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研究
——基于武汉某部属高校的调查

2023-01-2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宣传学习资金

蔡 磊 余 玮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一、研究背景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留下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然而伴随剧烈的现代化变迁,许多种类的非遗正面临衰落甚至是消亡的命运,从而导致非遗传承的断裂。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接触非遗、体验非遗的途径更是有限,相对于老一辈而言,非遗在他们的生命中可能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和影响。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尝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家乡非遗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以期为非遗的高校传承和保护提供对策和建议[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武汉某部属高校中,针对不同学院、不同地域的同学,共发放问卷88份,收回有效问卷74份。调查问卷围绕“高校大学生对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进行设计。问卷一共24个问题,从学生对家乡非遗的了解度、认同度、满意度和参与度四个维度展开调查。关于了解度,问卷调查了高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熟悉程度,以及大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关于认同度,集中于考查学生对于保护非遗意义的认知以及最想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满意度,问卷聚焦于高校大学生对家乡非遗保护、发展前景的评价和保护家乡非遗的建议;关于参与度,则探求了学生了解非遗的意愿途径和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程度。所有的问卷采取无记名填写的方法,在确认有效后进行编码并输入数据,由电脑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是单变量的描述统计[2]。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了解度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卷设置了三道题目探究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程度。在“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是?”一题中,选择“了解,能够列举出五到十个”的学生最多,占54.05%,选择“十分了解,能够列举出十个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8.92%。通过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有所了解,并不是处于认知空白状态。

“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一题直接考查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了解程度。遗憾的是,高达63.51%的学生并不知道节日的日期,能够正确选择B选项的学生只有29.73%。可见高校大学生对于文化遗产及其纪念日的不够关注,了解也并不深刻。

在“您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吗?”一题中,能够全部选择、正确作答的人数占比59.46%,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当下非遗的十大分类,这显现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非遗文化较为敏感、有所关注,但仍然存在不准确、不全面的认知问题[3]。

(2)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卷单独列举出家乡节日、家乡传统手工艺、家乡歌谣和地方戏曲进行调查。根据数据,高校大学生对于家乡节日文化较为熟悉,能够列举出家乡节日的学生占比94.59%,其中5.41%的学生甚至能够列举出十个及以上的节日;高校大学生对于家乡传统手工艺的整体了解程度与对家乡节日文化类似,完全不了解的学生仅占比5.41%,但能列举出一个传统手工艺项目的学生比例较高,占比64.86%;而对于家乡民歌民谣,足有10.81%的学生不了解、不清楚家乡是否有民歌民谣,能够唱出家乡歌谣的学生仅占比16.22%;至于家乡的地方戏曲,能够经常听的只有8.11%,高达25.68%的学生甚至从未听过家乡戏曲。由以上调查结果可得,高校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均衡的认知事实。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非遗是最为普遍的认知途径,占比82.43%。另有79.73%的大学生通过旅游参观、68.92%的大学生通过文娱活动、63.51%的大学生通过课本知识……被选择最少的了解途径是书籍。由此可见,在当今时代,媒体与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新媒体都在不断发挥着媒介文化的力量[4]。

2.认同度

(1)保护和传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在对“您认为保护和传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一题的回答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历史”“民族”和“文化”。综合来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和中华文明历史文化是高校大学生们的共同认知。

(2)最想保护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发现,大学生最想保护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类的鲁班传说,共1项;传统音乐类的花儿、潮州音乐,共2项;传统舞蹈类的土家族撒叶儿嗬、土家族摆手舞,共2项;传统戏剧类的京剧、川剧、老调、昆曲、黄梅戏、楚剧、婺剧、土生土语话剧、藏戏、皮影戏、木偶戏、汉剧、上海滑稽戏,14项;传统美术类的布老虎、藏族唐卡、剪纸,共3项;传统技艺类的青砖茶制茶技艺、分水油纸伞、葡萄牙瓷砖画制作工艺、新会葵艺、绿茶制作技艺、黄冈柳编、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芜湖铁画锻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共9项;民俗类的鱼行醉龙节、二十四节气、元宵节,共3项。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三大类别无人提及。

3.满意度

(1)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价

问卷设置了三道题目调查高校大学生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价。在“您的家乡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过什么吗?”一题中,72.97%的大学生选择了“在媒体上宣传相关知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学校或课堂”同样是重要的保护措施,占比60.81%。相比较而言,不定期举办相关活动的只有半数50%,甚至还有2.7%的大学生提出家乡并没有保护非遗的相关措施[5]。

在“请问您认为您家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果如何?”一题中,37.84%的大学生认为家乡将非遗保护得很好,但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保护效果一般,另外还有6.76%的大学生认为效果不显著或没效果。这样的评价结果说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可以更加完善[6]。

在“您认为您的家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一题中,高校大学生的选择表示,当今非遗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并不是人们缺乏保护意识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发掘和弘扬不到位、不完善。70.27%的高校大学生认为问题出在“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不高”。作为年轻人中的一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展现了他们所认知中的非遗吸引力不足的缺点,怎样凸显非遗的魅力、激发人们的兴趣是保护非遗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传承人老龄化、缺乏市场前景和宣传力度不够三个选项同样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仍然是让年轻人、让市场、让群众接触并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内涵和文化魅力,见表1所列[7]。

