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性筋膜炎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3-01-29沈德娟
沈德娟,孙 骏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扬州 225001;
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扬州 225001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具有假肉瘤样的结构特点[1]。好发于年轻人,一般位于皮下,几乎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但常见于四肢软组织、躯干和颈部,发生于乳腺者少见[2]。乳腺NF临床特征表现为突然出现和快速生长、单侧小而坚固的结节,常无痛可触,类似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3-5]。但关于乳腺NF的影像学诊断多为个案报道[6-13],本研究收集10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NF的患者的术前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NF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7月—2020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NF的10例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8±16.6)岁。10例均因触及乳腺结节或体检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就诊,结节发现时间2 d到6个月余不等,均无乳头溢液、溢血等临床症状,1例患者伴有疼痛。10例均行超声检查,3例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2例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 7、S8、E9及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Resona 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7~12 MHz。患者仰卧、双上肢上举,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对乳腺进行常规全面扫查,并参照Adler半定量血流分析法对肿块内部血流进行分级。
1.2.2 乳腺X线摄影
采用美国GE公司的Senographe Essential数字乳腺机,利用自动曝光条件对双侧乳腺行常规头尾(craniocaudal,CC)位及内外斜(mediolateral oblique,MLO)位拍摄。
1.2.3 MRI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 MR750W 3.0 T扫描仪,使用8通道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扫描序列:① 轴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5 100 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85 ms,视野(field of view,FOV)360 mm×360 mm;② 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R 420 ms,TE 6.5ms;③ 轴位DWI,TR 3 500 ms,TE 75 ms,b值1 000 s/mm2。④ 应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volume imaging for breast assessment,VIBRANT)进行增强多期扫描,TR 4.3 ms,TE 2.1 ms,以团注方式注入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0.1 mmol/kg,流率2~3 mL/s。注药前扫蒙片,注药后连续采集6期。图像传入ADW 4.6工作站,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
1.3 影像学分析
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MRI检查均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影像词典中的标准诊断术语归纳并记录。
2 结 果
2.1 超声表现
10例患者均表现为乳腺结节,结节最大径0.5~4.8 cm,平均(1.7±1.3)cm,均为单发,左侧2例,右侧8例。6例位于皮下浅筋膜层,3例位于乳腺腺体,1例位于胸大肌肌层。10例结节均呈椭圆形,水平位生长,纵横比<1。8例内部为均匀低回声,2例为不均匀回声。8例边界模糊不清,2例边界清晰。3例周围可见包膜,其中2例包膜不完整;7例周围未见包膜。10例后方均无声影,1例后方回声增强,3例可见高回声晕。10例均未见钙化。依据Adler半定量法,8例为0级,2例为1级。1例邻近皮肤增厚、回缩,10例病灶周围导管未见扩张,腋窝淋巴结未见增大。依据BI-RADS分类,9例均诊断为4类,1例诊断为3类(图1、2)。
图1 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29岁)乳腺NF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
图2 典型病例2(患者,女性,28岁)乳腺NF影像学表现
2.2 乳腺X线摄影表现
4例表现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呈不规则斑片状致密影,密度不均匀性增高,未见恶性钙化,其中1例局部皮肤增厚、凹陷。1例表现为浅筋膜类圆形结节影,边缘模糊,未见分叶及毛刺征象,未见明显钙化。腋窝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BI-RADS分类:4类2例,2类3例。乳腺X线摄影表现见图1B。
2.3 MRI表现
2例位于浅筋膜,1例位于腺体内。3例均表现为结节影,2例边缘毛糙,可见毛刺,1例边缘清楚,平扫呈稍长T1、长T2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ADC为1.11~1.35×10-3mm2/s;增强扫描后呈早期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扫描TIC为流入-平台型(Ⅱ型),1例皮肤增厚、凹陷。腋窝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BI-RADS分类:4类2例,3类1例。MRI表现见图1C~F,图2B~D。
2.4 病理学结果
