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质性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影响机理研究

2023-01-29徐桂鑫黄志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产率异质性竞争力

□文/ 徐桂鑫 黄志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外部需求萎缩,国际产业供应链受阻,再加上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我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更加严重。但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加强技术创新仍然是获得出口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出口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异质性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给出相关建议。

引言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高速的增长。1978~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 亿元增加到1,143,670 亿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外部需求萎缩,国际产业供应链受阻,再加上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我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严重。但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加强技术创新仍然是获得出口竞争优势的一大重要手段。

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口竞争力不能只依靠传统的方法进行提升,而是需要有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才能实现。刘秀玲运用DEA-BCC 模型和RDMalmquist 模型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细分行业技术创新驱动出口贸易发展效率的异质性及其原因。易靖韬和蒙双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探讨其动态关系。张志强和张玺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上市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与影响因素。张菀洺和张珊珊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评估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顾国达等拓展了多产品理论模型,在多产品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创新行为,揭示了外部需求变动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Caldera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异质性方面的积极影响。Hao 等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了创新与可持续出口的关系。Yang 研究了出口的异质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在中国的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总体上对促进研发和新产品销售方面的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出口的创新促进效应取决于出口的异质性。Sanyal 考察了技术和出口的专业化模式,并研究了创新强度和技术潜力对双边贸易绩效显著的正面影响。

本文采用科学的测算指标体系对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明晰我国出口竞争力的现状,探究异质性行业的技术创新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并研究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理,总结了一些结论和建议,为我国相关企业和国内政策提出更加科学、更加前沿的建议,为提高中国出口竞争力、转变和升级出口结构提供决策支持。

一、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02~2021 年的货物出口总额如图1 所示。(图1)

图1 我国出口总额与贸易竞争力指数统计图

20 年来,除了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2015 年国际贸易形式改变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等原因给出口造成短暂的下跌影响外,我国的出口总额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在新常态经济阶段,中国的出口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的贸易竞争指数(TC)呈现波动的趋势,但是整体趋势来看,出口竞争力呈现上升的态势。由于金融危机的长期影响,TC 指数在2008~2011 年由极大值点转向极小值点;而在2015~2018 年,由于国际贸易形势和我国经济贸易新常态的转变,TC 指数又一次出现较大幅度变化。

二、机理分析

为研究技术创新对出口影响的理论机制,本文借鉴Helpman 等的异质性分析框架,基于Melitz 异质性企业出口贸易模型,结合Caldera的理论模型分析,探讨技术创新与出口以及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一)设定模型。假设世界由J 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有S 个行业,每个行业有不同的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假定国家消费偏好为C-D 型行业消费函数。国家j 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Cjs为j 国s 行业消费,0<αs<1 为s 行业消费占总消费比重,∑sαs=1。Xjs(ω)为消费的ω 种产品的数量,Njs为s 行业可以选择的所有产品种类,0<ρ<1 决定了不同种类产品间替代弹性σ=1/(1-ρ)。国家j对s 行业第ω 种产品的需求为:

Pjs(ω)为第ω 种产品价格,Pjs为s 行业价格指数,Yj为国家j 的总产出,所以Pjs=。差异化产品的边际成本都是c。国家j 的劳动报酬为wj。根据式(3),得到产品ω 价格是Pjs(ω)=ρ-1c。企业异质,其生产率φ 不同,根据Helpman 等的研究,假定生产率分布为帕累托分布:

b 是生产率的最小值,φ≥b>0,假设η>σ+1。企业是否进行创新根据生产率而抉择:如果企业不创新(I=0),企业会承担维持成本为fI=0,保持原来的生产率φI=0,边际成本是cI=0。如果企业创新(I=1),创新成本fI=1,且fI=1>fI=0,如果创新成功,生产率是φI=1,边际成本是cI=1,θ 是创新成功概率;如果创新不成功,就会继续保持原生产率φI=0和边际成本cI=0。

企业不同选择的固定成本及边际成本存在差异。如果只是给国内市场供给产品,边际成本是cD=wj/φ,需要固定进入成本fD;如果出口,边际成本是cX=τiwj/φ,企业每进入一个外国市场需要固定成本fX和冰山运输成本τi>1。

(二)企业创新。综上所述,企业共有4 种不同的选择:不创新在国内市场供给、不创新进行出口、有创新在国内市场供给和有创新的出口。如果企业不进行创新,利润是πI=0;如果企业进行创新,利润是πI=1。

其中,Aj=σ-1αsYj(ρPjs)σ-1为国家j 产业的加成调整需求水平。若企业创新利润πI=1>πI=0,则企业有激励创新。结合式(5)和式(6)可得:当θAj(cI=11-σ-cI=01-σ)>fI=1-fI=0,企业有激励创新。如果企业在异质性创新方面取得了成功,且期间花费的成本超过企业成功后生产成本较原成本的减少量,那就说明创新状况下有更高的收益,企业会选择进行异质性创新;如果创新的成本较原有生产成本减少量较高,那企业将不会选择创新,而是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的状况。

如果企业选择国内供应,他们可以选择非创新型国内供应和创新型供应,它们的边际成本是cDI=0=wj/φI=0和cDI=1=wj/φI=1,同时企业必须承担fD的进入成本。目前,无创新的国内收益、创新的国内收益如下:

