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疆电影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策略分析

2023-01-26□江

新疆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新疆

□江 楠

电影《真爱》剧照

新疆电影长期担负着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电影创作始终以主旋律为主,展现地域风情的同时还起到引导价值导向的作用。新时代新疆电影的主要价值导向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新疆电影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基本策略:以共同文化基因的展演、客观条件的阐释与主观想象的激发为三重向度,将电影作为大众化影视媒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用至具体层面。

新疆电影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哈森与加米拉》,彼时,还没有“新疆电影”这一概念,地域电影这一电影类型还未成型,新疆题材的电影与内蒙古、云南、西藏等边疆题材的电影被统一概括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它们承担着相同的意识形态传播任务,即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党的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当然,政治宣传的在场并不代表风情展演与艺术修辞的缺场。“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定程度上兼具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在承担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的同时也充分反映出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新疆电影以少数民族题材起步,其内容不断被充实,内涵不断被深化,审美不断被提升,及至新时代,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内容表达为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深刻内涵,以共同体美学为审美表征的地域电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新疆电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在进入新时代之后逐渐清晰,出现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鲜明特点。作为新疆电影的主要产出单位,天山电影制片厂是国内唯一未改制的国有电影厂,有体制和资金支持它的主旋律电影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新疆特殊的电影文化生态。以历时性的角度看,新疆电影从最早的革命解放叙事中就体现了中华民族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命运共同的理念。此类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在持续地电影创作实践中日益成熟与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更为创作优秀的新疆电影作品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新疆电影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叙事策略,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这一客观事实。此外,新时代的新疆电影还通过展现新疆的民生发展、社会进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媒介,唤起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体验。

一、在叙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18 年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序言之后,“中华民族”这一表述得到了法律层面的确认,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共同体意识已然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提出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有机实体。[2]新疆电影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首要策略就是事实叙事,在电影中展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疆域、历史、文化与精神,以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海报

(一)共同的疆域——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国土是现代国家的核心要素之一,共同的疆域锚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中华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的领土上,共同享有祖国的大好河山。新疆电影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新疆这片土地壮丽风景的展现,例如电影《远去的牧歌》(2018)就运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来呈现新疆牧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轮换,用花海、羊群、草场等大美的意象符号引发观众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电影《真爱》(2014)中也有剧中人物回忆年轻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的画面,边界线上巡逻的边防战士们构建出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电影利用边界线和边防战士强化了国家意识;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2019)更是将新疆的托什干河与上海的黄浦江在意象上联系到一起,即使相距千里,两地人们的心依然彼此相连,共同热爱着这片土地。

(二)共同的历史——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

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新疆的历史更是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从张骞出使西域到丝绸之路的繁荣,从革命解放到现代化建设,新疆一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新时代新疆电影虽然主要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但也有对历史的追忆:例如电影《西域大都护》(2012)重现了首任西域都护郑吉代表中央政府在西域实行有效管辖的历史,真实地反映了新疆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推动的这一事实;《翻身》(2016)以一个维吾尔族青年的成长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建国初南疆地区,共产党带领贫苦农民推翻“巴依”老爷压迫的故事。这些电影中展现出的鲜活历史,为当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中华民族血脉相系的认同。

(三)共同的文化——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

新疆电影的创作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浸润,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电影开始向个人化与个性化转向,[3]创作人员开始追求影片的文化景观塑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当下的新疆电影在中华文化的呈现上避免了“异域风情”的视角,力求真实地还原新疆各族群众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例如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2017)讲述的就是在“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受毒害的村庄清除极端思想,逐渐恢复往日幸福生活的故事。在纳格拉鼓声中村民们载歌载舞,他们的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工作队的徐红与村里的“聋子”通过打鼓成为朋友,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文化在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作用;电影《“杏”福来敲门》(2015)则讲述的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故事,其中也反映了新疆传统陶艺的发展,同样影片中也饱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新时代的新疆电影始终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阐释新疆的地域文化,将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统一到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巩固各族群众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四)共同的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的精神是民族的魂,中华民族在追求社会进步、抵抗外敌入侵、不断攻坚克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疆电影充分发挥其大众化传播媒介的优势,坚持作品的价值导向,积极承担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任。“模范典型”是新疆电影最频繁采用的题材,例如电影《真爱》里的阿尼帕、《我叫阿里木》(2013)里的阿里木、《我的旗》(2015)里的木沙江等,这些真实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新疆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星光,他们皆是无私奉献、坚毅顽强、真诚善良的普通人,具有珍贵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我的旗》中木沙江大叔为了将救命恩人罗强的精神继承发扬,坚持升旗20 年,电影将他热爱祖国、知恩图报的精神品质浓缩进一面国旗之中。此外,阿尼帕的大爱无疆、吴登云的舍己为人、阿里木的乐于助人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精神,电影的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将它们记录、传播,还在于能够以此凝聚观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在叙事中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如果说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基因”是新疆电影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表层向度,那么在叙事中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就是中层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关注“中华民族”历史的正当性,更要重视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现实条件,既涉及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利益,又涉及分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政治经济制度。[4]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命运与共、利益相连,国家的援疆扶持政策、新疆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共同构成了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需求。当下的新疆电影,尤其是现实题材的影片均以观照现实为创作初心,记录了新疆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讴歌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讲述了最美的“新疆故事”。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剧照

