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转型

2023-01-25乔本师 李晓莹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乔本师 李晓莹

摘 要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厚植学生文化底蕴的责任。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情趣性、思辨性、人文性等特性,依托传统文化,落实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依托传统文化特性,赋能课堂变革;沉浸体验式语文课堂,促进文化融合。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融合 语文教学 课堂变革

引用格式 乔本师,李晓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转型[J].教学与管理,2023(04):33-3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提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新教材大幅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篇目的比重。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责任。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用文化的视角、专业的素养,积极推进融合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课堂新文化

《种树郭橐驼传》中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时常把生本教育挂在嘴边,但经常流于形式。既然是生本,就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在课堂中不是你说他记,课后不是大量的习题巩固,放学后更不是穿梭于各个辅导课。要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生为本,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解绑”。首先是“解绑”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想,自己能想;其次是“解绑”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想说、有话说;再次是“解绑”学生的空间,让学生不局限在教室,还能去自然中、社会里获取更丰富的学识;最后是“解绑”学生的时间,学校、教师不要做一个“时间大师”,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严丝合缝,要舍得给学生点时间让他自己内化、吸收,有时间去做他需要的实践化提升。

1.以传统文化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伴随新课标的强力推进落实,一线教师明确了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但步子迈得还太小,观念更新滞后。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字词、写法等表象的内容,而对经典作品进行肢解,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性、深刻性的挖掘与探究,无形间消减了经典作品的内涵,降低了经典作品的深度,也浇灭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

审视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虽然新课标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化视角的教学普遍缺失,并无明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多年以来,语文高考试卷命题人眼里只有词句的理解和翻译,以及简单的文化常识和信息筛选,师生教学备考亦如此。这让相当部分“结果论”“成绩论”的学校、教师、学生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内容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统编教材增加文言篇目,就是为了丰富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说,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最基本的来源就是文言文。早在15年前,黄厚江老师就提出过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要“四文统一”的观点。

注重传统文化教学,更应关切现代文本的文化解读。从人伦情感到城市文明的多文化冲突,从乡土中国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一脉相承的是中华儿女的文字崇拜与家国情怀。唯有这样的教学才有厚度与深度,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以传统文化助力语文课堂品质的提升

伴随全球一体化的日益加剧,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当下浮躁风气的簇拥下,学生更愿意去消费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对由文字相对生僻晦涩所承载的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望而却步,甚至是视而不见,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高中生需要传统文化在内心生根发芽,并内化成自我的价值准则和人生信条,指导当下及今后的生活和发展。

以语文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远不是说话写文章信手拈来地引经据典,高中生应当让传统文化融入骨子里的精神和思想,让自己的表达与交流充盈着文化浸润;必须能站在文化的视角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关注当下生活,观照世界变化。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在于我们的汉字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问题都不可回避、不容回避,因此,如何在现代语文课堂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当然,要想提升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强化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重视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要想真正地落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的有机融合,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规律,拓宽视野,真正发挥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二、依托传统文化特性,赋能课堂变革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重工具,轻人文”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和媒介。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将文本讲实讲透。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反复揣摩、比较分析、深度思考,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自觉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底色。特别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须借助和依托传统文化特性组织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侧重文化解读,不断拓展文化视野,从而强化文化自信,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1.挖掘传统文化的情趣性

“互联网+”时代为语文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借助越来越丰富便捷的网络平台、各类APP终端、精彩纷呈的电子媒体,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感受穿越时代,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拉近学生与她的距离。

例如选择性必修下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寻常无奇的一句,如果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学生会觉得索然无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借此了解一下古代的年节风俗。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为了纪念黄帝轩辕,人们会在这一天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几十度,黄河流域的纬度偏高,三月初还是“料峭轻寒结晚阴,飞来院落怨春深”的偏寒冷的时节,北方地区的人们在这时节到河里玩水实现不了。到了晋朝,这一河边泼水的风俗活动就被北方文人改为“曲水流觞”——用小酒杯放到小河里任其漂流,酒杯停留在谁处,谁即饮此杯酒。随即教师可以通过李子柒自制“流觞曲水”桌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东晋文人的恬淡澄明、情趣雅致。而要想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思想内涵,还可以将知识迁移延伸,让学生回顾《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两者的比较,将其与曾点的志愿“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融合起来进行赏析,体悟孔子的“成于乐”“游于艺”的自由境界和礼治的最高境界。在这一层面上,东晋的文人活动内核其实也是儒家思想的研习和发展。

2.凸显传统文化的思辨性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与西方单一性、直线型的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模式是辩证式的。在中国的文化深处,总是两个对立统一的因素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存共生。例如,中华第一图阴阳鱼太极图,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孔夫子的“文质彬彬”等等。《语文课程标准》18个任务群中第6个学习任务群就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引导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从近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不管是2021年新高考1卷的“强与弱”、浙江卷的“得与失”,还是2022年新高考1卷的“妙手、本手、俗手”、上海卷的“发问与结论”都无不渗透着思辨的深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经典去拓展学生的思维层级,让学生更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