10例乳腺NF术后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镜下病灶内见不同程度增生的梭形细胞,呈束状、编织状分布,部分区域细胞稀疏,可见疏松的黏液基质及胶原沉积;灶区红细胞外渗及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8例边界模糊不清,浸润周围乳腺及脂肪组织。病理学表现见图1G~H。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梭形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钙调理蛋白(calponin)均呈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呈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5%,其他标志物均呈阴性。
3 讨 论
N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生在乳腺的NF罕见,Lin等[6]认为与外伤或感染有关,但缺乏充分证据,本组10例均无明确外伤史。本研究患者发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8±16.6)岁,6例20~40岁,与文献[1]报道大致相仿。一般表现为单侧乳腺孤立性肿块,肿块生长迅速,病程短,本组发病时间8例为1个月内,仅2例发现超过3个月。由于NF多是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因此其自然病程尚不清楚,有文献[6]报道,NF可以自然消退,且NF手术切除后复发罕见。因此乳腺NF不需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乳腺,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单独切除结节治疗,而有些可能会自行消退无需任何治疗。
病理学上,NF主要是由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细胞周围有黏液基质,亦可见血管增生及红细胞外渗,常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同一病灶内可见多种成分并存[2-3,14]。免疫组织化学常表达vimentin、SMA、calponin和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MSA)等[2-3]。
超声声像图上,NF肿块体积多较小,多位于乳腺皮下区或腺体内,可局限于筋膜内,亦可浸润周围组织;肿块多呈水平位生长,多数边界不清晰,形态可规则或椭圆形;多数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肿块内部回声多为均匀低回声,少数可表现为不均匀回声,无钙化灶,周边导管不扩张,肿块后方无回声衰减,少数后方可出现高回声晕;肿块乏血供为显著特征[1,6-10]。本组9个结节超声BI-RADS分类为4类,也就是90%的结节在超声图像上难以判定其良恶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组有80%的病灶边界模糊不清,镜下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周围乳腺及脂肪组织,病理学上呈现出“假浸润”的生长方式;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者占90%,3例出现高回声晕,1例出现皮肤增厚、回缩,所以超声征象与形态不规则的浸润性导管癌类似。同时也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有关,未能重视典型部位、边界、内部回声及其乏血供的表现。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未行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无法纳入分析研究中。王爱珠等[11]报道,1例乳腺NF超声造影示结节呈快速高增强且范围较二维图像扩大,边缘呈放射状增强,结节内部的均匀强化与恶性肿瘤不符。Lin等[6]对2例乳腺NF行超声弹性成像,Tsukub评分分别为3分、1分,提示结节质地偏软。但由于这些研究均为个别案例报道,因此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超声新技术对NF的诊断及与乳腺癌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本组患者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4例局部腺体结构紊乱或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1例伴有皮肤增厚、回缩;仅有1例表现为结节影,究其原因是NF发病年龄较年轻,年轻女性乳腺构成分类为致密型,乳腺X线摄影图像上腺体组织重叠,对病变检出率低,与文献[9,13]报道相似,因此不建议乳腺X线摄影作为乳腺NF的首选检查方法。王聪聪等[13]报道,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技术有助于显示病变特征,可对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乳腺NF的MRI表现报道较少,国内外仅有少数个案报道[9,12]。主要表现为结节影,典型位置位于浅筋膜内,但边缘可毛糙、不清楚,有毛刺征,邻近皮肤增厚、凹陷,易误诊为恶性病变,本组2例BI-RADS分类为4类误诊为恶性病变的原因亦是如此。相关文献[9,12]报道,乳腺NF的MRI动态增强TIC多表现为流入-平台型(Ⅱ型),ADC多大于1.1×10-3mm2/s,提示倾向良性病变,与本组3例表现相似。沈若霞等[12]报道,增强后如邻近筋膜出现强化可提示NF的诊断。因此,当结节发生于浅筋膜层,动态增强TIC和ADC提示良性病变时,而且邻近浅筋膜层有强化改变,不能忽视乳腺NF的可能性。
本研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乳腺NF比较少见,入组的样本量较小,有待继续积累病例,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总结分析。其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未能应用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多模态MRI等新技术,我们相信随着各类影像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对N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乳腺NF的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于乳腺NF的影像学诊断,超声和MRI优于乳腺X线摄影。超声和MRI有助于显示NF的病变特征,可对鉴别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