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1-26李永耀
李永耀,程 瑜,刘 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产教融合是经济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更是国家大系统结构优化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切实认识到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赢,即学生实现快速就业、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基于此,必须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1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融合度两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转向为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更需要敢想敢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对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现快速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校企融合度方面。新工科背景下,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自身主体责任,即主动参与育人活动,主动与高职院校进行深度联系。在企业主动承担主体责任的情况下,产教“两张皮”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产教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这更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院校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关键[1]。新工科背景下,为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全面推进产教融合。
2.1 科学制定育人目标,提高育人质量
2.1.1 个人层面
个人与社会在未来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个人若想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要接受高职院校提供的专业教育,还要在社会上参与生产劳动,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个人不能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社会大环境也影响着个人发展轨迹。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当下,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才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任何一个人若想要成为行业翘楚,就必须同时发展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并且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成就的前提下,个人才能够成为促进企业、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才能更好地助推社会的全面发展。
2.1.2 学校层面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其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所培育出的人才还应具有前瞻意识和战略发展目光[2]。这样的人才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有主动创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旦人才具有战略发展目光,便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具有家国情怀,这样的人才既是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也是国家所需要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使教育具有前瞻性,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后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引领行业变革的重任。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时具有正确方向,且能够坚定不移地走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道路。
2.1.3 国家层面
我国的重要教育方针为:教育应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不断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综合能力强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新工科背景下,更加明确了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即要为国家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综合型人才。其中又红又专指的是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既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又要具有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日后能够凭借自身所学,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稳定、健康发展。
2.2 采取“3+3”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共赢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可以成为真正的人才,应该由企业说了算。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所培育出的大部分人才日后都要为企业服务,人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为其作出贡献,才能说人才质量好。基于此种情况,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采取“3+3”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共同对学生展开实习实训等。“3+3”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需要为企业做3件事,企业也需要为学校做3件事。学校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专业型人才,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并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帮助企业研发出能够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新产品。企业为学校:企业应为学校提供最新市场消息,能够根据市场实际发展特点以及现状与学校共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共同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等;企业应为学校提供新的设备,促进高职院校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企业应连续为学校提供新的订单,即在企业、骨干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市场订单[3]。
2.3 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生产与教育一体化
产教融合既是资源共享,也是优势互补,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并形成新的发展动力[4]。新工科背景下,为全面落实产教融合,应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
2.3.1 “政校企”共建机制
“三螺旋理论”指出,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要素,将这三大要素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形成相互作用、彼此重叠、互惠互利的“三螺旋”模式。其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即通过制定政策、整合相关资源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展开高质量人才培养活动[5]。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作用,具体来说指的是高职院校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市场、企业的实际需求展开科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促使人才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并且能够在某一领域实现自我并充分展现自我。企业需发挥自身辅助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应当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相关服务支持,确保高质量人才可以促进企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5]。与此同时,企业还应为人才培养成果提供转化渠道,确保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6]。高职院校虽然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水平,但归根结底其本质还是与企业存在明显不同的,比如不能及时更新现代产业装备、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生产现场。在“三螺旋”模式的帮助之下,企业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既能使学生实践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又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规模化,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场地小、资金少的问题[7]。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指的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机结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自动生产设备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当学生能够来到真正的生产车间亲自动手操作,便能熟悉车间的各个操作流程,与此同时,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还能更加深入了解工程材料主要成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工作原理。在耳濡目染下,在循序渐进中,学生逐渐提升了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精益求精、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
2.3.2 “产教学”融合机制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指出,“产教协同,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校企合作,校是龙头,企是基础。”[8]也就是说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中,应当把高职院校建立在产业上,把专业建立在产业链上。高职院校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既是帮助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的重要教学形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9]。“从做中学”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从做中学”。高职院校若想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整体发展需求,应当将“做”的重点落在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际训练,不断夯实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并掌握现代设备操作方法和先进生产工艺之上。信息化时代,学生还应当能够掌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设计手段以及新型生产方式[9-10]。此外,“学”的重点应当落在用理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职业适应能力之上。实践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产教学”融合,并以此为手段有效解决学生作业问题和产业需求问题。例如,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可以落实“四个对接”实践教学理念,即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过程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重点与能力提升对接、培养模式与职业发展对接。“产教学”融合是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必然发展趋势,其既能够让学生学到真实本领,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1]。
2.3.3 “双主体”育人机制
就我国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来看,基地建设影子化、学生能力培养碎片化等现象层出不穷。究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有效对接和互动,导致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不强,并且不具有良好的内生动力,既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自我,也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目标。因此,不仅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12]。基于此种情况,企业和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展开共同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的过程中应实现双构实践模块、双定培养方案、双选实习岗位、双导教学过程。双构实践模块指的是校企应深入探讨学生实践模式,实现内容以及质量评价方式等,以此对学生展开科学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13];双定培养方案指的是校企应科学且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流程;双选实习岗位指的是校企应积极构建双选实习会,由企业和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双向选择;双导教学过程指的是由教师负责理论性强的教学,由企业委派优秀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实践教学,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将“做中教”落到实处,实现两种能力齐头并进。
3 结语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既是高职院校的必然发展之路,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共同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且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有效促进产业改革,全面推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