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观:播音创作的依归和境界
——以人物通讯为例

2023-01-26

新疆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通讯稿件受众

□ 隋 鹏

播音实践中,经常能遇到人物通讯稿件。人物通讯播音应追求气韵生动,力求实现传受双方的共同开悟——这不是虚无缥缈、随波逐流,而是体现播音美学理想、实现播音审美诉求的必然,关乎人物通讯播音的水准和方向。实际创作时,每篇人物通讯播音都要有相对统一的创作观来统领,要把握住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基调)和结构形式,“处理好稿件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1]。这个“局部”,既包括稿件各部分内容,也包括有声语言创作各组成部分(如语音发声、表达内外部技巧等);这个“整体”,既包括稿件全部(所有文字内容和相关背景等有助于创作的信息),也包括有声语言作品显现出来的最终样态。

本文以人物通讯为载体,以播音创作为主线,以理念和方法为核心,以如何把握整体观为重点和归宿,以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通讯作品为案例,通过总结“语音规范,清晰准确”“气息适当,调节迅速”“理解先行,感受精恰”“基调统一,变化贯穿”“把握规律,内外联动”几个维度,对播音创作整体观问题进行阐述。

一、语音规范,清晰准确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2]。播音工作者应当熟练掌握、积极推广普通话,除确实需要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播出的节目外,应使用普通话播音。无论用何种语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或外国语)播音,播音工作者都应该掌握这种语言的标准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另外,尽管技术进步让受众接收到的声音清晰度更高,但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语言清晰准确的高标准要求,创作主体强化自身语言功力永远在路上。

人物通讯的播音,经常会遇到稿件中直接引用人物语言的情况,作者的这种创作笔法可以增强人物的真实感,使读者感受到的人物形象更生动鲜明。将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时,创作主体需要结合人物特点来表现,但不能把自己当成说话的人,应该是一种“我在现场”的状态,向受众转述、传达;对于有地域特点的人物,也不宜用该人物的方言来演绎人物语言,应使用普通话。创作主体可以从人物的职业、性格、年龄、性别,声音的高低、快慢、冷暖、刚柔等方面来塑造人物语言,但也应有“度”,不能“跳出”,否则可能破坏全篇的整体和谐。

二、气息适当,调节迅速

进行人物通讯播音创作时,创作主体要根据具体内容调节气息状态,因为“情绪体验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到包括吐字、发声、呼吸等各类器官。其中呼吸器官直接为发音提供动力,气息状态的变化无疑会使声音产生明显变化”[3],声音的变化对作品样态又有直接影响。文字稿件在转化为声音形式时,其逻辑转换、情感推进、重点要点等部分都需要通过气息带动来调节,如果仅是单纯地声嘶力竭、大喊大叫,或者一味地轻声细语、绵软无力,都会给创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气息的调节要迅速——根据不同需要能灵活运用,而不是突兀地停止一种气息状态转移到下一种气息状态上去。

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一等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以第26 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一等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以下简称《马氏》)为例。这篇通讯介绍了河南开封人马保东信守承诺,为还欠款,二十年来一直寻找帮助过自己的生意伙伴新疆哈密人马奋勇的故事。“1998 年,马奋勇曾到马保东在开封县杜良乡扫东村的家,‘想看看保东弟能不能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 年。两‘兄弟’自此失联。2003 年,马保东东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哥,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马保东说。他几乎托遍国内所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最后,总算知道马哥去了蒙古国,但就是联系不上。”

这段讲述马氏“兄弟”失联前的最后一件事和马保东东山再起后一直寻找马奋勇的过程。“两‘兄弟’自此失联”“2003 年,马保东东山再起”是过渡句,播音时,要抓住人物生意失败时和东山再起后的不同心绪,在语气上有所体现,可以使用“欲扬先抑”的基本节奏转换形式。前半部分讲马奋勇虽然生意失败,但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之后,没有追要欠款的故事,可以用敬佩、赞扬的语气来播,但由于是生意失败后两人“失联”,不能播得太“冒”,也还要有一丝疑惑的语气——“马保东能还钱吗?”带领受众去继续探索。后一段讲马保东寻找马奋勇的故事,也是后部分内容的开启,因为“东山再起”,语气可以稍明快一些,但又不能轻浮,要有踏实、稳重之感,节奏方面也应该与前一段有所不同。

三、理解先行,感受精恰

创作人物通讯播音作品,如果创作主体没有充分理解稿件,没有深入了解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知所云地念稿子,根本谈不上创作。齐越先生播讲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篇,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受众能通过声音感受到焦裕禄、志愿军战士等人物鲜活的形象,不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其中必然存在着播音员对文字作品的再创作,“这个过程就是: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通过话筒——及于受众”[4]。这一线性过程表明,要想最终打动受众,不以深入理解为创作的第一步,就是痴人说梦。

“播音创作中的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是播音员因语言符号(文字的、声音的)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并主动体验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5]创作主体的感受应当精准、恰切,要对通讯中具体的人(以及相关的事)有所感触,而不是浮于表面、敷衍了事。如:

“饭时已过,马氏‘兄弟’谈兴未阑。”

“谈兴未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感受?首先,“兄弟”二人多年未见,重新建立联系的激动之情是一个重要方面;二人志趣相投,可聊话题自然较多;为下文“不谋而合”做铺垫——在播这一句话时,至少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不能简单处理成场景描述。其次,二人聊到兴致之处,忘记了吃饭,创作主体通过感受,内心产生相应反应,既为二人重逢感到高兴,又热切期盼他们有新的合作,并祝福他们友谊长存、合作顺利。

