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空间模型”视角下图书馆创新设计理念与策略*
2023-01-28刘筱舒何镜堂冒亚龙罗英奇
刘筱舒,何镜堂,冒亚龙,罗英奇
引言
纵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以藏书为主的近代图书馆到以开放为主的现代图书馆的转型,图书馆建筑也经历了从“三段式”的近代传统形制,到“模数式”的现代标准形制的转变[1,2]。近年来,由于数字、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图书馆作为信息垄断机构的地位已经被打破,陆续出现利用率下降、经营困难、地位边缘化等问题,旧有的图书馆形制已然无法满足当代公众的需求。穷则变、变则通,在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和行业竞争的三重因素驱动下,图书馆的再次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时代议题[3]。与现代化转型相同,公共图书馆在当代的转型也是一次包含定位、资源、服务和空间的全面转型。因此,图书馆建筑也应该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重塑自身价值。
1 当代公共图书馆的转型趋势
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当代转型的研讨已持续近10年,对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探讨也已成为近年热门话题[4]。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为“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图书馆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的任务。2021年6月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的主要任务,要求“推进公共图书馆功能转型升级,优化公共图书馆环境和功能,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建设有温度的文化社交中心。”当代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力求打破以借阅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创造以分享为主体的交流空间,“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讨、创新、交流甚至娱乐为一体的场所[5]”。然而,国内公共图书馆建筑在现有规范及传统理念指引下的设计,依然存在功能适应性差和空间模式化等问题[6]。因此,我国图书馆建筑亟需引入全新的设计理念与策略,并以成熟的范式样本作为参考借鉴。
北欧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9年北欧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人均数量、面积和利用率均远远高于国内,芬兰更是在各项数据中居于世界首位[7]。这得益于北欧图书馆在面临数字化时代挑战时,主动谋求变革与发展、研究与实践。
表1 2019年各国公共图书馆相关统计数据①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网络技术的冲击以及政府削减公共开支导致的图书馆大量关闭,引发了北欧各国关于公共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辩论,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空间的用途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经过各国对用户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用户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并未减少,但是约55%~60%用户在访问期间不借阅任何书籍或资料,而是进行其他活动[8]。因此,当代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已从一个信息提供者转变为场所创建者,需要从开展研究、查询资料和安静阅读的场所,转型为供人学习、分享和创造的场所。
对这一转型趋势的认可反应在政府部门的报告和政策中。挪威文化部于2009年发布的《图书馆——数字时代的知识公地、聚会场所和文化舞台》报告中,强调了公共图书馆作为聚会、学习和文化场所的目标和措施[9]。丹麦文化部于2010年提交的《知识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报告中,指出知识、创新和凝聚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可以通过创建一个非正式的、开放的学习、灵感和聚会场所来鼓励公众的个人发展,从而积极支持社会发展[10]。芬兰政府于2016年新修订的《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包含了:“为公民的学习、娱乐、工作和活动提供场所,并促进社会和文化对话[11]。” 由此可知,北欧公共图书馆的当代转型与我国图书馆界目前探讨的转型方向趋于一致,即从致力于开放共享的信息中心,转型为致力于交流创作的知识公地、交流场所与创新平台(图1)。因此,其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实践经验,对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的转型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1 公共图书馆转型示意图
2 “四空间模型”的图书馆设计新思维及其本质
