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构建与联农带农能力评价

2023-01-26赵玉财

山西农经 2022年22期
关键词:相关者产业园现代农业

□张 艺,杨 啸,赵玉财

(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通化县农业农村局,吉林 通化 134100)

1 问题的提出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实质在于如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利益链[1]。拥有强大集聚效应和增长极效应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一“收”一“放”间实现要素集聚和产业联动,是产业融合、价值提升和利益完善的发展平台,在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带动农民参与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入园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联农方式和利益联结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关键主体,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相互补充,带动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关系[3]。例如李和平和张晓晓(2019)[4]总结的“市场+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双重入股”等现代农业园区较为常见的利益联结形式,以及重庆市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创新的“保底分红+盈利二次分红+产业务工收入+财政投入资金股权化分红”利益联结模式,都极大地发挥了联农带农的作用[5]。

没有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模式是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农产品质量不合格、违约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宋建辉和王坤(2018)[6]认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应该推广一批可操作、易接受的典型利益联结模式。

本研究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利益联结模式的运行机理,提炼出系统完善、普适有效的典型利益联结模式,有利于完善不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此方面的研究存在空白,导致部分产业园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时,套用模式东拼西凑不成体系,难以发挥较好的联农带农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共享理念为背景,结合已有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经历,提炼出一套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全产业链,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特点的利益联结模式,并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其对“三农”的综合带动情况。

2 现代农业产业园典型利益联结模式构建

2.1 利益相关者界定

现代农业园区有效运行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多主体、互动的动态过程,其经营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各经营主体作为利益相关者,彼此间形成多样化的利益关系,从而构建出不同的利益联结模式。金融机构作为支持农民信贷,维持农业可持续经营的服务主体,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本研究确定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科研机构6 个利益相关者。此外,随着互联网发展,电商成为农业经营新形态,是农产品及制品面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重要渠道,成为帮助小农进入市场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商户(包括电商及实体商户)也列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相关者,最终确定了农户、商户、合作社、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政府7 个利益相关者。

2.2 利益联结方式

林宣佐和陈希(2020)[7]根据联结形式不同,将利益联结模式分为合同合作式、员工加入式和入股分红式3 类,其中,建立契约是各类利益联结模式的形成条件。在生产者与市场交易的各种组织中,多数采用合同农业的形式,代理商、采购商、加工商、制造商、农业投入商人和生产者彼此之间订立各种合同,确保交易顺利进行。用口头或书面的合同,规定了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一个或多个条件。总之,每种利益联结模式均可概括为产业园内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各自利益,彼此间通过签订各种合同的方式建立合同契约,或基于信用通过口头建立精神契约,交易并重新配置彼此手中闲置资源与生产要素,进而实现共享、共赢的利益联结关系。

2.3 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分类依据

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通都需要关键资源与要素的支撑,而利益联结模式的形成正是因为个人或单个群体的有限资源难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需要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交易实现资源交换,以得到各自所需的资源要素,从而实现利益往来,进而实现涉农资源共享。这种基于共享理念的资源配置方式,以更低的边际成本和更高的边际效率对农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实现效益最大化,充分调动现代农业活动中各要素的参与度和灵活性,可以激活要素自由流动,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考虑到每种利益联结形式都包括不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共享,故本研究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分类将以农户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间共享标的物为划分依据,即在不同利益联结形式中,参与农户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各种要素和资源,通过建立契约的方式实现共享。

目前学者对可供共享的涉农资源要素研究从信息共享、土地共享逐渐深入拓展至技术共享、设备共享、仓储物流共享、资金共享、劳动共享、管理共享、房屋共享等,大多秉持肯定的态度。根据前人研究可以发现,第一产业的共享标的物主要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其中,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组建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考虑到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产业中可共享的要素内容,本研究将其替换为产业园的管理要素。第二、第三产业的共享标的物除了与第一产业重合的部分,主要为利益相关者各自手中资源,包括第二产业中的加工设备与厂房共享,以及第三产业中的仓储、物流、信息、技术服务、销售平台和用于旅游或销售的场地房屋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共享要素资源如图1 所示。

图1 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联结方式

2.4 典型利益联结模式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园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在不同管理运行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中,龙头企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的。企业通过将农业生产与加工和营销业务垂直整合,可以提供资金,向家庭农民提供技术和市场准入,并组织他们进行大规模生产。在产业整合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平等互利的利益纽带,实现共享。故本研究所构建的现代农业园区利益联结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主导为前提的。

根据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联结方式总结以及划分依据确定,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契约的方式实现资源要素共享,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与共享资源要素组合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第一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共享型和第二、第三产业中的资源共享型两类12 种利益联结形式,带动农户第一产业增收,并分享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值收益,实现全产业链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的互补和并存,共同构建了园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典型利益联结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现代农业产业园典型利益联结模式

3 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评价

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考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寻依据及合理性,构建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在2019 年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成果如何,最终还是要反映在“三农”工作成效上。故本研究以现代农业园区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为一级评价指标,设置产业园带动农民水平、产业园带动农业水平和产业园带动农村水平3 个二级评价指标,下设26 个三级指标,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三农”情况进行评价。

