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诗歌的视角阐释中华文化

2023-01-28焦凌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诗歌文化

◆文/焦凌

薛保勤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读悟天下》《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青春的备忘》等。

李浩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唐代文学研究》主编,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诗说中国”丛书

薛保勤 李浩 主编 张志春 刘炜评 等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1/552.00元

中华古典诗词蔚为大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而“诗说中国”丛书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即诗人的视角、诗歌的视角,来说中国文化、讲中国故事,发现藏在汉语诗歌中的经典中国、美丽中国、人文中国。

创意新颖,立意高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华珍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富有灵性的精彩表达。本丛书以“诗说中国”为总名,力图透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相关书写,从不同方面来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创意与角度十分新颖。而就丛书的撰写目标而言,其定位并不局限于对诗歌本身做出解读,也不仅在于从文学层面来阐释诗歌的价值与意义,而是以诗歌作为材料,由此升华到文化阐释的层面,以揭示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由此可见,这套丛书的设计角度新颖、别具特色,而且立意不俗、境界高远,其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与独特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内涵丰富,立目允当

“诗说中国”丛书分为9 卷,包含了“民俗”“饮食”“行旅”“园林”“家国” “耕读”“战争”“乐舞”“情感”9 个方面的内容。每卷图书都有精练传神且富有诗意的书名,探讨的都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或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话题。这些话题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趣味及精神追求。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的阐释、分析、提炼与概括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也对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家园构建具有启迪与借鉴的作用。

反复推敲,选诗严谨

用诗来说中国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选什么诗,怎么选,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策划者的良苦用心和解析者的殚精竭虑。本丛书的主创人员精心挑选了近6000 首古典诗词,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学审美价值,更是中华文明进程中别样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诗歌是如何直观地反映我们祖先的所看、所思、所想、经历与感情的,发现诗歌是如何深入地渗透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引起现代社会的我们与千年前的祖先精神上的联系和情感上的共鸣。

论说精彩,深入浅出

除了以“诗的眼睛”去探寻,以“诗的视角”去发现,建构起“诗说中国”的多元化框架,本丛书中的每篇文章都会根据设定意象,精选与其风骨、内涵、感悟一致或相关的诗词进行精要的阐释。文章中既有诗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个人主观感受,也有诗人的经历境遇、思想情操和道德信仰介绍,并最终升华到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与主题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宏观层面。

比如《耕读传家》第一篇《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渔樵耕读的符号》中引用的古诗词就有42 首,引用的文献资料达20 处,通过柳宗元、王维、郑谷、陆游、吴镇等人的诗词以及《汉书》《论语》等文献,采用散文式的笔法,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渔、樵、耕、读在古代社会的地位。

以点带面,沟通古今

一首首古典诗歌如同“点”,用历史长河中的这些“点”连接成“线”(即纵向的时间线上历史的变迁),再用“线”勾勒出“面”(即某一文化类型的全貌),使“点”具有经典性,“线”具有延续性,“面”具有代表性。本丛书正是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沟通古今,形成了完整的叙述空间体系,从而再现曾经的中国社会全貌。除总序外,每卷图书还有自序,介绍该卷的写作宗旨及文化流变;各篇前设有导读,勾勒本章内容,提炼本章的要义。

比如园林卷《明月松间》分为七大板块,首先介绍园林的起源,时间线上溯商周下至明清,接着介绍园林的形制、景观、人物、韵味、情感、隐喻,通过一首首古典诗词,引出园林的方方面面,通过每一篇文章纵向打通古今园林演变,最终组合成七大板块,展示中国园林的整体风貌。

又如乐舞卷《乐舞翩跹》提到了中国最富诗情的乐器之一——琴,文中是这么说的:“琴,作为不折不扣的中国自有古乐代表,在这种乐器身上承载着非常典型、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所以,古琴才能被誉为‘琴有九德’,才能被看作是‘乐以和情’。唯有琴,能够从对‘琴技’的练习上升到对‘琴道’的研习,‘道’的层面传递的就是精神气息、价值理念。”

为了体现琴传达的是“和”的品质,作者举出白居易的一首听琴诗《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琴如流水,淌过心田,心绪平和,疏影西窗。

在谈到琴的构造时,作者这么说:

根据《易经》,山泽必相对,在古琴的构造上也充分印证着古人的这种宇宙观。“泽”即是琴轸部位的“轸池”,也是琴底部的两个音槽,也就是两个发声孔,其中位于底板中部、较大的一个称为“龙池”,尾部较小的一个称为“凤沼”。山泽相应,龙凤相对,这便是万象天地。