丹麦文化部为应对当代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危机,专门成立委员会研究图书馆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潜力。该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的《知识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报告中,为公共图书馆开发了一种新的图书馆设计思维模型——“四空间模型”[12]。该模型基于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的新时代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竞争的战略要求,提出赋能(empowerment)、参与(involvement)、体验(experience)和创新(innovation)的设计目标。为支持以上4个目标,图书馆需要提供灵感(inspiration)、学习(learning)、聚会(meeting)和表演(performative)四种空间,促使用户产生相应的激发、探索、分享和创造行为(图2)。该模型既可用于构筑当代公共图书馆的价值框架,又可作为筹备、开发、设计和建造公共图书馆的工具。自“四空间模型”发布以来,在北欧国家的专业图书馆员以及涉及图书馆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中被广泛使用[13]。
图2 “四空间模型”示意图
2.1 “四空间模型”的理论背景与设计目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体验经济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的个性化参与和创造难忘的经历[14]。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激发创新力和维系凝聚力是社会得以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15]。基于以上理论背景,确定了“四空间模型”的设计目标,即当代图书馆建筑空间须满足赋能、参与、体验与创新的目标要求,并具备多维、复合与动态适应的特点(图3)。
图3 “四空间模型”的生成机制
(1)赋能:图书馆是一个社会赋能器。为公众自由平等的获取知识、信息创造条件,促进其掌握在生存发展中必备的素养与技能,帮助其创造和增加自身价值,从而推进社会的包容发展和进步[16]。
(2)参与:当代公共图书馆是交流分享的场所。通过促进用户多维度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有助于增进知识信息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创新和提高社会凝聚力。
(3)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公众在生活中对体验的追求已经占据重要地位[17]。公共图书馆为增加竞争力与吸引力,应满足用户多维度的体验需求,并注重其在体验中的愉悦感、参与感和满足感。
(4)创新:在知识社会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创新民主化成为常态[18]。公共图书馆需要适应大众创新创作的趋势,为其提供资源与环境便利。
2.2 “四空间模型”的空间内涵与拓展表现
为实现以上发展需求与设计目标,当代图书馆建筑需要创造相应的动态发展空间,以适应当代社会和使用者不断嬗变的功能需求。
(1)促进参与和交流的聚会空间
在社会群体分类日趋多元复杂的时代,亟待建构一个可以跨越类别差异的城市公共阅览聚会场所,促进人们学习、体验、交流与互动,公共图书馆被视为拥有这一巨大潜力的融合平台。聚会空间主要支持公众参与和赋能,该空间是一个促使人们交流分享以及相互赋能,以此产生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凝聚力的公共交往空间。除了为目标明确一致的读者用户提供正式的聚会场所外,当代公共图书馆也为非读者、游客提供交流、休闲场所,读者可以在此接触到具有不同背景的公众、游客等其他类群,并通过交流互动来消除边界差异和产生新的认知。
(2)引导创造和传播的表演空间
图书馆虽然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媒介,但在知识迭代创新日益迅速的趋势下,其作为直接传播和交流的表演空间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表演空间主要支持创新和参与,该空间使用户在参与中传播思想和创意,并在互动中获得新的启发、创造新的知识、产生新的价值。表演空间可以是提供各种媒介、工具与材料的创作场所,也可以是支持各类创意工作者交流与分享的活动场所,还可以作为展示与推广用户创新成果的文化场所。
(3)激发体验和创新的灵感空间
虽然图书馆始终具有帮助用户获得启发与提升的属性,但直到近年才被重新思考其作为灵感空间的必要性,并从被动提供灵感转变为主动激发灵感。灵感空间主要支持体验与创新,基于心理学的认识研究:灵感被认为是一种状态体验,具有唤起性、超越性和动力性的核心特征,并分为观念式启发和行动式启发两个阶段[19]。因此,灵感空间以提供唤起感知、经历的体验为导向,以激发潜能和创新动力为目的。灵感空间运用多种类型的媒介、活动或空间形式本身,引导用户获得能使思想生发、碰撞、重组、升华的体验,并激励用户将创造性观点转化为创造性作品。
(4)注重赋能和感知的学习空间
数字化发展和全球化竞争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空间作为图书馆本质空间的关注日益加剧。学习空间主要支持赋能和体验,该空间是各类用户以各种形式发现和探索的空间,通过自由和不受限制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来提升能力和潜力。随着当代学习范式的变革,图书馆的学习空间需要契合用户新的学习体验需求,它既指提供阅读、自修、培训和教育行为的正式学习空间,也涵盖促进开放式、协作式、无缝式、体验式等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空间[20]。
以上4种空间虽各有特质,但彼此间联系紧密并可多层重叠和灵活转换,因此图书馆的同一空间可以具有以上多重空间属性,合力发挥作用。“四空间模型”不是作为单一的通用模板,而是作为一个基本原型,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图书馆空间的多样性与多变性。模型中的各个空间在实际运用中,将始终根据图书馆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需求进行特定的优先排序和调整组合。
3 基于“四空间模型”的图书馆创新设计理念与策略
本研究选取3个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受到“四空间模型”思维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北欧地区近年新建公共图书馆(表2),以分析总结在该思维引领下的当代图书馆创新设计。
表2 图书馆项目概况
3.1 融合共生设计理念与交流聚会空间设计策略
3.1.1 融合共生设计理念