(一)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利益相连

利益冲突与价值观的碰撞是人际交往中的恒久命题,但是从整个民族的高度来看,中华民族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从长远的生存发展来看,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利益。新疆电影用对话取代宣教,对这一联系加以呈现。例如电影《翻身》的最后,党的干部张文辉被巴依老爷的跟班开枪射杀,这样的情节设计一方面体现出党在新疆解放过程中的奉献与牺牲,另一方面更是强调了党与贫苦农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远去的牧歌》演绎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牧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记录了游牧与定居的冲突从产生到化解的过程,令观众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益的统一。革命战争与解放时期,抵抗侵略、推翻压迫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改革开放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同利益。新疆电影在这些阶段里,都承担着呈现各民族命运与共、利益相连的宣介任务。

(二)援疆省市持之以恒的热诚帮助

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在此背景下,“对口援疆”计划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协调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平衡,缩小新疆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政策和制度。以此为题材的新疆电影有《情归昆仑》(2017)《左手右手》(2018)《奔腾的托什干河》等。影片抓住了这个现实社会热点,及时给予反馈,将广大援疆干部为新疆各族群众做出的贡献搬上荧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家的援疆政策,了解到兄弟省市真心的帮助与扶持。《奔腾的托什干河》中,童玲跟随爸爸援疆,在新疆认识了阿力普并教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阿力普则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童玲在片中承担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阿力普开拓了眼界,潜移默化地增强了阿力普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新疆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疆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在兄弟省市真诚的援助下,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新疆的发展、民生改善又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必要条件。“变化”是新时代新疆电影的核心叙事要素之一,例如《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中阿依古丽回忆自己十六岁时初见“访惠聚”工作队驻村时说:“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我们村,也改变了我的一生。”;《远去的牧歌》中哈萨克族牧民们从游牧到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向好的变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21)的片尾,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和解放军一起守护的帕米尔高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变化贯穿于新时代新疆电影之中,城市、乡村面貌的变化,新疆各族群众精神风貌的变化,教育理念、性别观念的变化等等,都为观众呈现了新疆社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入人心、开花结果。

三、在叙事中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共鸣

构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务实的政治实践外,还需要在情感的向度上激发成员的深度共鸣。培养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是维持共同体稳定性的润滑剂,是共同体成员能够彻底融为一体的心理基础。在文字印刷时代,纸质媒介是大众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人们通过纸上的信息构建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电影相对于纸质媒介,更为大众化、通俗化、普遍化,是影视听为一体的综合信息载体,能够更大程度上触动受众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共鸣。新时代的新疆电影尤其擅于挖掘真实的人物、故事,并以此作为创作的灵感。因为真实,故能感人,这强化了对受众感情的引导,更能激发出受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一)通过共情体验,淡化心理界限

从悲苦境遇的叙事中激发对苦难的认知,是新疆电影强化共情体验的手段之一。《真爱》里的阿尼帕冬天在刺骨的河水里洗羊下水,飘落的雪花染白了她的头巾;《翻身》中,阿迪力的父亲在和巴依老爷争执土地所有权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阿迪力成年后自己开垦的荒地也被巴依老爷强抢,自己还被巴依的手下打得头破血流;《塔克拉玛干的鼓声》里失去了母亲,跟爷爷相依为命的小男孩在公路上哭泣着追逐汽车……这些苦难的情节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同情心,在塑造动人形象时,也拉进了影片中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淡化了心理界限。

电影《远去的牧歌》剧照

(二)通过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家国情怀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每到运动健儿上台领奖,国旗高高升起时,人们会发自内心的为运动健儿欢呼,为祖国自豪,这一类的情感体验强化了大众的家国情怀。在新疆电影中,《箭乡少女》(2013)的主人公美庚芝在影片结尾一箭射中靶心,《真爱》中阿尼帕前往北京接受全国“感动人物”颁奖,《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中阿依古丽实现梦想在偶像面前展示舞蹈……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电影中的角色遇到过挫折、经历过苦难、陷入过困境,最终或是实现了理想,或是找到了人生意义,电影观众不仅可以从他们身上体验到自豪感,更强化了家国情怀。

(三)通过突出正义感,增强是非判断

正义感意味着对人对事除了单纯的感性判断之外,还有区分对错的理性认识。《昆仑兄弟》中,徐昆与马尔丹始终践行着诚信的人生原则,历经艰辛也要找到被骗的玉石;《翻身》里,国民党反动派视人命为草芥,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新时代的新疆电影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融入社会良俗、公平秩序的是非判断,完善了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

结语

上述新时代新疆电影的叙事策略,虽然依旧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任务,但突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方法,削弱了说教意味,有效降低了观众的抵触心理,增强了新疆电影的媒介传播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或者政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更全面的深入人心,具有大众化优势的电影恰恰是最好的媒介工具。新时代新疆电影本身已形成一定的共同体美学,具有一致的共同体叙事策略,充分考察该策略,不仅是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也是新疆电影创新发展打造精品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新疆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