《老子》中包含着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例

如,最为人熟知的福祸相倚、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前后相随等。选择性必修上册的《〈老子〉四章》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就是“有”与“无”的辩证性思维。字面理解很简单,但要深层次地把握还是需要认真思考、仔细揣摩的。这里可以让学生举出“无中生有”的事例,可以用书画“留白”的意味深长,用曹雪芹《红楼梦》结尾的缺失引来了后世无尽的遐想和猜测引导学生;也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学生还抱有“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有学生还标榜着“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箴言”,让学生对于有用无用、劳逸等概念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体会,也让学生改变对语文学习的看法。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在赏析优秀作品的同时,不仅学会表达、分析、概括,更重要的是借以提升思想境界,启迪心智。

3.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精髓,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比如《陈情表》向学生传达了古人的忠诚和孝道,可以让学生思考李密忠孝的原因,进而深入探究忠孝的内涵;《石钟山记》在记游中呈现的质疑与求实指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好疑而问、有问必究的钻研精神;《项脊轩志》中传达的至深至诚的亲情和至亲至爱的爱情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苏武传》可以通过“假如你是苏武”的问题,引领学生去感受民族大义和铮铮爱国心;从《劝学》中可以领悟到荀子积微、积久、专一的学习品质;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感悟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民本思想。让学生在鉴赏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停留在文字的解读,而是对作品有整体的把握和感知,注重文化沉淀的意义及对当下的价值引领。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以传承先贤的优秀思想为基础,以修身养德为规范,以实现崇高人生价值为追求,为自己生命的成长打好底色。

三、沉浸体验式课堂,促进传统文化融合

沉浸体验式课堂是师生身心融入课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它让师生共同步入审美的境界,是一种生命的对话和情感的互动,以实现情感上的共情和共生。它改变了原本课程上单一的“授”与“学”的关系,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亲近接触的桥梁,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去思考、去体悟。

1.回归语文阅读本真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诵读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要让教学回到教育最开始、最本真的样子,尊重学生的感受,通过声音的穿透性实现直达心灵的滋养和抚慰。

例如,在学习《将进酒》一篇时,教师可以用《霸王卸甲》等音乐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增加体验的氛围感和现场感,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并去和李白对话、和诗词交流,也可以用范读去引领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感受。当然还需要学生进行朗读的交流分享。如针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可能有的学生读得淡定从容,有的学生读得高亢急促,只要能言之有理,就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李白失意后的乐观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积极态度,而这些或许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座灯塔,成为他们前进的方向。

2.感知文本文化内涵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反复强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文化的高度参与和亲身实践更能激发和促进学生对其内涵的深入感知和深度思考。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从文言的角度来看相对较简单,为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感知,可以设计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即通过改编话剧的形式,切实呈现出郑伯和烛之武对话时的语气并推测其中的潜台词,从而让学生感悟“位卑不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士”文化背后的深沉和厚重;理性认知烛之武“礼”文化在外交中的艺术呈现;体会晋文公“吾其还也”中“和”文化的理性和积淀。第二环节意在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晋国的一个使臣,恰巧你听到了烛之武对秦伯的一番话,你会如何反驳他?以此来增强情境的现场感,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逻辑推理的探究,更利于學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除了参与到传统的经典文本中去感知和体会,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也要参与到现实社会中去切实体会身边的文化。例如,学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这一专题。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搜集、整合家乡地名,探讨这些地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揭示基因密码。让学生通过这一设计,感知地名不仅仅是一个个冷冰冰的路标,而且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种滚烫的乡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归属感。

3.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自然语境和多样化的感官阅读刺激,它正在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可能。要将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课堂相融合,还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例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经典论说,让学生深刻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需要教师广泛地涉猎,对作品有深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优秀的纪录片和名师大家对经典进行解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讲述《论语》十二章时,可以先引入《百家讲坛》《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优质纪录片将经典与现实打通,以利于学生走进经典,然后再补充些研究类著作,比如朱熹的《论语集注》等,以加深学生对《论语》的深度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的形式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及相关补充上传到学校的学习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的互动群内,课堂上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还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列入课堂研发中,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人—机”的反复碰撞和融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鉴赏能力。

4.整合、对比课程文化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学习任务群,建构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单元主题教学是高中语文学科突破以往传统理念、思维惯性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彰显了“立德树人”的学科导向,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的重要途径。而在学习任务群下的大单元教学就需要教师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以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收录了8首古诗词,创作时代从魏晋至南宋,涵盖了古体诗、近体诗、豪放词、婉约词等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教学中可以将魏晋时期的两首诗歌《短歌行》和《归园田居》作为一个模块,围绕诗人对生命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生命个体差异性的人生选择:一个积极入世,求贤若渴;一个避世归隐,欲终老山林。也可以设置情境,假定一代枭雄曹操和田园大师陶渊明在某一时刻相遇,让学生结合文本去合理且大胆地设计剧情并进行表演,去体会时代的特殊性和个体思想特性。同时引领学生区别现代社会的“躺平”与“淡薄名利,傲岸高洁”的差别。这种文本的比较阅读还有《过秦论》《阿旁宫赋》《六国论》等,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去查找异同点,加深对历史、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文本间的横向对比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进行纵向对比思考。几千年来,由于中国特定的生产方式,人们心中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而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亲戚关系相对单一。所以,在讲《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异爨”“鸡栖于厅”“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等语句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乡土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基和安身立命之本,是学生和教师长久发展的“活水源头”。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还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浩,王仰志.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构建中学课堂新文化[J].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2019(04):5-7.

[2] 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9(07-08):13-18.

【責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