黑川纪章在其共生思想中指出,共生是不同事物在对立的同时,建立相互理解和肯定的创造性关系,共生的内涵包括:不同文化共生、历史与现代共生、建筑与环境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等[21]。图书馆的融合共生设计理念具有三层含义:一是使图书馆成为跨越文化、背景和代际的交流分享场所,实现知识信息的跨界交流分享和社会和谐共融;二是使图书馆成为融合传统服务和新兴休闲娱乐服务的休闲聚会场所,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城市活力;三是使图书馆突破孤立性成为融入城市或社区的公共文化场所,以其文化服务、文化形象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综合效益[22]。反映在建筑空间上,即通过增加空间的开放通透、功能互融,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和融入,在交流互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启发、相互赋能,从而加强社群凝聚力和激发社群活力,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3.1.2 交流聚会空间设计策略
为塑造图书馆开放包容的公共融合空间特性,通过便捷的动线布置、通透的围合界面和内外的空间过渡,使馆内空间与外围城市空间形成流畅衔接,使空间更具可达性和可接近性。将与公众生活贴近的休闲娱乐功能和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融于同一空间,并在空间内部极力营造开阔感、消除边界感,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利用兴趣和使用频率,提升公众活动的自由度、开放度和融合度,增加不同群体间交流互动的机遇。
颂歌中央图书馆运用巨型拱形钢架结构在首层创造出一个通敞无柱空间,3个朝向的主入口极大地提高了公众访问的便捷性,内部的丰富的城市功能空间为各类休闲聚会活动提供了可能。首层拱顶在正立面主入口的上方外凸形成巨大的顶篷,为向室外蔓延的咖啡厅和展区提供了遮蔽,顶篷上端的大型公共露台也成为一个聚会与观景的绝佳场所(图4a~4c)。
图4 颂歌中央图书馆
戴希曼图书馆的首层采用了全透明的玻璃幕墙立面,并设置了3个不同朝向的等效主入口快速的吸引人流聚集。内部是以“广场”为中心环绕的城市休闲空间(图5)。通过三座开放公共楼梯连通的负一层,是一个丰富的城市娱乐空间,四周环绕一圈含有十万册藏书的书架走廊及两间教室,中间是多功能厅、电影院和开放酒吧,以期通过多元混搭的功能让不同用户群体碰撞出火花。
图5 戴希曼图书馆平面图
3.2 开拓创新设计理念与表演创造空间设计策略
3.2.1 开拓创新设计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质是知识创新,其本质是对知识的转移、传播、共享和重新创造[23]。在当代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趋势下,用户从被动的知识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生产者,公共图书馆成为促进知识资源挖掘利用、创新重构和交流传播的平台。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共享不再仅仅依赖于通过书籍载体的间接方式,而是包含更利于隐形知识外显化的直接传播方式;传播交流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阅览室、封闭的报告厅或孤立的展览区,而是迈向更为中心聚焦、开放流动和弹性灵活的表演创造空间。
3.2.2 表演创造空间设计策略
为突出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氛围,将表演创造空间置于建筑中的核心区,采用更加开放的空间形态,并与用户主要流线紧密结合,能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积极参与到互动和创作中,极大的增加空间的创新活力和辐射广度。运用阶梯、坡道等具有势差的空间营造出流动、动态、自由的空间氛围,促进更多创造和交流行为的发生。采用弹性灵活、功能多义的空间形式,使之能适应更广泛多变的创造性使用需求。
多克1图书馆首先以大小礼堂作为整个首层的中心,礼堂的围合界面可根据活动需求灵活开闭;其次以开阔的“广场”作为聚会空间的中心;最后以连通二层的大型“媒体坡道”作为学习空间的中心,坡道上的5个平台可以承载展览、游戏、研讨、创作、阅读等各类活动。二层将阶梯舞台区置于家庭阅览区和儿童阅览区的中心,将开放的少儿创作区置于少儿阅览区与儿童阅览区的中心(图6)。
图6 多克1图书馆平面图
3.3 领悟体验设计理念与灵感启迪空间设计策略
3.3.1 领悟体验设计理念
马洛斯认为,体验是体验主体(人)和体验客体(空间)之间同一性关系的瞬间生成,当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的高峰体验时,能更充分的发挥潜能、更主动的发挥创造力[24]。空间体验是主体身心活动和外部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产生需要使空间生成与主体身心的紧密连接。通过灵感空间主题性、互动性、趣味性的塑造,唤起用户自身的情感记忆与难忘经历,增加用户的沉浸感、参与感和共鸣感,满足其感官、情感、认知、行为、关联等多维度体验需求,将更加有助于激发其潜力与创造力。
3.3.2 灵感启迪空间设计策略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因此,可以从以生理体验为主的知觉引导和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场景营造,以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激发空间体验的生成。运用地域、自然、人文、生活等元素将空间创造成具有主题意境和精神内涵的场景,使体验者获得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沉浸过程中达到心流状态2),产生积极心理和正向价值。通过光影、材质、色彩和形态等烘托空间的氛围感、新奇感和趣味感,充分调动用户的感官知觉,激发用户的体验行为,加深用户的体验印象,从而启发用户的思维创新。
颂歌中央图书馆将顶层空间营造成一处极具体验感的场景——“书籍天堂”。天花板如起伏连绵的白云被圆形天窗引入的光线穿透,木制地面延伸至两端翘起形成阅读台阶及“山峰”,7个以绿树为中心的休闲“绿洲”点缀其间(图4d)。用户沉浸在轻松平和、自然惬意的环境中阅读、思考、享受和放松。
戴希曼图书馆用两类灵感空间引导用户的感知。一是黑色书架以核心筒为中心围合成的3座“书塔”,内部是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封闭式或嵌入式趣味性空间,“书塔”内外丰富而强烈的材质与色彩对比,吸引着用户围绕其游荡至图书馆的每个角落;二是3条贯穿整个建筑的“光轴”,以3个入口为起点斜穿过各层楼板直至顶层天窗,运用光线的引导性及视线的通透性鼓励着用户探索体验不同的楼层(图7~10)。
