位移量在设计规范范围内。总体而言,基坑开挖产生的水平位移均在设计规范控制范围内,依据设计规范规定认为基坑处于安全、可控中,控制基坑变形的各项技术措施达到设计预计效果。

3.4 地下水位监测

边坡顶部共设置4 个坑外水位观测点。基坑施工开挖期间,各观测点的地下水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各测点沉降开始减缓,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沉降量趋于收敛状态,日沉降量小于规范规定。

在监测末期基坑沉降监测情况为如表6 所示。

表6 地下水位监测成果表

3.5 裂缝监测及巡视检查

在基坑工程监测工期内,进行必要的巡视检查[6-7],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查看支护结构结构有无明显的开裂、变形、渗水、滑移等现象;

(2)查看施工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基坑周边地面有无堆载情况;

(3)查看基坑周边环境有无开裂、沉陷、渗漏等现象;

(4)查看基准点、监测点等有无破坏,监测现场环境是否有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等情况。

本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未出现因开挖造成的基坑边坡垮塌等安全事故。

3.6 监测报警值

监测报警值如表7 所示。

表7 监测报警值 mm

4 结语

本项目地质资料表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杂填土、可塑- 硬塑粉质黏土,局部揭露软塑- 可塑粉质黏土,总体而言场地地层较好,有利于基坑安全。

本项目从初次监测至结束历时3 个月,基坑边坡顶部沉降量(最大6.51mm,报警值20mm)、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最大14mm,报警值45mm)、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最大9.14mm,报警值50mm)、地下水位(最大301mm,报警值1500mm)均未超过基坑支护设计报警值,对应日变量均未超过基坑支护设计报警值。

总体而言,基坑开挖对基坑周边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未对基坑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依据设计规范规定认为基坑处于安全、可控中,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019)的要求,控制基坑变形的各项技术措施达到设计要求,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周边建筑物未造成明显破坏。

猜你喜欢

监测点报警基坑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