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纪委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2023-01-25
城市社区纪委(以下简称社区纪委)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监督力量,负责党的基层组织的日常监督工作,是党内监督最前沿的“哨兵”“探头”,发挥着打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一定意义上讲,社区纪委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是影响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认真研究社区纪委的作用发挥问题,调研组对C市J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90个城市社区纪委进行调研,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存在认识偏差和本领恐慌
调研组采用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重点调研了以下情况。
社区纪委配置情况。C市J区实现了城市社区纪委全覆盖,90个城市社区已全部设立社区纪委,共配置社区纪委书记90人,社区纪委委员179人。在学历层次方面,本科及以上、大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分别占38%、42%、16%、4%,学历中等偏低;在年龄结构方面,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35—45岁、45歲以上的分别占11%、47%、42%,年龄结构总体合理但偏老龄化;在纪检工作经验方面,有2年以上纪检工作经历的26人,占比9.6%,无纪检工作经历和纪检工作经历不到2年的244人,占比90.4%,总体较缺乏纪检工作经验;另外,社区纪委书记通常由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社区纪委委员普遍由社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兼任,无专职从事纪检工作人员。
制度机制建设情况。90个城市社区大都制订了社区纪委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并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比如,90个社区均构建了“组、站、哨”三级监督组织架构,即街道纪工委设社区纪检工作“协作组”,社区纪委设“监督站”,居务监督委员会、小区院落设“廉情监督员”和“监督哨”,从而增强基层监督力量,实现群众监督与纪检监督的协同共振;另外,C市J区纪委在90个社区推广“码上行动”,社区群众可以通过扫码参与的简便方式,实现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互通互动,从而扩大社区日常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调研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一些社区纪委成员对自身工作职责的认识不清晰、不到位。不少受访对象对社区纪委工作职能的回答并不准确、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监督”才是社区纪委的主责、主业;另外,对社区纪委成员的培训、学习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少社区纪委成员表示,自身对纪检业务知识不熟悉,存在本领恐慌,平时业务培训、学习时间不够。
社区纪委成员履职情况。调研组在对社区纪委书记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道单选题:“你所在社区纪委开展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有34人回答“宣传教育”,即传达上级纪委文件,组织学习党纪党规,进行廉政教育等,占比73.9%;有8人回答“日常监督”,即监督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监督社区“两委”委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谈话提醒,占比17.4%;有2人回答“协助”工作,即向街道纪工委汇报社区党委党风廉政工作,并协助街道纪工委开展相关工作,占比4.3%;还有2人回答“办案”,即接受举报、投诉,处理违纪线索”,占比4.3%。有不少受访对象表示,目前社区纪委的工作确实多以“宣传教育”为主,近年来,社区纪委很少主动向上级纪委报告违纪线索,更很少以谈话提醒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等。
调研组还设计了一道多选题:“作为社区纪委书记,你履职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44人选择“忙于社区行政性管理事务,无精力监督”,占比高达95.6%;有35人选择“不熟悉纪检业务,缺乏监督技能,不善于监督”,占比76.1%;有10人选择“社区书记、主任等是本人的上级领导,不敢监督”,占比21.7%;有7人选择“社区党员都是身边同事、朋友,碍于熟人关系不愿监督”,占比15.2%;另有7人选择“其他”,但补充的内容还是和以上四项困难因素有关。
制约社区纪委作用发挥的多重因素
总体上看,C市J区90个城市社区已实现纪检组织全覆盖,并且在上级纪委监委的部署、推动下,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社区纪委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但社区纪委的作用发挥仍不够理想。
在主体因素上,社区纪委成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调研结果显示,社区纪委成员普遍存在不善于监督的问题。社区纪委成员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老龄化,且是兼职从事纪检工作,缺少纪检工作经验。由于他们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社区行政管理事务,较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纪检业务和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因此普遍缺乏纪检工作知识、技能、经验。
在主观因素上,社区纪委成员开展日常监督的主动性不够。调研结果还反映出,社区纪委成员普遍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主观心态。社区纪委成员与所在社区党员干部大多是同事、朋友关系,社区书记、主任还是本人的上级领导,社区纪委成员碍于熟人关系不愿监督,碍于上下级关系不敢监督。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是很少有社区纪委主动性地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他们习惯于将“宣传教育”工作当“主业”,对“日常监督”工作不重视、不深入,很少有社区纪委对社区议事会事项展开深入监督,更很少主动对社区“两委”委员及其他社区党员开展谈话提醒等日常监督工作。
在客观因素上,同级监督难题比较突出。社区纪委的日常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党内监督,其监督对象是代为行使公权力和受托行使社区自治权力的“两委”委员,实际上最主要是对社区党委、居委“一把手”(即社区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监督。但客观上,同级监督存在困难,社区纪委书记并不能对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形成有效的监督。调研中发现,如果街道纪工委对社区纪检工作的垂直管理、督促、指导力度不够,则社区纪委的监督作用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更好发挥社区纪委作用的建议
要多措并举,提升社区纪委成员业务素质、履职能力。针对社区纪委履职能力特别是监督能力较弱的问题,可采取提高入职门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抽调上级纪委办案、不同社区交叉检查、交叉办案等措施予以改善。
社区党委在选举社区纪委书记时,街道党工委及纪工委应当介入指导、把关,优先选择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勇于担当、有一定纪检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社区纪委书记;街道纪工委可将社区纪委成员的业务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计划,重点加强对社区纪委成员的履职业务知识、履职技能培训;街道纪工委可采取抽调社区纪委成员参与办案等方式,让社区纪委成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采取不同社區交叉检查、交叉办案等方式,解决熟人、上下级之间不便于开展监督的难题,达到熟悉业务、提升能力的目的。
要创造条件,提高社区纪委成员履职主动性。针对社区纪委履职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问题,可考虑从保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为社区纪委成员履职创造更好条件。
在履职保障方面,街道党工委、纪工委应给予社区纪委更多、更好的履职保障,比如适当减少社区纪委的社区行政性管理任务,适当提高社区纪委的绩效工资、职务津补贴等;在履职考核、激励方面,街道纪工委可对社区纪委建立专门的目标考核体系,对社区纪检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社区纪委的履职经历、履职成绩作为考察社区干部的重要指标,并将之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依据,优先考虑。
要三级共振,加大对社区纪委的垂直管理力度。针对同级监督难题,可考虑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纪委的垂直管理力度,将三级监督体系融为一体,实现协同共振。
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机制,C市J区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深入推广、完善,如运用信息化手段,以科技赋能垂直管理手段,创新构建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社区纪委三级纪检工作的垂直领导、指导、考核及信息交流互通渠道;实行社区纪委逐级履职汇报制度,社区纪委应定期向街道纪工委汇报履职情况,街道纪工委应会同社区纪委定期向区纪委汇报工作;建立上级纪委指导办案制度,办案是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要体现,社区纪委虽无审查调查权限,但可参与和协助上级纪委办案,可考虑在区纪委统一指挥协调下,采取共同办案、交叉办案、协同办案等方式,提高社区纪委发现问题线索、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实效;可根据不同社区特点,明确督导重点,比如对涉农型社区,上级纪委应重点督导对“三资”管理问题的监督,而对市域社区,上级纪委则应重点督导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监督,确保社区纪委精准、有效地开展日常监督。(该课题联合调研组由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崔巍、夏卫及成都市金牛区纪委监委张蓓、袁煜峰等人组成)