如此看来,小小一具琴身上,有天、有地、有年、有月、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君、有臣、有文、有武、有时间、有空间。天地之道,万物之和,便是古琴的化身,亦是古琴的精神。

短短200 字,就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琴与中华文明的密切联系。琴反映的是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蕴含在古人身上那种平和淡然、天人合一的品质,而书中的种种讲述更由于古诗的存在得以印证和增色。

独具匠心,多维阐释

“诗说中国”丛书独具匠心的内容设计还体现在编者、作者的多视角维度,书中每一卷都从诗歌出发,将探究领域扩展至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具体的文化现象做发散的探讨与阐释,进而围绕对美丽中国的阐释建构起一个多元的文化框架。

如饮食卷《人间有味》中《诗说古代素食清供(前篇)》中提到:

最早的佛门清规中并无不能吃荤这一条,仅要求佛门弟子不食特地为僧众所杀的肉。重点就在“特地”二字,但凡不是特地为僧众杀的,那肉便被称之为净肉,但吃无妨。这个规矩到了史上最狂热的佛教徒梁武帝萧衍手里,一下就变了,佛门从此只能吃素,连五辛都一并禁了。至此,佛家饮食取消了最后一抹刺激,佛家子弟的味蕾彻底陷入沉寂。再说道教,道家追求淡泊宁静的境界,挚爱的修炼大法是辟谷。想想便知,连五谷杂粮都需要避开,肉食对他们来说显然是太重口味了,还是素菜更能助人抵达清澈澄明。

总之,佛教与道教算是中国素食发展的助推器,这从某些写及素食的诗歌中就能看出,如唐代姚合诗“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明代石沆诗“蔬食寻常饭,荤腥间或尝。净神三遍咒,暖室一炉香。念念归真境,心心向道场”。

该篇介绍了中国素食发展的脉络,指出佛、道对中国素食发展的助推作用,并举出相关诗歌内容作为佐证,同时让我们了解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小知识。

再如民俗卷《诗语年节》中《东风夜放花千树——诗说元宵节》一篇,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元宵节的精神内核“闹”。他指出,这并非我们后人的归纳总结,而是历史智慧的沉淀,“这个节日在古人的体验里就一再提及‘闹’字”,随后作者以诗证史,举出元好问《京都元夕》为例:“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作者在讲述诗歌传达给我们的节日精神内核的同时,也不放过对节日历史源流、民俗演变的考证:

如果说大年是太阳的节日,那么元宵节便是月亮的节日,新春降临时第一个圆月的节日。元宵节原是汉代兴起的中外合璧敬神礼佛的节日,因为隋炀帝的铺张扬厉,此节表演娱乐仪式得以张扬,方显出世俗“闹”的特色。“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唐宋以降,灯笼、汤圆、焰火等逐渐成为成熟的欢乐元素,更多的故事与诗词也在渲染着这一节日里官民同乐的祥和氛围。如果说大年闭门守家,重团聚仪式与祭礼仪式,是娱神;那么,元宵节则是走向广场,倾向于群体的狂欢仪式,是娱人……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芯子、竹马、柳木腿等叫“闹社火”,一言以蔽之:人取代神成为主体,以娱人的世俗演义呈现于广场,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

这样的文字在“诗说中国”丛书中比比皆是,正是全体创作人员在内容上的独具创新,审读专家在文字上的精益求精,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

诗的文本是开放的:或落脚于古代至情,体验古人的闺情婚恋、相思离别、悼亡哀怨;或着眼于礼仪,阐发诗中的宗庙祭祀、婚丧嫁娶、长幼尊卑等政治与生活礼仪;或聚焦于耕读,感受诗中的渔樵耕作与读书之乐;或感觉于饮食,展示诗中的甘醇玉馔,品尝舌尖上的中国味道;或游历于山水,体验诗中的林泉高致、山水情怀。“诗说中国”丛书从千百年来流传的中华诗歌宝库中,精选传颂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诗作,除了精要的阐释和解说之外,采用学术散文加议论的方式深入解读中国文化,用诗歌捕捉文化的点点滴滴,洞悉诗意的文化源流,引领读者品读文化、享受文化。

猜你喜欢

诗歌文化
诗歌不除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谁远谁近?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