企业无创新供给国内要求πDI=0>0,因此πDI=0=0 可以确定无创新供给国内的生产率边界(φDI=0)*:

结合式(14),πDI=1=0 可以确定创新供给国内的生产率边界(φDI=1)*:

因为fI=1>fI=0,所以(φDI=1)*>(φDI=0)*。通过对比πDI=1以及πDI=0可得:

当θAjwj1-σ[(φDI=1)σ-1-(φDI=0)σ-1]>fI=1-fI=0时,企业选择创新供给国内,这个条件等效为φDI=1>。(φDI=0)*是企业进入行业的最小生产率边界,(φDI=1)*是创新供给国内生产率最小边界;在没有创新供给的情况下,随着国内生产率需求的增加,创新供给的国内生产率需求也随之增加。

推论1:创新成功的生产率相比于不创新的生产率越高,企业就越倾向于创新。然而,鉴于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最低生产率要求(φDI=0)*,只有φ>(φDI=1)*时,企业才会选择创新供给国内。如果(φDI=0)*<φ<(φDI=1)*,企业将会选择无创新供给国内。如果φ<(φDI=0)*,企业将会退出该行业。

(三)出口贸易。企业可选择无创新出口和创新出口,边际成本分别为cXI=0=τiwj/φI=0和cXI=1=τiwj/φI=1,对应的利润πXI=0和πXI=1分别为:

其中,Ai=σ-1αsYi(ρPis)σ-1为国家i 产业的加成调整需求水平。结合式(11)可以确定无创新出口的生产率最小边界φXI=0:

在φ<(φXI=0)*时,企业不创新且不出口。在φ>(φXI=0)*时,企业无创新出口。如果企业选择创新出口,由式(12)和式(13)可知:

对比式(14)和式(15)可知,因为fI=1>fI=0所以(φXI=1)*>(φXI=0)*。

推论2:给定(φXI=0)*,创新出口生产率最小边界是(φXI=1)*,也就是说,只有φ>(φXI=1)*时,企业才创新和出口。如果(φXI=0)*<φ<(φXI=1)*,企业会选择无创新出口。如果φ<(φXI=0)*,企业不创新、不出口。

(四)技术创新和出口贸易。企业选择的四种生产率最小边界,分别是(φDI=0)*、(φDI=1)*、(φXI=0)*和(φXI=1)*。其中,(φDI=1)*>(φDI=0)*,(φXI=1)*>(φXI=0)*。

首先,(φDI=0)*<(φDI=1)*<(φXI=0)*<(φXI=1)*,对于企业来说,出口需要的生产率大于仅在国内经营的生产率。如果一个国内供应商的φ 满足(φDI=0)*<φ<(φXI=0)*,当φ>(φXI=0)*时,该供应商将从国内供给转向出口。从非创新型国内供给向非创新型出口转变,需要成功的创新实现国内供给,然后不断提高生产力实现非创新型出口,不断提高和超越非创新型出口,创新只有达到并超过创新出口生产率,才能实现创新出口;要创新国内供给,就要提高生产率,实现非创新出口,并在创新中取得成功,实现创新出口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从而成为创新出口企业。

其次,(φDI=0)*<(φXI=0)*<(φDI=1)*<(φXI=1)*,如果国内供给商的(φDI=0)*<φ<(φXI=0)*或者(φDI=1)*<φ<(φXI=1)*,在φ>(φXI=0)*时,非创新型出口企业的国内供给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以提高生产率。当φ>(φXI=1)*时,才满足转向创新出口的条件。

推论3:在初始状态下,如果企业是对国内的供应商,那么无论企业的异质性技术创新是否成功,都需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以实现更高的生产率,进而实现高效出口;而对于不实施创新的国内企业,企业也不能在技术方面停滞不前,也应当在技术方面加紧研发以实现创新驱动企业变革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当φX>(φXI=0)*时,非创新企业和创新企业均能够出口;当φX>(φXI=1)*时,那些创新成功的企业能够出口。

创新出口企业所占比例VXI=1:

影响这个比例的因素包含创新成本(fI=1-fI=0)、贸易成本τi、创新成功概率θ、国内经营成本(fI=0+fD)以及出口市场相对规模(Ai/Aj)。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分析,发现企业的生产率确实在出口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当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下的生产率高于未实施创新出口的最小生产率时,企业的创新和出口才能成功,但是如果大于创新出口的最小生产率时,那么创新和出口就难以实现。此外,研发投入的增长对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企业是国内供应商,无论创新是否成功,都必须不断增加研发投资,以提高生产率,实现出口。另外,企业必须在没有创新支持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地进行创新。

根据本文的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制造型企业乃至整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以取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大的利润。二是政府应加大对制造业的物质资本投入。我国目前的资本密集度仍需加大物质资本投入,以满足最适宜的技术结构。三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重要最不可缺的资源之一,更完善的人力资本结构需要更高水平的受教育者,因此整个社会应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努力培养具有应用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沃土。四是以多形式引入外商投资。在全球经济时代,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要依托全球贸易,以多种形式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各个国家的互利共赢,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猜你喜欢

生产率异质性竞争力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