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竞争力,我国专精特新引领全球光伏市场
2023-01-26
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研发新型光伏一体化技术体系,同时要求以建筑领域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积极开展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绿色消纳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推进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不断飞跃,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在全球气候危机和能源变革推动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近日表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光伏行业持续进步,并且为绿色发展和能源变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1 装机产量“双增” 光伏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我国 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8.7%,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349.9吉瓦,仅次于火电、水电。其中,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2022年前三季度,分布式新增装机35.33吉瓦,占总新增装机的67.2%。截至2022年9月底,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约142.43吉瓦,占光伏累计总装机的39.8%。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驱动了制造端的强劲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量达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吉瓦,同比增长43.0%;电池片产量209吉瓦,同步增长42.2%;组件产量191吉瓦,同比增长46.9%。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多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2022年以来,在疫情多发、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光伏行业总体仍保持平稳发展势头。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链各环节的产量均创了历史新高。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能源危机行动的推进,光伏行业发展将长期向好。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表示,未来承担应对气候变化重担的,一定是新能源的“组合”,而光伏发电是其中的主体。他强调,光伏发电受资源限制小,能够提供相对稳定,贴近终端用户,而且拥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发展光伏发电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推动能源转型,还有助于促进荒漠地区生态修复,未来将承担重要使命。
“未来,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是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王勃华表示,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储备规模雄厚,截至目前,30个省市自治区已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根据目前公开信息显示,其中26个省市自治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406.55吉瓦,未来4年新增355.5吉瓦。
2 持续创新引领 专精特新逐年增长
我国光伏行业得以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取得亮眼的发展成绩,并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与持续的技术创新密不可分。2022年1—11月,我国光伏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刷新纪录11次,其中8次为N型电池。同时,光伏行业专精特新企业逐年增长,截至2022年11月,已 有87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称号。
国家光伏市场主体居全球第一,在产业链四大环节全球前十的名单中,均有7家以上。光伏民营企业具有埋头苦干的创新精神,推动了我国技术的领先。当前,中国光伏行业制造成本优势明显,同时,产业链配套完整,在装备、辅材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拥有竞争力。
得益于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我国光伏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据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杨爱青介绍,中国光伏企业积极投入研发与创新、降本增效,在光伏电池方面屡次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纪录。中国光伏主要生产环节设备基本已经实现全面国产化,且在成本、技术、服务等全面处于领先水平。
3 机遇挑战并存 国际市场前景可期
随着光伏技术的持续突破,在国内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也抓住了国际市场涌现的机遇。2022年1—10月,光伏产品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光伏组件出口量132.2吉瓦,同比增长61%。
2022年的国际市场中,欧洲对光伏的需求攀升,我国出口到西班牙、德国、波兰市场份额增长明显。能源安全问题催生了海外能源需求增加,在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欧盟正式推出“RE Power EU”能源计划,加快推进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计划2025年光伏装机达320吉瓦,力图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快速推进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