四、基调统一,变化贯穿

播音基调“是——只能是有声语言表达中那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是有声语言创作主体的基本感受、基本情绪、基本态度、基本心态。”[6]基调统一,是指整个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表达主题的有声语言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的一致性,播人物通讯自然也是这样。“在统一的基调上有多种多样的变化,用以表达情感,表达通讯的思想内容”[7],这种变化不是改变基调,而是受统一基调的制约和指导,否则整个作品就会没有统领。

《马氏》的主题是诚信,通过“兄弟”二人因“诚”产生的几个小故事予以体现,其基调可以是热情颂扬、真诚祝愿。在创作过程中,个别语句的处理要符合统一基调的指向。如:

“……没料想,货到河南,行情大变,肠衣价格狂跌不止,马保东顿时倾家荡产。……在新疆,马奋勇的肠衣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

这两句话虽然是叙述二人生意意外失败后的状况,但不能处理得过于悲观,给人走投无路之感,而是要在语气上体现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引导受众思考“接下来二人该怎么办、都干了些什么”。马奋勇在蒙古重振旗鼓,马保东在家乡东山再起,靠的是不畏艰难困苦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意志,这也是二人二十年后能够重逢的因素之一,创作主体要心中有数,并在有声语言上尽最大可能呈现出来。应注意的是,如果不考虑生意失败时两人失落的心情也是不行的,在整体赞颂的基调当中,根据内容差异和创作需要,语言也要有所调整,变化。

五、把握规律,内外联动

“创作主体的有声语言表达,一定存在着共同的规律。”[8]文字稿件的创作,也有一定规律。播音创作主体应当遵循这些规律,以此为基础,力求产生优秀的、经典的作品。不注意对规律的学习和运用,往往事倍功半,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齐越先生提出“播音三戒”:自我表现、随心所欲、千篇一律。明确地指出了不遵循播音创作客观规律的错误性。“切忌利用稿件卖弄声音,炫耀技巧,追求什么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作聪明,随心所欲,凭主观随意性去播音,想不用力气就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那只会受到客观实际的惩罚,必然滑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面去。”[9]

齐越先生著作《献给祖国的声音》《寄语青年播音员》

广播电视语言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是“规范化、艺术化的语言创作活动”[10],但当下有些播音作品赶时髦、追潮流:要么口语至上,混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要么装腔作势,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作品;更有甚者沾沾自喜于在两者之间穿梭往来,把平淡无味、一惊一乍当成亲切朴实、惟妙惟肖。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若不加以规范、引导,就有可能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如何把握规律?可以尝试“内外联动”的方法。“内”强调创作主体内心状态:愿望强烈、非说不可、目的统领;“外”强调创作主体外化能力:语言功力、表达技巧、服务意识。只有创作主体“内外联合运动”,才能将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主体体验,通过有声语言创作地传达于受众。

“出色的播音,使情、声、意,达到完美、和谐、统一”[11],这是贯穿作品全篇的问题,关乎创作的优劣、成败。人物通讯播音必然需要创作者通篇考虑、全盘把控。内心澎湃汹涌、有声语言表达欠缺或内心缺乏感受、有声语言装模作样都是要否定的。以人物通讯播音创作整体观为例,是想从可操作性角度说明,创作主体一方面需要从文本的整体性上入手、在文本的整体性上推进、向文本的整体性上靠拢;另一方面,要追求文本整体创作符合基调的和谐,在文本整体性统一指导下,根据内容需要自如变化声音气息等状态;除此之外,还应当融合创作主体和创作依据,如播讲《马氏》时,创作主体至少要将“兄弟”二人的品格美和自己对人物美的认识结合起来,反馈到作品上,气势磅礴,彰显在语言中,实况气韵生动的效果。齐越先生“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播音风格[12],就是这种创作整体观的最佳典范。

结语

追求播音创作的整体和谐,力求达到气韵生动的美学境界,应该成为创作主体的共识。从历时角度看,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物通讯播音,都不可能脱离该时代,生动地创作播音作品是时代和受众的需要,是实现传播目的和效果的需要。枯燥乏味、索然无味的播音是亵渎话语权力的表现,是创作主体思想懈怠和语言功力缺位的表现,也是漠视受众需要的表现。从共时角度说,任何一种形式的人物通讯播音作品,都不能停留在形式表层,整体和谐、气韵之美的追求,是作品形式和内容、创作主体理解和感受见之于作品统一体的功能最大化的显现,作品内在的、外在的、基本的、升华的各方面要素贯穿其中。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播音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随心所欲,是形式主义的不思进取。

从整体和谐出发,气韵生动应该成为创作典范播音作品的标准。以人物通讯为例:从作品内容上看,典型人物的风貌、气质、神韵等特点(无论这个人物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是要赞扬的、肯定的,还是要批评的、否定的),正是文意、文气所指,如何鲜明地表现出来,并且被受众接受,值得创作主体思考;从作品形式上说,其逻辑、结构、走向的编排,正是文脉、文韵之基,如何准确地体现出来,而不是乱作一团,需要创作主体斟酌;从作品整体上讲,内容和形式的联合,文本到声音的转化,无不催发作品内在张力的延展,鼓动作品意境韵味的弥漫,继而引领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时代强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奋勇前行。

猜你喜欢

通讯稿件受众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通讯报道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