表1

(2)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前景的评价

在回答“您对您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前景的看法是?”时,高达79.73%的高校大学生选择“发展道路还很长”这一选项,认为“前景很乐观”的大学生只有12.16%,甚至还有1.35%的人并不看好家乡非遗的发展前景,另有6.67%的认为前景堪忧。考量发展前景同样是对于家乡非遗的评价,归根结底是当前非遗宣传能否深入人心、引发兴趣,以及当前非遗保护措施是否全面完善、行之有效。这样的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出其实多数大学生对非遗发展的现状并不是十分满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在“您觉得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您的家乡还需加强的措施有哪些?”一题中,83.78%的大学生认为宣传教育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商业化运行同样大学生的关注重点,而只有25.68%的大学生选择立法保护。

在“您曾就读的中小学是否开设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校本课程?”一题中,只有32.43%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该课程曾在中小学时期开设过,还有50%的同学直接提出学校并未有过非遗相关的校本课程。正是基于过往教育经历和对非遗当前保护效果的满意度,高校大学生更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宣传。而教育同样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进行指导与协助,64.86%的大学生选择“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与之相辅相成的。

4.参与度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愿途径

“您觉得您的家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吸引您的注意?”一题对于高校大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愿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从非遗的线上宣传来说,新媒体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论是网络平台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还是创意广告和纪录片,这三个选项都被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可见网络媒体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更容易吸引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非遗宣传要紧跟时代潮流,从多平台、多角度的高频率、高质量的进行展示和传播,最大限度的应用新媒体。

从非遗的线下宣传来说,72.97%的大学生认为与非遗相关的旅游项目将吸引他们参与,与之类似的是66.33%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各种各样的非遗活动。由此可见,丰富活动主题、开发各地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见表2。

表2

(2)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愿

“如果有机会学习并传承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您是否愿意?”一题询问了高校大学生学习并传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愿。虽然非常愿意学习非遗并希望成为一名传承人的大学生仅占比24.32%,且有60.81%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没有人选择不愿意。这样的主观选择体现出高校大学生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愿,但是需要更多的机会和适当的引导,而这些都来源于社会的整体运作和大力支持。

从对“如果由您负责保护您最喜欢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您会怎么做?”一题的回答,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于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意愿、也有所考量。从所有的回答中提取关键词,一为“宣传”,二为“学习”,三为“资金”。

四、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和保护的建议

1.“宣传”——媒体的热点导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要充分发挥媒介文化的优势,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最大化的促进大学生对非遗的认知,把非遗传播作为热点,尽可能引导人们关注非遗、喜欢非遗、参与非遗、保护非遗。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纸媒行业面向高校大学生做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电子报刊、App、小程序和公众号的运营尤为重要。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日俱进的时代,大学生与高新技术产品接触良多,传统报纸、杂志等纸媒要随之革新传播手段,而增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高质量推广也是完全可行的。电视行业则要把握好电视节目的价值取向,着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进行文化输出,不断创新形式、更新内容,推出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新节目、新综艺。

对于网络新媒体而言,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交流、视频平台,引导更多网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与拍摄。可以设置一些以非遗为标签的答题或拍摄奖励活动,并将非遗作为热点话题加强推广,最大限度地破开信息茧房,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网民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到非遗的宣传中来。

2.“学习”——教育的责任担当

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因此要将非遗引入课堂,且不局限于高校,中小学更要保证非遗校本课的开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首先要有体系化介绍非遗的课堂,其次要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区分,最后也要走出课堂、定期举办更多有关非遗的主题活动。在理论课上分门别类、简明扼要地讲解非遗相关知识,保证青少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认知;在实践课上请非遗传承人来亲口传授经验、尽可能当场演示,加深青少年的文化记忆;另外,还要举办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剪纸比赛、传统舞蹈表演、传统戏曲观看和非遗知识竞答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及其魅力。

除此之外,还要引入高质量教材,对教学水平精益求精,高校非遗课堂更要兼具理论深度、文化广度、经验厚度和思想高度。在进行通识教育之余,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培育非遗宣传与保护的高水平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3.“资金”——政策的全面扶持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现阶段因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政府要有意识地加大对非遗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考虑建设以非遗为核心的数字文化馆和非遗文化产业园,将非遗与旅游结合起来。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精进,声像展示越来越真实和清晰,相关部门可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而全面的记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妥善存储和保护非遗文化。除展示之外,非遗文化场馆可运用VR技术等打造有模拟和互动环节的数字化平台,让青少年能以简单快捷的方式了解非遗、接触非遗。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景区,依托原有的旅游资源宣传和保护非遗。第一,地方可向游客提供旅游方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纳入推荐路线中;第二,在非遗传承地开发兼具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的衍生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通过合理的商业化运营走入市场,吸引跨领域合作和多方关注;第三,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鼓励传承人与民宿和特色农家乐合作共赢,打造饱含非遗元素的文化小镇;第四,在非遗旅游中关注特色饮食,将地方美食融入建设和宣传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饮食文化的吸引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数量众多且形式多样,宛如一座辉煌又精致的巨大宝库等待着人们发掘、欣赏、学习和传承。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革新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不断丧失活力,甚至消亡。

为增进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认同,关键是要激发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自发积极地参与学习和保护。通过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和媒体行业的共同协作全方位、跨领域、多维度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塑造文化社会的同时大力推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此外,需要扩大和深化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进行通识教育之余,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培育非遗宣传与保护的高水平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宣传学习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