本研究在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目标导向性的原则指导下,参考前人有关研究中构建的现代农业园区评价指标,结合研究内容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要求及发展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用熵权TOPSIS 法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水平进行评价。熵权TOPSIS 法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假设被评价对象为n年的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水平,每年有m个评价指标,Q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个评价指标。

第一步,构建评价矩阵,见式(1)。

第二步,对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将所有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式(2)、式(3)所示。为消除负值和零对后期计算的影响,对所有无量纲化后的数据整体平移0.000 1,再构建新的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Rs。

第三步,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特征比重或贡献度Pij,见式(4)。

然后根据比重计算指标的熵值ej和差异性系数gj,见式(5)、式(6)。

第四步,构建加权规范矩阵。对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进行向量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矩阵,然后权重乘以规范化矩阵得到加权规范化矩阵Cij。

第五步,确定正负理想解、欧式距离及相对贴近度。评价指标的正理想解为标准化后正向指标最大值组成的集合或负向指标最大值组成的集合,负理想解反之。正负理想解确定后,计算欧式距离、,见式(9)、式(10)。

第六步,利用公式(11)计算相对贴近度Ci,其中,相对接近度Ci(0≤Ci≤1)反映了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i年份的联农带农水平。

以熵权TOPSIS 评价模型计算得出的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及产业园带动“三农”水平的各年相对贴进度Ci为综合评价值(相对贴近度介于0~1)。参考前人相关研究,利用非等间距法,将其划分为4 个等级,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评价标准划分

本研究通过相对贴近度Ci来表示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对于“三农”带动水平的高低及联农带农能力的强弱,并结合欧氏距离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作出更全面的分析与评价。Ci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第i年的带动效果越好,联农带农能力越强;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的欧氏距离越小,或到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趋近正理想解,产业园带动“三农”水平越高,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越强。此外,由于指标的权重可以表明单一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因此可以从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大小的角度分析影响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能力的主要因素。

4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能力的对策建议

4.1 重视龙头企业在利益联结模式构建中的主导作用

与政府主导型不同,龙头企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构建利益联结模式时,能充分发挥企业在运营管理、资源聚集和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为“三农”发展带来新的有效刺激;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资本运作能力,解决政府开发园区资金不足的问题,降低政府开发土地的风险。凭借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可改善产业园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通过资产流动、组合、优化配置等方式进行有效运营,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增值,有利于提高园区开发效率。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且有着利益导向的核心宗旨,可以精准把握市场,并迅速反应,拥有强于政府的竞争精神与竞争力,可以为园区创造更大价值。可平衡政府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园区发展市场化,推动要素集聚与资源配置优化,而且招商的水平也好于政府。可以有效避免政府在“自己管自己”的规章制度下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或导致腐败,使投融资体制改革难以推进,使投资主体和投资范围受到政府限制,压抑企业发展积极性,导致资本难以运作,价值增值、效益增长难以实现。

当然,企业主导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利益导向使其容易忽略农户的利益,出现资本压榨现象,但只需要政府适时干预,不定期给予企业政策激励及适度监督,就可以有效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因此,应鼓励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园建设,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等手段加快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其利益创造及联农带农能力,对区域“三农”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2 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利益联结模式的有效性在于对各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使各主体手中的生产要素与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表现出多种利益联结形式。不同利益联结形式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所带动的人群以及对农户的带动力度与方向也不同。不难看出,利益联结模式的创新,正是资源要素的重新分配,进而形成新的利益联结形式。多种利益联结形式优势互补,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满足不同需要带动的人群和不断完善的园内利益联结模式。因此,多角度思考充分利用资源要素的各种用途与交易方式,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共享理念的应用,正是对传统要素资源配置的更新与优化。通过要素资源的互换,各取所需、共同发展,提高园区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部分低效利用的农业资源的边际效益。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的构建,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朝着更大的联结范围和更完善的共享体系发展。产业园方面应不断完善扩充园区农产品“产加销”各环节的共享农业发展形式,持续增强其联农带农效率。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认养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为农户带来许多新的服务性岗位,促进农户、产业园以及消费者间形成新的共享农业利益联结形式,加快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更新升级。

4.3 改善园区外部环境,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为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更为紧密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支持作用,创设促进产业园做大、做强的宽松外部环境,出台一系列鼓励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主要从保障主导产业发展优先用地和水电气热供给优惠、地区人才引进、减轻园内企业税费负担以及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产业园积极开发新的联农带农产业,促进现代生产要素向新产业集聚,引导园区建立产业联盟,与高校、科研机构、旅游平台展开合作,提升产业园发展潜力。加强构建保障政策体系,完善土地流转与管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建立处理利益纠纷的第三方调节机制、避免农户面临市场价格风险的保障机制以及气候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政府应在信贷支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产业园提供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并提高对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激励水平,实现合理合规的协调与监督,兼顾效率与公平。

猜你喜欢

相关者产业园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现代农业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