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生态补偿主体研究

2023-01-30封帆徐铭然

江西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黑土黑土地保护性

封帆,徐铭然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黑土地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土地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东北黑土资源的保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然而,纵使付出了巨大的保护监管成本,黑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仍然堪忧。基于此,本文对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补偿主体——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探究黑龙江省耕地补偿现状与问题。

1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耕地补偿主体分析

耕地的生态价值可以被周边人群无偿利用,具有外部性特征,而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耕地的外部性问题。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要在理解它的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大多数学者认为包括政府、农户和城镇居民,并主张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城镇居民对农户进行补偿。政府代表着社会公共事务的核心,是黑土地耕地补偿政策的投入者,承担保护我国黑土地的责任,通过黑土地耕地保护获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城镇居民是黑土地产物的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色产品为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受自身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有很大不同。农户作为黑土地的经营与保护的微观主体,通过黑土地获得经济效益,虽然现阶段积极宣传黑土地的生态效益,农户也深受感染,但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会过度利用黑土地以获得更高收益。

1.1 农户与城镇居民博弈

博弈论是指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个人与团体之间在特定条件下,根据已给的选择,制定最佳方案。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经济收益低,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惜以牺牲耕地的生态价值为代价,获取更高的收益。由此可见,农民有两种选择方式:实行保护性耕作(合理利用)与不实行保护性耕作(过度利用)。当农户合理利用时的收益R要小于过度利用时的M,城镇居民的效益受农户选择的影响,当农户选择合理利用时,城镇居民享受到耕地带来的生态效应,收益为D,相对的,效益为K,D>K。城镇居民可以选择对耕地的生态效应付费,也可以选择不付费,设定付费的额度为X。

根据表1中的数据,农户效益最大化时为过度利用,城镇居民效益最大化时为不进行生态补偿,经过多次博弈后,(M,K)仍为最优结果,无论对方如何选择,都将保证自己的效益最大化。虽然(R+X,D-X)时,社会总福利水平增加,并且如果(M-R)<X<(D-K),则农户与城镇居民的个人总福利水平也在增加,从(M,K)到(R+X,D-X)的过程达到帕累托改进的要求,但这不是纳什均衡状态,社会效益最大化与个人效益最大化不一致。(R,D)也可以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是农户会损失一部分经济效益,并且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极大地损害农民的积极性。

表1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户与城镇居民的博弈分析

1.2 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认知基本情况

本报告所用数据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2021年度寒假社会实践调研——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入户调查中有关耕地生态保护部分问题。根据东北黑土地典型区的圈定范围,调研组选取黑龙江省虎林市、五常市、宾县、克山县4个样本市(县)进行调查,共抽取宾县郑家屯、五常县金山新村、宾县宾西镇、虎林市桦树村等进行农户抽样作为样本农户。本次调研采取调研员一对一入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7份,剔除无效样本后,剩余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为96.49%。根据统计结果(表2)来看,样本农户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农民对耕地生态补偿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在对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调查中,“愿意”和“非常愿意”参与的农户合计占样本农户的63.64%。第二,关于受教育程度,样本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高达83.63%。第三,样本农户家庭的农业劳动力占比较低,在调查获取的数据中可见,占比为0.6以下的农户占总体样本农户的61.81%,超过样本总数的一半。第四,在对耕地生态补偿的各项生态要素价值认知中,农民对气候与气候条件改善的重要性认知水平最高,认为其“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农户占63.63%。

2 结论

2.1 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并加强后续的管理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户与城镇居民的博弈分析表明,应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并加强后续的管理。农户不实行保护性耕作、城镇居民选择不补偿时,双方可获得效益最大化,但这不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应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从农户的角度,在保护性耕作后,获得的收益与之前相同,应宣传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地的作用,鼓励农户合理经营;从城镇居民的角度,改变消费观念,鼓励人们扩大食品支出比例。相关部门还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的要求却不履行,处罚对黑土地造成严重破坏的农户。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够在农户与城镇居民的博弈分析中让双方都获得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2.2 农户对耕地补偿政策了解不深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改善黑龙江省黑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户对耕地补偿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黑土资源,每年粮食产量位居我国前列,但粮食质量参差不齐,农户更愿意追求粮食的产量,对黑土地过度利用,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通过耕地补偿机制,对实施耕地保护性耕作的农户给予补偿,鼓励农户适当经营,补偿方式大多为现金补偿,但补偿的金额小于农户过度利用时的收益,导致农户虽然对耕地补偿政策有一定认知,但现阶段并没有对黑土地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并由于农户的教育水平等问题,农户对耕地补偿政策了解不深。

猜你喜欢

黑土黑土地保护性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黑土地上稻花香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