图7 戴希曼图书馆空间示意图
图8 书塔
图9 光轴
图10 书塔内的灵感空间
3.4 赋能授权设计理念与学习探索空间设计策略
3.4.1 赋能授权设计理念
赋能授权是指通过赋予个体自主权从而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使其能够不受限制的充分发挥能力[25]。赋能授权的本质是使个体拥有改变现状和解决问题的权力、意愿和能力。因此,图书馆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形态复合和注重体验的学习探索空间,使各类型用户均能自由的选择适宜的学习媒介、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所,从而提高其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同时,图书馆需要提升赋能的维度,除了强调个体的自我赋能,也要重视用户群体内的相互激励、相互协作和相互赋能。
3.4.2 学习探索空间设计策略
为减少环境的约束限制并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场所,学习探索空间根据用户特征进行更为精细的分类,运用空间形态、材质、家具、设备等营造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场所,既为差异性的用户个体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权,又为同一性的用户群体创造相遇和交流的机会。基于用户泛在化的学习行为和多态化的学习方式,学习空间通常与其他空间复合形成多重属性,使不同学习、探索、研究行为可进行无缝衔接,用户可以灵活自由地切换学习情境,迅速便捷地进入学习状态。如与表演空间复合形成创造型学习空间、与聚会空间复合形成分享型学习空间、与灵感空间复合形成激发型学习空间(表3)。
表3 图书馆学习空间类型
多克1图书馆的二层以未成年和家庭为主要用户,具备类型丰富的学习空间以贴合全年龄段用户的需求(图6)。寓教于乐、学践并行的体验式学习空间,更加契合当代教育理念,更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全面素养。
颂歌中央图书馆位于拱桁架结构之间的二层空间,是具有为个体、小组和群体用户设置的综合赋能空间(图4a)。丰富的功能设计拓展与颠覆了图书馆的传统认知,用户可在此探索知识、合作研究、创造作品、制作物件、休闲娱乐甚至下厨会客,拥有极高的可能性、选择权和自由度。
戴希曼图书馆为各楼层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场景配以不同的功能空间。二层以儿童与文学为主题,三层以创作与表演为主题,四层以培训与自修为主题,用休闲阶梯连接的五层以阅读与思考为主题。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北欧3座公共图书馆的案例分析可看出,其建筑空间已反应出“四空间模型”设计思维的影响。结合3座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特征,可以总结出当代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创新理念和设计策略:
(1)基于领悟体验理念,塑造蕴含主题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灵感启迪空间,以营造场景、引导知觉的方式,提供生动体验和启发思维创新。
(2)基于赋能授权理念,提供更为多元性、复合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探索空间,以贴合需求的空间分类、个性多元的空间氛围、复合多态的空间内涵,致力全面赋能、相互赋能和满足多维学习体验。
(3)基于融合共生理念,提高交流聚会空间的开放性、通透性、互融性,以功能融合、边界消解、动线便捷、视觉通敞的空间,吸引公众参与、促进相互赋能和激发社群活力。
(4)基于开拓创新理念,创造具有聚焦性、流动性、灵活性的表演创造空间,以核心的位置布局、灵活的开放界面、流动的空间形态、灵活的功能转化,适应创作需求、引领大众创新和支持参与互动。
(5)基于“四空间模型”思维,以整体互联、重叠互嵌、动态多义的空间模式,适应当代图书馆的复杂需求和转型变革。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的价值即体现在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变化更新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需求下,本研究通过解析北欧当代公共图书馆的创新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转型的关键阶段提供参考依据,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联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知识、人与文明、人与未来的新型文化空间。“四空间模型”设计思维是基于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目标,导出的多维、复合和动态的空间集合。其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可作为基础框架,即可根据不同社会的时代、地域、文化和技术背景,不断调整进化[26];也可针对其他不同规模、类型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分析研究其需求目标后,对各空间进行主次排序和优化组合,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用户的行为和需求。
图、表来源
表2中,图4b、4d:引自www.archdaily.com;
表3中,图a-h:引自www.flickr.com;
表3中,图i-m:引自www.deichman.no;
图2:根据参考文献[13]改绘;
图4a、6:作者绘制,底图源自www.archdaily.com;
图4c:引自www.oodihelsinki.fi;
图5、7:作者绘制,底图源自www.archiweb.cz;
图8~10:引自www.deichman.no;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该概念由经合组织(OECD)于1996年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
2)心流(flow),指人们全身心专注于某种行为或某项活动时的积极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