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血栓通胶囊结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OCTA分析

2023-01-28李成茂吴晓玉李维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苯磺酸黄斑水肿

李成茂,吴晓玉,李维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眼科,福建泉州 362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患者群体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在30%~50%,并且易与黄斑水肿合并发生,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均产生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尚无治疗DR伴黄斑水肿的特效手段,一般通过早期诊断和用药防治[2]。羟苯磺酸钙是一种血管保护剂,能够调节血液循环,目前在DR等糖尿病并发症中已有较普遍地使用;而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内含三七、丹参、黄芪等成分,可活血逐瘀、滋阴益气,适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3]。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诊的154例DR伴黄斑水肿患者为例,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羟苯磺酸钙合用对DR伴黄斑水肿患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DR伴黄斑水肿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等纳入两组,每组77例。对照组男47例,女30例;年龄41~75岁,平均(58.47±6.29)岁;病程11~67个月,平均(42.03±5.33)个月;DR分期:Ⅰ期30例,Ⅱ期28例,Ⅲ期19例。观察组男43例,女34例;年龄42~74岁,平均(58.52±6.37)岁;病程11~65个月,平均(41.96±5.24)个月;DR分期:Ⅰ期32例,Ⅱ期29例,Ⅲ期16例。两组间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以及DR分期等)经统计学软件SPSS 24.0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本研究已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审批号为2019-1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4]中的判定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属于气阴两虚证;精神状况正常,具备一定的交流及沟通能力;有明确的糖尿病史;患者及家属知情,已签署入组协议。排除标准: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对研究药物不耐受者;血糖未有效控制者;中途退出研究或近4周有参与其他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患者以羟苯磺酸钙(国药准字H20030088,规格:0.25 g×36粒)单药治疗,口服1粒/次,3次/d,持续口服5个月。研究期间规范饮食,合理作息,继续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

1.3.2 观察组 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施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国药准字Z10960081,规格:0.5 g×36粒)治疗,口服1粒/次,3次/d,持续用药5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视力及相关临床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测定,其中视力通过国际视力表检测,并换算成LogMAR视力。视野灰度值先通过眼底荧光造影仪器[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TRC-50DX(IA),渝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20167号]检测,了解眼底血管形态,再利用视野分析仪[天津市科事达通信有限公司,型号:YDS-301型,津药管械(试)字2003第2050039号]测定。出血斑点面积通过眼底荧光造影仪(同上)测定。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 成 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RetiView 5000型,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20458号]检测,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追踪成像,于直径3.0 mm范围内245个位置采集样本,两个样本相距12.2 μm,重复检测3次并取平均值,黄斑区血管密度通过仪器自带软件分析获得。③血清炎症因子: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4 mL,在3 500 r/min转速下离心(离心半径3 cm)10 min,取得上清液后,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所用试剂盒提供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ogMAR视力、视野灰度值及出血斑点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ogMAR视力、视野灰度值低于对照组,出血斑点面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77)对照组(n=77)t值P值LogMAR视力治疗前0.54±0.05 0.55±0.07 1.020 0.309治疗后0.36±0.07 0.40±0.08 3.301 0.001视野灰度值(%)治疗前4.23±0.45 4.20±0.41 0.432 0.666治疗后1.27±0.51 1.53±0.62 2.841 0.005出血斑点面积(mm2)治疗前2.97±0.56 2.98±0.55 0.111 0.911治疗后1.09±0.64 1.43±0.71 3.121 0.002

2.2 两组治疗前后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值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结果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结果对比(±s)

组别观察组(n=77)对照组(n=77)t值P值治疗前16.42±2.08 16.38±2.11 0.118 0.905治疗后3个月16.49±2.42 15.56±2.21 2.490 0.013治疗后6个月16.43±2.29 15.54±2.40 2.354 0.019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测定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hs-CRP以及IL-1β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hs-CRP与IL-1β)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测定结果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测定结果对比(±s)

组别观察组(n=77)对照组(n=77)t值P值hs-CRP(mg/L)治疗前9.34±1.63 9.28±1.58 0.231 0.816治疗后5.38±1.19 6.05±1.56 2.996 0.003 IL-1β(pg/mL)治疗前65.70±17.36 65.05±16.88 0.235 0.814治疗后31.48±10.18 37.26±14.02 2.927 0.003

3 讨论

DR伴黄斑水肿通常是因糖代谢异常、毛细血管病变等因素致视网膜循环紊乱,视网膜血氧供应障碍而引起[5]。该病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并且近些年受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患者病程不断延长地影响,其发病率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6]。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病程<10年者DR的患病率约为7%,病程在10~15年者患病率上升到26%,而病程>15年者则达到了63%[7]。治疗上,目前临床针对DR伴黄斑水肿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羟苯磺酸钙是治疗DR伴黄斑水肿的常用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还原酶生成,阻断山梨醇形成,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下降,维持血-视网膜屏障稳定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本品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活跃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过程进行阻滞,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DR患者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得到改善[8]。但研究实践发现,对DR患者采取羟苯磺酸钙单药治疗的效果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9-10]。

中医理论认为,DR伴黄斑水肿多因脉络闭阻、气血瘀滞,致目失濡养而导致,故治疗时可配以益气活血类药物。复方血栓通胶囊作为一种理血剂,其所含主要成分中,三七有散瘀止血、活血定痛的作用;丹参可活血凉血、逐瘀止痛;而黄芪可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几者配伍,可共奏活血逐瘀、滋阴益气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羟苯磺酸钙以及复方血栓通胶囊两药治疗后,患者LogMAR视力、视野灰度值及出血斑点面积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OCTA成像显示,观察组黄斑区血管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DR伴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相比单药治疗能够更有效减少出血斑点面积,维持黄斑区血管稳定性,加快患者视力恢复。这与梁静等[11]人的研究观点存在较大的相似度。分析其原因,羟苯磺酸钙能够稳定血-视网膜屏障,而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三七、丹参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视网膜微血管壁细胞等作用,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但协同增效,能改善患者血液瘀滞、毛细血管闭阻的问题,加快缓解视网膜出血,减轻缺血缺氧对黄斑区微血管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促进患者视力地恢复。

近年研究报道称,DR伴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因子持续刺激密切相关,包括hs-CRP、IL-1β等[12]。因此通过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地监测,也能够起到预测其病情控制效果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较于单药治疗,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用药还有助于减轻DR伴黄斑水肿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其原因或与复方血栓通胶囊除了具备上述作用外,还兼具抗脂质过氧化的药理作用有关;如复方血栓通胶囊有效成分中的三七含三七总皂苷、黄酮苷等成分,能够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加强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并能够改善机体微循环,加快清除各种炎性介质,进而达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

综上所述,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羟苯磺酸钙联合用于治疗DR伴黄斑水肿患者,能够保护黄斑区血管,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苯磺酸黄斑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裂孔在黄斑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